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300000019

第19章 读经

今天我们关起门来静修,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融入社会;今天我们短暂地回避人群,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融入人群。祖师讲,静中十分功,动中三分用就不错了。动中三分功,临终时一分都没有,还要倒扣十分。你们可以想象,在静中如果没有十分功夫,不能自主,临终的时候两只氧气管往鼻孔一插,你还有几分功夫?现在的老人临终时,十个有九个都是插上呼吸机。不要说俗人了,我看到几个长老、大和尚,临终的时候也是上呼吸机,那一刻他的功夫到哪里去了?他的神识是否需要插呼吸机?虽然我们相信因果,相信鼻子里插上管子只会让病人更痛苦,但谁能回避这种社会现象呢?九二年我认识的空有师父临终的时候,新上任的当家师给他插上管子,不让打针也硬给他打针。为什么?怕人家议论他不孝敬老和尚,沦为千古罪人啊!将来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逃脱不了!

你静中有几分功夫,就要在动中下几分功夫,这叫做平衡。我们白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就要睡八个小时。如果在动中调和得好,晚上三四个小时就睡好了。我们现在用功都不是在静中,在静中我们并没有触摸到力量。如果我们触摸到力量,为什么不敢到动中去用,或者在动中起不了用呢?学佛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自受用,然后再让他受用吗?让他受用就是融入社会,和众生打成一片,普度众生。但是学佛的人往往一辈子都是在自我修炼。如果自我没有修好就老了,就死了,还没来得及回报社会,还没有融入红尘,一辈子在山林里清修,不仅没有成就,连自己一点点的福报、老本都吃光了,别说来世能投胎做人了,就是投胎做人也是个穷光蛋。因为你这一世没有创造,没有奉献,只是索取。

如果你们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大老板,发财的资本家,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底气十足。古人讲“有骨为贵,有肉为富。”比如一座山有没有气势,有没有名气,就看山上的石头威不威武,俊不俊秀,山的水分充不充足,土壤肥不肥沃,能不能长出茂盛的植物。如果一个人又有骨又有丰满的肉,就像山上又有石头又有肥沃的土壤一样,他就既富又贵。

天天访明师,天天改法门,你学那么多法门,拜那么多明师,看那么多书,消化得了吗?能融会贯通吗?如果你在静中真的会用功,到动中也会用;在动中不会用功,在静中肯定也用不上。佛法最后一定要落在用上,如果不起用,学佛还有什么意义呢?你说你自己开悟就行了。大家都无明,你一个人开悟有什么用呢?你是一个健康的人、正常的人,身边都是一群神经病,最后你也变成了神经病。

如果你一个人成佛,身边的人都是凡夫俗子,你成佛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佛菩萨最后一定要度身边的众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他的悲心与智慧,才不枉他累世苦修。你今天关起门来在禅堂里修行,也是为了明天出去度众生。世俗上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练武三年,不如出去打三年架。打三年架不如炼三年嘴上功夫。”所谓“一张嘴可以抵挡十万大军”,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动胳膊动腿不如动嘴。嘴是什么呢?嘴是智慧的显现。你有嘴,我也有嘴,为什么我的嘴不能击败十万大军呢?嘴和嘴不一样,嘴是工具,操纵嘴的是智慧。真正的神通是智慧,不是所谓的千里眼、顺风耳。佛陀最大的神通就是他的智慧。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大师”,他们都是学了佛,学了道,把佛道的思想提炼出一部分,创立了一些学派和法门,才成“大师”的。结果我们出家人个个神魂颠倒,也跑去跟他们学。人家的思想是从佛经里面提炼出来的,我们跑去学人家的东西,岂不是舍本逐末?你只要好好读一读佛教的经典,什么大师的著作、思想你都一清二楚。

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说,有几本经书是必须读的,比如《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严经》《楞伽经》,还有《达摩破相论》《达摩上乘论》《达摩血脉轮》等。如果时间允许,《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也应该读一读。在没有开悟以前,要以经典作为我们的指引;开悟证道了,还要靠经典来印证。不要以为经典没有用,那是大错特错!

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文字般若、语言般若,怎么弘法呢?你说你能用心沟通,有几个人能用心和你沟通呢?你的心又如何跟别人沟通呢?如果真的可以用心沟通,就不会存在三藏十二部了。各个宗教都有它的原始经典,如果他们都用心灵来沟通,不用语言文字,在这个娑婆世界是行不通的。用语言我们尚且不能很好地沟通,何况用心灵?

禅堂里有一部分人修上三年以后,经书也不愿看,香也不愿意跑,人也懒,身体也不愿意活动了。行愿是要有福报的。我们这一世之所以能坐在禅堂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人家供奉我们,那真的不知道是哪一世修的福报。否则,我们应该和外面的人对换身份,我们出去为禅堂里面的人服务。如果这一世我们不好好修,不能得道的话,来世我们就跟他们对换,他们进来坐禅,我们出去为他们服务。也许他们的现在就是我们的前世。前天我说了一句话:“江山依旧,人依旧。”这里的山还是从前的那座山,人也还是那帮人,只是改头换面了。《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福报、大功德、大因缘,想到极乐世界,门都没有!修行不外乎修福报和智慧,福慧资粮具足了才能成就。一个罗汉的功德和福报可以让千千万万的众生受用。一个大菩萨的福报功德更无法形容。

难得有一件事,有一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修行人就应该以非常平静的心,去面对眼前的人与事,不应该排斥、分别。来到我们眼前的每一个人,你会用,他就成就你;你不会用,他就让你堕落。所以《华严经》上说离开众生没有佛。离开了众生就没办法修行,又怎么可能成就呢?离开了众生,你怎么培福报?离开了众生,你怎么检验自己的本领,怎么检验自己的品质?不做事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不说话的时候,总认为自己辩才无碍;不挑担子的时候,总以为自己力大无穷。让你挑担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力气;让你说话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哑口无言;让你到社会上做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能力。所以佛法还是要拿出来用。在哪里用?在社会上用,在芸芸众生中用。佛法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让那么多人虔信,敬仰,说明了一个问题:有无数的人从佛法中受益了,对佛法产生了深深的认可和敬仰,所以才有人不惜一切前仆后继地把经典保留了下来。过去的祖师们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肉割开,把《楞严经》等经典藏在身体里面带到中国。那是因为他们在印度修学那些经典受益了,所以才以生命的代价把经典带出印度,去利益其他区域众生。为什么我们现在对经典不是那么珍惜呢?第一,经典上说的一切我们没有感受到;第二,经典里说的那些功夫、境界我们没有体验过。现在寺院里到处都是经典和佛教的光碟,有的甚至被扔进了垃圾桶!真不知这样发心印经刻碟是功还是过。

对经典、佛像,我们要好好去爱惜、珍惜。佛经是佛说的,就代表佛。佛像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假相,但是你恭敬它,就有福报;你践踏它,就会造恶因。佛法从恭敬中来,从布施中得。今天你进了禅堂,就把你的身心布施给禅堂,不要再想外面的事;明天你出去了,就不要再留恋禅堂里面的打坐。人到哪里,心到哪里。干什么,吆喝什么。你到禅堂里坐禅,就要参禅悟道。到社会上,就要遵循做人做事的规则。符合道,你才在道中,否则你就会遭到道的谴责。

提起正念——参!!!

2010年4月4日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佛光与教团

    佛光与教团

    《佛光与教团》专门介绍台湾佛光会会员应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佛光会的性格、性质、目标、方向,以及怎样做个佛光人,佛光会员的宗旨,佛光会员四句偈的意义,佛光会员的信条、展望、胸怀、精神、任务等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佛法与义理

    佛法与义理

    《佛法与义理》讲解佛教对命运、神通、知见、行为、因缘、因果、空有的看法,还分别谈了佛教奇理谭、佛教的真谛、佛教的特质是什么、佛教的忏悔主义、佛教的慈悲主义等问题。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热门推荐
  • 道经

    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面具与火焰(魔力校园)

    在一只黑猫的带领下,安小小在学校的树洞里得到了一只神奇的面具,面具令她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而她的同桌丁翘楚却发现自己能够操控火焰。原来丁翘楚的真实身份是妖魔混血儿!城市里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纵火案。丁翘楚和安小小配合无间,找到了真凶。为了救安小小,丁翘楚爆发了妖力,手心出现了火龙!
  • 幸运与厄运之虚拟游戏

    幸运与厄运之虚拟游戏

    众人,在系统提示的情况下,纷纷说道:“流星雨出现了,我们快点准备许愿吧!”而李云飞在人群中收到了别一条提示:“厄运事件触发”这是时候他轻车熟路开启技能的奔跑起来,在没有人看到的情况下……当所有队友和敌人都死光后,李云飞一个人活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潮激荡的背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与否定篡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的交锋进行梳理、介绍、分析和评论,努力体现党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可读性、论辩性和资料性的统一,是一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力作。
  • 回到明朝:拐个杀手当相公

    回到明朝:拐个杀手当相公

    他是天下第一杀手噬魂,眼里只有鲜血和杀戮,以及埋藏在心底的灭门惨案。她是九零后的女大学生,一朝穿越到永乐年间,性格可攻可受为人可圈可点。十拿九稳的刺杀任务却因为她的涉入,让他身中无果之毒,却也牵扯出当年血海深仇的真相,家族的使命,让他遇爱怯步。即使作为棋子,历经暗杀投毒囚禁,可当爱生成时,威逼利诱也好,胡搅蛮缠也罢,她都要杀手噬魂乖乖跳到她的碗里来。那一日,永乐大帝朱棣高高在上俯瞰着她,启唇问:“为何姑娘当初要说两年之后才肯来听雪楼。”她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因为那时,小女子定将天下第一杀手拐回家当相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王盛宠失忆妃

    邪王盛宠失忆妃

    她,是初云国最不起眼的丑公主,终日以面纱示人,天师所预言的祸国妖女。可当两国战乱,为救母,她成为了一颗棋子,远嫁暗夜国,听说还是要嫁与暗夜国那瞎了眼的摄政王。新婚之夜,他说:“我只是一个瞎子……”她说:“那正好,我长的丑!”本毫无关系的两人,却在一次次的权谋暗斗中绑在了一起,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当那些本该遗失的记忆被拾起……当她得知他灭了初云国之时,她终于不再影藏自己的真面目,似水般的双眸冰如寒霜,一头青丝一身嫁衣,惊艳了一座城池,倾城般的面孔美的令人窒息,惊人的医术令人胆颤。终于,一步步成为这天下人口中的祸国妖女……
  • 苌楚斋续笔

    苌楚斋续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魂将军

    龙魂将军

    雷震为了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而同黄天霸一伙进入九龙山,寻找传说中的龙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却越加的扑朔迷离,面对爱情,亲情,他又该如何抉择?敬请期待,龙魂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