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400000014

第14章 官方示范,导民以孝(6)

在祖母的宠爱眷顾下成长起来的康熙,对祖母也是竭尽孝道。他对祖母的关怀体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论政务多忙,每隔几日,康熙必要到孝庄宫中请安,向她汇报朝廷近况,陪老人家说说话。康熙到外地出巡的时候,为了不让祖母担心,每隔几天便派人往宫中送信,向祖母报平安,还命人及时向他奏报祖母的情况。各地的鲜美贡品,他总是第一时间进献给祖母品尝。

孝庄笃信佛教,而五台山是北方最著名的佛教名山,孝庄一直的愿望就是到那里拜佛。康熙为了满足祖母的愿望,康熙二十二年(1683)二月,他亲自到五台山菩萨顶喇嘛寺拜佛,为祖母出巡探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康熙下令重修了从北京到五台山的道路和桥梁。在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完之后,这一年的九月份,康熙亲自陪同祖母去五台山。到达五台山长城岭后,地势越来越险峻坎坷,坐在车里十分颠簸,康熙请祖母改乘八人暖轿,并亲自指挥轿夫前行。孝庄见轿夫们在山路上抬轿步履艰难,于心不忍,仍旧坚持乘车。康熙再三劝请,祖母不允,康熙只得从命,但他还是瞒着祖母,让轿夫们抬着轿子跟在后面,自己跟在祖母车旁,随时照应。又走了几里路,道路更加崎岖,孝庄在车里颠簸得有些不适。康熙再次劝请祖母改乘暖轿。孝庄有些顾虑地说:“刚才辞退了暖轿,不知现在轿在哪里,怕是不能随叫随到吧?”康熙回答说:“轿子就在车后,请祖母稍候。”不一会儿轿子果然抬到了身前。孝庄非常感动,她拍着孙儿的后背说:“连乘车坐轿这样的小事你都能为我考虑周全,实在是大孝啊!”

康熙二十四年(1685)八月,孝庄突然中风,右侧瘫痪。此时康熙正在塞外出巡,接到祖母重病的消息后,他心急如焚,昼夜兼程赶回宫中,从九月初二到九月十七的16天中,康熙看望祖母多达三十多次。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庄再次病倒,病情更重。康熙日夜守候在祖母病榻旁边,衣不解带。每次祖母吃药前,他都要“亲尝汤药”。一连35个昼夜,康熙的身体日渐消瘦,可是孝庄的病情还不见好。为了祖母能够康复,康熙决定亲自步行到天坛祈祷上天。在天坛,他跪在地上,面对上苍,虔诚地祈求上苍能让祖母康复,并不惜情愿自己减寿来增加祖母的寿命。读完祝文,康熙泪流满面,同时也把在场的臣子们感动得纷纷落泪。

但孝庄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加重,康熙为了照顾祖母,暂停御门听政,寸步不离地守在祖母身边。大臣们劝他注意休息,不要过度操劳,而康熙却说:“承蒙祖母的抚养和教诲,我才走到了现在,无限深恩,难以报答。如今见到祖母重病在身,我心急如焚,守在这里,心里才能安定一些。再说,我如果现在不尽心竭力的侍奉祖母,将来即使我想这样做恐怕也没有机会了。”康熙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病逝,享年75岁。康熙悲痛欲绝,几度昏迷,好几天都没吃下饭。此后,每当想起祖母的养育之恩,康熙都悲痛难忍,痛哭流涕。

康熙的孝与其他帝王的孝相比,更多了几分至诚,少了功利的宣教色彩。这与康熙个人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8岁丧父、9岁丧母,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对他来说,祖母既有养育之恩,更有教育之恩。小时候,祖母的抚育和疼爱让孤弱的康熙感受到温暖,长大后,祖母一次又一次的在自己执政为难之际伸出援手,指点迷津。不管遇到什么艰险困难,他都能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后永远都有一个强大的依靠,那就是孝庄。从一个懵懂孩童成长为一代明君,是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孝庄,中国历史真的要少一位英明的君主了。康熙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孝庄的尊敬和感恩之情完全是发自肺腑的。从来没有标榜过“以孝治天下”,也没有自封过“孝子皇帝”,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康熙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怪不得当时的大臣们说:“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州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诚自古帝王所未有也。”康熙当真无愧称得上是中国帝王中最孝顺的一位。

十二、方观承千里探亲

方观承,清朝乾隆年间人,字遐谷,号问亭,安徽桐城人。官至直隶总督、太子太保,为清一代名臣,著名的乾隆“五督臣”之一。方观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体察民间疾苦,爱民如子。

乾隆三十年的春天,乾隆帝出巡京城近郊。按照规定,皇帝出巡时所经过的道路要实行交通管制,禁止人车通行,否则就叫“犯跸”,是“大不敬”的罪名。碰巧有个农民,手拿兵器走在路上,便被侍卫们捉住了,经过审问,是直隶人。乾隆大怒说:“我每年春秋两次出巡,给近郊百姓添了负担,固然应该对我有埋怨。可是十几年来,我每年两次都给百姓减免钱粮,难道还不足使百姓感激朕吗?这件事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这时,身为直隶总督的方观承正在远处等待接驾,一听说此事,他飞身上马追赶上来。看到乾隆的皇轿,他不惜干犯龙颜,跪在路旁大声喊道:“臣方观承奏明,此人是保定一个村子里的疯子。”乾隆听到后回头看了看,此时皇轿已经入宫,乾隆立即传军机大臣来问道:“刚才的人,方观承说是疯子,是不是真的?”军机大臣们悄悄碰了一下头,回奏:“方观承久在直隶,应该不会有假。”乾隆也就消了气,说:“既然如此,就作为疯子来处理吧!”于是,方观承一句话,从九死中救下了村民一条命。

方观承不惜触犯天威,也要为一个毫无关系的普通无辜百姓申冤,一般官员是不容易做到的,足见他爱民如子的仁爱本性。除此之外,他还注意发展农业生产,编撰成《棉花图》,共有图谱16幅,并刻石12块,反映了棉花从播种、收获到纺织、染色成布的一整套生产加工经验,是我国第一部植棉专著,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还致力于水利建设,精心研究海河各大水渠,兴利除弊,勤加治理,在任18年,直隶省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水灾。方观承不仅为官政绩突出,还是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出生于南京的官宦世家,祖父方登峰曾任朝廷工部主事,父亲方式济任内阁中书。没想到祖父的朋友戴名世的一本《南山集》,使方家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祖父、父亲受到株连被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家产被充公没收。一时间,方家门庭冷落,往日的亲友们都对他们避之不及,断绝了来往。年幼的方观承与哥哥无依无靠,只得暂时栖身于寺庙之中,每天靠别人的施舍度日,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但兄弟二人最担心的还是边疆的祖父和父亲的安危。等到年岁稍长后,兄弟二人便鼓足勇气,决心去边疆探望长辈。寺庙的长老得知后,担心二人年幼,尽管有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方观承则恳求道:“祖父、父亲远在天涯,对家中亲人必定倍加思念,如果见到我们,两位长辈一定会倍感欣慰的。即使我们受点折磨,遭点苦难,又有什么关系。还请长老体谅,准许我们启程。”方家兄弟的一番肺腑之言,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一些路费,含泪目送他俩踏上探亲路程。

尽管省吃俭用,兄弟俩的路费还是很快用光了,但兄弟俩并未因此胆怯,而是继续北行。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有时候在野外自己挖野菜,有时候沿街乞讨,有时候遇到好心人还会施舍财物。鞋子没了,就光着脚丫,脚上磨出的血泡渐渐地结了痂,成为厚厚的老茧。几个月的跋山涉水后,两人早已衣衫褴褛、脚生老茧,终于来到了北国军营,找到了在这里服役的祖父和父亲。四人相见,抱头痛哭,两位老人万没想到两个孩子还活着,并且徒步千里找到了自己,为自己有这样坚强、孝顺的孩子顿生快慰。方观承和哥哥千里探亲的故事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后来,方观承多次往返南北看望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并且在祖父和父亲的勉励下刻苦读书,成为一位饱读诗书、见多识广、人情练达的豪杰之士。这些都是后话了。

从南京到黑龙江,全程两千二百多公里,在道路通畅、交通工具发达的今天,坐飞机需要两个半小时,坐火车需要30个小时。但是在古代,道路远没有今天这样通畅,出了城便是杂草丛生、了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更没有今天的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两个小孩子真的能徒步从南京走到黑龙江吗?这个故事是不是后人虚构的呢?不是虚构,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故事,因为有人在途中见到过方观承,并记录了下来。

清代文人陈其元写了本《庸闲斋笔记》,记录了自己的高祖父与方观承的“车笠之交”。陈其元的高祖父旉南公在雍正丁未年(1727)进京赶考时,跟一位叫沈椒园的同租一辆车。每天都见一个少年跟在车后面走,两人感到疑惑,把他叫到面前盘问,少年说他是桐城县方氏的儿子,要到长城外去探望自己的父亲,因为没有路费,所以徒步行路。两人爱怜少年的孝道,于是让他坐车上。可是马车狭窄,容不下三个人,就共同商量每人每天轮替着走30里,这样就可以让少年每天少走60里的路了。到了京城,方氏子相别而去,再也没有联系过。没想到,二十多年后,陈旉南从云南调任到京城做官,沈椒园在山东当官,也入京觐见皇上。途中忽然有直隶总督派官员来迎接,并盛情邀请二人到总督衙署相见。二人甚是疑惑,心想二人在此并无故人,直隶总督为何如此盛情邀见?来到衙署,二人惊喜交加,原来今日的直隶总督就是当年的方氏子。三人相见十分欢喜,饮酒畅谈十余天。晋人有云:“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后人便将这种不因富贵贫贱而改变的友情称为“车笠之交”。二十多年前,陈、沈二人没有因为方观承的贫贱而嫌弃他,反而仰慕他的孝心而帮助他;方观承虽然日后富贵显达,但没有忘记二十多年前对自己伸出援手的朋友,三人的交情真可称得上是“车笠之交”。

仁孝之人更容易让人相信和爱怜。试想,如果只是一个普通赶路的少年跟在陈、沈二人的马车后面,他们二人可能不会让方观承上车,而愿意自己步行了。乾隆帝愿意相信方观承的话,肯定也是基于对方观承人品的敬重和信赖。况且乾隆自己本就是个孝子,怎么会难为另一个天下闻名的孝子呢?

同类推荐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字解人生:汉字中的生命智慧

    汉字,深沉而博大,古老而神秘,青山绿水中掩映着汉字的形,古刹庙宇间隐藏着汉字的义。本书于浩瀚的字海中择取三百多个常用汉字,用故事串起它们的演变,解释其形与义,辨其异同,与你一同走进汉字的王国,回顾汉字的前世今生,探寻汉字的起源,品味汉字的魅力与人生的智慧。
  •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荀子:儒学主流的真正塑造者

    在大一统气氛笼罩的时代,荀子才是儒学的主流。中国文化经常和儒家被等同看待。不论称赞还是批判中国文化,很自然都会拿儒家的主张、信念作为代表。更进一步,儒家往往也就和孔孟画上等号。儒家相信什么、主张什么,也就理所当然认为是孔子和孟子所说、所主张的。这种常识态度,在历史上不只不精确,而且带着许多误会。那些想当然对儒家的种种说法,其实里面来自《荀子》的部分可能多过来自《孟子》的。孟子名气大,和孔子并称,荀子的名字往往被湮没在背景里,但若从思想内容及表达形式上来看的话,荀子对于后世建立的儒家传统,影响恐怕大过孟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热门推荐
  • 爱上毒舌妻

    爱上毒舌妻

    “李阳南,你还是不是男人?放着自己的老婆外出勾引别的男人。你他妈的是阳萎早泄还是性无能?一个大男人连自己的老婆都管不住,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要是你我早就出门让车给撞死得了,像你这种没用的男人也活该被女人戴绿帽子。”午后,华泰集团楼下的咖啡厅,一道突兀的声音在清静幽然的卡间响起,这让暮旭扬忍不住眉头一皱,眼里闪过一丝厌恶。相反,他对面的楚乐宇兴趣盎然,伸长耳朵听着隔壁的动静。……
  • 人生如戏你如一场梦

    人生如戏你如一场梦

    少年时,我是一个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普通家庭女孩,我的家庭让我成为一个懦弱、逞强、有社交恐惧症、不怎么会说话且好强的女孩子,我有一颗炽热又上进的心,可,我总是说到做不到。在这个偌大的地球上,普通的我也有不平凡的心,我有自己的梦想,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一定有结果!可是,最让我头疼的是,半路杀出个及其神秘的学长,他自大、冷漠、阴晴不定、但又是学神级别的风云人物,我们本不是一个世界的,可他却像是上天派来的恶魔,无时无刻影响着我的生活。少男少女之间的懵懂情愫蠢蠢欲动,终于,我们在一起了。可,他却在没多久就落荒而逃......多年之后,我成为职场女强人,奔着梦想努力,遇到了我生命中的导师,他稳重,沉着,尊重我照顾我,就当我以为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时,那个男孩,出现了......我的身世和两大家族的恩恩怨怨也逐渐浮出水面......
  • 故事会(2019年1月上)

    故事会(2019年1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穿越兽世爱上兽人老公

    楚楚穿越到兽世,带着女娲娘娘的使命!帮炎帝复仇,一统兽世……教兽人们有生有色的生活。(一统兽世后,楚楚跟炎帝和皇帝说我们的后代叫炎黄子孙可好!)
  •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文集:剑客行(上)

    古龙在他的早期名篇《剑客行》中,赋予了他对“武侠世界”的期待与想象:要成长为武林传奇,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与磨难。成长,就是要如此沉痛,才会精彩。少年展白初出江湖,却背负一代江湖传说——“霹雳剑”展云天的弑父之仇。展白资质平平,却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的江湖强敌。在一次次几殒性命的拼杀中,少年死里逃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终于学成惊世奇招,为父报仇。然而,中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威胁,而少年一人,将要肩负起整个江湖的生死大任……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魇像

    魇像

    一个梦境改变一个人,无数的夜晚无数的人无数的梦魇,改变的将是整个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随身带个游戏库

    随身带个游戏库

    本书以彻底烂尾,所以谨慎入内,谢谢支持的朋友,我们有缘再见,不过大概也是小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