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1400000010

第10章 官方示范,导民以孝(2)

从此,郯子不顾自身安危,进山为双亲取鹿乳的孝行传遍了全国。其实,郯子不仅孝敬父母,品行高尚,他还常常读书,向有学问的人虚心请教,因此学问也很渊博。很多人纷纷慕名而来,或为见一见郯子,或为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有的人为了求学的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村子里的人越聚越多,有村落扩大为城镇,最后竟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诸侯国,大家都推举郯子做国君,还将国家命名为“郯国”。

郯子不仅有孝行而且知识渊博,孔子就曾经来向郯子请教学问,“孔子师郯子”的故事至今流传。至今保存在曲阜孔庙内的《圣述图》内有一幅插图叫《学于郯子》,讲的就是“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七年的秋天,郯子来到鲁国朝见昭公。在宴会上,鲁昭公问群臣少皞氏为什么用鸟名来命名官爵。众人都不知,郯子说:“少皞氏是我的高祖,我知道为什么。”接着,郯子详细地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不仅讲述了他的祖先少皞氏以鸟命官的缘由,还详细地介绍了那时的官制,也介绍了黄帝、炎帝、共工、太皞等古帝王命名官员的情况。他说,黄帝用云记事,所以用云作为官名;炎帝用火记事,所以用火作为官名;共工用水记事,所以用水作为官名;太皞用龙记事,所以用龙作为官名。少皞即位的时候,正好有凤凰飞来,所以就用鸟记事,各部门长官都用鸟来命名。凤鸟氏就是掌管历法的官;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伯劳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祝鸠氏就是今天的司徒;雎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管理百姓的官。此外还有“五雉”,是五种管理手工业的官;又有“九扈”,是九种管理农业的官。郯子最后又说,自从颛顼开始,已经无法维持上述传统,所有的官名都采自民事,不再用云、火、水、龙、鸟这一类的名称了。郯子所讲,语惊四座。孔子时年27岁,听到郯子所讲,极为钦佩,要向他当面请教。

郯子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因为他的孝行被人称颂,最后获得了良好的名声和尊贵的地位,而他的孝行也必将影响到国家的治理,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良性循环,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孝可以拿来治理国家吗?当然可以。因为孝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人都是父母生养的,每一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无法泯灭的良知,而孝行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是唤起人们良知的最大动力。只要一个人的孝心还在,他的良知就不会泯灭。良知没有泯灭,教化就容易实行,恶行就可以改正,国家也就容易治理了。以至诚的孝道来治理国家,收到的效果绝对要比冷酷的刑罚好得多,也更持久。

郯子孝行出众又知识渊博,因此,历代统治者都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郯子墓、郯子祠堂来怀念他,郯子庙为历代文人墨客所礼拜,很多人前来游览瞻仰,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在郯子庙大殿前石柱上的楹联写着:“居郯子故墉纵千载犹沾帝德,近圣人倾盖虽万年如沐春风”。

四、郑庄公掘地见母

郑庄公是郑武公的长子,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也是郑国历史上最有才干的君主。论国土面积,郑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在郑庄公的治理下,郑国国力强盛,先后打败过周天子、虢国、卫国、蔡国、陈国的五国联军和宋国、陈国、蔡国、卫国、鲁国的五国联军,确立了郑国“小霸”的地位。郑庄公不仅是位贤君,还是个孝子。《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了郑庄公母子由相互仇恨到和好如初的感人故事。

郑庄公有一个兄弟。他是母亲武姜的第一个孩子,取名寤生。由于庄公出生时脚先落地,使得母亲难产,差点丧命。因此庄公出生后,母亲便十分厌恶他,相反对其弟弟叔段却百般疼爱。按照长子继承制,庄公被立为储君,母亲因此多次劝说郑武公废掉庄公,改立叔段,但遭到郑武公的拒绝。郑武公死后,郑庄公即位,武姜对庄公更加心怀不满,千方百计地培养叔段的势力,以便强大后取代庄公。她替叔段请求一块叫京的重要封地,京地城墙很高,易守难攻,又物产丰富,人口众多,郑庄公担心叔段在那里培养势力,于是犹豫不决。武姜看出了郑庄公的顾虑,于是说:“你父亲去世后,我和你弟弟就只有依靠你了。你却听信谣言怀疑你弟弟,他可是你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怎么会做害你的事情呢。”郑庄公无法拒绝母亲的哀求,把京地封给了叔段。果不其然,叔段到京后,招兵买马,囤积粮草,加固城池,打造兵器,准备谋反。母亲和叔段的所作所为早已有人向庄公汇报了,但庄公不动声色地等待着。

等到郑庄公外出狩猎的时候,武姜写信给叔段,让他趁庄公外出,即刻发兵郑都,自己在城里面做内应,夺取郑国政权。他们的密信被庄公截获了,庄公提前做好埋伏,一举歼灭了叔段的军队,叔段走投无路,拔剑自刎。武姜被庄公赶出了都城,来到了颍地,庄公对武姜十分怨恨,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庄公是个孝子,长期见不到母亲,心里又很难过。他常常想,弟弟已死,母亲身边没有亲人,该是怎样的伤心啊!可是他又是一国之君,金口玉言,发过的誓怎么能随便改变呢?庄公内心很是矛盾。此时,远在颍地的武姜也是万分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

颍地的长官颍考叔见骨肉分离,不得相见,便求见庄公,想要劝谏他。庄公设宴招待颍考叔,并赐羊肉给他吃,只见颍考叔把羊腿上的好肉包起来,恭恭敬敬地放在一旁。庄公不解,便问他原因。颍考叔说:“我的家里贫穷,母亲常年吃不上肉,主公赐给我这么好的肉,我不忍心自己一个人吃,想带回家给母亲吃。”庄公听到这番话,联想到自己,伤心地说:“你们都有母亲来孝养,只有我不能孝养自己的母亲。”颍考叔连忙问为什么,庄公便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告诉了他。颍考叔说:“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让大王失言于天下人,又能让大王母子相见。”庄公急忙问是什么好办法。颍考叔说:“人们所说的黄泉,不过就是地下的泉水,只要能挖一条地道深达地下水,在那里修建宫室,把您的母亲接到里面,你们不是就可以在黄泉相见了吗?”庄公喜出望外,将此事交给颍考叔去办,颍考叔很快将事情办好,又把武姜接到地下的宫室里,然后请庄公去拜见母亲。

庄公来到地下宫室,跪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孩儿不孝,这么长时间没有侍奉母亲,还请母亲恕罪。”武姜既羞愧又感动,她扶起庄公,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武姜偏爱小儿子,疏远大儿子,甚至帮着小儿子夺取大儿子的君主之位,她的行为不是一个好母亲应该做的事情。庄公遭到母亲与弟弟的背叛,内心愤恨,发誓再也不与母亲相见,但内心却饱受思念母亲的痛苦,在尊严和孝道之间他进退两难。若无颍考叔从中设计调和,母子俩难以和好如初,郑庄公恐怕难逃不孝的罪名。

无独有偶,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也差一点背负上不孝的千古罪名。嬴政的母亲赵姬与嫪毐私通,并生下了两个儿子,打算害死嬴政后,让这两个孩子当亲王。事情泄露后,嫪毐先发制人,窃走玉玺,并发兵攻打嬴政的寝宫,嬴政果断发兵平叛。捉住嫪毐后将其车裂并诛灭其家族,将自己同母异父的两个弟弟也杀掉,而对于自己的母亲,嬴政不能处分,只好将她贬入咸阳宫,软禁了起来。

可是,幽禁母亲毕竟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许多大臣纷纷对嬴政提出指责,遭到了嬴政的严厉处罚。嬴政下令:“日后有谁胆敢再给太后求情,一律处死。”一时间没人再敢进谏。齐国有一位叫茅焦的人,打算冒死劝谏嬴政。茅焦见到嬴政后说:“大王,你车裂你的假父,是为不仁;杀死两个弟弟,是为不友;软禁母亲,是为不孝;杀害谏言的忠臣,是夏桀、商纣的所作所为。如此品行,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呢?天下人听说后,就不会再心向秦国了。我不是为了指责大王才来这里,我实在是为秦国担忧,为大王担忧啊!”嬴政听了茅焦的这番话,茅塞顿开,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收买人心、统一天下大业的不利,于是他亲自走下大殿,扶起茅焦,采纳了他的建议,把太后接回皇宫,并厚葬了那些被他杀害的大臣。

嬴政闻过即改接回母亲也许并非出于孝心,但诚如茅焦所言,嬴政的孝行给他的统治带来了积极效应,在秦国内部可以起到安定政局的作用,在外则为他收买人心、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君主不可以不孝。因为君主的一言一行,内则关乎民心向背,外则关乎国家安危。所以,即使父母做得如何不对,自己是不是情愿,做君主的儿子总要在天下人面前表现出孝子的姿态,主动原谅父母,并还要在天下倡导孝行。

作为普通人,当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时,也需要双方的相互克制,相互理解,子女多多体谅父母的辛苦,父母也要体谅子女的不易,要多做沟通,互相让步。尤其是做子女的,一定要放下所谓的尊严,主动向父母认错,若是父母有错,也要积极与父母沟通,争取达成谅解。切不可做一些不当的行为,激化矛盾,恶化骨肉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五、刘邦以孝治天下

相传,汉高祖刘邦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取得天下后,衣锦还乡,回到了老家沛县,想要祭拜逝去多年的父母。当他来到墓地寻找父母的坟墓时,没想到经过连年的战乱,墓地里长满了杂草,墓碑也是东倒西歪,残败不堪,碑上的文字早已被雨水冲刷得难以辨认。

从日出到太阳下山,虽然部下已经帮他翻遍了所有的墓碑,可还是没有找到刘邦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来,撕成许多的小碎片,紧紧捏在手里,然后向上天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我将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吹不动,那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一挥手将无数的小碎纸片抛向风里,小纸片在空中随风飘散,有的被风吹向高空,有的挂在了树上,只有一片纸落在一座坟墓上之后,无论风如何吹都纹丝不动。刘邦赶紧跑过去看,他擦干净墓碑上的泥土,仔细辨认碑上模糊的字迹,果然看到父母的名字就刻在上面。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让人重新整修父母的坟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到父母的坟上祭拜。民间的百姓也学刘邦一样,每年清明节都来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在上面,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从此,在坟墓上压纸片的做法一直流传了下来。直到今天,北方的田野间,还可以看到人们在祖先坟上用土块压纸钱的风俗。

这个传说故事显然是后人为了表现刘邦的孝心而杜撰出来的,因为在刘邦建立西汉当上皇帝后,父亲还健在。而且西汉初期,纸还没有被发明,即使被发明了也是十分昂贵的奢侈品,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直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的使用才普遍起来。这个无据可查的传说不足为信,但是刘邦总结秦朝暴政亡天下的教训,反其道而行之,开始推行孝道治理天下,并且自己率先树立了典型,这在史书上却是有记载的。

刘邦当上皇帝之后,把父亲太公接进了皇宫住,衣食住行规格很高,但是太公却常常闷闷不乐。刘邦于是询问父亲身边服侍的仆人,仆人说:“太公在沛县丰邑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一帮子屠夫小贩、秤酒卖饼的人一起斗鸡、踢球,如今这些人都不在这里,因此太公闷闷不乐。”于是,刘邦就在故秦骊邑仿丰邑建筑,专门兴建新丰邑,并把父亲往日的朋友都接过来住在那里,每日陪父亲玩乐,父亲这才高兴了起来。

刘邦每隔五天就去拜见自己的父亲,行礼还和普通人家的父子一样。太公的管家劝告太公说:“您不应该让当皇帝的来拜见做臣子的啊!”于是,以后刘邦再来拜见时,太公就提前抱着扫帚,把家门口的路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一见到刘邦的马车,就倒退着迎接刘邦进门。刘邦见父亲这样做,十分惊恐,赶忙下车扶起太公,追问原因。太公说:“皇帝是天下人的主人,只有臣子拜见主人的道理,哪有主人拜见臣子的道理啊?怎么能让我一个人坏了天下人的规矩!”刘邦知道原因后,便诏告天下说:“人与人最亲近的关系莫过于父子关系。所以,父亲取得皇位死后传给儿子;儿子取得天下后,把荣誉都归于父亲。我平定天下,打败逆贼,都是我父亲教育的结果。”于是,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太上皇”的本意是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处在最上位置的皇帝,这样刘太公的地位就比刘邦还要大,刘邦去拜见刘太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刘太公成为在世时被封为太上皇的第一人。公元前197年,太上皇在栎阳宫病逝,刘邦赦免了栎阳所有的囚徒。

同类推荐
  • 天地正气

    天地正气

    本书为“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之一,全书精选先秦至近代诗文词曲体现浩然正大之气的作品近二百篇(首),大体为正气歌、正气说、正气谱三部分。正气歌,是历代先贤所写天地正气的咏歌;正气说,是前贤有关天地正气的传说;正气谱,是历代体现天地正气先贤的传记。或慷慨赴难,或从容就义,或孤介自守,或时穷节现,或孤弱抗争,或守正不阿,或挫中奋起……三类作品将呈献给读者不同风貌的勃勃正气。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世间之人各有其察性、聪愚、寿夭,乃至贵贱、吉凶、祸福的差异,并有其相应的特征。“故知命之工,察骨体之正,睹富贵贫财,犹人见盘孟之器,知所设用也。”让我们一道进入相术的神秘世界,披石拣金,去芜取菁。
  •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北国卧龙(耶律楚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热门推荐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余生莞尔只为你

    余生莞尔只为你

    偏爱甜甜的小故事,都是甜甜的故事哟第一个故事余生莞尔只为你她是将军府嫡女他是国公府庶子她对他一见倾心,费尽心思求来一纸婚约,嫁给了他。他不喜欢她出现在他面前,她便乖乖地呆在自己的院中。他想保护她心爱的女孩子,她帮他保护。她为他做的一切,从来没有后悔过。他可以对她万般不好,但是,她唯一的家,没有了……第二个故事溯洄从之冰山美人冷庄主vs见色起意小流氓冷庄主宫溯:有理没处讲,见不得小流氓受委屈小流氓涂洄:好看的人果然越看越好看
  • 校园聚焦

    校园聚焦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护花狂兵在都市

    护花狂兵在都市

    华夏特种兵地狱战队的阎罗王因为一个任务成为小公司的保安富二代欺我打!混混流氓欺我打!仗势欺人欺我打!看他如何装逼打脸混都市。
  • 证道长生之路

    证道长生之路

    芸芸众生罪何处,朝如蜉蝣暮化土。若有证道长生之路,我王平安定要逆乱时空,踏碎凌霄,叩开大道之门,重开长生之路。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天道破碎,仙人陨落,仙界崩裂,天庭坠落!且看一个来自地球的穿越者,带着一面奇异镜子,夺机缘,闯秘境,战强敌,踏上证道长生之旅。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

    本书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对小学语文各个板块“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提供了详细的课堂教学案例,目的是要提高教师的课堂与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 茶馆·龙须沟(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茶馆·龙须沟(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老舍以京味之笔书写一个时代的众生世相和沧桑变幻,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
  • 再回1977

    再回1977

    小宝重生70年代东北农村,怎么才能走出去?怎么才能赚钱?重生一次就要大胆尝试。做生意、买古董、开饭馆、看他怎么玩转这个时代。别看我小,我有两法宝(俩兄弟)在这单纯的年代,我的智商碾压一切。
  • 往生客栈之耐冬

    往生客栈之耐冬

    很久以前,久的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那时候奈何桥上还没有一个整日熬汤的老太婆。只是过了桥有一块不归三界管制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四周无一活物,只有一间硕大的客栈,门上面明晃晃的四个大字往生客栈。过了这往生客栈才是真真正正的到了冥界。而死了的人都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等待鬼差前来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