登陆注册
5910100000005

第5章 文学批评的“有用”与“无用”

孟繁华

山东邹县人,文学博士,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主要著作有《1978:激情岁月》《梦幻与宿命》《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三部)、《想象的盛宴》《传媒与文化领导权》《众神狂欢》(中文、韩文、英文版)等20余部;与人主编有《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共和国文学50年》《当代文学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主编有《90年代文存》《先锋写作文丛》《短篇王》书系、《布老虎中篇书系》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400余篇。获“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批评家奖”、鲁迅文学奖等文学奖项多种。现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前沿文化研究。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今天求知的驱动力做了愤懑的描述:“现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政府人员或高等学术机构提出的问题不再是‘这是真理吗’,而是‘这有用吗’。在知识商业化的观念里,等于在问‘这是否有市场’;以权力增长的眼光看,问题就成了‘这有效益吗’。”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驱动力虽然没有堕落到如此地步,其原因是批评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而不是出于有太多的维护它的愿望。但是,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在批评领域却由来已久,包括批评在内的文学活动,都需联系现实解决问题。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许多问题,都是文学批评出面来解决的。于是,文学批评就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50年代初,《文艺报》在讨论高校文艺学教学问题时,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联系现实和实际,著名文艺理论家吕荧先生开始还想不通,认为写文章那个人根本就听过他的课。其实根本就不用听课,因为他们说的压根就和文艺理论没太多的关系。

这样,文学批评就和“有用”结下了不解之缘,“文革”自不必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文学批评都是功不可没的。到了90年代,批判商业化神话,倡导人文精神,也肇始于批评领域。文学批评正面反面的业绩都不难列出清单,而且都与“有用之学”密切相关,所以说到底,我们对文学批评功能的理解至今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至于中国“后学”,貌似面目不清,其实它的有用更落实到了实处,它要解决的是个人的“文化身份”,表达的是已然拥有的“文化资本”。从有用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后学”同“前学”除了使用的符号不同,也差不到哪里去。因此,“我的批评观”有多少是“我”的,还是可以怀疑的。当然,将批评视为有用之学与百年来中国受制于艰难时世大有关系,我们总在谈论文学之外的事情也培育了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文学家的情感方式和需要,文学随时代起落沉浮就无可避免,创作和批评也就难免有“高级时尚”之嫌。不要说我辈,胡风、冯雪峰的批评观应该说是成熟的,但有些时候他们那个“我”也是做不了主的,冯雪峰批判肖也牧,胡风批判朱光潜、冯雪峰,与那个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文化同一性”,这和他们在潜意识中把批评作为“有用之学”的理解是大有关系的。

80年代以前,文学批评作为显学一枝独秀,它的“有用”也让普通人肃然起敬。90年代文学批评失去了“身份感”,普通人把目光和心情转向了公牛队主场、巴黎世界杯,在中国也呈上了雅尼的故宫演唱会、各大影院的《泰坦尼克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也仅仅成了业内人士的事情。构成批评界主打阵容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努力通过新的知识背景改造文学批评,但西学如旋转木马,不日翻新,而我们又大都浅尝辄止,不肯走得太远,内心深怀与现实脱离关系的恐惧。因此,学得“新学”,也总是惦记着应用,相对稳定的、能够变成“知识”的批评总也形不成风气,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有用之学”使我们习惯从情感和市场出发讨论问题。提起知名的批评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立场和态度,是他在什么问题上有著名的论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当然也有它合理的一面,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批评家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的批判是不能放弃的。但是,批评作为一个知识的领域,也促使我们思考它不那么“现实”的一面。对现实的介入培育着我们的情怀,而对现实的“疏离”,则培育着我们关于知识的积累和兴趣,这时,于现实说来它可能是“无用”的。

同期声(1998年第5期):

生命之流的从容叙事——王小波的小说观念与文学想象◎孟繁华

喜剧时代的悲剧精神——论孟繁华的文化批评与文化选择◎摩罗

同类推荐
  • 根河之恋

    根河之恋

    叶梅情于深,意于真,以三十八篇散文舒放自如地展示了沿途遇见的风景和土家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生命轨迹。时令不限,笔触巨细不捐,人间苦乐,兴味酸甜,真率,隽爽,文字间漫溢着生命的芳香,跳荡着顽强的精神力量。更为难得的是,文字流露出来的她骨子里的那种善意,对自然的和对人的。叶梅的散文不炫耀文字,不刻意雕琢,将写情、状物、叙事熔为一炉,真切明净,质朴秀润,在自然平实中见真趣。而她又是个擅长叙述的人,三两笔就写活一个人或一个故事,活画出一条河或一架山的个性,景物、风俗全不相同,令人心向往之,渴望能走进三峡、鄂西恩施、巴东、九畹溪、龙船河以及她笔下描绘过的所有地方。
  •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权作一幅相思笺

    权作一幅相思笺

    文集收录作者艺术形态相对精致的散文、小说作品,以及别具探索意义的戏剧作品。作家的善感与抑郁的气质赋予作品以清冷感伤的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她对女性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作品反映了五四时代女性的觉醒和苦闷。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笨生活,快乐活

    笨生活,快乐活

    面对笨生活,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有拨开迷雾终见阳光的时刻。笨生活,快乐活,活的不仅仅是草根的平常人生,更是一种乐观向上、无畏前行的姿态。相信,老天也会爱笨小孩,生活里所有不合时宜的笨拙,最终都会升华为最真实的快乐。
热门推荐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我家有个仙女老婆

    我家有个仙女老婆

    一代仙域霸主重生回到三万年前的地球,发现自己结婚三年的老婆竟然是个修真者。本文单女主,偏无敌。书友群859777359
  • 上古神卷之风云再起

    上古神卷之风云再起

    这是个人与妖共存的时代,三百年前,镜国开国元帅将妖族统治者妖帝封印,人族便成为了大陆的统治者,然而三百年来,妖族也仍未停止活动。妖帝冲破封印,两族之战即将到来,与妖族同有血海深仇的陌殇雪与白羽偶然间相识,一路上的历练,他们越来越强,两人之间的羁绊也越来越深。
  • 莫负寒夏遇骄阳

    莫负寒夏遇骄阳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她和他蓦然相逢,又淡淡转身。蓦然回首,她已消失在人群。一个不经意的遇见,牵动的是他平静许久的心。世间的重逢亦是蓄谋已久的相遇。没遇到他之前她从未想过原来世间还有如此完美的人。他清冷,高贵,冷漠如斯,疏离,但却对她不同,外人只知道他冷酷无情,对人毫不手软,却不知道他把仅有的温柔都给了她。那些藏在心底年少的秘密被戳破,一切过往随之浮现,她是否还有一如既往的去奔向他。飞蛾注定扑火,而她注定与他有着无法了断的缘分。从别后,忆相逢,用时光,去等待。
  • 游戏世界中的神

    游戏世界中的神

    当人们沉浸在全拟真游戏的同时,就连各国科研队都痴迷于探索游戏中的一些隐藏秘密,你又是否会想到,这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布下的一个阴谋?
  • 神级种植家

    神级种植家

    大学毕业的苏凌被系统强制逼回山村,开始种地生涯,本想着就平淡无奇的过完这一生。然而,地里长出来的农作物却彻底魔幻了。智慧草:提升智商。迷离花:记忆回溯。一些未曾听说的作物,却拥有着神秘莫测的功效。还有会拉灵丹的猫咪,制造梦魇的貔貅。最恐怖的是,一个明媚如精灵般的女子从果树上长了出来,还甜甜的喊着苏凌脑公。乃子太小,还是开个淘宝店卖了吧。我要农商两开花!
  • 全能凰主:妖后,开撩!

    全能凰主:妖后,开撩!

    临别之际,风筝对准南宜太子的脸就是一顿狂踹。她是医毒双绝的第一特工,再睁眼,却成了一尿成名的软弱皇子。自带空间渡,渡命渡身渡魂魄,当软弱褪去,她成了黑心黑肺黑肝货,一路黑到了尽头。但,皇子之路不好走,前有狼儿后有虎。几次照面,她成了美人太后心尖上的爱宠,收神剑,契圣鼎,逆天命,玩权术,炼丹,制毒,解蛊,打怪。她说,诸万物,天道可,盛山河,宴九州――诸天盛宴,方为男儿本色。当她重塑女身,她成了祸国妖后的养女,甩驸马,几奈何,把太后,她笑:这是凰主本性。
  • 虚芒

    虚芒

    这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三千世界,即使高远,也离不开凡尘俗世。修行之人,纵使飘渺,也逃不脱世道人心。说是虚幻,其实也是现实。说是仙侠无情,其实也是人生百态。
  • 一家人的故事

    一家人的故事

    越是命运的不公,他就越要让自己变的更加坚强起来。任何苦于累,在他的世界里,他不会在乎,而他在乎的只是怎样去做才可以让一家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一起走进一个伟大父亲的世界。《一家人的故事》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办事技巧

    办事是一种生存智慧,属于社交中的一个环节。仅仅把一件事做好,称不上会办事,能够通过办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才能称得上是会办事。办事,与我们常说的“做事”是有很大差异的。办事更强调一种综合素质的应用。它是人际交往、思考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艺术、应酬公关、做事效率、个人形象等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科学知识与社会经验的积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办事过程中涉及时机、分寸、变通及方圓之术的运用,这些都需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揣摩、体会和实践,从学和用两方面入手,用阅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办事效能,在职场中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