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400000012

第12章 官方示范,导民以孝(4)

其实,徐庶早已经拿定主意,一心守墓,不再留恋仕途。第三天夜里,他在老母坟前搭起了一座草棚,以示永远守在这里,希望张飞见后能够死了心。谁知,他刚要进草棚入睡,那草棚却突然着起了火,顷刻之间化为灰烬。正惊异间,张飞哈哈大笑地跳了出来,抓住徐庶的手说:“徐先生,我的这一把火就当是给您的老母亲暖坟了吧,她老人家也该瞑目了,您就跟我走吧!”事到如今,徐庶只得对张飞说了真心话:“张将军啊,实话跟你说吧,我徐庶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漂泊无依,学业无成,幸亏刘皇叔赏识得以重用,但我却弃他而去,另投他人,是谓不忠;老母含辛茹苦一人将我养大,我不但没尽一天孝道,老母却因我而死,是谓不孝;再加上不辨真伪,不分善恶,弃明投暗,已经是自取恶名了。我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倘若再贪恋名利,重新投靠刘皇叔,不仅自己让天下人耻笑,更会玷污了刘皇叔的英明啊!请刘皇叔放心,我虽身在曹营,但我发誓,终生不为曹贼设一计谋,还望将军早日离开这是非之地!”张飞见徐庶确实心已死,只好一个人回去了。

天亮之后,曹操召见徐庶,问他说:“昨晚令堂坟上起火,不知缘何?”徐庶怕曹操疑心自己,急忙掩饰说:“夜里风凉,我心里实在不忍母亲在坟墓里受冻,所以连日里一直笼火暖坟,昨晚已是第三日了。”曹操听后信以为真,百般称赞徐庶孝顺,并号召百官向他学习。后来,老百姓不明就里,亲人死后三日,都要在坟边笼火暖坟,并作为民间习俗流传了下来。徐庶确实也遵守诺言,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最后郁郁而终。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天下事想要两全其美,往往是奢求,不能两全其美时,就非作出抉择不可。徐庶的母亲被抓后,徐庶如果不离开刘备投奔曹操,母亲就要被害,是为不孝;背叛刘备投奔曹操,是为不忠。在忠孝之间,徐庶毅然选择了孝。在他的心里,孝比忠要重要得多。以至于母亲自尽后,徐庶万念俱灰,无心仕途,再也不求名利。

其实,自古以来,“忠”和“孝”是一体的,忠即是孝,孝即是忠。中国人讲究“在家做孝子,出门为忠臣”,孔子认为,对待父母孝顺的人,把孝心转移到君主身上,就成了忠。孝不仅是美德,更是社会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所以当徐庶辞别刘备时,刘备明知会对自己不利,还是不敢阻拦,生怕自己背上不孝的罪名。曹操赞扬徐庶的孝心,号召臣民向他学习,也不仅仅是被徐庶的孝心感动,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做可以使自己获得重孝的名声,以便于收买人心、招贤纳士,有利于自己的霸主事业。

八、徐孝克嫁妻养母

徐孝克(527~599),南北朝时期陈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从小就熟读《周易》,懂得其中幽深微妙的道理。长大后,遍读五经,博览群书,擅长辩论,写文章也很有文采。史书上记载徐孝克“性至孝”。正史中记载的传奇人物有很多,但像徐孝克这样历经坎坷的悲喜人生,却不多见。

徐孝克的父亲死得早,当时徐孝克悲痛得几乎晕过去。安葬完父亲,徐孝克尽心尽力侍奉寡母。梁武帝太清元年(547),侯景叛乱,战火纷飞,民不聊生,适逢天下大旱,粮价飞涨,饥荒蔓延,饿殍遍地。树皮、野草、观音土,能吃的全被吃光了,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叛军攻破京城建康,梁武帝被困饿死。时任太学博士的徐孝克为官清廉,积蓄不多,即使把家里仅有粮食全拿来赡养母亲,眼看着也要断炊了。徐孝克的妻子姓臧,东莞人,是领军将军臧盾的女儿,生得年轻貌美,温婉贤淑,夫妻两人很是恩爱。徐孝克不忍看着母亲挨饿,妻子受苦,思躇良久,对妻子说:“现在饥荒严重,供养缺少,我们一家人早晚都得饿死。不如把你嫁给富人,彼此还有活下去的可能,你看怎么样?”臧氏虽然理解徐孝克的万般不得已,可是她宁愿在徐家饿死,也不愿另嫁他人。徐孝克主意已定,在暗中悄悄地给臧氏说定了一户人家。此人正是侯景的得力部将孔景行,家境极为富有。嫁妻那天,徐孝克一早就不见了踪影。孔景行带来很多仆人,纵使臧氏万般不从,仆人们前呼后拥将臧氏推出了家门。臧氏出门后,肝肠寸断,伤心欲绝,一步一回头。嫁妻得来的粮食、布帛等物品,徐孝克全部用来供养母亲。不几日,徐孝克剃发为僧当了和尚,改名法整。然而,臧氏改嫁后,仍然心系徐家,对徐孝克念念不忘,经常偷偷地送粮食、衣物到徐家。徐家的生活终于得以维系,并且熬过了难关。

两年后,侯景战败东逃,孔景行也已战死,叛乱结束,饥荒减轻。臧氏终于看到了与徐孝克破镜重圆的希望,她每日站在路边等候徐孝克,一连数日,终于盼来了重逢的一刻。臧氏对徐孝克说:“以前的事情,都是情势所逼,双方都不是有意负心。现在,我又有了脱身的机会,应该重新回到徐家侍奉母亲和你。”徐孝克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于是还俗,同臧氏破镜重圆。

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建立了陈政权。太建六年(574)徐孝克被任命为国子祭酒,位高权重,经常陪皇帝吃饭。每次陪皇帝吃饭时,都不见他动筷子,可是每当宴席散的时候,他面前的珍果佳肴都所剩无几。皇帝大为疑惑,派人秘密调查此事。原来徐孝克临走时把珍果佳肴都放到了自己的衣袖和腰带里,经过探访得知,他藏食物是为了带回家给母亲吃。皇帝得知真相后很是感动,嗟叹良久,于是下令,从今以后的宴会,徐孝克都要把面前的菜肴吃完,并派人另备一份,送去徐孝克的家里给他母亲吃。时人对这种帝仁臣孝的行为由衷地赞美。

徐孝克为官清廉,经常读经礼佛,生活清素,好施舍,所以家中不免生活拮据。陈后主推重他的品行,经常接济他,可他每次拿到钱都用来设斋写经,随得随尽,家中依然一贫如洗。祯明二年(588),徐孝克的母亲得了重病,病中十分想吃粳米粥,可是粳米昂贵,徐孝克不能常常买到。母亲亡故后,有人给他送来粳米,他睹物思人,对着粳米悲伤哭泣,终生不再吃粳米。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徐孝克在念佛时死去,死时端身正坐,室内有异常的香气,邻居都感到很惊异。史书上评价徐孝克:磨炼节操德行,供养双亲超越常理,具有跟曾参、闵子骞一样的美德啊!

后人评价徐孝克嫁妻孝母的行为,多数人认为是以其缺德助其美德,把自己的孝子之名建立在妻子的痛苦之上。而对于臧氏的痴情,认为是受到“以孝治国”理论的蹂躏,是政治理论的可怜的牺牲品。古人最大的道德就是“孝”,在孝的名义下,一切都不足挂齿,做任何事情也是值得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强调男女平等、女性人格独立自主的法制年代里,这样的评价不能说全无道理,但是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评价古人的行为,无疑是在苛求古人。徐孝克一介书生,别无所长,从小就受到传统的家庭教育,加之在当时“孝字最大”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当面对母亲和妻子的两难选择时,他只会而且只敢选择前者。但他并不是一个绝情的人,嫁妻也是为了“彼此俱济”,也是给妻子寻一条出路。妻子出嫁后,他也落发为僧,不再娶妻。可见徐孝克对臧氏的情深义重,否则臧氏也不会在出嫁后还对他念念不忘,并最终回到了他的身边。这实在是兵荒马乱年代上演的一出催人泪下的人间悲剧啊!

徐孝克是“至孝”之人,更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为了母亲可以抛弃一切,包括挚爱的妻子和所谓的尊严,让世人动容。千百年来,人们赞扬孝子,提倡孝道,不是因为“孝”是圣人之言,是社会规范,而是因为“孝”是人间美德。孝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内心的一种情感,有孝心的人便是有情之人。有情之人不只是对父母有情,有情之人对万事万物都有感情:对君主的情就是忠,对妻子的情就是爱,对孩子的情就是慈,对弱者的情就是悲悯……简言之,有孝心之人便是仁爱之人。没有人会讨厌仁爱而喜欢刻薄,就像冬日里没有人会拒绝温暖的阳光,而选择凛冽的寒风一样。所以,人们赞美孝心,提倡孝心,希望有更多的阳光可以温暖世间的芸芸众生。

九、唐德宗天下寻母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常遇到孩子跋山涉水寻找母亲的催泪故事。为人母的经常说“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作为孩子又何尝不是把母亲当成自己的根呢?“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人尽皆知的儿歌唱出了天下所有孩子的心声,而那些丢失妈妈的孩子,没有一天不盼望着早日投进妈妈的怀抱!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人性的必然,人性是相通的,不管他是平民还是帝王。帝王的寻母故事读来除了让人感动外,更多的是无奈和凄凉。

唐德宗李适(742~805),母亲沈氏,江浙人,平民出身。李适14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从此大唐帝国陷入了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中,唐朝由盛转衰,李适和整个皇室成员饱尝战乱和家国之痛。第二年,安禄山带兵进入长安,唐玄宗出逃四川,没有带走的妃嫔和诸王子的妃嫔们都被叛军抓走,囚禁在洛阳宫中。不久,史思明也发动了叛乱,并很快攻占了洛阳,抓走了沈氏,从此杳无音讯,下落不明。李适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四处寻找母亲沈氏。

洛阳行宫里的一个女官,名叫李真一。她偶然听说坊间有一个妇人,独自一人生活,平日里喜欢与邻里聊天,经常讲一些宫里的奇闻逸事。虽然一个人生活,却从不缺吃穿,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拿出一件精美的首饰出来卖,她卖的首饰做工精细,不像是平常人家的东西。从这妇人的年龄和相貌来看,李真一觉得她确实跟沈氏差不多。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证据:李适幼年时,沈氏用刀切果脯给他吃时,不小心伤到了左手的食指,就此留下伤疤。而此妇人的左手食指也有伤疤。因此,李真一更加确定此妇人就是沈太后,于是马上汇报给了朝廷。唐德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惊喜交加。可惜,沈氏家族老一代的都已去世,没有人认识沈太后长什么样了,唐德宗只好派宦官、宫女前去辨认。这些宦官、宫女也没有仔细观察,便一口咬定这妇人就是沈太后,并不由分说地把她带回了长安的上阳宫。

谁知,此妇人并非什么沈太后,而是当年大太监高力士的养女高氏。而左手上的伤疤,是在削瓜时伤到的!高氏一再申述自己不是沈太后,可是宦官和宫女们立功心切,千方百计地劝说她、诱惑她,她终于动了心,承认自己是沈太后。

消息传来,德宗欣喜若狂,朝臣纷纷入朝庆贺,长安城里一片欢腾。德宗命人立即草拟仪式典章,不日就要举行奉迎庆典。然而,高氏的弟弟高承悦却高兴不起来。住在长安的高承悦得知妹妹高氏冒充沈太后的事情后,心急如焚,他害怕事情一旦败露,自己难免也要受到牵连,便急忙向朝廷说明情况。德宗听说后,半信半疑,只好让高力士的养孙樊景超到上阳宫辨认。

樊景超来到上阳宫,只见高氏以太后的身份住在宫殿里,服侍宫女、太监无数,四周侍卫防范森严,一看见他便横眉竖目地驱赶他。樊景超拿出诏书,走进殿内一看,坐在正殿上的不正是自己的姑姑高氏嘛!他急忙扑到高氏面前,责怪地说:“姑姑,你这不是找死吗!”高氏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不想啊,是他们硬逼着我承认的啊!”樊景超哭笑不得:“姑姑糊涂!皇上盼母多年未得,一片赤子孝心,你怎么忍心欺骗他?这是欺君之罪,要杀头的呀!”高氏一听吓坏了:“是我太糊涂!侄儿救我!”

樊景超连忙找来一辆车,将高氏送回了洛阳,然后他才去禀报德宗。德宗得知太后是假的,长叹一声,连连摇头,沉默良久。朝臣们建议惩办高氏和太监的欺君之罪,可是德宗想的是,如果这次治了他们的罪,以后倘若有人真的遇见了母亲,也会有所顾忌,不敢报告了怎么办。于是,他摆摆手说:“算了,他们骗我一百次也不要紧,只要有一次是真的,我不就能见到母亲了吗?”听了德宗的话,朝臣们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说:“皇上孝心感天动地,一定能找到太后的!”从那以后,全国各地不断有人声称找到沈太后,经证实,全是假冒的。天不遂人愿,公元805年,六十三岁的德宗病逝,他至死也没能再见母亲一面。

堂堂天子,富有天下,穷其一生却仍未能得偿所愿,享受到人间最普通却又最珍贵的人伦之乐,令人叹息。古今中外,“寻母”的故事从未断绝。二十四孝之一的朱寿昌,即以“弃官寻母”的事迹名垂千古。

同类推荐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热门推荐
  •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妃同寻常:毒医乱天下

    她,是21世纪诡异莫测的毒医,一身轻功卓尔不群,身负赌神、神偷盛名,谈笑间杀人于无形。他,古代中最年轻有为的君临者,生杀予夺,邪恶如斯魅惑天成,云端处傲视群雄,威震天下。当她遇上他,强者与强者的巅峰,王与王的对决。第一次,她凤眸冷眯,“滚……”他嘴角邪笑,“哦?成全你!”她四脚朝天,身子像皮球一样滚出去。第二次,她烦躁不安,“滚……”他薄唇微抿,拿出一枚鸡蛋,“好,我滚蛋。”鸡蛋像流星般砸向她。第三次,她怒火攻心,“滚……”他眉眼奸笑,“我们一起啊。”被单一裹,床上传出面红耳赤的喘息。(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前妻又跑了

    前妻又跑了

    爱上了他,是她这一辈子做得最傻的事。她本以为自己遇见最好的他,却不想只是一个圈套!而这个圈套,差点要了她的命!终于离婚后,他后悔莫及,开始追妻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国风云之君临

    帝国风云之君临

    跨越星际的回家路变成了穿越,转世重生再回南宋,原本只打算安静地做个小衙内捎带为家人谋点福利,可谁曾想靠着完整的记忆也只能勉强在科举场上混个排名二百五,却不仅要免费给别人当盾牌,还招惹了一大群可怕的敌人,其中甚至包括了位高权重的同类。没办法过安生日子,也就只能……当穿越者不再孤独,这个世界会很混乱!当见识得到拓展,这个世界会很忙碌!当治下民众皆如龙,这个世界无法阻止君临天下!
  • 异次元红警世界

    异次元红警世界

    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一学生,没有任何特殊的背景,常年来疏于锻炼,甚至就连学校普通的体能测试都没办法过关。但是后来,他莫名其妙的获得神秘人士赠送的“异次元系统”,借其进入了红色警戒的虚拟游戏世界,从一名普通的动员兵磨练成怪物级王牌,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商场狼妻:恶整帝王

    商场狼妻:恶整帝王

    云初月,左相府嫡出四小姐,性格怯懦,草包花痴。为心爱之人嫁于玄王做妾,却在新婚夜目睹夫君与别的妾室缠绵,当场羞愤而死。死后且赐休书,不得入葬皇陵。许晴受,集团董事,精明睿智,冷静强悍。被精心设计的圈套所害,穿越到一个被丈夫羞死,家人以她为耻的废材小姐身上。人人避而远之,鄙夷不屑。可惜!再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片段一:北风呼啸,黄沙漫天,沙场上,十万雄兵浩浩荡荡。明黄色龙袍的邪魅男子神色满是得意,“你看,这十万大军,可是够精?”女人闻言浅笑,淡淡的道了四个字:“滥竽充数。”身穿银色战甲的男子一听,一张妖孽的脸立马暗了下去。“头发长见识短。”话音刚落,只听嗖的一声,一枚飞镖落地,伴随着的,是那男子的墨色发丝。“你的头发短,见识未必多。”片段二:丝竹入耳,皇宫大院内,一片祥和。那大殿中,不断的有美艳女子上前表演,大臣正襟危坐。女子一身素衣,一曲凤求凰震惊全场。龙位上,男子邪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一双凌厉的眼,玩味的看着眼前女子。“左相四女,惊采绝艳,赐贵妃之衔,择日入宫。”众人一片哗然。女人抬头,笑的温婉:“凤求凰,求的乃是真凰,臣女恳请皇上宁缺毋滥。”片段三:揽月阁中,男女四目相对。男子俊美脸上,后悔不已:“月儿,和我回去,我许你王妃之位。”初月冷然一笑,淡然说道:“赫连,你可知道这世间最无耻的人是哪般庅?”另一男子温柔浅笑,眼底一片宠溺。“该是出尔反尔的人吧。”初月摇头,笑的魅惑:“错,这世间最无耻的是找后悔药吃的人。”俊朗男子听着两人一唱一和,顿时脸色发青“云初月,别忘了你曾是本王的妻!”初月淡笑不语,男子释然,眸中一片平静。“赫连若是没记错,三月之前,王爷的休书诏告天下,月儿乃是自由之身。”她,冷静寡言,一朝穿越成为云家嫡女,在人心险恶的古代步步为营,帮自己的母亲整垮了府中所有虎视眈眈的姬妾,又助自己的父亲在朝堂之中地位不断上升。又在无意之中,惹上一票对自己用情至深的男子,个个绝色,心中含情。历经风尘洗礼之后,看清真爱,携手共度一生一世一双人。本文女慢慢变强,不虐女主,结局一对一。恶搞版片段:一:澹台焱玄:“女人,跟我回去,我许你王妃之位”女主:“王爷有没有听过一句老话?”澹台焱玄:“什么?”女主:“好马不吃回头草。堂堂王爷,竟然连马都不如。”二: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长生之锦衣行

    长生之锦衣行

    元末政暴,四方豪杰揭竿而起,江湖势力动荡不安。后明教强势出击,明教教主一人力压江湖,推翻元政。但,随着元朝远遁大漠,与此同时消失的还有一块地图及令牌。那是一块记载后唐石敬瑭所藏财富的地图。相传,那块地图不仅记载着石敬瑭所搜刮的财富,还有神秘的《推背图》原稿。龙非龙,明非明。推背而歌江湖行。秦王府,天策令。功玄造化几长生。随着天策令的出现,沉寂了数十年的江湖再次掀起一阵血雨腥风。问乱世草莽,几人称雄......
  • 梦醒与嬗变

    梦醒与嬗变

    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悠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久长说“百年好和”。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个事件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事件意义不同寻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像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 爱恨缠绵

    爱恨缠绵

    江承洲的目的,路人皆知,步步设计,步步陷阱,不过是要让她尝一尝他当年受过的苦,然后他便可以抛下她转身和自己的未婚妻共度余生。只不过,陷阱出了点意外,她掉下去的同时,他也掉了下去……
  • 全篮传奇

    全篮传奇

    走出老东家的苏宸重入全篮网游世界,一入“江湖”便化龙,旦夕之间便在新区凤凰城掀起万重浪...在他的带领下,家道中落的向家姐弟、三十九家连锁网咖大老板陈数、上限极高和下限极低的辣条、三旬老汉张超、差点退役的新秀顾诚、球场老流氓陈方元等人以全篮的名义聚在一起,向高高在上的总冠军发起了冲击!------只要你愿意,你就是传奇!---苏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