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9800000027

第27章 稼穑:母亲,你用草的词汇向我诠释家的含义(7)

那是老祖母的一片地。老祖母,你在春天走过田埂时,是不是听见麦苗沙沙的笑声、大风呼呼的喊声、那条忠实的老狗低低的吠声?我们知道你老了,怕你找不到来时的路,于是,把早已散架的一柄镢头敲打上,给你做拐,让你拄着,领着你去看你种了一辈子的庄稼地。

村庄里也有夏天,离开夏日的煎熬,我们的日子仿佛就不能叫做日子。老祖母偷偷地,在夏天的玉米地里赤裸着肩膀,袒露着松弛的乳房。老祖母不说话。满地的玉米都是老祖母的儿女,神色凝重地看着老祖母赤裸着上身。老祖母的青春,被村庄偷跑了,被土地掩埋了,被早早死去的祖父带到了异地他乡,远远地埋葬。祖父死时,瞳孔发散,面色潮红。祖父说,我又看见你俏不叽的模样了,光着身子,沿着那片地,一直跑呀跑,跑到天边,跑到我心里。自此,你的青春就消失了,你找不到了。在时间的荒野里,有很多东西,我们昨天看着,花开的花开,叶绿的叶绿,后来就都看不见了。老祖母一弯腰把一朵草花插在花白的鬓发,那条老狗呜呜了两声,看着西天的云彩,熏醉了老祖母核桃皮样的脸庞。

老祖母,我知道,你一直在播种时间,把种子,一粒,一粒,播种在泥土里。你不会像村子里的青皮子那样,三天两头走到那片地里,看种子是否露出了芽尖。那些种子其实就播撒在你的心里。你会拈起一缕春天的风,洒一场三月的雨,用梦里松软的那双手,犁犁耙耙,让种子的床,温和柔软。本来,那些种子就是你的孩子呀,那些庄稼就是你的儿女。长大,长高,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你要做的,不过是在村子里细细梳理时间的绳结。

凌乱的乡村时间,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这一天的日子该如何打理。我们不是流水线上的一员,我们和村子也没有隶属关系。村庄承载我们的时间,我们在村庄的时间里悠然度日。数鸡,喊狗,和醒来后倒嚼的老牛诉说在过去的时间里打捞的忧伤与快乐,失落与满足。村子里的日子亮堂堂的,即便是在凉月满天的夜里,也能听见时间水流一样的念珠声。

老祖母猫着腰,把馒头屑放在蟋蟀的洞口,把一片肉放在老鼠经常走过的地方。在村子里,老祖母不光待人祥和,更希望那些小小的生命,蟋蟀在嘀哩中安慰我们的孤单,老鼠在夜色里给我们空虚的时间带来一点点热闹的凌乱。

没有草的土地,是不会收获粮食的。

没有荒废的时间,不叫真正的日子。

我承认,我是老祖母嫡系的子孙,一生下来,就学会了如何在老河滩上虚度光阴。我看一尾鱼在明净的水流里闪烁鳞光,不厌其烦地在水草间穿梭。它们有很多时间,不用关心所谓的正经事。它们也不用天天想着鲤鱼跳龙门的崇高理想。时间还早着呢——在老祖母的时间荒原里,我们首先要听见自己的心跳,看见自己的影子。然后,才在风里去寻找大地上的朋友和伴侣。老祖母从未教给我们什么,我也一直没在教科书里看见老祖母说过的只言片语。总之,土地是用来播种的,泥土是用来生长的,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附庸。我们从时间中来,在时间里消失,到最后,时间并不能证明谁是小人物与哲人,无论谁都会化作飘散在风中的微尘。

老祖母,沿着故乡的田埂,我还能看见你的足迹,小小的,像一个个尖尖的粽子。你生养了我们,给我们铭刻上乡村的刺青,给我们烙上乡土的刻痕。从此,走到哪里,身上的泥土气息再也挥之不去。

泥土能用来承载什么?

村庄又能寄托什么?

老祖母死了,会不会在一天的清晨苏醒,手打凉棚,站在村庄的最高处,看村庄之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老祖母从来讷言,即便是絮叨,也在寂静的夜里。老祖母只对自己说着话:星星亮了会灭,月亮圆了会缺,日头升起会落,花儿开了会谢,草儿青了会黄,叶子落了还会再绿。只有穿越夜色的风,偷偷爬进老祖母的木格窗棂,在季节的记事簿上,记下老祖母凌乱的絮语。

然后,走出村庄,昭告天下。

风拍打着老椿树坚实的躯干,风抚摸着小桥下悠悠的水流,风停驻在老祖母的那片地上,看庄稼一天天生长,青绿,绵延,葳蕤老祖母的时间荒原。

——我看见老祖母变成了一阵风。

多年以后,从他乡匆匆赶回的伯父,请风水先生在那片地上看了一方好穴。说是金沙铺地,玉带缠腰,决意要把老祖母从西洼地里迁迎回来。时间凝固着,风不知躲向了哪里,一锹,一锹,将潮湿的泥土翻上来,露出老祖母业已腐朽的棺椁。年过七旬的伯父,哽咽着,老泪纵横,用手将棺木上的土一点点拂去,忍着悲伤将老祖母的棺木启开。——老祖母在笑,蓝布大襟上一朵火焰般的花朵,鲜艳而生动。老祖母的脸红润着,原本核桃皮一样的脸色,看不出一丝皱纹。花白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变得青丝如瀑。阳光流苏般洒落,瞬间温软了老祖母僵硬的肢体。

七憨爷说,真真的,一个死去多年的人,就像活过来一样。

老祖母还是化成了一缕风,在启开棺木的刹那,一切不复存在。伯父痴坐在地,向天哭诉,早知如此,何必找什么狗屁风水先生。

老祖母不会后悔,如愿以偿地安放在属于她的那片地里,春来了秋黄,夏走了雪落。老祖母的那片地,始终生长一茬又一茬的庄稼和一季又一季旺盛的野草。

守住自己的那片地,人就不会寂寞。自己种下的种子,就能打下自己的收成。老祖母的那缕风,累了就在田埂上歇歇;闲了,就在草尖上刮刮。从村庄到田野,只不过一眼望去的距离,我们在你慈祥的目光里,在你的时间荒原里,还会来来去去。

三老祖母的时间荒原

老祖母老了。老祖母的时间荒芜成一片苍茫的冬日原野。

那些鲜活的记忆,那些活生生的村庄里的事物,如今一一逃逸,再也不听从老祖母无声的召唤。我走过老祖母的身后,想拂去粘连在她身上的枯草残茎和落满双肩的尘埃,老祖母依旧木讷着眼神,忘记了我曾经是她一脉相承,传继下来的孩子。

谁没有过快乐的童年时光呢。仿佛生命的开始,每个人都拥有天使般的清澈与单纯。你赤脚走过的那条小河,冬去春来,野草爬满了老河滩。你的眼神比河水还要明亮,轻轻掬起时间的水花,悄然从指缝间流走。老祖母,你不会想起很多年以后,你成了别人的老祖母,我们一一窃取了你的活力与青春。像一座建在村庄里年深日久的房子,昨天抽一块砖,今天掀一片瓦。曾经,我们多么温暖地住在同一片屋檐下,听飞过村庄的鸟语,看门前刺槐树的花开了一季又一季。我们太不甘于贫穷,不甘于黑黑白白的寂寞,到后来,剥皮抽筋般摧毁很多缓慢时光里的事物,干着一些自以为是的事情。

老祖母老了,老了的老祖母在她的时间荒原噤了声。春来时,燕子飞过老祖母的眼帘,再也唤不醒一丝涟漪。秋天时,落叶翻飞,老祖母踟蹰在飒飒秋风里,无怅然,也无欢喜。

村子里的房子,一天天空了下去。牛叫声逃逸,农具逃逸,一些缓慢憨厚的事物一一逃逸。它们去了哪里?或许是从前吧——老祖母,从你木讷的眼神里,我能读懂。正向行驶的时间轨迹之外,还有另一条通向从前的时间之路。原本,一个人生下来就开始向前行走,到后来就完全变了样子。有一种叫回忆的东西,会牵着我们的手,像儿时老祖母牵着我们,一一辨认,这是月亮,那是星星,这是草,那是庄稼。

我们站在时间回溯的路口,呼啸的风撩起往日的尘沙,冷硬地,灌满思绪。对了,老祖母,你开始日渐苍老的眼神,是不是就要走过冬天,在无尽的时间荒原上醒来,走向繁花似锦的彼岸。

村庄隐忍着,在每一个黎明到来之前,缄口不语。太阳的光芒又能怎样?现实的轰鸣又能怎样?倾轧而过的流水作业又能怎样?我们在压抑的空间里,已经走了很久。我们在飞扬的尘沙中,已看不清自己来时的面容。我们奢望着和星空大地一起,享受耕耘播种的快乐,哪怕是泪水,也不曾将我们执著的热望淹没。

老祖母,你不要哭泣。你是不是看见了自己年轻时的样子?粗大的麻花辫,灵动的腰肢,走过村庄时能惊起一股小小的旋风。那些粗憨的庄稼汉子,不以为耻地向你表白着心中最真实、裸露的想法。有时候,文明不过是刻意给人穿上一件铁裤衩,表面的繁缛斯文并不能掩饰心中龌龊的想法。一曲花儿,一曲信天游,从民间深处火辣辣地飘进现实的耳廓。很难说,高雅就是掩盖了真实的高雅。

清白的月光之下,小河里的水从来没有这样温柔、体贴、惬意地滑过老祖母光滑的肌肤。知更鸟在夜色中沉浸,虫鸣交织,给老河滩的芦苇荡蒙上一层迷幻的色彩。

老祖母,天地一派澄明中,你是村庄里最干净整齐的新娘。撩拨的唢呐响了三天三夜,宣告了一个人处子时代的结束。

扑面而来的烟火日月,寂寞的村庄,只因有了老祖母,日子才像模像样。

有一段时间,我恋上了老旧的光阴。老祖母就站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看我翻箱倒柜找一些老东西。一把长命锁,是老祖母的外婆留下的唯一一件饰物。老鼠憨态可掬的样子,不知出于前朝哪位工匠的手艺。时间的水流,并未磨灭往昔的镜像,一件小小的器物不知温暖过多少灵魂。老椅浸透时光的暗红,光滑的扶手被打磨成了一弯月牙。老椅只适合老态龙钟。如今,老祖母宽袍大袖地坐在里面,依然有些传统的样式。尽管我们有时不太喜欢,嫌拘束,可是老祖母的怀抱谁又不曾依恋过呢?包括那些老掉牙的催眠曲,包括老祖母倦怠着眼神,拂一拂手,让我们到野地里尽情玩耍。

留下孤单的老祖母吧。忘记那些缓慢的日子?或者,摒弃一切清贫、简陋、与乡村古朴的光阴,让我们都住进十层、百层的云霄,无限漂浮在漫漫的时光旅程?

终有一天,老祖母寿终正寝的那天?终有一天,老祖母不会在村庄里醒来?终有一天,我们像一群失忆症患者,再也找不到村庄与原野,在笙歌之后的一派死寂中,品味失去故乡故土的滋味。

体态臃肿的老祖母,迟钝的手势,再也不能驱赶一群落在田间的鸟雀。祖父扎起的稻草人还在,还在孤单守望什么。村庄里的老屋还在,横断的窗棂像缺失了牙齿的干瘪的嘴唇,任凭一阵风打着呼哨,在时间的荒原上来回穿梭。

我们的脚步走走停停。我们只有在冷寂的刹那,才会偶尔返回曾经的时间轨迹。我们多像一群群欲望的候鸟啊,南去北飞,寻觅一个永远没有谜底的答案。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能用一种无奈的私语告诉自己,曾经我也是一个有家的孩子。

年迈苍苍的老祖母向地平线走去,老祖母的时间荒原,单薄的炊烟又起。村庄在远处,村庄在近处,村庄在老祖母的心里。

我只记得,除了一条朝向正前方的时间之路外,还有另一条道路蜿蜒在心底。安静、真实、良善、单纯,像一株植物的灵魂,春去秋来,花开花谢,籽实结满时间的枝丫。

时间的证人

一牧羊人的下午茶

那些羊儿在青草地上躺卧,躺卧着的羊儿像天上的白云那般慵懒。小河里的水,一开始无声无息,到了拐弯的地方就拥挤喧哗起来,天上的羊群影子就散了,地上的羊群有的支棱起耳朵,聆听流水清澈的喧哗。牧羊人躺在斜坡上,嘴里衔着一枚草茎,手中拈着一枚草茎,鞋底被青草的汁液染成青绿,浸到千层布万根线的棉布里。仿佛牧羊人的一辈子都在与青草为伍,与羊群做伴,即使天上的云飘过了千年,小河里的水流了千年,也未能改变牧羊人脚下的路径。

小时候,牧羊人并不觉得牧羊有什么好。早早醒来,羊栅栏里的羊就像一群早就睡醒的赶路人,有的用犄角顶开羊栅栏窄窄的木门,有的在后面咩咩叫着起哄,有的更是能耐,从一群羊身上踩踏而过,俨然一个修炼过绝顶武功的高人。牧羊人说不上讨厌也说不上喜欢,从一只卷毛羔羊的眼神中看见一汪清澈的泉眼,从一头母羊的眼神里读出万般慈爱。

草是千年的青草,河滩是千年的河滩,牧羊人不知道每一株草的名字,但清楚地知道羊最喜欢哪一种青草。有的草长得枝肥叶嫩,其实充盈的汁水极为苦涩,羊吃过一次就不再理睬。有的草长得纤细柔弱,从泥土的夹缝里探头而出,羊等着,等到这些柔嫩的叶片长大长高,这才舍得下嘴。

其实作为一群羊也有羊族的秩序。那头用威风凛凛的犄角撞开羊栅栏的羊,是羊里头的王者,头羊。头羊相当于一个外表威严,内心宽宏的领袖,每每走在羊群前面,觊觎的野狗不敢惹,别的羊群里的头羊也不敢轻易挑衅。羊群走到半路时,一只跛脚的母羊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哀哀而鸣;头羊转回身,用眼神警示这个看似散漫的队伍。于是羊群就慢了下来,等着,等跛脚的母羊归队,这才向河滩上飘去。

同类推荐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自选集

    梁晓声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英雄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平民化风格,现实主义的寓言化风格。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等多个维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与推崇。本书精选和节选了梁晓声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雪城》,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母亲》、《老师》、《黑纽扣》、《白发卡》、《红磨坊》,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鹿心血》、《鸽哨》,以及散文《龙!龙、龙》、《复旦与我》等篇章,全面反映了梁晓声的创作成就。
  •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本套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民俗话旧》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作者饶有风趣讲述了旧时不少鲜为人知的民俗民风。
  • 中国香港文学史

    中国香港文学史

    香港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由于这种发展所带来的报业的发展,香港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紧张的生活节奏……都在向文学要求着快餐式的精神消费。随着香港商业化程度的提高,通俗小说也以一种超过严肃小说发展的速度来满足市民的需求。
  •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成就很好的散文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于扬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五四”运动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辗转任教,1925年受聘于清华大学,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创作上转向散文。《踪迹》《背影》等脍炙人口的散文集即写于此时。1931年赴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将沿途所见所感集成《欧游杂记》流传一时。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在学术研究上成就斐然。1948年拒受美国救济粮,表现出一个爱国文人的高尚情操,后因病去世。
热门推荐
  • 鹤峰禅师语录

    鹤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眷

    宠眷

    起死回生未必是好事,温灵筠刚在异世重生,就发现自己已经陷入前狼后虎的境地。惹不起总躲得起吧,温灵筠打定主意远离是非,安心做着各种美食,看看宅斗宫斗神马的丰富生活,可偏偏有人不容许她作壁上观。
  • 内向思考

    内向思考

    独处是一种心境,一个可以心无旁骛地内向思考的空间,一种将头脑和灵魂结合在清晰的信念当中的力量。然而随着手持设备等媒介的普及,让我们被爆炸的信息和他人的想法占据,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正渐渐失去独处的时刻。运用独处,忍受孤独,内向思考,是每一位追求卓越者都须面临的课题,而内向思考所带来的自我空间和时间,将使你思维沉淀,更具创意和爆发力。雷蒙德·凯特利奇和迈克尔·欧文用历史故事和深度分析,向我们解释了独处怎样提高逻辑思维,激发创造力,掌控情绪,以及产生克服困难和负面影响的勇气。《内向思考》让我们重新正视独处,以及独处能带给我们实际的技能和认知的提升。
  • 娱乐璀璨星光

    娱乐璀璨星光

    我叶辰,要做娱乐圈那颗最靓的星!!!!非种马文,不喜勿喷~
  • 一世之功

    一世之功

    理科大学学生沈凌因缘际会穿越到明朝伯爵府庶子身上,开始自力更生的科举,出仕,改革的奋斗中。嫡母谋害,兄弟排挤,靠自己改变着一切。嘉靖帝,杨廷和,张璁,严嵩,海瑞,戚继光...沈凌用自己现代的物理知识和“拍马屁”的功夫用自己的角度,调教这大明盛世。同时请正视历史,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 房地产大富翁

    房地产大富翁

    如果审视许多富翁的致富道路,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投资过房地产。他们的观点是找到被低估的房产,低价购买,选择合适的操作手段就可以获取收益。关键是要明白要使用及何时使用哪种策略,制定最适合自己预算和需求的房地产投资计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若为魔

    我若为魔

    何为人?一眼人。何为魔?一指魔。何为神?一枪尽挽破,众神殇歌落!千年约,上古血,万道龙魂卧黄沙,笑尽癫狂临天下。尽悲廖风霜,还伴儿女情长。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吾若成神,天下无魔。吾若成魔,神奈我何?弑神之路,仗枪轮回不顾!血肉成枯,吾让苍穹臣服!
  • 绝对主角之灵傀

    绝对主角之灵傀

    穿越到能拥有强大力量的世界应该很兴奋吧?可当你发现处处是绝境而你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一死的命运时你会怎么办?当你又发现天下苍生需要你拼尽全力还要牺牲生命去保护时你又会怎么办?你会努力修炼打到boss以拯救苍生还是自暴自弃反正终究一死干脆趁早享乐呢?赵天弃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或许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吧,他就是个天弃之人,所以才会这么倒霉!
  •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2017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