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10800000018

第18章 被旌孝子的孝行事迹(2)

(二)赵一德万里寻亲人

代表人物之二:赵一德

典型事迹:万里寻亲人

出处:《元史·孝友列传一》

原文:赵一德,龙兴新建人。至元十二年,国兵南伐,被俘至燕,为郑留守家奴。历事三世,号忠干。至大元年,一日,拜请于其主郑阿思兰及其母泽国太夫人曰:“一德自去父母,得全生依门下者,三十余年矣,故乡万里,未获归省,虽思慕刻骨,未尝敢言。今父母已老,脱有不幸,则永为天地间罪人矣。”因伏地涕泣,不能起。阿思兰母子皆感动,许之归,期一岁而返。

一德至家,父兄已没,惟母在,年八十余。一德卜地葬二柩毕,欲少留事母,惧得罪,如期还燕。阿思兰母子叹曰:“彼贱隶,乃能是,吾可不成其孝乎。”即裂券纵为良。

一德将辞归,会阿思兰以冤被诛,诏簿录其家。群奴各亡去,一德独奋曰:“主家有祸,吾忍同路人耶。”即留不去,与张锦童诣中书,诉枉状,得昭雪,还其所籍。太夫人劳一德曰:“当吏籍吾家时,亲戚不相顾,汝独冒险以白吾枉,疾风劲草,于汝见之。令吾家业既丧而复存者,皆汝力也,吾何以报汝?”因分美田庐遗之。一德谢曰:“一德虽鄙人,非有利于是也。重哀吾主无罪而受戮,故留以报主。今老母八十余,得归侍养,主之赐已厚矣,何以田庐为?”遂不受而去。皇庆元年,旌其门。

翻译:赵一德,是龙兴新建人。至元十二年(1275),蒙古军队南伐,赵一德被俘虏到燕地,成了郑留守的农奴。赵一德侍奉了三代主人,因为忠诚能干受到赞许。至大元年(1308)的一天,他向主人郑阿思兰及其母泽国太夫人说:“一德自从离开父母,能够在您家保全性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故乡有万里之遥,没能回去探亲,虽然刻骨思念,却没敢说过。如今父母已经老了,如果不幸去世,我就将永远成为天地间的罪人了。”赵一德说完后趴在地上哭泣,久久不能起来。阿思兰母子都被感动了,允许他回去,限一年回来。

赵一德到家后,父亲、兄弟已死,只有母亲还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赵一德选择坟地埋葬了两个灵柩之后,想多留些日子来侍奉母亲,但又怕得罪主人,于是如期返回燕地。阿思兰母子叹息道:“你一个下贱的奴隶,却能做到这样,我们能不成全你的孝心吗!”当即撕毁了契约释放他为良民。

赵一德将要辞行回家时,适逢阿思兰因为冤案被诛杀,皇帝下令没收阿思兰的家业和财产。家奴们都逃跑了,赵一德却奋起说道:“主人家有难,我怎么忍心像过路人一样呢!”赵一德留下不走,和张锦童一起去中书省,诉说冤情,最后得以昭雪,阿思兰被没收的家财得以归还。太夫人慰劳一德说:“当官吏没收我们家时,亲戚们都不管,唯独你冒险去辩白我们的冤情,疾风知劲草,这从你身上得到了证实。我的家业本已丧失而又得以保留下来,全是你的功劳,我怎样报答你呢?”于是分良田好房送给赵一德。赵一德谢绝道:“一德虽是粗鄙之人,但不是图利才这样如此做的。我深为我的主人无罪被杀而感到哀痛,这才留下来报答主人。如今老母八十多岁了,能让我回去侍奉,主人的恩赐已经非常厚重了,我要田地房屋做什么?”于是赵一德不接受就走了。皇庆元年(1312),朝廷表扬了赵一德的家门。

(三)丘绪找母历千辛

代表人物之三:丘绪

典型事迹:找母历千辛

出处:《明史·孝义列传二》

原文:丘绪,字继先,鄞县诸生也。生母黄,为嫡余所逐,适江东包氏。未几转适他所,遂不复相闻。绪年十五,父殁,事余至孝。余疾,谨奉汤药,不解衣带者数月。余重感其孝,病革,与诀曰:“我即死,汝无忘若母。”时母被逐已二十年矣。

一夕,梦人告曰:“若母在台州金鳌寺前。”觉而识之。次日,与一人憩于途,诘之,则包氏故养马厮也。叩以母所向,曰:“有周平者曾悉其事,今已戍京卫矣。”绪姊婿谒选在京,遗书嘱访平,久之未得。一日,有避雨于邸门者,其声类鄞人,叩之,即周平也,言黄已适台州李副使子。

绪得报,即之台,而李已殁,其嗣子漫不知前事。绪彷徨掩泣于道,有伤之者,导谒老媒妁王四,曰已再适仙居吴义官。吴,仙居巨族也。绪至,历瞷数十家,无所遇。已而抵一儒生吴秉朗家,语之故。生感其意,留止焉。有叔母闻所留者异乡人也,恚而咻之。生告以绪意。叔母者,黄故主母也,颇忆前事,然不详所往。呼旧苍头问之,云金鳌寺前,去岁经之,棺已殡寺旁矣。绪以其言与梦合,信之,行且泣,牛触之坠于沟,则舆夫马长之门也。骇而出,问所从来。绪以情告。长曰:“吾前舆一妇至缙云苍岭下,殆是也。”舆绪至其处。绪遍物色,无所遇,伥伥行委巷中。一媪立门外,探之,知为鄞人,告以所从来。妪亦转询丘氏耗,则绪母也。抱持而哭,闾里皆感动。寺旁棺者,盖其姒氏云。所适陈翁,贫而无子,且多负。绪还取金偿之,并迎翁以归,备极孝养。嘉靖十四年,知县赵民顺入觐,疏闻于朝,获旌表。

翻译:丘绪,字继先,是鄞县的秀才。生母黄氏,被嫡母余氏驱逐,嫁给江东的包氏。不久又转嫁他乡,就再没有音讯了。丘绪长到15岁,父亲去世,丘绪极其孝顺地奉养余氏。余氏生病,丘绪小心地端汤端药,几个月睡觉都不脱衣服。余氏深深被他的孝心所感动,在病势危急的时刻,与丘绪诀别道:“我就要死了,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此时丘绪的生母已经被余氏赶走二十年了。

一天晚上,丘绪梦见有人告诉他:“你的母亲在台州金鳌寺前面。”丘绪醒来后谨记此话。第二天,与一人在路途中一同休息,一问,原来此人是包氏以前的养马仆役。丘绪向他询问母亲的去向,那人回答:“有个叫周平的曾经了解此事,周平现在已经去京师卫所当兵了。”丘绪的姐夫正好在京师吏部应选,丘绪就写信请姐夫代为寻找周平,过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一天,有人在旅馆前避雨,口音很像鄞县人。丘绪问他,原来他就是周平。周平说黄氏已经嫁给台州李副使之子。

丘绪得到消息,就立即赶往台州。但李副使之子已经去世,他的嗣子对过去的事也毫不知情。丘绪感到彷徨,在道上掩面哭泣。有人看他可怜,就带他去见老媒人王四。王四说黄氏已再嫁给仙居人吴义官。吴家是仙居的大家族。丘绪到达仙居后,探访数十家,也没有找到母亲。后来丘绪到了一个儒生吴秉朗家,告诉吴秉朗缘由,吴秉朗感动于丘绪的孝心,留他住下。吴秉朗的叔母得知留宿者是外乡人,生气地骂吴秉朗。吴秉朗告诉了叔母丘绪的来意。叔母正是黄氏原来的主母,清楚地记得过去的事情,但不知道黄氏的去向。叔母喊来旧日的仆人询问,仆人说去年经过金鳌寺时,看到黄氏的棺材已经埋在寺旁了。丘绪想起这正与梦中的场景吻合,相信母亲已经去世了,边走边哭,被牛撞倒在沟里。这里正是轿夫马长的门前。马长受惊出来,问丘绪从哪里来,丘绪告诉了马长实情。马长说:“我前些时候曾抬一位妇女到缙云苍岭脚下,大概是你的母亲。”马长带着丘绪来到说的地方。丘绪四处寻找,没有所获,在小巷中行走不知怎么办。有一位老妇人站在门口,便问她,知道她是鄞县人,便告诉她自己从哪里来。老妇人也转而询问丘家的情况,原来老妇人正是丘绪的母亲。母子相抱哭泣,感动了邻里。所谓金鳌寺旁的棺材,可能是她的妯娌。丘绪母亲所嫁的陈氏老翁,家贫无子,还欠了许多债。丘绪回去取钱还债,把母亲连同陈老翁一起接回家,非常孝顺地侍奉。嘉靖十四年(1535),知县赵民顺入京觐见,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丘绪获得了旌表。

(四)点评

刘琦、赵一德、丘绪三人,因战乱等原因,被迫与亲人失散多年,历经波折终于找到了生母。“二十四孝”中也有一个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宋史·孝义列传》中就有朱寿昌的传记。朱寿昌因故与母亲失去联系五十多年,弃官去寻找母亲时与家人辞别说:“不见母,吾不反矣。”最后找到了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弟弟,把他们都迎了回来。朱寿昌以孝闻名天下,“自王安石、苏颂、苏轼以下,士大夫争为诗美之”。说明这种寻亲行为在当时是受推崇和关注的,也使得后世有许多效法者。不仅有寻生母的,还有寻继母的。元代曾德的母亲早亡,父亲又娶左氏。战乱时左氏失踪,曾德“遍往南土求之”,寻了五年才找到,将继母接回家中,对继母非常孝顺。曾德能千里寻找继母,确实不易,后来曾德被朝廷旌表。元代的羊仁向亲戚朋友借款,出去寻找因战乱失散的家中老小,“得母于颍州蒙古军塔海家,兄于睢州蒙古军岳纳家,弟于邯郸连大家”,并为家人赎身,“大小二十余口,复聚居为良”。大德十二年(1307),羊仁家被朝廷旌表。史书中也有寻父的记载。如《明史·孝义列传》里的赵重华。赵重华为找到父亲,“谒郡守请路引,榜其背曰‘万里寻亲’。别书父年貌、邑里数千纸,所历都会州县遍张之”。赵重华将父亲的年龄相貌等写画在纸上,在所到之处粘贴,颇有点如今“寻人启事”的味道。《明史·孝义列传》首提“万里寻亲”,足见这已经成为常见的故事。“万里寻亲”的主题也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如《周羽教子寻亲记》等。古代交通不便,这种不远万里的寻亲,动辄数十年之久,常常经历百般艰辛。而在当今社会,借助于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力量,许多人更快捷地找到了亲人。

四、归葬家乡类

(一)史五常千里扶棺归

代表人物之一:史五常

典型事迹:千里扶棺归

出处:《明史·孝义列传二》

原文:史五常,内黄人。父萱,官广东佥事。卒,葬南海和光寺侧。五常方七岁,母携以归。比长,奉母至孝,常恨父不得归葬。母语之曰:“尔父杉木榇内,置大钱十,尔谨志之。”母殁,庐墓致毁,既终丧,往迎父榇。时相去已五十年,寺没于水久矣。五常泣祷,有老人以杖指示寺址。发地,果得父榇,内置钱如母言,乃扶归,与母合葬,复庐墓侧。正统六年旌表。

翻译:史五常是内黄人。父亲史萱曾任广东佥事,死后葬在了当地的南海和光寺旁边。史五常7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返回故里。史五常长大后,侍奉母亲特别孝顺,经常遗憾没能把父亲的遗体带回家乡安葬。母亲告诉史五常:“你父亲的杉木棺材里,放着十枚大钱,你一定要记住。”母亲去世后,史五常在墓旁守丧非常悲痛。等到守丧期满之后,史五常前往广东迎父亲的棺木。时隔五十载,和光寺早已经被水淹没。史五常哭泣着祷告,有一个老人用手杖指点了和光寺的原址。史五常挖开地面,果然找到父亲的棺材,里面放着的十枚钱也与母亲说得一样。史五常护送父亲的棺木返乡,与母亲合葬,再次住在墓旁守丧。史五常在正统六年(1441)受到了旌表。

(二)赵万全负骨终还乡

代表人物之二:赵万全

典型事迹:负骨终还乡

出处:《清史稿·孝义列传二》

原文:赵万全,浙江会稽人。父应麟,明季客授北游,万全始二岁。既长,问母:“父安在?”母告以故。年十九,出求父。应麟初客京师,遇乱转徙死马邑。万全遍访江、淮间,亦至京师,心疑应麟死,见道有遗骸,刺血渗之,不得入,则号于路。又自京师西,亦至马邑。马邑人张文义,尝招应麟主书者,死为之殡。一日遇万全,问得其事,导至殡所,恸绝良久,乃裹应麟骨负以归。既卒,吏为之祠,琢石表异孝。

翻译:赵万全是浙江会稽人。父亲赵应麟在明朝末年到北方去讲授,赵万全那时才2岁。赵万全长大后,问母亲:“父亲还在吗?”母亲告诉了他实情。赵万全19岁时,出去寻找父亲。赵应麟初时在京师讲授,遇乱辗转死在了马邑。赵万全访遍了长江、淮河,也到了京师,怀疑父亲已经死去,看到道上有遗骸,刺出自己的血滴在上面,但没有渗入,于是在路边号哭。赵万全又来到京师西部,也到了马邑。马邑人张文义,曾经招赵应麟为主书,赵应麟死后将其安葬。张文义有一天遇到了赵万全,知道了赵万全寻父的事情,把他带到了赵应麟的安葬之处,赵万全多次因悲伤过度而昏厥。他把父亲的骨头裹好背在身上,返回了家乡。赵万全死后,官吏为他建立了祠堂,刻石表彰了他的孝道。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理想励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威名天下:山海关(文化之美)

    这里,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这里,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这里,更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
热门推荐
  • 从前有一把神剑

    从前有一把神剑

    从前有一把神剑,剑锋所指,天下无敌,无锋
  •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傻傻爱你(下篇)

    傻傻爱你(下篇)

    就在雪华认了娘的这时候,茂生跟爹打了声招呼,就走出了院门。他来到桃子家院门口的时候,上屋亮着灯,窗户纸上映出了几个人影。他马上从中分辨出其中一个是桃子的身影,心里像一潭似乎平静了的水面投进了一枚石子,掀起了阵阵涟漪……分别了那么长时间,他第一次看见桃子的身影,竟然还是这么冲动!他想冲进去,不顾其他人的眼神,仍然像在村西小树林里那样,把她抱在怀里,一边亲吻她一边说,你为什么不肯见我?害得我夜夜难眠!
  • 凤归天下

    凤归天下

    (超甜宠文)卓青鸾自从跟了萧衍,每天都被他迷得晕头转向的。话说,怎会有如此好看的……龙呢?本来以为萧衍是人,结果,他是一条龙。本来以为娘亲是人,结果,她是一只凤。本来以为自己不是人,结果,她……真的不是人。她是一颗种子。她浴火重生,王者归来!身怀神秘空间,脚踏三大神界,被人夺去的,她将十倍拿回!被人谋害的,她要百倍奉还!世界,颤抖吧!
  • 密影传奇

    密影传奇

    主人公王北高中时期因一次机缘巧合卷入一场纷争中,得知自己前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神勇将军因在千百年前的战争中受伤而牺牲,转世为一个现代的高中生,历经黑风岭,紫晶魔龙宫,尸林,镇魂锁妖塔,恶魔渊……在途中结识不少朋友,逐渐恢复自己的神力,从中有悲有喜,历经万险寻回上古八大神器和盘古四大神兽,最终打败黑暗势力保卫了人类,历经困苦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转变成才了不起的人的过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好习惯 好成绩

    好习惯 好成绩

    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得益于习惯的鼎立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这是一本专门为孩子培养好习惯量身订做的教育宝典。本书选取了对人的一生有决定性影响的82个好习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来论述良好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
  • 小心苏到你

    小心苏到你

    当别人说她比他大时,他深情地说:“只要我爱她,年龄向来不是问题。”当别人说她不喜欢他时,他眉毛轻挑:“哦?谁说的?”语毕,他故意笑得蛊惑人心,俯身在她耳边,轻语:“你喜欢我,对吗?”她本就对他的笑容没有抵抗力,现在,更是被迷得找不到东南西北,直接不受控制道:“对。”“乖。”他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似是很满意她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