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10500000020

第20章 散文(2)

碑写:清故辽州知县黄嘉州、夫人杜玉翠夫妇之墓。

知县是一个官名,这我知道,但不知道辽州是哪里?黄嘉州又是谁?正在歪头想,奶奶大声喊我名字。我急忙跑过去。

奶奶喘着粗气说:不能随便到别人坟前,恁娘咋没给你说过?

爬上山顶,忽然一阵大风,将我吹了一个趔趄。展眼山西,山峦叠嶂,深谷悬崖,沟壑纵横。翻过一道山岭,迎面一座废弃的关隘,青石建筑,由于年长日久,石头上爬满了黑色苔藓。

傍晚到亲戚家,寒暄,吃饭,围坐在炉火边说淡话。大人们热火朝天,我却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实在无聊,说在黄庄村见到的那位老奶奶。姥姨说:那老太太可古怪了,整年不说一句话,隔几天就去山上烧纸(祭奠)。

奶奶说,听说她有汉们(男人)的,整年窝在家里,夏天也不出门透透气。

我又问姥姨:为啥不能走到别人的坟前呢?

姥姨说,真是个傻孩子,不干净呗。

这里所说的不干净,实质鬼魅一类的阴暗生命存在。

躺在床上,我问奶奶:辽州是哪儿?

奶奶说,等回咱家了,问你爷爷吧。

山西的地势要比河北高几百个的海拔。风尖,也持久,吹得枯树枝呜呜叫喊,窗户和门也不断发出胡乱敲打的声音。

可能是走路乏了,不一会儿,我就呼呼睡着了。

凌晨时分,我竟然梦见了那位老奶奶,只见她右边胳膊上挎着一只柳条篮子,上面还盖着一面蓝色头巾。一个人,拄着拐杖,一步步向山上走。

忽然一阵风,哗地一声,撩起满山茅草,把老奶奶的头发吹得像是一个麻雀窝。我蹲在岩石上,正在朝她看。那老奶奶突然扭脸,眼神锐利而阴寒。我大叫一声醒来,一身的汗。

天光放亮,稀黄的日光落在布满灰尘的玻璃上,再投射到我的被子上。

我浑身酸疼,头重脚轻,还不住冒虚汗。姥姨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这孩子肯定感冒了。旋即叫了医生,医生诊疗了一番,给了一些药。

可两天过去了,症状还没有减轻。奶奶说,只有打针了!我赶紧说,太疼!奶奶脸色转暗,黑着说,不打针就转成脑膜炎、气管炎了。到时候看你咋办?

连打几针,症状稍微有点减轻,但还是浑身难受。

有一天下午,姥姨叫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一进门,就坐在炕边上盯着我看了一会儿,又伸出松树皮一样的手指为我切脉。摇头说,这孩子被冷风呛了,拔个火罐该能好利索的。正说着话,就从随身小布兜里拿出几个陶瓷小罐子,又捏了点棉花,用火柴点着丢在里面,然后对准我的额头,只听嘣的一声,罐子就咬住了我的额头。

我以为这就好了,谁知,做完这些,白胡子老头站起身来,拿出一个铜铃铛和一支桃木剑,飞快地在屋里转了几圈后,又点了几张画着的符咒,嘴里念念有词,又开始在屋里转圈。转得我头都晕了,才罢休。

后来我才知道,那老头知道是有邪祟作怪,害得我感冒老不好。

刚过了元宵节,我就和奶奶打点行装,照原路返回。到摩天岭下的黄庄,蓦然又看到那座坟地。墓碑前还有一些没燃完的柏香和黄裱纸,被石头压着,给人一种诡异之感。回到自己家,我对爷爷说了这件事。

爷爷说:辽州就是现在的左权县。宋朝时候,是辽国的地盘,杨家将在辽州和辽国元帅金兀术打了几十年仗。后来,打日本鬼子时候,八路军有个参谋长叫左权,带着部队走到那里,一个不小心,就被鬼子给打死了。解放以后,辽州就改成了左权县。

知县,就是县官,跟唱戏的七品芝麻官一个意思。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县委书记。

你说的那个老娘们儿,是山上清朝辽州知县黄嘉州的亲女儿。

我哦了一声,眼睛瞪大。

爷爷继续说:黄嘉州是一个好官。清朝快完蛋那会,慈禧太后要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那些人杀掉。可是呢,辽州县城有几个读书人,也积极响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那一伙人。可是,上面的倒霉了,下面的也跑不掉。慈禧太后一下令,官府就抓他们。命令到了辽州。谁知道,知县黄嘉州也是姓康的那一伙的。思前想后,最后决定,通知几个犯案的人赶紧找地方躲起来。他自己也知道罪责难逃,就连夜带了一家老小,跑到黄庄,隐姓埋名好多年。

到初中二年级,在历史课本上看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名字,还有戊戌变法。蓦然想起那位老奶奶,感觉很神奇。原以为,清朝的事儿,太远了,可我竟然无意中遇到了参与者的后代。这种蹊跷感,是任何言语不能表达的。

带着兴奋的心情,我把自己的发现给历史老师说了。还建议说,五四青年节时候,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去黄庄,给黄嘉州上几炷香。

历史老师想了想说,想法嘛,是不错。可是,总觉得不太好,一个清朝知县,还是封建社会的,即使响应过戊戌变法,那也是维护皇权统治的。要是八路军、新四军的话,倒是有点意思。

我收回巴望的眼睛,心里有点沮丧,当然,对历史老师的回答也很不满。

回到家,我对爷爷、奶奶说,再去山西的时候,还要从黄庄那儿走。奶奶说行。我很高兴,就盼着时间跑得再快点,赶紧放寒假,再跟着奶奶从黄庄那去山西。可好不容易放了寒假,运输公司却开通了从邯郸到山西阳泉的长途班车,正好路过姥姨家的村子。

有了车,就没人愿意步行了。我央求半天,奶奶还是拉着我,在马路上乘上班车,绕了一大圈,再一次去了姥姨家。

二十多天后,又要返回,我几次央求奶奶还走小路,姥姨却说:你奶奶上了年纪,又是小脚,哪能跟你小伙子比?还是坐班车吧!

此后十多年,我没再去过黄庄。那位老奶奶在内心已淡化成一个模糊的影像。

二零零四年夏天,我带着妻子儿子,从外地回到家乡。闲聊时,母亲说,黄庄现在不叫黄庄了,叫长寿村,还建了旅游区,夏天去的人特别多。我觉得新奇,和妻子、母亲一起去了黄庄村。

以前陈旧不堪,偏僻无人的村庄确实变了一个新模样,卵石横陈的山路不仅加宽且铺上柏油。新盖的楼房,石阶铺成的街道,飘摇的招牌和来往不断的游客,热闹非凡。

刚进村,我就看当年那座房屋,心想,那位老奶奶可能过世了……门前长满蒿草,台阶和门槛上除了雨洗风吹的痕迹,毫无人迹。我觉得沮丧,站在村边,看了看半山腰的坟茔,只见满山苍翠,偶尔露出的红色岩石面孔狰狞,向着对面的山梁和脚下的村庄,经年累月保持一种姿势和表情。

妻子搀着母亲,拾阶而上。到村上,只见一股清流从山崖飞泄而下,落进池塘,激起无数水花。池塘一边坡上,长满紫荆灌木,我走过去,蓦然看到两座坟茔——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隆起地面,用石头和黄泥砌成棺椁状。

登上山岭,大风自东向西,吹动两省,牛羊散落各处,咩咩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俯瞰的黄庄村落在一大片绿色中,小面积裸露的红石板房顶,古朴典雅,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山岭上的关隘(峻极关,建于明代)也被修葺一新,只是,新砌的石头夹在旧朝的石头当中,感觉有些古怪。下山时候,我特意去看了黄嘉州夫妇的坟茔。草似乎比以前更茂盛了,但墓碑依然完好,字迹还很清晰。

我蹲下来,点了一颗香烟,倒插在黄嘉州坟前。

中午,找了一家饭店吃饭,坐下来,母亲说她早年认识这村子里的一位妇女,多少年没来了,不知还在不在人世。旋即冒然打听店主,店主说,那女的应当是黄桂花,不但还活着,身体还挺硬实。说完,叫自家孩子去喊黄桂花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个头发稀疏且霜白,脸膛黑红,走路不大方便的老年妇女蹒跚着走了进来。

母亲站起来,拉住黄桂花的手,寒暄半天。黄桂花拉着母亲去她家吃饭,母亲看看我和妻子,我说饭菜都要好了,就在这里一起吃吧。黄桂花坚持了一会儿,挨着母亲坐了下来。

攀谈之间,令我惊奇的是,黄桂花就是黄嘉州的外孙女,我见过的那位老太太(黄爱莲)唯一的女儿。黄桂花说,她母亲活了一百一十七岁,直到一九九七年才故去。她终年不出门的父亲名叫杜有才,死时,差一岁不满一百。

黄桂花说,杜有才原是辽州县衙的捕头。当年,知县黄嘉州弃官逃跑后,杜有才也被牵连,后仗着做过捕头,对下属不错的前因,寻机逃了出来,也像黄嘉州一样。往直隶(河北)界奔逃,没想到在黄庄撞见黄嘉州。

以后的故事水到渠成。起初,黄嘉州对杜有才心存怀疑,处处提防。以为他是来寻捕自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顾虑慢慢打消。后来,也将自己唯一的女儿黄爱莲许配给了杜有才。

黄嘉州夫妇相继过世,女儿女婿披麻戴孝,安葬了两位老人,天下仍旧动荡,土匪横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一年夏天黄昏,忽然来了一队人马,穿着国民党军队制服,大呼小叫,从山岭跑下,杜有才跑的时候,被流弹击中腰部,落了个终身残废。

再后来是日本鬼子扫荡,刚听说阎锡山丢了整个山西,就见一队鬼子攀援而来。惊慌间,黄爱莲把杜有才藏进地窖,带了女儿黄桂花,和村人藏在一窟隐蔽的山洞。三天后回家,从地窖抬出杜有才。一家人安然无恙。好不容易全国解放,安稳没几年,又闹饥荒和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因为在村里来历不明,杜有才和黄爱莲被游斗了好几次。

同类推荐
  •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2016年11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五。
  •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一堂死亡课

    李开复似乎天生有种调动舆论热情的能力。他一直以科学家的理性和精准设计着自己的人生程序。从科学家到跨国公司职业经理人,从网络大V到青年导师,他走马灯似的变换着形象。然而再精密的程序都会出Bug——他没算到自己会与死亡交手。如今从癌症中逐渐康复的李开复,在褪去包装后,重新反思人生。"
  •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法制故事

    法制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谐趣故事

    谐趣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古籍序跋集

    古籍序跋集

    本书收入1912年至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古籍而写的三十五篇序跋。
  • 佛缘三世

    佛缘三世

    “予,挽子青丝,挽子一世情思;予,执子之手,共赴一世情长。”是枷锁胜似誓言,不过一世情缘。那一世终究还是负了她,唤名初七,忘了是最初的欢喜,心生特别;还是已为过去的期许,留你在身边。她一直相信一世情思得一世情长,却忘了问,是哪一世?直到三世幡然醒悟,才知一切不过是他眼中的过眼云烟;而她,终不复长存。“他……可会记得我?”她问佛。佛说,“念……或不念,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 盛世遗珠

    盛世遗珠

    “大人,夫人说银子不够用,打算空手套白狼。。。”“嗯?目标是谁?”侍卫窘迫“皇上。。。”“大人,夫人说家里房子太小,打算找个冤大头。。。”“嗯?谁是人选?”侍卫淡定“皇上。。。”“大人,夫人说最近有人诬陷您,打算找人甩锅。。。”“嗯?那位中标?”侍卫坦然“皇上。。。”“大人,夫人说最近行情不好,打算找人骗一骗。。。”“嗯?锁定哪个?”侍卫从容“皇上。。。”“大人,夫人说有人给府上送了舞姬,打算用来还人情。”“嗯?她欠谁情?”侍卫狡黠“皇上。。。”“大人,夫人说。。。。。”“别说了,说多了都是一把辛酸泪!”这都是自己作色隐瞒身份的下场!“去告诉你家夫人,她为夫我,就是她想要坑蒙拐骗的皇上。”侍卫偷笑。。。(本书作者声明:非专业人士,文中涉及到了法医学专业,具是查资料而来,若是有夸大或是不实,望勿深究!)
  • 寻找薇薇安

    寻找薇薇安

    阴谋!什么阴谋?故事的开始发生在华盛顿。一天晚上,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下班回家,她一边看新闻,一边做晚餐。玛格丽特有着和所有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此时,电视里正在播放一条车祸的消息,并且放出了死者生前的照片。死者是一个叫罗恩的中年男性,开车回家时刹车失灵,导致车祸。一看到这张照片,玛格丽特搅拌蔬菜色拉的手停了下来。一阵绞痛袭击了她的心脏。她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好友梅沙的电话。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农女从商:王爷,请高冷!

    农女从商:王爷,请高冷!

    本文因情况特殊,弃坑,新文会补充这本我所以情节!千年传奇,只待一人。携手共进,只为眼眸深情!
  •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修真十书杂着捷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Love for Love

    Love for Lo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宣告的季节

    宣告的季节

    “温暖并不是夏季的特产,因为我们随处可见”因为两年前的一场宴会...它原本的样子已被打乱谁又能知道,我们彼此的未来......——【宣告的季节】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