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800000006

第6章 钝词:拥紧,用生命温暖那些生锈的词语(6)

——不怕,因为有了黄豆,因为有了母亲,因为有了馥郁绵厚的黄豆酱,我们足以让枯燥的日月也变得莹润,有滋有味。

躺在甑锅里蒸熟的黄豆,粒粒饱满,母亲在深夜中一次次翻抄,让每一粒黄豆都浸透了地脉深处的流水。这是一次无言的沟通与交流,也是一次完美的契合与重逢。接下来是一场一场的风,风吹动落叶,吹动远天的流云,吹散黄豆里的地脉之水,却吹不走血浓于水的那份泥土的深情。

陶罐在民间的舞台上总是适时登场。在乡间器皿中最亲切的还是那些肚大口小的陶罐,它们沉默,沉默在屋檐下,沉默在不为人识的岁月的角落。大的被叫做缸或者瓮,用来盛放粮食,除夕那天会贴上红红的“五谷丰登”或一个简约的“丰”字,以感谢静默的谷神。小的一排排放好,有母亲腌渍的酸菜、辣椒和蒜茄子。而稍高的那个,青色的釉彩一抹到底,有流苏的气质,口子与底座同样大小,所以更显苗条与和谐,是黄豆酱的专属器皿。陶罐放置在屋檐下,黄豆盛放在陶罐中。盐是必不可少的——我总以为只有盐才能撑起乡村的骨骼。我们在田野上劳作,我们在大地上耕耘,我们体内排除的汗水结晶为盐,簌簌飘落于风中。所以体格健硕的五爷说,没有女人能熬,离开酒肉能过,唯一不能缺少茁壮筋骨的盐。乡下人生来粗手大脚,风风火火,是阳光赋予的秉性,是辣椒赋予的品格,一罐经年的黄豆酱,断不可缺少辣椒与盐的存在。吃一口香辣的黄豆酱,就爽到了骨子里,嚼一口硬邦邦的干粮就挺直了脊梁。

而母亲天性慈善,秋日贮藏的西瓜,绿皮红瓤,捣碎了放进陶罐里,香辣之外又多了丝丝清甜。嘴角轻轻一抿,仿佛掠过一阵田野上的风。

有时候,隔山隔水看不见远方的景色;有时候隔水隔山隔着浓密的夜,我们却能看见远去的故乡。母亲前几日刚托人送来的一瓶黄豆酱摆放在案头,一直没舍得开启。隔着阒静的夜,依稀看见母亲在秋雨中来来去去,在萧瑟的风里将目光一次次投在河泥封存的陶罐上。

多少年了,黄豆酱已经变成故乡的味道。多少年了,故乡已经化作一种酶,紧紧贴伏在胃壁上。

我知道我有一副世间最简单而朴素的胃囊,是故乡,是母亲给出的定义。我看见母亲将雨中的陶罐遮盖好,以免雨水的浸淫使它失去饱满的色泽。不能露风,不能进雨,以免伤了黄豆酱的元气。——元气,蓦然惊觉,母亲的话语中深谙天地玄机,一直到拆开泥封,这才豁然开朗,原来那么多年,母亲就像一只安之若素的陶罐,在守护着我们,不失为人的天真与元气。

轻轻启开陶罐上的封泥,轻轻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一缕故乡黄豆酱的气息,像一抹浓浓的乡愁,牵引我们踏上回家的路。

泥火盆:供养火焰的图腾

北方冷,过了十月,西北风越过田野,漫过河床,一丝丝渗入村庄的空隙。依靠在土墙根下晒老阳儿的老兄老弟,抖着膀子,抄着袖口,咳,咳,咳嗽了几嗓子,想找个更暖和的地儿,接替土墙根下温暖的时光。

泥火盆,乡下土头土脑的家伙。村东有座土窑,过了霜降熄了火,在烂瓦片里扒拉几下,或许就有新发现。烧得不够火候的土盆儿,正好拿来当做泥火盆。木匠爷家开着棺材铺子,每日里叮叮当当,敲敲打打。把大树锯成厚重的木板,把木板架在文火上烘烤,把烘干的木板揳在一起,就成了一口棺材。木匠爷说了,这人老了,手脚越来越不好使唤,你们这几个老棺材瓤子就别添乱了,多活一天算一天,让我也清闲几天。说着,喊官儿和才儿,捡劈柴,架火。官儿和才儿,和我年纪差不多,一人抱一抱劈柴块儿投入盆中,泥火盆里刹那升起腾腾的火焰。

一只泥火盆是一个尚未开化的俗世凡胎,样子木讷,却心眼厚实。泥火盆放在堂屋的中间,地儿比较大,转圈能围八九个人。松木,看上去还未干透,一经点燃,细细的木纹里直冒松油,好闻的松香味儿在火焰里打了一个回旋,钻入人的鼻孔,止不住往前凑凑,怕可惜了这么好闻的味道。梧桐木,典型的温柔细腻,薄薄的木板能凑成一副呱嗒板儿。我、官儿和才儿,在院子里把一口黑漆棺材当成戏台子,每人一副呱嗒板儿,学西乡唱坠子书的刘瞎子,唱《穆桂英挂帅》:院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斗大的穆字震乾坤。可桐木板丢进泥火盆,转瞬便化成缕缕升腾的火焰,噼啪裂开的声音,像俞伯牙摔掉那把心爱的焦尾桐琴。

总之,一入冬,田野上就会变得空空荡荡,偶尔飞过一只落伍的大雁,凄厉的叫声划破沉寂的原野,让人心生一股凉意。好吧,马放南山。好吧,刀枪入库。好吧,点燃一只泥火盆里的柴火,袅袅升腾的烟雾,瞬间填补了每一个清冷的空隙。

我家也有一只泥火盆,不过泥火盆的成色较好。那时候年轻的二哥还没下关东,就在村东的土窑上干活。泥是老河滩上的泥,胶泥,赭红,坚硬,经过无数次摔打,踩踏,性格渐变为柔和。一团柔软的泥巴,放在木制的转盘上,二哥全神贯注,双手像手捧一朵即将绽放的花蕾。转盘在旋转,手中的泥巴开出土黄色的花瓣,一条条粗粝的纹路,像时间流逝的痕迹,从此烙印在一只泥火盆上。放在土窑里烧炼的泥火盆,不能太靠近火焰的上方。二哥特意将它放在一处不起眼的烟孔里。泥火盆不言不语,不言不语的泥火盆并不会像别的土盆那样烧出光滑的釉彩。其实,打扮得再怎么光鲜有什么用呢?一只火候够足的盆子,从来不是做泥火盆的好料子,柴火刚刚燃起,只听见啪的一声,从盆底儿裂到了盆沿儿。

有时候我想,是不是还有未被现代文明侵蚀的村庄,在那个简陋的村子里,人的憨厚与纯良,恰如一只刚刚为火焰启蒙的泥火盆。它的纹理尚显粗糙,它的釉彩也不华丽,它的禀性虽木讷,但保有人性最初的真挚与坦诚。它的眼神恰如深山里的一泓泉水,清冽见底,能洞见一个人单纯透明的灵魂。

木匠爷家的泥火盆燃起来了,官儿和才儿在另一只小小的泥火盆前做作业。灯光摇曳,人声沸腾,却不能阻止两个小人儿内心静静燃烧的火焰。曾经,木匠爷问官儿,小子,长大了弄啥?官儿想也没想,捏着鼻子学《七品芝麻官》里的蛤蟆腔:锣鼓喧天齐把道喊,青呀青纱轿,青纱轿里坐着我七品县官。木匠爷问才儿,小子,长大了弄啥?才儿一甩后脑勺上的八岁毛:长大了我要挣钱,挣很多很多钱,以后咱家的棺材就不用装死人了,只装钱。

木匠爷笑了,木匠爷扒拉一下泥火盆里的木头,泥火盆里腾地升起彤彤的火光。是啊,贫穷的村庄,从来就不缺乏梦想,只因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一片如此贫瘠的土地上,才更加希望明天的日子红红火火,才更加期盼沉默的泥土能结出饱满的谷物。

雪下了,羽毛一样的雪花飘飘洒洒,给入冬的麦子盖上暖被,迎来一个又一个黄澄澄的梦境。雪落在草垛上,不会漂移的草垛只能作为留守的老人,蹲守在家园的角落。雪落在屋檐上,屋檐下的麻雀禁不住向里缩了又缩。在一个落雪的夜晚,作为乡村的守望者,麻雀只能靠一个接一个琐碎的梦之碎片,度过凛寒的光阴。

而泥火盆在乡村的老屋里,依旧在燃烧希望和梦想。

腾腾的火光下,映红庄稼汉子憨厚的脸庞。这些乡村汉子,斟满烈酒,脱下棉衣,暴露的青筋像蚯蚓一样,在脸上、脖子上和手掌上蠕动,宛若在体内点燃一团熊熊燃烧的野火。他们说收成,说女人,说木匠爷家的官儿和才儿真争气,终于跳出了农门。说不定,木匠爷手下的棺材,真的给这片土地上的子孙送走了苦难与绝望,带来了希望和喜气。

腾腾的火光下,泥火盆里仿佛闪过母亲慈祥的脸。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寒夜里,乡下的母亲,从来不舍得虚度光阴。泥火盆熄灭了焰火,还有温暖的余烬,纺线,织布,缝补衣衫。我还记得小时候,母亲将一只熄灭火焰的泥火盆放在床上,用一只杞柳筐罩住,把棉被盖在上面,被窝里就烘烤得满是融融的暖意。我还记得,泥火盆里一会变出一只热腾腾的烤红薯,或一小捧香喷喷的黄豆粒儿。我还记得母亲说,别看一只泥火盆土头土脑,傻里傻气,离了它,乡下的冬日将会变得漫长、冰冷、寒凉。

如今的乡下,很难再见到一只憨厚的泥火盆。而那些腾腾升起的火焰将作为一种图腾,烙印在乡村质朴的纹理里。翻开时间的册页,火焰升腾的地方是我们的来处,火焰升腾的远方,将是我们温暖的归宿。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诗话人生

    充闾文集:诗话人生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第四极(上)

    第四极(上)

    这是公元1912年早春的一天,以英国上尉罗伯特·斯格特为首的五人南极探险队,经历了数月地狱般的旅程,终于成功到达了南极点。就在他们准备欢呼胜利的时刻,却突然发现:挪威人阿蒙森已于四周前在这里插上了他们的旗。在一场冲击南极点的较量中,斯格特失败了。“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既愤怒又悲伤的斯格特在日记中写道:“再见了,我所有的梦想。我的上帝!这真是个可怕的地方,我们使尽了全力,却无法得到第一人的荣誉……现在我们要回家了,这将是场艰苦的斗争,我不知道我们能否回去。”他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

    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

    本书将满族小说创作的总体业绩与满族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流变相联系加以考量,与满族曾经普遍接受中原汉族文化而又注意葆有自己的审美特征相联系加以探究,在学术史上首度完整地对满族小说通盘成就做出梳理。本书旨在展示出满族小说与汉族小说的“同”和“异”;既要认定汉族文化给予满族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也要看清满族小说创作与中原汉族文化的审美差异,从而阐释出满族小说创作回馈给中华文化的多重价值所在。
  •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

    本书由杨志学、唐诗等九位博士领衔主编,从全国各个报刊遴选出2015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200余首;这些诗歌在思想与情感内容方面不仅格调健康,而且有新的开拓,在艺术上也有新的探索,一卷在手,可以尽览我国全年诗歌风貌。《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在我社连续出版多年。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热门推荐
  • 狭缝生花

    狭缝生花

    我愿狭缝生花为你绽放,我愿后退脚步与你并肩,可是……能不能在我退的时候,你别停啊!你非得气死我不可是吗?!我说了多少遍!这些女的我不喜欢~这个男的我也不喜欢!!!
  •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其人其事

    鲁大是麟州永固乡鲁家村人,大名叫鲁大福。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子,人们从小就鲁大鲁大地叫,时间长了,倒把他的大名忘记了。鲁大是50年出生的,今年57岁,他和陕北所有的农民兄弟一样,挨过饿,受过冻,吃过不少苦。鲁大命运的转变是从97年开始的,那年他47岁。鲁家村有九座山疙瘩,下面压着厚厚的优质煤。国家大力开发麟州煤田的时候,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有几个农民朋友找鲁大商量说:“你是鲁家村的村长,鲁家村地下都是煤,咱们穷一辈子了,狗日的也开个煤矿,挖煤卖卖。”鲁大说:“好,咱他娘的就开个煤矿,国家办国家的咱办咱的。”
  • 拍手笑沙鸥

    拍手笑沙鸥

    于爱情而言,世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期盼相爱并且白头偕老。但爱情也有很多种,有的痛矢所爱以至于报憾终生,有的爱而不能相忘于江湖,有的爱而不得无可奈何,还有的因爱而狂以至于两败具伤。
  • 庭院深深知几许

    庭院深深知几许

    雨打梨花深门闭,忘了青春,误了青春。深宫之中,青春易逝,但永远有人年轻。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帝王的宠易得,但是爱呢?苏子卿出身风月之地,地位低微,但是从进了宫门之后,她便不再妄自菲薄。她知道自己是谁。她知道自己可以走的更远。一朝皇妃,一朝皇后,一个王朝的女帝!且看一个小丫鬟,如何存活于深宫之中。
  • 在美漫抽取魔兽争霸技能

    在美漫抽取魔兽争霸技能

    穿越漫威五年,梅乾只想靠着自己开的理疗馆来实现财务自由。即使有着众多技能傍身,梅乾也不想去趟时间线上的那些浑水。谁知,世间的很多事不是你不想,你就能逃过的,就在那个漫威村长踏进理疗馆的那一刻,很多事就会让梅乾身不由己。
  • 南武林北江湖

    南武林北江湖

    澄江为界,天下两分,自大乾南渡,此等局面以有一百八十余年。如今南方大乾朝堂混乱,昔年武林旧事再起,局势波诡云谲;而北方大苍治国无道,民不聊生,义军自江湖而起,则烽烟之下,往日恩仇必将分明。那一年,大乾尚在,大苍未亡,一个怀揣光明的年轻公子带着满心的希翼,走过大乾武林,渡过澄江,来到大苍江湖。
  • 快穿之妖妃人生

    快穿之妖妃人生

    【综影视】(包月免费)二十三世界的克隆人因背叛身死,芯片意外掉落二十一世纪平凡女孩车祸后的大脑内,本以为能得到平凡的幸福,却再次被贪心的人类陷害身死,之后穿梭无尽时空,以人身养魂,完成不同人的心愿。女主是狠人,虐渣男,此文爽文。叶妖妃:乖,叫我女王陛下!本文穿电视剧电影,偶尔有原创世界,没有固定cp,试情况而定,性别可变
  • 小护士成长日记

    小护士成长日记

    她是学霸,成绩从来位居榜首,无奈只能选择名不经传的专科学校。她是耀眼的大小姐,却一直是宵小之辈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她是传说中的大理段氏传人,一叶知秋,管中窥豹,古老而神秘。她精通歧黄之术,一手指灸疗法,能活死人肉白骨。她身怀绝世武功,一经出手,便让江湖各路枭雄闻风丧胆。她对爱情忠贞不渝,一朝情定,缘许三生。但其实,她真实身份就是一个小护士……且看她如何从小小护士一步步做起,叱咤商场,称霸官场!
  • 小先生

    小先生

    苏浅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隐姓埋名女扮男装潜入刑家。刑澈是刑家最小的儿子,他腹黑聪明,有滨江城第一爷的美名。苏浅身为女孩子每次面对他总是莫名心悸,一次酒醉后有了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方樱林寄君心

    一方樱林寄君心

    三百年前那日如同一场噩梦,斩断了秋樱落最后的坚强。三百年后,重修仙道,成就一方传奇。从不知她心底的痛未曾被抹去。而那妄念钟的一声震响打破了一切……这世间没有孽缘,没有。就算有,也绝不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