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81300000010

第10章 快乐之道,百味人生(3)

故事中的蛛儿的大彻大悟,何尝不是生活中我们应当领悟的道理呢?不论是人、情、景还是物,我们不能因为翘首别处而错失眼前的美,须知,幸福快乐不在别处,而在眼下,在当下的生活中。

关于这一点,梁先生给大家一条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快乐的大路,那就是“改换那求生活美满于外边享受的路子,而回头认取自身活动上的乐趣,各自找个地方去活动。”他坚信,“大约一个人都蕴蓄一团力量在内里,要藉着一种活动发挥出来,而后这个人一生才是舒发的、快乐的,也就是合理的”。

就好比笑,不是只有别处的生活才充满乐趣,才能让我们笑得酣畅淋漓,笑得舒畅。当下的生活中,也是一样充满乐趣的。我应当将心力与眼光,聚焦在自己的生活中,聚集在自己运动着的生命中,而不是伸长脖子去张望、奢求远处的,生活之外的幸福与快乐。这样的乐趣,是不真实的,不是舒发而得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应当看到,幸福快乐不在别处,不在生活之外,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当把心与双眼放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在我们运动着的生命中,不断地挖掘生活中的美。如此一来,百味人生,快乐之道便不难获得了。

解脱之道:顺生还是无生

梁先生语录:

无我为大,有本无穷。

人因为活着而痛苦,所以,有的人为了摆脱尘世的苦痛,选择自杀。但是,与此同时,人也因为活着而快乐。生命油尽灯枯时,人们可能害怕、憾恨,所以会有“死不瞑目”之说。

因此,纵然一生中有许多苦和痛,大多数时候,众生还是好生恶死的。因为活着,就有无限可能;死了,就没有任何可能。只能“化作春泥更护花”。

毋庸置疑,死亡是任何有生命物体的最终归宿,人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好生”,却又终将走向死亡,因此,人们才常常会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中,为此而让生活因面临死亡变得沉重、灰暗。

这就好比把自己锁在一个封闭的黑房子里,不仅预支烦恼,而且还故意给自己的生活制造无尽的惆怅与不安。这对一个要体味生活乐趣,获得人生快乐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可取的。

谈到死亡,王国维说:“五十乡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鲁迅说:“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胡适说:“‘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永远不死,永远不朽的。”季羡林则说:“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而梁先生的观点是什么呢?

在《梁漱溟集》这部著作中可以看到,梁先生仔细地阐述了孔子对生的赞美,同时,他对比了佛家与儒家对“生”的看法。梁先生发现,孔子的“生”是“发育万物的圣人道理”,它所强调的是“要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而佛家“以万物发育为妄”,于是强调“要不沦在生死”。他认为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梁先生说:“所以我心目中代表儒家道理的是‘生’,代表佛家道理的是‘无生’。”

众所周知,梁先生一生中,其思想发生过三次大转变,而第三次转变中,他由佛家转入儒家。从中可见,在生死上,他倾向于儒家的观点,即“顺着自然道理,顶活泼顶流畅的去生发”。死生有命,该来的总会来,该去的总会去,生死不强求,一切任其自然。这是梁先生对生死的态度,可以说,这是与佛家相对的“顺生观”。

1988年4月,梁先生确诊患上尿毒症。起初,家人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梁先生。但是,梁先生自己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一天,他把长子梁培宽叫到床前说:“人的寿数有限,我的寿数到了。你们不要勉强挽留了,吃点药,听其自然发展吧!”从梁先生的话中,全然可见他的“顺生观”。

梁先生生前曾送友人的一幅联语,上面写着:无我为大,有本无穷。其达观与洒脱可见一斑。一生中,梁先生坚持“不求长生,不虚此生”的态度对待生命与生活,而对待生死这样重大的问题,梁先生看得很开,本着“任其自然”的心态,不勉强,不忧亦不惧。

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能活在当下,终其一生在思考,在行动。而他自己也得以陶醉于思考与行动的乐趣之中,体味生命之真味。而这不正是我们在死亡面前要寻求的解脱之道吗?

人生于世,我们若能如梁先生一样以“顺应自然之道理”和任其自然的态度面对死亡,便能如梁先生一样沉醉在自己的生活中,在百味人生中,不断地收获生命中的快乐,而不是让自己套上死亡的枷锁,惶惶终日,甚至忧惧而终。这样一来,不是生活欺骗、背叛和辜负了你,而是你抛弃了生活。

所以说,与其惧怕死亡,在死亡面前战战兢兢,畏首畏尾,不如随顺自然,不忧不惧。了生而脱死,让有限的生命如花般静静地绽放,其中的芬芳与馥郁,也不期而遇了。人生百味,这也是难得的快乐之道,不可不知。

心不跟着执念跑,世事微小如尘埃

梁先生语录:

我们生活之乱是由于心跟着念跑。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现在有杂念反成了自然,而没杂念竟成了勉强,仿佛要想法去恢复安和泰然反成了难能之事。

“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世人常常误入这样的歧途中,致使自己陷入勉强之中,而自身却未发觉,反倒以为这才是人生常态。殊不知,一切烦恼正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

比如说,世人都说功名利禄好,因此,人人都把追求声色名利当做是人之常情。其实,人降生时,不过是个赤裸之身,不带来什么;而死去的时候,也带不走任何事物。这才是自然的。一切以零为起始,再以零为终结。所以说,生命中,追名逐利之事,不必非争个胜负,更不必把它当做“本来就该做的事情”,一生执着于此,殊不知,恬淡清和,一生才有波澜不惊之美。看淡一切,才是本然。若不然,将自己勉强于名利声色之争中,烦恼忧苦便源源不断,又该从何快乐?

对此,梁先生认为,人生的烦恼在“识俱生我执上的四根本烦恼”:一是我痴(冥顽无明);二是我见(于非我上计我),三是我慢(傲慢),四是我爱(耽爱)。“烦恼障从我执来”。所谓“我执”指的是“违远事物真际”,而让自己陷入贪、嗔、痴的泥沼之中,“以致造作出许多愚蠢罪恶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更主要的是,一切烦恼由此而生,并且与日俱增。

由此可见,追求幸福人生,寻找快乐之道,不可不知的一大人生智慧是:心不跟着执念跑,世事微小如尘埃。

不论是观摩这个世界,还是审视我们自身生活,都不难发现,若是心不跟着执念走,而是顺着人生来时的自然之心走,便会避免许多愁,也能看淡许多愁。在这一点上,佛家所强调的就是“破我执”,因而众生能得普度,就是这个道理。

相反,心若跟着执念走,常常会生出许多无故的烦恼来,致使自己不快乐。比如说,一心想积累财富,却苦苦不得,因而急、躁,狂、怒,总是处于忙碌之中,将心搁在远处,从不曾放慢脚步欣赏过眼前的风景,让自己陷入抱怨人生与生活的漩涡中,一滩苦水,不可收拾。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说,人生于世,我们要快乐,就须得除贪、戒执。不然,就难以做自然的自己,更难以获得快乐。而这,正是梁先生从释家修行中悟出的道理,也是他对世人的劝诫与告慰。但是,我们须看到,除贪、戒执并非易事,从何得之?我们先来看看南怀瑾先生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讲述的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位法师一辈子做好事,功德极大。皇帝得知,便聘他为国师,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和一身金缕袈裟。他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钟爱这个紫金钵盂,无时无刻不带它在身上。

这个法师一生都在做公德、盖庙宇、讲经说法,但他没有打过坐。年老的时候,一天,他看到两个小鬼拿着阎王给的拘票和刑具手铐来捉他。当这两个小鬼正准备铐上他的时候,他和两个小鬼商量道:“我出家一辈子,只做了功德,没有修持,你准我七天假,七天打坐修行成功了,先度你们两个,再度你们老板,阎王我也去度他。”

两个小鬼被他说动了,果真答应了。于是这位法师放下一切,精心地打起了坐。三天后,这位法师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光明。七天后,两个小鬼来找他。结果除了一片光什么都没找到。最后,两个小鬼定睛一看,发现这片光里只有一丝黑影,恰似紫金钵盂之状。

两个小鬼知道这位法师钟爱他的紫金钵盂。他俩灵机一动,摇身一变,就变成老鼠,去咬这个钵盂。和尚动念了,一动,光就没有了,就现出身来,他俩立刻把法师的手铐上了。

由此可见,除贪、戒执,是极难的事。但是,更要看到,要得道,在百味人生中获得真正的快乐,更要除贪、戒执。不然,就如梁先生所说的,我的生活将会因此而乱。其乱的表现,不仅在外表的无所成就,更在内心的不得安宁,所以不快乐。

因此,人生在世,我们不能让心跟着执念走,要让“世事微小如尘埃”的自然与淡然,而这,也正是真正的快乐之道。

同类推荐
  • 直面人生的困惑

    直面人生的困惑

    孔子总结自己的一生时,曾经说十五有志于学,这是指他在十多岁就立下了刻苦学习的志向,方向已经明确。三十而立,是说明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融会贯通,对自己的人生使命有了清醒的认识。四十而不惑,是指他在四十岁的时候能够对人生和宇宙的各种问题,有了通达的认知,在心中没有什么迷惑。五十知天命,是说已经透彻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使命;六十而耳顺,是指六十岁的时候,心中没有了对小我的执着,真正能够海纳百川,能够和而不同;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个人内心完全净化的状态,呈现的都是良知和道义。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的标尺。
  • 赢在细节

    赢在细节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细节决定成败,工作无小事。只要你拥有了注重细节、严谨负责、防微杜渐的职业品格,再加上用百分之百的热情追求每一件工作的尽善尽美,你就能成为金牌员工。
  •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迎接新生命的天使:卓越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中华魂》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七十余年间的96位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问题找对了,事就好办了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只有找到它才能思考谋划进而解决它。本书编写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高效迅捷地解决它,以达到成功的目的
  •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的发展方向,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你平日里喜欢强调的是你的优点还是缺点?要生存下去,你靠的是什么?如果整天抓着你的弱点不放,那么你将会越来越弱。如果强调你的优势,你将会越来越自信和成功。发挥性格优势、克服弱点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热门推荐
  • 兮里仍是晨

    兮里仍是晨

    “瑾司晨!你知道兮里是哪里吗?”“兮里是故里,故里有小兮”“对啊!故里有小兮,兮里仍是……晨,晨……”“瑾司晨,小兮,很荣幸,你的故里是晨”瑾司晨望着夏小兮的眼睛,认真地说道瑾司晨其实还想说:小兮,我好幸运,你的故里是晨,不是易——叶易那年,他遇见了她,柳树下,那个女孩子,如沐春风,眼睛似是有光——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她是夏小兮他不知道的是,那年……她也遇见了他,这个白衬衫男孩,从此,兮里有晨……
  • 重生之蛇精病的报恩

    重生之蛇精病的报恩

    邓梓从小有三个目标:1、谢浩然爱上她;2、跟谢浩然牵手成功;3、跟谢浩然共度一生。大学毕业后在她终于向第三个迈进的时候,她却不经意的感觉到身后总有一道视线,不近不远的跟着她……邓梓尖叫:你是谁!你为什么老跟着我!潘毓认真脸:我是来报恩的。
  • 大帝尊

    大帝尊

    帝者如星空浩瀚无垠,尊者若恒星豪芒万丈。当时间腐朽了这一切,世界之中仅存永恒。
  • 致命绝宠:早安夫人

    致命绝宠:早安夫人

    “女人!你欠我的,无论是生是死你必须得还!”随着他冷酷而霸道的声音,一份‘卖身契’就这么无情的扔在桌上!多年后,历史重演,只是她却成了主宰。某女华丽来袭,如当年的他一样,将一分文件扔在桌子上,冷酷的看着他:“签吧!999条!”看完合约,男人欲哭无泪,哭笑不得的看着她:“老婆,为什么不是1000条?”“今非昔比!一句话!你签还是不签!若是不签……”女人邪魅的拉长了声线,带着玩味看着他,浅扬声线决绝的道:“宝贝儿子们,我们走!”……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云罄曲终

    云罄曲终

    凛胜年间,女帝治下,将领季望鸿不甘为臣,谋数十年,经役,终称帝。独子季宸八年征战,覆女尊维男权。此后不足两载,季望鸿病重,不久,宸承帝位,而宸暴政,引天下共愤。两年后,权贵屡遇害,伴黑令牌,浮骷髅利爪、血色鬼字,称之鬼手令。江湖传言,此乃邪教,仍奉女尊,乃前朝余党;另言之,嫉恶如仇,不死不休。世人皆称——鬼手阁!
  • 1分钟,解读爱情的微心理游戏

    1分钟,解读爱情的微心理游戏

    如何知道你真实的爱情态度,如何发现谁会和你是天生的一对,在爱情中你是赢家还是输家,你的爱情之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充满波折,在恋爱时,你会变成怎样的人,你的爱情魅力又有多少,你的爱情弱点又有哪些……这些关于爱情的判断,都可以通过好玩的心理游戏来实现。本书为你准备了200余个爱情心理测试游戏,从不同的方面为你的爱情把关献策。让你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在爱情中的定位和角色,找到符合你的恋爱方式,从而让你更幸福地收获爱情,在两性的情感中处于优势地位。
  • 明初小藩王

    明初小藩王

    大学生朱济熺失足掉落东华湖,却与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晋王世子朱济熺灵魂契合,面对多疑嗜杀的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以及四叔朱棣的靖难之役,他该何去何从,历史的车轮又该滚向何处?
  • 龙傲汉末

    龙傲汉末

    刘天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和刘备抢张飞,关羽,重用的赵云,得郭嘉,抢貂蝉作小妾。大乔,小乔,额还是留给孙策周瑜吧。看他怎么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江山,我已经要了。
  • 神算凰谋言凰天下

    神算凰谋言凰天下

    密谋多年,华夏神算,命运将她和亡国公主绑在一起,为报亡国之仇,她竟不惜做他人的军师,绝色天娇,文武全才,当凌奕琛拜访之时,众人却不知,这本就是她精心策划的,而她也开始掌握了一切,灭敌国,辅君王,成皇后,母仪天下,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