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300000008

第8章 快乐之道,百味人生(1)

人生于世,百味俱全,快乐是我们此生不懈的追求。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说,快乐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慧眼。正如为人处世有技巧一样,快乐也需要有方式。可以肯定地说,百味人生,快乐之道不可不知。那么梁漱溟先生的快乐之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不妨细细品读一下,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启发。

四时皆有味

梁先生语录:

四时皆能激发人:春使人活泼高兴,夏使人盛大,秋冬各有意思。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因为他能“乐以忘忧”,所以他能陶醉于生活之中。人生于世,百味俱全,快乐是我们一生的渴望与追求。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纵然苦难如此多,快乐也并不难,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快乐的眼睛。拥有它,我们便能如孔子一样“乐以忘忧”。

从前有两个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同一间病房里。病房里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这两个病人都病得比较重。其中一个病人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他的床位靠窗,因此,他每天下午可以坐一个小时。但是另外一个人一整天都得躺在床上。

每天下午睡在窗旁的那个病人坐起来的时候,他就会告诉那个只能躺着的病人自己所看到的景色。他说窗外有个公园,公园里有个美丽的湖,湖里有可爱的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在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地方,人们玩闹嬉戏,后头一排树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整天只能躺着的病人每天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想象着朋友所描述的种种情形,他感觉自己也真的看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只能躺着的病人开始不平衡了。他心里想:为什么只有他可以睡在窗边,可以看到窗外?为什么我不可以呢?他越想就越渴望换床位。

一天夜里,他没有睡着,眼睛一直盯着空白的天花板。这时候,睡在窗边的那个病人忽然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来,但是始终都没有成功。没过多久,他就没有动静了。但这个醒着的人一直静静地看着他,并没有帮忙。

第二天早上,护士来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整天只能躺着的这个病人静静地看着别人抬走他的尸体。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人终于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可是当他终于挣扎起来看窗外时,他发现,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根本就没有之前那个病人描述的那些美丽景色。

从中,我们可知,很多时候,我们要寄予生活某种希望,赋予自己快乐的元素,这样才能真正发现生活中别样的美。而这,也正是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的一种表现。不然,就如那个整天只能躺着的病人一样,眼前所见只不过是一片空白。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人生许多事物都如白驹过隙。春夏秋冬,总在交替。正因为有这样的更迭,所以世间之美才会多姿多彩。人生于世,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能领略四季之美。要看到,不论是四季中,还是四季交替间,都是独有韵味的。

可以说,春天是希望灵动之际,夏天是生命成长之时,秋天赋予万物更迭,冬天是一个沉睡的季节。然而,不论是哪个季节,诚如梁先生所言,都能激发人。也就是说,四季各有味,都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之于人生,这就是一种美的启迪,是生命更迭的昭示,是自然之奇观。所以雪莱会感叹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不正是借春之美发现冬之美的表现吗?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常人嫌厌的冬天,雪莱会赞美,会喜爱。

人生于世,何止是冬天有别样的美呢?四季都如此。但是,自古以来,人们最欣赏的莫过于春天的美了。像以散文见长的朱自清,形容春天是“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可见,春意盎然着实让人振奋,仿佛昔日的枯木槁枝都能发出芽儿来。

夏天葱翠的树叶也让人兴奋,唯独秋冬看似萧条。比如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倘若人人对秋天都有这样一种偏见,那就无法发现秋之美了。刘禹锡就是一个独辟蹊径的人,他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所以,秋天在他的眼中是美得非凡的。

梁先生也更为欣赏秋天之美。但是,他的视角不局限于景色之美。他说:“我觉得秋天的意思最深,让人产生许多感想,在心里动,而意味甚含蓄,不似其余节气或过于发露,或过于严刻。我觉得在秋天很易使人反省,使人动人生感慨。”

可以说,这是一种欣赏四季之美的心灵视角,达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人生于世,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应该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四时皆有味。因此,不论是裸眼看自然之美,还是和梁先生一样融入自然,联系自我,寻找思考之美,心灵之美,都应当有领略人生之美的慧眼。这样一来,我们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而这,也正如梁先生所强调的“趣味人生”是一致的。不然,终日黯然神伤,幽幽怨怨,哪里能快乐呢?

人生真乐是兴尽无悲

梁先生语录:

“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不但在乐之后,即在乐之中间也会感到凄凉。老是灯红酒绿热闹不散,仍然是苦,能于乐之后乐之中没有旁的味道就对了。

人生于世,苦和乐,犹如一张纸的正面与反面。要是世上有单面的纸,那么人世间也可能只有苦或者是乐。诚如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所说的,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打个比方说,玫瑰虽美,却长着刺,会扎人。

生活中,苦与乐简直就是孪生兄弟。正因为如此,所以世人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感慨与叹息。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对待生活中的苦,只能随之任之;而对于快乐,我们只能说一声“可遇而不可求”。

相反,我们可以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甚至创造快乐。但是,快乐不难,真正地快乐却很难,持续快乐也很难。所谓“兴尽无悲”,就是真正的快乐。梁先生在《新年的感触》中也指出,“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获得真正的快乐,能尽兴且没有悲伤,是极难的。但是,这也是我们追求快乐时应该到达的境界。试想,若是夜夜笙歌,却泪眼朦胧地睡去,当时的快乐又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快乐呢?相反,它不过是撩起悲伤与惆怅的罪魁祸首罢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兴尽无悲,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论语》通篇没有一个“苦”字,一上来就是“不亦乐乎”。当年,孔子一班人被困于陈蔡之间,断粮七日,个个饥肠辘辘,面呈菜色。子路牢骚满腹,大发脾气,而孔子却弦歌不绝。这样的“乐”是苦中作乐,亦是一种真乐。临危不惧,是英雄;不忧不惧,是君子。这一切都得自孔子坦然的心境。人生中有许多苦,甚至常常是苦多于乐,大于乐,这时候我们要懂得“苦中作乐”。在苦中寻求快乐,“乐以忘忧”。这样的潇洒,不正是兴尽无悲的表现吗?

抗战期间,袁鸿寿先生在桂林七星岩请梁先生吃饭,饭后在一棵小树下聊天,恰逢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袁鸿寿大惊失色,准备逃离,但是梁先生却临危不动,聊天如常。若不是梁先生如孔子一样有着坦然的心境,又怎能在那样危险的时刻沉溺在与友人聊天的快乐中呢?

这是于苦中寻求真乐,且兴尽无悲的方式。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更为普遍的情况是从快乐中寻找兴尽无悲的真乐。这时候,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心态呢?对此,梁先生说:“‘乐’‘玩’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了,然后才能干什么都对,才能有乐趣。”由此可见,梁先生告诉人们人生的真正乐趣来自于对整个人生的高度的把握,来自于对人生根本的领悟与追求。唯有如此,自始至终才能坚持自己的方向,保持自己的初心,以此为乐,乐而无悲。否则,不但不能“乐以忘忧”,反而会出现悲伤尾随一时的快乐而来的情况。

生活中,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众人相约聚餐,大鱼大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无不尽兴。可是宴席结束之后呢?心中有一种莫名的空落感与悲伤之情。也许是因为难得相聚,可能是因为生活压抑时刻太多,轻松之时太短;抑或是因为感慨于人生百味……总而言之,因为没有“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所以,有时会觉得放松是一种罪过,快乐是一种奢侈品,会觉得生活中有太多的沉重与苦闷。殊不知,人生于世,循着自己的初心不断前进,就无怨无悔,问心无愧,就能真正地享受人生的快乐。

要“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也非“一劳永逸”的事,相反,需要日日反省。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歧途中,迷失自我。自然而然,兴尽无悲的快乐才有“清源”。对此,梁先生常说:“人在世上生活,如无人生的反省,则其一生就过得太粗浅,太无味了。无反省则无领略。”

人生于世,须知,真正的快乐是兴尽无悲。因此,我们无须迷恋一时的纸醉金迷或是灯红酒绿,而应当追求毕生的真乐,细水长流,至真、至纯、至乐。而真乐要建立在弄对人生的根本上,时刻反省自己,改进自己。如此一来,百味人生,也能时时笑得酣畅淋漓!

人生的意义与快乐在于创造

梁先生语录:

人类为何能创造,其他的生物为何不能创造?那就是因为人类会用心思,而其他一切生物大都不会用心思。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要是人类不用心思,便辜负了人生;不创造,便枉生了一世,所以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要用心思要创造。

世人常说,世间苦远远大于乐。其实不然,人生好比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只要我们细细去品尝,几乎每一种味道都各有一番韵味。比如甜,品尝到生活中的甜,再想到苦,便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再如苦,把苦难当成一笔财富,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与毅力,方可成就临危不惧的自己……

但是,没有谁愿意浸泡在酸、苦或是辣中。相反,人人都期望自己的人生能一帆风顺,都期盼有更多的坦途,都尽力地规避曲折。因此,人类有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那就是如何让自己一生都过得幸福、快乐。

不论是向外寻求解脱众生之苦的方式,还是求之于内,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归根结底,都是在寻找幸福与快乐,或是创造能让自己快乐的条件。关于这一点,梁先生推崇“乐不难,乐之后不苦难”之灼见。也就是说,人生于世,不论是寻求哪种快乐之道,能获得兴尽不悲的真乐才算是真正的快乐之道。

究竟如何才能获得兴尽无悲的真乐呢?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得回到人生的意义的话题上来。试想,人生若没有意义,那便表示着生命没有价值。一个不具备价值的生命,不论当时笑得多么肆无忌惮,终究还是会深感空虚的。兴尽而归,悲却如影随行。这时心中的低落感,较之当时的欢快而言,是一种“甘尽苦来”的无奈与无助。

显而易见,这不是真正的快乐之道。若要提取百味人生中的真乐,还须抓真乐的源头——人生的意义。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意义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真正能幸福快乐的人生。不然一切都为空虚所笼罩,只有漂浮感,没有实在感。

比如,成天打架斗殴,吃喝嫖赌的人生,以何为乐?要么是钱财,要么是身体,其快乐源自表面的刺激,但是,往里看,与禽兽何异?其一生,从外表看,没有一项实在的成就;从里面看,若人性本善,他的人生意义就在于把自己“动物化”、“恶化”。可见,这样的快乐,在灯红酒绿中,如萦绕指间的烟雾,不依不饶,却又只能随风而逝,无踪无迹。

所以说,人之所以为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作为万物之灵,人的一生是有意义的,而梁先生通过与其他生命体的对比得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的结论。对此,梁先生进一步指出,创造有里外之分,于外体现为“成物”,于内表现为“成己”。

比如画家,其人生意义在“成物”上的意义,由其字画等外在的实物作品决定。又如思想家,其人生意义在“成己”上的意义,由其思想、理论、观念等内心的修行决定。

可以说,任何有意义的人生,都是包含“成物”和“成己”两个方面的。要“成物”“成己”,须得用心才行。用梁先生的话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他会用心思去创造”。如此一来,若人的一生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意义,那就不会活在浑浑噩噩与昏昏沉沉里。而会为了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打拼,不断充实自我,成就自我。而在充实与成就的过程中,其中的乐趣,是说不完,道不尽的。最主要的是,这样乐趣,才是融入生命之中的快乐,是舒发的快乐。梁先生的快乐,就是这样的快乐。

梁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卓有成就的一生。他把自幼呆笨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深刻的学问家、思想家,学贯中西,融释、儒两家为一体,一生不忘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别人说他狂狷,骂他荒谬,然而正是这样又狂又真且荒谬的梁先生,成为了中国现代的一位大儒。他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哲学财富。他不断地思考,对于人生,达到了生脱死,超然物外的境界;对于社会,他致力于乡村建设,时时呼唤要从农村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来。而这也正是梁先生的人生意义。他沉迷其中,以思考为乐,以行动为趣。

因此,风雨历程中,他不喊苦;动荡时局中,他不说难。相反,不论身处何境,他总是能泰然处之,以平静的心态去挖掘人生的乐趣,比如思考,读书,写作等。由此可见,我们该学习的不仅是梁先生的人生心境,还应当学习他的取乐之道。

人生于世,如若我们想如梁先生一般,时时享受人生真乐,势必也得如他一样,脚踏实地地“成己”“成物”,不断地创造,铸就自己的人生意义,才能真正从百味人生中提取出原汁原味的快乐。

同类推荐
  •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曾为成功而努力过,后来却因一次次的失败而不再坚持;但是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后者能够到达成功的巅峰,而前者却不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呢?这并不是因为前者缺乏知识、能力和机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坚持的道理,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机会的重要,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创造;或许只是他们明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潜能,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挖掘……而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哲理被忽视所致。
  •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赢在人脉的12条白金法则

    一张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就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保障。可以说,一个人若不懂得人际关系之道,离开了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就会失去了很多乐趣,事业也难以取得成功。而所谓的人际关系,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人脉。人们在追求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需要人脉的很多支持,我们的血脉是支持我们生理生命的系统,人脉则是支持我们社会生命的系统。
  • 我要上清华

    我要上清华

    21位北大学子的真诚忠告;高考状元们的真知灼见。成功来自于理想,果实离不开耕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自己——我要上北大!暗示自己——我要上北大!
  • FBI记忆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记忆术

    FBI记忆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记忆术

    本书涉及许多FBI训练记忆力的有效方法,其中将重点介绍感官记忆术、时间记忆术、联想记忆术、图像记忆术和著名的路径记忆术,教你轻松记忆,过目不忘,拥有超凡记忆能力。
  •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成功人士都在看的金科玉律

    这是一本浓缩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书。它向你展现的既有与伟大的自然法则相通的人类同生共存的金科玉律,也有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为人处世、走向成功的绝对规则。29夜每夜学到一个定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了
热门推荐
  • 云雨幻影

    云雨幻影

    天地初开,分为六界,人界与魔界为抢夺地盘而展开战争,魔者身高三尺,力大无穷,人类节节败退。有远古最后一位神,怜悯众生,以一己之力把魔人赶到荒芜九幽,以身躯幻化地心五行珠,封印魔界与人界的最后一条通道。他回归混沌之时,留下五滴精血点化为人,这五人便是金族、木族、水族、火族、土族的创始人,他们五族之间相生相克,世代守护人类。
  • 陛下有难,万兽支援

    陛下有难,万兽支援

    神武大帝和好兄弟自相残杀了,然后重生到了动物园被关了起来,一只胖胖的大熊猫,一只骄傲的公孔雀……陛下有难,大兴王朝群臣救驾啦!神武大帝神武大帝已经快忘记自己的本名了,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人敢直呼他的名字,他死了之后,更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名字了。或许有一个人记得,就是现在住在他对面的那个家伙,说到底,他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原因可以全部归咎于那家伙造的孽。
  • 名利场(全集)

    名利场(全集)

    供职于跨国公关公司的安溪,处在在事业低谷期,又不凑巧得罪了行业内盛名在外的男神陆中泽。小气男神从此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她的工作中,在她临危受命的关键时刻,一次次给她“神补刀”,还暗戳戳地掐断了,她二十多年来刚冒头的第一朵桃花。极致简约森系女,怼上精致优雅男神。做过同事,做过对手,还可以试试,做爱人。
  • 酒辰祭

    酒辰祭

    是非,对错与黑白。单一,多彩与交错。变幻莫测,循规蹈矩与惊慌失措。在这面擦的锃亮的窗户上,倒映着的青春,也许就是黎明前的黑暗。
  • 动物与海洋

    动物与海洋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它孕育了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源。海洋动物是海洋中异养型生物的总称。它门类繁多,各门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本书介绍了各种海洋动物的生活习性,性格特点和生存环境,以及海洋生物作为人类所依赖的最主要、最直接的资源,怎样在提高海洋生产力的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 傻世界,笨生意

    傻世界,笨生意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吗?以亲历者的视野和角度来告诉读者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在这个“第三只眼睛”的世界里,你会看到德国人的“慢”,日本人的刻板,美国人的懒散,印度人的“不靠谱”!也会看到民主意识在亚洲觉醒,而欧洲则每天都在上演个人情绪的大游行……
  • 犹记旧相逢

    犹记旧相逢

    “天地絪缊,化生万物”,所以他叫“縕华”,赵縕华;“桃李自开无人问,岁月静好枕风眠”,所以她叫“风眠”,沈风眠。他温柔却内敛,她体贴却理智。他知道她不爱他,却依旧用尽一整颗心毫无保留地爱她。她知道自己不能爱他,却依旧在深夜落寞,问自己是否能相信他。可他是天子,天子之爱,是庇护江山,福泽万物……
  • 美其名曰正道

    美其名曰正道

    是正是邪,上苍自有清白,世人空生无珠眼,善与恶,谁说都不算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