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66200000029

第29章 成道需要综合素质(1)

看到大家学佛修道这么虔诚,我就会问自己:修道单靠虔诚能开悟成佛吗?能得道吗?如果单凭虔诚就能学佛修道,佛陀就不会讲“见地、修证、行愿”了。

许多学佛的人会问师父,说自己学佛十几年了,那么虔诚,为什么没有感应呢?甚至会说师父的修行方法不究竟。学佛修道是一门智慧之学,单凭虔诚根本不够!学佛虽然需要虔诚,但更需要智慧。不虔诚,无法入道;没有智慧,不可能得道;没有行愿,道果不会圆满。

我们可以把“智慧”比作修行途中的一条大道,一条笔直的光明大道,把虔诚比作一把入道的钥匙。没有虔诚,修道的大门无法打开。可是仅有虔诚,没有智慧,可以把门打开,但无法走进去。

修行真的要靠智慧。虔诚虽然可以帮你入门,但无法帮你辨别是非对错。有智慧,没有虔诚,也很难入门。你可能会说:“我有智慧还入不了门吗?”修行,刚开始确实要靠虔诚。只有虔诚到忘我,才能入道。一旦入了道,就要靠智慧来辨别、判断了。

修行途中,一路都是美好的风光,往往你会误以为沿途风光就是目的地,就是你要到达的宝所。如果把修行的道路比作100公里,单凭虔诚只能走30公里,之后就无法再向前迈步了。剩余的70公里要靠智慧、靠行愿、靠忘我的精神、靠胆识、靠气魄!

一个人对道真正了解以后,或者说一个人真正入道以后,他就已经超越了虔诚。这时候的道心已经不存在虔诚与不虔诚了。

过去许多高僧大德在未证道之前,并不像我们现在的人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地烧香、拜佛、诵经。入道之后,这些事情他们也会做,但他们清楚地知道:做这些仅是弘扬佛法的需要,对实质性的修道而言,力度根本不够!也有许多大德根本不做这些。

为什么古时候的人只把早晚课诵视为学佛的仪规,并未把它当作修行的根本呢?这些究竟重不重要呢?对于一个初学佛者,的确重要。因为它是学佛的仪规。但也正因为仪规太多了,大家把学佛修道的根本都忘掉了,以为这些仪规就是修道的根本。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学不会这些仪规,无法从中走出来。

严格来说,一个没有入道、没有得道的人,他所谓的“虔诚”,只不过是迷信而已。你没有入道,没有得道,就不可能了解“道”。你不了解道,又信道,就是“迷信”。所以学佛修道的人刚开始都是迷信,都是从迷信入手。

我们成天叫别人不要迷信,实际上我们自己天天都处在迷信中!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迷信中走不出来。学佛,是不是一定要迷信呢?对于刚开始修道的人而言:不迷不信,不信不迷。入道之后,就不存在信和迷了,只是保持清醒的觉知而已。

就像大家没来东华寺之前,听人说有修行人正在筹建东华寺,这里的风水如何如何好……你们就信了。你们并没有见到,甚至所听到的已经不知传了多少人的嘴巴和耳朵,不知变了多少,你们就信了。

可是有一天你们自己到了这里,看到了这里的人、这里的景物、这里的山水。这时候,你就不会再听别人谈论东华寺,谈论这里的人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和说道。

一个人对一个事物亲眼目睹并掌握之后的信,与未亲眼目睹和掌握之前的信是决然不同的。就像一个盲人,听别人都说天上有太阳,他就信了。听别人说太阳是红色的,他也跟着说是红色的,但他并未亲眼见过太阳。

有一天他的眼睛好了,能看到太阳了,他会发现真正的太阳和他想象的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复明之后,他天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长年累月如此,时间久了,也就不存在信不信有太阳这一说了,他也就超越“信”的层次了。

因为他已经把太阳看得太清楚,对太阳太熟悉了,已经掌握了太阳的运行规律,把它当作一种自然现象了,这时候他也就不会觉得太阳神奇,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对太阳充满向往和崇拜之情了。

为什么过去有许多高僧大德不喜欢说佛说道,尤其是看到那些虔诚而又迷茫的人,都不愿意跟他们讲法呢?因为无论你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他还会说你这个得道的高僧大德不了解道,甚至说你没有信仰,是个外道!

只有你变得伟大了,才了解伟大的人!因为你对道已经司空见惯了。就像一个明眼的人天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根本没把它当回事。而盲人却把太阳视为神,视为独一无二、不可说的神秘之物!第一次见到太阳的人,该有多么激动,多么兴奋,把太阳看得多么伟大啊!

如果大家在虔诚的基础上,继续追究下去,找到修行的方法,加上自己坚持的毅力,成道才有希望。如果单凭目前的一点点虔诚,每天就是烧烧香,拜拜佛,念念经,我可以告诉大家:你这种方式啊,与道毫不相干!一百公里的大道,你才走了三十公里,有什么用呢?你还不如不走这三十公里,去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赚钱养家糊口。不要放弃工作、放弃家庭,万行不喜欢这种学佛的人!

可是许多虔诚的人为了修道,放弃工作,放弃家庭,让社会上的人、他周围的人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和反感。结果十几年下来,一无所获,菩提心也退失了,还抱怨师父,抱怨法门,抱怨佛!

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个大智慧的人,他在出家之前就已经把印度的“五明”都学通了。佛当时是个太子,别人请不来的老师,他可以请来;别人得不到的经典,他可以得到。人世间所有物质、精神的享受,他都拥有过,尝试过,所以他能死心塌地地修道。

现在的修行人,谁经历过悉达多太子的那种生活?许多修行人修得很累,根本修不进去,甚至修成了精神病!十几年下来,道业没有成,红尘里的物质生活也没有享受过,所以心理都不健康!

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己超越了财色名利,你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怎么可能超越呢?对自己一无所知、从未涉入过的事物,你怎么证明自己已经超越了呢?

许多修行人都是因别人而“悟”,把别人所悟的成果拿来熟悉一番,所谓的“熟习”,实际上是让自己暂时麻醉一下,暂时“忘我”一下,暂时“超越”一下。过后稍微清醒一点,还是在挣扎,还是活在痛苦之中!

因为别人所悟的东西,是套不进自己身上的。就算套进去了,也无法受用。因为没有摔过跟头,所以悟不透;因为没有阅历,所以悟不出高的思想境界。自古以来,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人能不亲身经历而悟道!

千百年来只有那么几个佛菩萨,不需要自己去经历,看看别人,看看周围的事物,就明白了,就超越了,就悟道了。99.99%的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甚至需要无数次经历这个过程才会醒悟。只有0.01%的人不需要经历,仅凭观察就可以超越。因为学佛修道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一种体验。

既然如此,为什么过去的祖师大德又不让徒子徒孙们去尝试,而是让他们回避呢?因为他们知道大家都不是这个根器。就像吸海洛因、打吗啡一样,你只要一沾上,就逃不脱,绝对会上瘾!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一行禅师大合集: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

    享誉海内外的佛学大师一行禅师经典作品,一套写给普通人的佛学入门书,让你在生活、工作中感受佛学的真谛。无论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这些书都是一次充满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他沉稳迷人地讲述了佛陀80岁的完整一生,佛法的起源与奥妙,就这样在您面前徐徐展开。无论你有没有佛学根基,阅读本书,都是一次充满喜乐和感动,受益匪浅的修行。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 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 ,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 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 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 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

    皇帝降诞日于麟德殿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杖农场

    魔杖农场

    菲奥娜·坎特雷尔是一位神仙教母,她要到伦敦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因为她要去完成一项使命,但有几个尚未打开的箱子却成了障碍,她能跨越这个障碍去伦敦梦想成真吗,她的梦想究竟又是什么呢?请欣赏爱情喜剧《魔杖农场》,让你沉浸于温馨浪漫之中,而又忍俊不禁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 大越位

    大越位

    CODING,CODING......这是一本描写以迟暮冰为首的三个年轻的程序员(CODRE),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了自己的创业梦想,集体辞职,创建属于自己IT王国的职场奋斗历程以及他们精彩绚烂、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最后他们以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毅力,通过团队的良好紧密配合,完成了一项IT史上的大单,成功地在业界树立了自己的团队品牌,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真正超越......同时好事多磨,经历千辛万苦,他们也编译通过了自己真挚浪漫的爱情......仅以此文献给为了自己的理想,深夜忘我敲击键盘的CODER们......
  •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Selected Poems, 1930-1988

    It was as a poet that Samuel Beckett launched himself in the little reviews of 1930s Paris, and as a poet that he ended his career. This new selection, from Whoroscope (1930) to 'what is the word' (1988), describes a lifetime's arc of writing. It was as a poet moreover that Beckett made his first breakthrough into writing in French, and the Selected Poems represents work in both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sequence of brief but highly crafted mirlitonnades, which did so much to usher in the style of his late prose, and come as close as anything he wrote to honouring the ambition to 'bore one hole after another in language, until what lurks behind it - be it something or nothing - begins to seep through.' Also included are several of Beckett's translations from contemporaries - Apollinaire, Eluard, Michaux, Montale - in versions which count among his own poetic achievements. It is edited by David Wheatley.
  • 大明小乞丐

    大明小乞丐

    向往的总是美好的世界,但生活让我们无法逃避,无论逃到哪里,都避不开一个永恒的真理: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英雄好汉。”
  • 不朽天凰

    不朽天凰

    少年秦凰为了寻回亲妹愤踏仙路,神若拦我路,我便弑神过,佛若劝我归,我便屠佛去!渐渐的,秦凰发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非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什么,我所在的不过是一方小世界?小世界之上还有大世界?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混沌中的一缕尘埃?(新人新书,求收藏推荐。)
  • 商不厌诈

    商不厌诈

    本书是一部商战小说。本书以国内某日化公司现实场景和真实案例为蓝本,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基点,披露了日化行业的营销、策划、公关等内幕和生死博弈。
  • 恶魔进化——蚁族

    恶魔进化——蚁族

    天生启灵的灵魂+无限可能的进化系统会在修仙遍地走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
  • 洗心持剑

    洗心持剑

    骑驴的胡茬儿青年再次离开故乡,要为人间善念添一片瓦,这世间好坏难分,但善恶易明。在这人间大道看遍鬼怪妖魔,也在这人间大道找自我!
  • 邪凤逆天:重生之驭妖皇后

    邪凤逆天:重生之驭妖皇后

    凤动九天,天下归一,得此女者,得天下!狗屁,姐上一世就被这所谓的符咒坑害不浅,真心所爱之人的欺骗、背叛,废掉后位,打入冷宫,腹中胎儿被其亲爹飞来一脚,胎死腹中。亲如手足的闺蜜竟是彻头彻尾的第三者,蛇蝎心肠,狠辣至极的将她做成人彘……“就凭你这么个孤魂也想重生?十殿炼狱你又能闯过几层?”“哈哈哈,十殿炼狱?不过是钩心、刮骨、焚舌、烫烬心肝,又有何惧?”终来看姐如何地狱重生,修炼驭妖狂人,人负我,我杀人,佛阻我,我弑佛……“练衣,为了我放下仇恨好吗?”“你不怕遭天谴?”“一世恩怨,一世错过,这一世,不,是生生世世我发誓再也不会让你溜走。”“既然,那么,好吧!姐答应收了你这个妖孽……”如果连上天也要阻挡我靠近你的脚步,那姐只好逆天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