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2200000013

第13章 薛侃录(3)

薛侃录二十二

因论先生之门,某人在涵养上用功,某人在识见上用功。

先生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专识见者,日见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244]

译文

谈论先生的门徒,某人是在涵养内心上用功,某人是在知识见闻上用功。

先生说:“专门在涵养内心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门在知识见解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有余。每天能见自己不足的人,就能日渐有余。每天能见自己有余的人,就会日渐不足下去。”

薛侃录二十三

梁日孚问:“居敬穷理是两事,先生以为一事,如何?”

先生曰:“天地间只有此一事,安有两事?若论万殊,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公且道居敬是如何?穷理是如何?”

曰:“居敬是存养功夫,穷理是穷事物之理。”

曰:“存养个甚?”

曰:“是存养此心之天理。”

曰:“如此亦只是穷理矣。”

曰:“且道如何穷事物之理?”

曰:“如事亲,便要穷孝之理。事君,便要穷忠之理。”

曰:“忠与孝之理,在君亲身上?在自己心上?若在自己心上,亦只是穷此心之理矣。且道如何是敬?”

曰:“只是主一。”

曰:“如何是主一?”

曰:“如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接事,便一心在接事上。”

曰:“如此则饮酒便一心在饮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却是逐物,成甚居敬功夫?”

日孚请问。

曰:“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所以居敬亦即是穷理。就穷理专一处说,便谓之居敬。就居敬精密处说,便谓之穷理。却不是居敬了,别有个心穷理,穷理时,别有个心居敬。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245],敬即是无事时义,义即是有事时敬,两句合说一件。如孔子言‘修己以敬’,即不须言义。孟子言‘集义’,即不须言敬。会得时,横说竖说,功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功夫都无下落。”

问,“穷理何以即是尽性?[246]”

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穷仁之理,真要仁极仁。穷义之理,真要义极义。仁义只是吾性,故穷理即是尽性。如孟子说‘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247],这便是穷理功夫。”

日孚曰:“先儒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248],如何?”

先生曰:“夫我则不暇。[249]公且先去理会自己性情,须能尽人之性,然后能尽物之性。[250]”

日孚悚然有悟。

译文

梁日孚问:“持身恭敬和穷究事理是两件事,先生认为是一件事,这是为什么?”

先生说:“天地间只有这一件事,怎能是两件事呢?如果说到事物现象各自不同,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又何止两件事?你且说持身恭敬是什么?穷究事理是什么?”

梁日孚说:“持身恭敬是存养的功夫,穷究事理是穷尽事物的天理。”

先生说:“存养什么?”

梁日孚说:“这是存养内心的天理。”

先生说:“这样也就是穷究事理了。”

先生又说:“且说说怎样穷尽事物的天理?”

梁日孚说:“例如侍奉亲人,就要穷尽孝顺的天理。侍奉君主,就要穷尽忠诚的天理。”

先生说:“忠与孝的天理,在君主亲人身上?还是在自己心中?如果在自己心中的话,也只是穷尽内心的天理了。且说说怎样是恭敬?”

梁日孚说:“就是主一。”

先生说:“怎样是主一?”

梁日孚说:“例如读书,就一心专在读书上。做事,就一心专在做事上。”

先生说:“这样,那么饮酒就一心专在饮酒上,好色就一心专在好色上,却成了追逐外物,能成什么持身恭敬的功夫呢?”

梁日孚请先生指教。

先生说:“一,就是天理。主一是一心专注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就是天理,有事时就成了追逐外物,无事时就成了冥思空想。只有无论有事无事,都一心专注在天理上用功,这样持身恭敬才也是穷究事理。从穷究事理专一的角度说,就称为持身恭敬。从持身恭敬精密的角度说,就称为穷究事理。不是持身恭敬了,再立一个心思去穷究事理,穷究事理时,再有一个心思去持身恭敬。名称虽然不同,所做的功夫都是一件事。就像《周易》中讲‘以敬畏来矫正内在的心志,以仁义来规范外在的行为’,敬畏就是无事时的仁义,仁义就是有事时的敬畏,两句话合起来说的是同一件事。又像孔子说‘修养自己来保持恭敬的态度’,也就不需要说到仁义。孟子说‘行事合乎仁义’,也就不需要说到恭敬。理解了这些之后,无论怎么论说,要做的功夫都是一样的。如果拘泥于具体文句,看不到根本内涵,就会支离破碎,功夫都没有着落的地方。”

梁日孚问:“穷究事理为什么就是尽性呢?”

先生说:“心的本体是性。性就是天理。穷尽仁的天理,使仁成为极尽的仁。穷尽义的天理,使义成为极尽的义。仁义只是我的性,因此穷究事理就是尽性。例如孟子所说的‘充其恻隐之心,至仁不可胜用’,这就是穷究事理的功夫。”

梁日孚说:“先儒所说的‘一草一木都有它的天理,不可不知’,又怎么样?”

先生说:“我反倒没有那个闲暇。你且先去领会自己的性情,必须能够穷尽了人的本性,然后才能穷尽物的本性。”

梁日孚警醒而有所领悟。

薛侃录二十四

惟乾问:“知如何是心之本体?”

先生曰:“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无不知敬其兄。[251]只是这个灵能不为私欲遮隔,充拓得尽,便完完是他本体,便与天地合德。自圣人以下,不能无蔽,故须格物以致其知。”

译文

冀惟乾问:“知为什么是心的本体?”

先生说:“知是天理最灵的地方。从主宰之处而言就称为内心,从禀赋之处而言就称为天性。年幼孩童,无人不知道孝爱他的双亲,无人不知道尊敬他的兄长。这是由于灵知能够不被私欲掩蔽,彻底充盈扩展开来,就完全地成为了本体,就与天地的德行合一。自圣人以下的,没有人不被蒙蔽,因此需要通过格物来实现良知。”

薛侃录二十五

守衡问:“《大学》功夫[252]只是诚意,诚意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

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

守衡再三请。

曰:“为学功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253],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功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254]”

译文

守衡问:“《大学》中的功夫只在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要有诚意就够了。然而又有端正心志的功夫,有愤怒和逸乐的心情,心就不能端正,为什么呢?”

先生说:“这需要自己思考才能体会。知道了这些,就明白未发之中了。”

守衡再三请教先生。

先生说:“做学问的功夫有浅有深,初学时如果不确实下功夫去喜好善事、厌恶恶事,怎么能行善除恶呢?这种确实下的功夫,就是诚意。然而如果不知道心的本体原本没有任何事物,始终刻意地去喜好善事、厌恶恶事,就又多了这份刻意的意思,就不再是‘廓然大公’了。《尚书》所说的‘没有偏好,不做恶事’,才是本体。因此说有愤怒和逸乐的心情,心就不能端正。端正心志就是在诚意的功夫当中。体会自己的心体,经常明察持平,这就是未发之中。”

薛侃录二十六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功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功夫,此说如何?[255]”

先生曰:“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古人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体只在此处。真是莫见莫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只是此个功夫。今若又分戒惧为己所不知,即功夫便支离,亦有间断。既戒惧,即是知。己若不知,是谁戒惧?如此见解,便要流入断灭禅定。”

曰:“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则独知之地,更无无念时邪?”

曰:“戒惧亦是念。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自朝至暮,自少至老,若要无念,即是己不知。此除是昏睡,除是槁木死灰。”

译文

黄正之问:“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候的功夫,慎独是只有自己知道时的功夫,这种说法怎么样?”

先生说:“这只是同一个功夫。无事的时候固然只有自己知道,有事的时候也同样只有自己知道。人如果不懂得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下功夫,只在旁人都知道的时候下功夫,就是虚伪功夫,就是‘见到君子就闭藏不善的事’。这种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就是诚挚的萌芽。这里不论善念恶念,都没有虚假,一对百对,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界线。在这里立定心志,就是端正本体,清澄源头,就是确立诚心。古人有许多诚身的功夫,精神命脉全都在这里。无现无显,无时无处,无终无始,都只是这个功夫。如今假使又分出戒惧是自己不知道时候的功夫,那么功夫就支离破碎,也就有了间断。既然戒惧,就是已经知道了。自己如果不知道的话,是谁在戒惧呢?这样的见解,就要流于绝灭和佛家的观点了。”

黄正之说:“无论善念恶念,都不是虚假的。那么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就没有无念的时候了吗?”

先生说:“戒惧也是念。戒惧的念头,不能停止。如果戒惧的心念稍有失落,人不是不明事理,就是流于恶念。从早到晚,从小到老,如果无念,那就是自己没有觉察。这除非是在昏睡,除非是槁木死灰。”

薛侃录二十七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256]。先儒非之,[257]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258]。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259],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260]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译文

管志道问:“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诚’。先前有儒者认为这不正确,为什么呢?”

先生说:“这也不能就认为是错的。‘诚’字有在功夫上谈论的,诚是心的本体,追求恢复它的本体,就是思诚的功夫。程子说的‘以诚敬之心去实践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中也说了‘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荀子的言论虽然有很多毛病,然而也不能一概吹毛求疵。大体上看待他人言论,如果首先就有个定论,就是有了过分失当的地方。‘为富不仁’就是孟子引用阳虎的话,由此就可以看出圣贤的大公之心。”

薛侃录二十八

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

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

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

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

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

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

惠曰:“正是为此,目便要色,耳便要声,口便要味,四肢便要逸乐,所以不能克。”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哲学深处的漫步

    哲学深处的漫步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毋庸置疑。出生的不平等本身就在起跑线上让许多人失去进入上流的勇气。但我们却不能因为这个不平等而放弃努力。虽说人命天定,但我们仍然有理由选择灵魂的高贵。
  •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是一部阐述清代学术思潮源头及其流变的经典著作,也是梁启超先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梁启超先生将清代学术从时代思潮的角度划分为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作了简要而中肯的评介,精辟分析了各个时期及其代表人物的成就与不足。《清代学术概论》一经问世即受到读者欢迎,并成为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了解清代学术文化史的入门必读书。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人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种阐释

    本世纪初,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用“以人为本” 作为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来处理我国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对人的哲学理论作了的精辟诠释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本书主要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作了阐释;还联系我国学术界有关人的问题(包括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的论争,提出自己的看法。
热门推荐
  •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一品妖妃:夫君别来无恙

    莲花池边,他故意与她相遇,第一眼,她便离不开他。如果她与他在一起痴痴缠缠的万年光景只是一场漫长的梦,那么梦醒之后,她是否应该知足了。再次在九重天遇到他时,她已经相信,那真的是一场梦,不过是她注入了所有的一场痴梦。她是妖,他是仙,注定了一场利用与被利用,她不过只是他劫数中的一粒沙,没有价值了,便随意丢弃了。而她,一次次的从死亡中被救出,直到强大后的站在了他的面前,她只问他,你可曾真的爱过我?
  • 小心我感染你

    小心我感染你

    只因在大街上多看了她一眼,李朕就被穿越了到了异世大陆上。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这是一个以灵气为主的修炼世界。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灵气逐渐消退的世界。作为已知的最后或者最初的一块儿灵气大陆,这里的人天生肩负着保卫灵气世界的职责和使命。李朕很不幸成为了他们的一员,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有挂:他的情绪能感染。……某恶人举剑相向:“我想杀了你!”李朕轻触剑身:“不,你不想。”某恶人打消了对李朕的杀意。某美女恶语相向:“我是讨厌你的!”李朕嘿嘿一笑:“不,你不是。”美女春心萌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ps:某读者吐槽:“沙雕作者这书也太毒了吧,我想弃了。”作者邪肆一笑:“不,你不想。”系统提示:“该读者智商太高,无法感染。”作者卒。萌新作者处女作,恳请大家给点支持,建议神马的,吃草拜谢。
  •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The Strength of the Strong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木叶之无敌雷神

    木叶之无敌雷神

    作者新书——《我在穿书召唤外挂》 【火影世界】穿越成初代雷影的儿子。从此走上了给整个忍界带来光明(添堵)的伟大人生!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带着手下在忍界为非作歹!除掉了千手扉间,大闹木叶村接风宴,在所有人面前唱起威风堂堂!就在他快要进入退休生活的时候,时空管理局突然崩溃!系统精灵莉莉大哭求救:“快救救孩子吧!”【海贼世界】(从第五卷开始)从庞克哈萨德篇进入剧情,拯救草帽团不被崩溃的世界意志绞杀!后面穿越回忍界,穿插主角带着响雷果实能力回到现实世界的快乐日子!
  • 权少的腹黑小妻

    权少的腹黑小妻

    简氏千金空有美貌没有头脑,嚣张跋扈,目中无人,标准花瓶一枚。容氏权少自幼丧父母亲改嫁,逆境成长,成熟稳重,标准男神一尊。都是假的!那男人腹黑狂妄,欠揍欠削,仗着和她有婚约逼良为娼,坏事做尽!都是假的!那女人英姿飒爽,可人可爱,仗着美貌故意扮猪吃老虎,销魂惑人!片段奉上:“我们的婚约无效。”“你说了算?”“我不接受无爱婚姻,而且,而且……我不喜欢你的名字。”“哦?”“你那个晏字太猥琐,一天不日不安分,如此婚后我怎么信任你?”“我这个晏的意思是,只日简安。”“……反正我们婚后不会幸福的!”“婚后会不会性福,我不介意你在婚前就试试看。”“……”“我想要的女人,从来就没有得不到的。”“抱歉,一不小心录了音,你说我未婚夫听到这段录音会是什么反应?”“简小姐果然让我大开眼界,简氏三千万的合约,我签了。”“那是旧合约了,新合约在这儿,五千万的,请签字。”“……好,我签!”推荐:完结异能:《重生之极品废材》链接:完结异能:《重生之天才女王》链接:完结玄幻:《狂嚣毒后》链接:完结都市:《傅少霸爱成婚》链接:
  • 南方庭园

    南方庭园

    这个遗世独立的小世界里,永远封存着昔日的时光、情怀和故事,在祁家的男人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女人们还在花园里赏花、拓碑、写诗。每一株葡萄树,每一朵芍药,都让这个女儿国里的诗人们不知题咏了多少遍。以至时人只要一提起山阴梅墅,就起无穷遐想,“望之若十二瑶台”。瑶台,那是天上的仙女们侍奉西王母的地方啊。但最后,随着1676年商夫人的去世,这个以亲情和对共同往事的回忆连接在一起的诗歌团体终于解体了,一切都消失在寺院的苍茫钟声里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周游记一

    周游记一

    习惯于一个人的孤独患者周游,厌倦了平凡生活,于是来了一场旅行。路程也许有些辛苦,但终将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先去神秘世界,再往异星,我们的目标是无垠宇宙。世界太复杂,只希望做个没得感情的路人。
  • 星际无限战争

    星际无限战争

    本以为开启了万中无一的主神系统,刷刷日常,做做任务,通过奖励兑换,走向人生巅峰,脚踩资本大佬,手搂绝世佳人。哪知一切只是宇宙之战的序幕!
  • 倾世名医,废材绝色小姐

    倾世名医,废材绝色小姐

    新书《一丹之缘》已经发布,欢迎来收藏,评论。 当再一次出现在乐家时,乐月褪去废材名称成为天才人物,成为以前虐她欺她之人难以到达的高度。什么?要灭了她,哼,她有一堆伙伴,还有一个她救回来的妖孽分分钟轰你成渣。情景一:"娘子,来抱抱",乐月突然望着一个呆呆的眼睛,一脸不思议的指了指自己。而某妖孽却一脸认真道:"娘子,你怎么连自己身份都忘了?"。这认真装得乐月都差点信了。 欢迎进群:6344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