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800000009

第9章 乡土:每一滴血,每一滴泪,养育远行的孩子(3)

我的水墨黑白渐渐被定格,在那个秋天的清晨或黄昏。什么时辰并不重要,日头在东在西都是一个圆圆的调色盘,没有光芒,也没有热度,但能量是不可或缺的,尽管不能描绘。就长成一棵树吧,一棵落叶的树,在村子的前面张望一地的空旷。我只需将浅浅的身影斜在画幅上,可以向东,也可以向西,在空旷的田野上四处游走。别人也可以出现,毕竟村子里不止我一个人居住。娘的影子端坐在门前的老槐树下,拢一下花白的头发,望着我归来或远去的方向。村前的那条小河不可以没有水,几只鸭子扑棱棱从弯曲的线条里爬上岸来。这是我多年前的一幅水墨,在深秋。

人有时很容易走进一些空旷的岁月,不是无奈,也没有强迫。当你逼真地站在一片空旷之中,千万不要惶惑:生命有四季,人生有春秋,没有谁能活在永恒的春天,也没有谁会永远站在孤寂的旷野。

我走出那片空旷,也许还会进入。不是约定,就像那个深秋真实的风,钻进了脖颈子、裤腿和袖口,终于汇合在一起。

我知道,依然活着。

鸡上树的那些日子

牛哞哞叫着从田里回来的时候,鸡还没回家,小河边、沟道旁有那么多草籽和虫子,一只鸡和另一只鸡对视了一下,继续在地上刨食吃。羊咩咩叫着从河滩上回来的时候,鸡依然没回家,看了看天,看了看地,又看了一下红彤彤的夕阳还挂在树梢,追着撵着逮最后一只蚂蚱。

后来,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来了,夕阳在谁家的屋檐上弹了一下,夜幕就扯了过来。鸡们这才慌了神,谁也不招呼谁,连奔带跑往家赶,惊动了出来巡夜的豁子李家的老黑,嗔怪着汪汪叫了几声,吓得一只刚要过河的鸡飞了起来,几丈宽的河面愣是扑棱着翅膀飞了过去。然后,有些不相信地回头望了望,才紧赶慢赶地跑回家去。

院子里的小瓦盆里有水,甭管是喂猪的还是饮羊的,鸡们都要喝上一点润润嗓子。是啊,啄了一天的地,鸡们有些头晕脑胀。星星都出来了,是该上树休息的时候了。

那时候的鸡会上树,借着夜幕还未完全闭合的一点微光,思忖着最可行的路径。土墙矮了好说,铆足了劲儿,翅膀一扑棱就飞了上去。若高了,刚好卸了牛的犁杖在墙边靠着,就当作上墙的梯子。树可能是一株老槐树,也可能是一棵歪脖子枣树,枝丫纵横,离土墙也就几尺远。有的鸡已经蹲了上去,还是昨天的老地方;也有的非得要强占别人的地盘,极不友好地往里挤了又挤,最后打起架来。在树上打架可不是好玩的,哪一只败了下风失足落地,免不了再次从犁杖、土墙上攀爬上来,找个安静的地方,怀了怨气沉沉睡去。

鸡们可不都那么老实,譬如大成家的大冠子。大冠子长得很威风,应该是鸡里头的帅哥,很多家的母鸡都钟情于它,愿意和大冠子腻在一起。可最不该的是燕子家的小芦花。小芦花长得也俊俏,浑身上下棕黄相间的羽毛像披着一条光滑的缎子。黎明时听见仅有一墙之隔的大冠子叫了一声,再也睡不着觉,三下两下飞下树来,跟着大冠子上了村前的小河滩。小河滩上多美啊,大冠子独独领着小芦花在草丛里觅食。后来天黑了,美丽的小芦花鬼使神差地上了大成家的老槐树。

燕子娘来找鸡。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擎了根竹竿往老槐树上捣,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你个不要脸的小芦花呀!啥样的男人不好找,偏跟了这个没良心的。大成娘自知理亏没说话,谁让咱老了老了人也犯糊涂呢,不该给大成十七八岁说媳妇。对象就是高考落榜的燕子。大成后来考进省城的一所大学,说啥也要退了这门亲。

夜在继续,各家树上的鸡都在想自己的心事,或者根本就没想。至于大冠子和小芦花的那段恋情,也随着那夜的惊扰魂断老槐。次日,小芦花再没听见大冠子清脆的啼鸣,有人说看见小芦花连飞带跑地往河滩上去了。草丛里没有,岸上的庄稼地里没有,最后听见了扑通一声。大概小芦花在小河里看见了大冠子野性的身影……

我曾经以为鸡是乡间最快乐的动物。从被老母鸡孵出来的那一刻起,闪着两只黑豆似的小眼睛,叽叽喳喳说着话,满院子里刨食吃,接着长大。长大后的母鸡咯咯叫,白生生的鸡蛋可以换来写字用的本子和笔,也能换来一顿美味的晚餐。长大后的公鸡大都很漂亮,黎明唤来一片彤彤的朝霞,然后踱着方步在院子里晒太阳。娘爱它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夜幕降临,站在树下数了又数,才放心地转回屋里。

可栖在树枝上的鸡也有危险在四周埋伏着。你想,夜多黑啊,鸡们伏在北风中瑟瑟发抖,寒冷浸润了每一根神经。一个影子出现了,从一堆柴草垛里或者从黑五家没人住的破房子里,悄无声息地沿着犁杖上了墙,然后顺着老槐树粗大的树干攀缘而上。影子并不着急,在有鸡的那条树干上站直了,很有节奏地晃动着身体,摇动着尾巴。鸡们有没睡着的,呆呆地望着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眸子里都是跳跃的幻影。最后,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乡村的夜空……

娘说有黄狼子,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之后夜又重归了静寂,酝酿着下一个不期而遇的罪恶。所以,那时候的我对黄狼子充满了仇恨,眼看着娘落寞的神情,说什么也要捉住这个夜色里的窃贼。黄狼子可不好逮,乡下一直有黄半仙的说法。说有人在路上遇见一位可怜兮兮的妇人,领到家里,好吃好穿好招待。等天亮了,一道红光穿透了窗棂,再也看不到妇人的踪影。之后,这个人会疾病缠身,直到奄奄一息还盯着那扇窗棂,死不瞑目。

当然,捉黄狼子的想法没敢告诉娘,纠集了几个伙伴伏在墙角,等待那个神秘的幻影。到了第三天,每个人手执家伙来到黑五家的破房子里。老屋破旧不堪,没有洞也没有烧火用的柴草,当傻五走近靠在墙角的一口棺材时,脸色煞白地跳开了,说里面有女人的哭声。我这才恍然大悟,用编织袋罩住发出声音的洞口,几个人用棍子敲打着棺材,一个活物惊慌失措地逃了出来。那夜的我们在南岗子上架起了一堆篝火,平生第一次吃了黄狼肉。烧熟的黄狼肉并不好吃,有浓烈的膻骚味。不过听大人说过,吃了可以治尿床的毛病,所以傻五吃得最多,后来再没见过傻五娘在院子里晾晒画了地图的被褥。

上了树的鸡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静物,寂静的村子里只听见几声犬吠。夜色很好,或缺或圆的月亮在云层里穿行,看着村里所有熟悉的事物来了又去,落了又升。蓦然打破这静的是村东马山家的女人翠花。翠花是个鬼难缠,没人不知道,所以村子里谁家的鸡宁愿被黄狼子拉去,也不愿和翠花家的鸡有什么纠缠。可鸡就是鸡啊,你想它们整天结伴出去,又结伴而归,难免日久生情。所以像大冠子与小芦花那样的恋情屡见不鲜。事就那么巧,翠花家的鸡还是上了村西李大兰家的树。李大兰人高马大,从来不是个受气的种,听见翠花在墙外头捣弄得一窝子鸡乱成一锅粥,拎着烧火棍风一样跳出门来。针尖对麦芒,乡间从来不缺少如此精彩的对骂。村子那么小,不用风吹就传到了每个角落。听是听见了,但没人起来,东家不好惹,西家也不好劝,倒不如被子一拉蒙上头,学那树上的鸡,继续走进沉沉的梦境。

鸡和村子有解不开的情缘,每天总是第一个睁开双眼,毫厘不爽地报着更次。一遍,暗了晨星;两遍,送走了月色;三遍,嘹亮的歌声响起,就唤醒了那些春种秋收的乡亲,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金色的光阴。

没有谁不把鸡当成一回事,暖暖的午后听见母鸡炫耀地报着收成,喜上眉梢。村子就那么简单,一片地,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个院落,执著的脚步来来去去,生动了乡村的容颜。一棵树,一棵老槐树或者一棵歪脖子枣树,静静地流淌过那么多鸡上树的日子。

幸福有多远,没人知道,但三两只栖过鸡的树枝总是那么真实。

时光打马走过土墙根儿

村子里到处都是土墙。土墙,泥做的。两扇门板,把土夯实,土墙就一寸一寸地往上长。长起来的土墙,守卫着庭院里的一些秘密,阻挡着满大街像没娘的孩子一样到处游逛的风。所谓的秘密,不过是庄户人家在院子里养一条狗,喂几只鸡,牛棚里拴一头耕地耙田的牛。狗是看家的,在土墙根上偷偷挖了一个洞,就成了瞭望口。耳朵警惕地探听着来来往往的风声、脚步声,时不时地汪汪叫上几声,以期证明自己对主人的忠诚。吃饱的鸡鸭一般无事可做,从狗洞里钻出来,在墙根下刨土,找虫子,往肚子里塞石子,为了让小小的嗉囊更加健壮,慢慢消磨乡下简单而有些无趣的光阴。

很多时候,时光并不能证明自己来过,只是悄悄地在院子里拱出一个椿树芽,说明春天已经开始。池塘边的梨树林,也便呼应着飘起洁白的梨花来,像一片片简洁的云,不着多余的色彩。于是,我们的时光也便从这个时候开始。脱去臃肿的棉衣,在土墙根上搭起一个戏台子。羊子,从小就是制造噪音的高手,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偷出来,土墙根下叮叮咣咣一响,一会儿便引来几个小人儿。苘麻编制的马鞭子,一甩娘穿过的土布长袖大褂,倒真的有几分诙谐,几分神似。其实没有谁真的会唱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词,只不过装模作样打扮成想象里的男男女女。没有人笑话,大人们已经下地上工,温暖的阳光洒下来,东风吹散了一树树似雪的梨花。落在屋檐上的三两只已经来了些日子的燕子,早已把巢筑好,躲在屋檐下,叽叽喳喳说情话。

谁小的时候不喜欢琢磨呢——时光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却又没处寻找答案。躺在宁静的夜空下,满天的星星眨呀眨,忽然有一颗流星坠落,在天空划出一线金色的光束,直奔土墙根底下。于是,赶紧沿着土墙根找呀找,除了意外发现一只鸡实在憋不住下在墙根的一枚蛋,只能怅然地仰望星空,猜不透时光走过的轨迹。

或者,时光像村前的那条小河吧,弯弯曲曲,从远方哗啦啦地赶来便是时光的声音了。小河真的是一段长长的快乐时光,迅疾如练的鲢条子,还有藏在水草叶子底下的虾游来游去,几个人在小河里嘻嘻哈哈忙活了大半天,才发现成了一个个小泥人。这时候,娘的呼唤声沿着土墙根悠悠长长地传来,才极不情愿地上岸,回家。

时光走到东墙根的时候,这是一天的开始。阳光懒懒地穿透云层,洒在池塘里。水面就像一面大镜子,把光线蓦地一反射,好像村子里放电影,白白的光束照射在荧幕上,村子里嘈杂的时光开始上演。狗醒了,鸡叫了,猪在吭哧吭哧地拱圈。那些沉重的脚步、勤快的脚步、忧伤的脚步、快乐的脚步便开始在村子里杂沓回响。

在田野上,时光强大到可以吸纳很多事物。

一棵庄稼的时光是从泥土里开始的,憋足了劲,想看看田野上的风景。草实在是庄稼的姊妹或兄弟,为了草和庄稼这亲密的一家子,那些走在田野上的脚步,踩疼了时光的神经。耕耘,收获;收获,耕耘。一茬接着一茬,把时光渐渐量完;最后,躬着腰,背着手,年迈苍苍地站在自家的庄稼前,想,这辈子的时光咋这么不经意间便量到了头?

东墙根迎着朝阳,也靠近村子里通向外界的唯一一条路。年深日久,刷在土墙上的“忠”字慢慢开始剥落,掉了一个“中”,剩下一个孤单的“心”还在诉说着一段艰涩的时光。或许有的人听不懂,比如我们。但是一定有人知道,在我们小时候搭台唱戏的土墙根下,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个怪人,肩上缝着红袖章,手里擎着一面褪色的旗子,上书:红卫兵。“李疯子!”李疯子一听有人叫他的名字,便会板起面孔,口中念念有词,背上一段红宝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很多人听不懂什么意思,但是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见李疯子,摇了摇头;却又在听下一段语录后,若有所思。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子里的很多人,沿着东墙根出去了再没回来。

池塘边的梨花,寂寞地开了一茬又一茬,后来干脆只剩下几株光秃秃的树干。东墙根有时好像是某种隐喻。比如小时候在这里听过书,演过电影,还曾演过木偶戏。那时候不像现在——日头转向了西墙根,懒洋洋地照在一只刚刚钻出柴草窠的刺猬身上,东墙根下便响起了洪亮的喇叭声,或者悠悠的二胡声,很多人搬着马扎,提着灯笼,带着狗,在东墙根下稳稳坐定。孩子们的时光也便自由自在,从日头落下屋檐到夜空布满辰星,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而后的东墙根,紧挨着的一条小路扩成了一条宽阔的大马路,铺上油,扯上了线杆,突突的拖拉机、三轮车、卡车开过来,冷不防会撞死一只鸡,或轧死一条狗。还有人记得清清楚楚,听到噩耗后匆匆从他乡返回的羊子,木讷地坐在东墙根下,泪流如注。唯一的儿子羊小波,高高兴兴地吃过早饭去上学,刚骑着自行车走到东墙根下,迎面驶来一辆拉木头的三轮车,嘎吱——一个小小的生命在时光中开成一朵悲怆早夭的花,让整个村子战栗不已。

时光依旧在村子里来来去去,走老了屋檐,走空了村落,走得一面土墙一截一截地短下去。或许,用不了多久,村子里再也找不到这样一面记忆了时光沧桑的土墙;或许,过不了多久,时光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缓慢,却温暖。

这些倚靠在土墙根下的几个老人似乎明白。正午的日头高高地悬挂在天空,阳光洒落在老人们花白的胡子上、发丝间。时光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么?在你不经意间,让树,圈阅了一圈又一圈年轮,让人,一步一步远离了年少与青春。

同类推荐
  • 今日此生当属谁

    今日此生当属谁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听李迪讲中国警察故事

    本书是知名作家李迪近些年来扎根公安一线,深入警察生活,潜心创作出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的代表作品。李迪是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在全国选出的第一批定点深入生活的作家,他多次深入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公安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提供了一个样本。李迪以其质朴生动的语言,真实可读的情节,对派出所、看守所、刑侦、经侦等各警种的民警进行了塑造,展示了当代公安民警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服务人民、积极进取的优秀群体形象。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故事催人泪下,读后令人无不振奋,无不掩卷深思。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本书记录了作者利奥波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进行生态修复的经历。全书以四季为顺序,笔法抒情、生动,极富感染力,书中有关于乡野生活的优美描写对美国自然文学的写作传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本书也是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零度梦想

    零度梦想

    本书共十五万字,囊括了小说(7篇)、散文(11篇)、诗歌(34首)、文学评论(5篇)。作者用他一颗年轻、忧郁、多思、纯净的心灵,书写着自己对校园、对故乡、对青春的独特感受、散着淡淡的青草般清凉气息。
热门推荐
  • 穿越后,我吃了半枚绝情丹

    穿越后,我吃了半枚绝情丹

    两眼一闭一睁,发现自己穿越了。虽然这在穿越已经司空见惯的时代不算什么,可刚一穿越就被亲娘强喂绝情丹是怎么回事?PS:本文又名《道是无情亦有情》。
  • 锦绣肥田:农家小地主

    锦绣肥田:农家小地主

    【正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瞧一瞧,算一算啦,定吉凶祸福,看阴阳风水,成人八折,小孩半价,调戏者赠送断子绝孙脚一整套了啦!人家说寿终正寝是福,吃饱撑死的是神马?一朝穿越,不是灰姑娘变公主的戏码也就罢了,偏偏变成了农家女,神棍二叔,抠门婶婶,食古不化的爷爷,偏心的奶奶,包子爹妈,还有一不满五岁的弟弟。老天你还能再黑点吗?神马?没问题?你妹,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就被抠门婶子卖给了人家做媳妇。公婆倒是好人两枚,只是这相公怎么看起来傻乎乎的?且看吃货萌主,如何掐指定乾坤,发家致富斗极品。这位客官请自重,我只需掐一指即可让你断子绝孙……
  • 重生狠毒女王

    重生狠毒女王

    重生一次我一定不可以放过上辈子欠我的人,你们好好等着。还有他我这一次一定不会发开你的手,我一定会牢牢的握紧。向霆修“老婆,我会一直一直在你身边,,只要你需要我就会出现”江曦月“谢谢你,一直以来一直陪着我,,我爱你”
  • 网王之属于你的世界

    网王之属于你的世界

    在两人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产生了误会,当他远走德国的时候,她就知道,他们……再也没有了以后。
  • 凤凰秘宝

    凤凰秘宝

    相传,上古时期有个大妖怪,名唤艾琳王,乃凤凰之首,她收服了众妖,成为了万妖之王,在她临终前留下一句话:凤凰后裔之血乃凤凰秘宝之钥,得秘宝者不仅可成为新一代万妖之王,还可实现任何愿望!于是众妖纷纷开始寻找凤凰秘宝,及其——后代!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庭塑造孩子

    家庭塑造孩子

    本书是畅销120万册《陪孩子长大》的全新升级版。新增4.8万字,涉及二胎养育、电子陪伴以及财商培养等当下育儿父母们关心的话题。出版12年以来,它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被主流媒体和教育机构选为“21世纪父母必读的100本书”之一,读者好评如潮。本书中,李子勋以他从业30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采用案例+解读的方式,与80后,90后的父母分享面对00后,10后的子女,父母如何有效陪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紧随孩子的成长,进入全新的未来世界。
  • 娇红记

    娇红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嫡妻归来

    重生之嫡妻归来

    前世她是燕北大妇,贤惠大度,儿媳的‘楷模’,人人说起无不竖大拇指。可谁知她疯癫痴狂,阴谋诡计赐死二叔妻妾,一口一口将夺命汤药笑喂夫君?前世十八如花年华守寡,侍奉二婶娘为亲母,视夫君遗腹子为亲子,事事周全,羡煞燕北老妇。谁又知她心里怨恨扭曲,亲自落了腹中骨肉,与二叔苟合?最后,落得个人人喊打喊杀,一人一口唾沫淹死的贱妇。……一场换夫阴谋,酿成了悲剧,让她亲手害死世上唯一疼惜她的男人。全了笑面渣男,蛇蝎婶娘的算计。再次重生,龚青岚悔悟自省。恨透了前世的愚蠢不堪!这一世,擦亮双眼,誓要护夫君周全,幸福度日。可,不管她如何避让,前世那些牛鬼神蛇缠上门。二婶娘佛口蛇心,假仁假义,夺她家业,为她‘分忧’。二叔披着人皮的豺狼,狼子野心,利用她攀权附贵,当成礼物送人。三妹姐妹情深,转眼翻脸无情,背后使计要她性命,上门探亲只为爬上姐夫的床榻。既然不给她活路,她便要断他们后路。将一个个妄想夺他性命、觊觎他财产的刍狗,拍进阴曹地府!还她清静悠闲。……可许多事情,与原来有些不一样了——阴郁清冷,不善言笑的病秧子夫君说道:“岚儿,今日二婶送来几位远房侄女,占掉我们大半边院子。为夫无用,要你操持家务,却是守不住后院方寸之地。”“夫君只要能守住清白便好。”龚青岚手指如飞,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目光不曾离开账本半分。“戏本上都说三女成虎,为夫怕是抵不住。不如……将清白献给娘子,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