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400000014

第14章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北宋·林逋

底处凭阑a思眇然,孤山b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c。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题解】

林逋,北宋著名词人、诗人。因其酷爱梅花、仙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此诗是作者秋日游览孤山寺,在端上人房中饱览美景时所作。诗歌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深远的景色,并透露出一种神秘幽寂的意境。

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驰,幽思因何而起呢?读者只能从颔、颈二联的四幅风景画中寻找。先是一幅“林中寺”:阴森森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闪现出几所寺院。诗人身处佛地,心有佛法,所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佛寺,这便是佛教中所称的“观我”。第二幅是“葑上田”。这与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境相仿。第三幅是“空中鸟”。诗人描绘的这只“独鸟”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更刻画出作者孤单寂寞的心境。最后一幅描绘了人间的景象,即“墟里烟”。四幅图画展现的正是端上人日日置身其间的幽深清寂的环境。而这种环境与林逋这位幽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恬静心境、闭逸情致正相吻合。作者从中领略到了佛法的真谛,万物空相,缘起性空,渺然幽思便由此而起。

【注释】

a阑:通“栏”,即凭栏。

b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旁,是西湖的一个著名景点。

c葑上田:“葑”即菰根,俗称茭白根。“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活用水田,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汉武

北宋·刘筠

汉武天台a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蛾。

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b先成此日歌。

夏鼎c几迁空象物,秦桥d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e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题解】

刘筠,北宋文学家、诗人。宋真宗咸平元年进士,参与修撰了《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

汉武帝在绛河边修建仙台以求长生,然而这高彻云端的天台却是由无数民脂民膏堆砌而成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穷尽民力以满足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往往是为自己掘好坟墓。人们只看到了陵谷变迁、田园改貌,却始终不曾见过麻姑的样子。作者从根本上否定了仙人的存在,因而求仙也就是虚妄的。汉武帝虽得九鼎(指天下),但执迷不悟,一味求仙,荒废政事,其结果只能和秦始皇一样,石桥沉没,江山难保。诗歌的尾联作者以司马相如自比,希望自己的这篇诗歌不要像《大人赋》一样,本是讽刺却被人误解,起到了相反的效果。他主要讽刺的对象是宋真宗,这位皇帝当时正在迷信求仙,刘筠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

【注释】

a天台:汉武帝在绛河边所修建的高台,用以求仙,又称“仙台”。

b瓠子:汉武帝亲临黄河决口现场的即兴诗作。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决入瓠子河,淮、泗一带连年遭灾。至元封二年,汉武帝在泰山封禅后,发卒万人筑塞,下令以薪柴及所伐淇园竹所制成的楗堵塞决口,成功控制洪水。

c夏鼎:传说夏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的鼎。鼎上镂刻山精水怪,使人民知其形状,以后在山林川泽中遇上可以辨认而不被迷惑,后用夏鼎来代表取得天下。

d秦桥:据晋代伏琛《三齐略记》所载,秦始皇东游至齐,在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相见。海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

e相如作赋:指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作品《大人赋》。此赋主要讽谏汉武帝不要求仙,但是因为描写富丽、想象丰富,反而激起了汉武帝求仙访道的兴趣。

景阳台怀古

北宋·徐铉

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代a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题解】

徐铉,宋初文学家、诗人。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徐铉是南唐的亡国之臣,他对于南唐的灭亡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作者登上景阳台,面对江南不变的秀丽景色黯然伤魂,“后主”刘禅亡家不悔,“乐不思蜀”伤透了蜀臣之心。徐铉所侍奉的后主李煜也具有相似的特点,既然“主上”都不会为家国的衰亡而伤心,“我”这臣下又何苦伤神呢?看似是作者的自我排解之语,实际上包含了深刻的讽刺。“江南异代长春”显示出作者深刻的哲思,朝代更替与长久不变的自然相比,引申出了天地久长、人事转瞬即逝的感受,并纳入到人生有限而自然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

【注释】

a异代:改朝换代。

除夜

北宋·徐铉

寒灯耿耿a漏迟迟,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并随残历日,春风宁识旧容仪?

预惭岁酒难先饮,更对乡傩b羡小儿。

吟罢明朝赠知己,便须题作去年诗。

【题解】

这是一首描写除夕夜晚的诗歌,诗中对时间流逝的微妙感觉把握精到,显示了诗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人生短暂的感叹。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对“新”与“旧”、“往”与“今”的辩证关系的深刻思索。

诗歌的首联描绘了寒夜之中,独自守岁等待时间流逝的场景。在一岁将尽的除夕夜,这种场景更能激起作者珍惜时间的感受。“送故迎新了不欺”则表达了诗人无可奈何之情,也说明他准确地把握住了时间的一维性、不可逆性的特征。时间是最为公平的,它不会为任何人驻足停留,这种难以改变的客观规律使得诗人心中升起无限的惆怅。诗歌的尾联饱含辩证的理趣,作者在除夕所写的诗篇,第二天就成为“去年”的“旧作”。在这种对比中更显示出时间的迅捷与快速,而“新”“旧”之间的转换也如此快速。作者的精妙构思建立在他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上,愈读愈有味。

【注释】

a耿耿:指微明貌。

b乡傩:典出《论语·乡党》:“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傩是民间的一种歌舞戏。后世指迎神驱鬼的民俗。

示张寺丞王校勘

北宋·晏殊

元巳a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班班雨,宿酒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b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c才。

【题解】

晏殊,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晏殊与其七子晏几道,被尊为北宋词坛上的“大晏”和“小晏”。

这首诗是作者酒后抒写怀抱的作品。“无可奈何花落去”写的是自然景物,暮春时节,花皆凋零。作者感叹落花,是因为盛开的花朵往往令人联想到勃勃的生机,因此落花常被诗人用作年华消逝、爱情变质、理想消退、事业失败的象征。这种美好事物的消逝有时并非人力所能改变,如同落花乃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般。燕子南北迁徙,也象征着冬去春来,是一种无穷交替的人生感悟。“似曾相识”赋予燕子以人的感情,这是人的意识在物象上的投射。“花落去”与“燕归来”隐含着时间的交替,而人生就在这无穷的交替之中逐渐衰老直至消失,这是作者感慨“无可奈何”的主因。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他在短暂的人生中还发现了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人情”是可以超越时空而永恒存在的,这就是“似曾相识”的含义。作者将两种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并创造出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是宋代哲理诗的典范之作。

【注释】

a元巳:上巳节,每年阴历的三月初三,古代时官员在这天休沐,有“祓除洗浴”的习俗。

b游梁赋客:指汉代的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他们当时被梁孝王招揽幕下,称为梁王的宾客,天天在梁园饮酒作赋,因此称为“梁园赋客”。

c青钱万选:典出《旧唐书·文学传》,张荐被员外郎员半千称赞“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后用“青钱万选”比喻有文采、有才华的人或文章出众。

【名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赴桐庐郡淮上遇风(三首选一)

北宋·范仲淹

其三

一棹a危於叶,旁观亦损神。

他时在平地,无忽险中人。

【题解】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途中所作,陈与义《后山诗话》中道明此诗的来历“范文正淮上遇风作此诗。虽弄翰戏语,猝然而作,其济险加泽之心,未尝忘也”。范仲淹作为一名在政治上力图有所作为,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一生也是屡经风波、仕途坎坷。在改革的过程中,他所经历的政治波浪就如同现实中遭遇风波一样危险,个人的力量往往如同一叶扁舟漂浮在河海之中,这样危险的境地就是旁观者看到也会胆战心惊。作者提醒自己,将来如果重新回到庙堂之上,切勿忘记了那些经历政治波折的时刻,对于那些正在经历风暴的历险者也要施加援手,因为居安思危和处危思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注释】

a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这里用来代指小船。

八月十四夜月

北宋·范仲淹

光华岂不盛,赏宴尚迟迟。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

来夕如澄霁a,清风不负期。

【题解】

此诗作于中秋前夜,这本是阖家团圆的美好佳节,作者却在首联描绘了一幅将圆未圆的秋月图。“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期待月圆实际上代表了人类对完美的追求,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的人们渴望万事得全的美好愿望。佛经以十五满月代表破除迷惑的最高境界,而范仲淹这首诗也明显受到了佛教哲理的影响。诗歌的尾联是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也是这首诗的落脚点:人生在世,万事不必刻意追求,而应遵循客观规律,真正做到豁达,不受世俗羁绊。“来夕如澄霁,清风不负期”,作者用淡淡的彩笔,抹上几许亮色,又带来几缕凉风,“澄霁”、“清风”与“光华”相呼应,便使整个画面色彩更加柔和而美丽,阵阵秋风又给惆怅的情怀平添了几分爽意。

【注释】

a澄霁:天色清朗或廓清。谢灵运《游南亭》:“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名句】

天意将圆夜,人心待满时。

书扇示门人

北宋·范仲淹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题解】

这首诗明白如话,用浅近白话写成,在平淡流畅的语言中说理,却意蕴深厚,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一派青山风景恬静优美,前代人留下的田地已经被后人占有了,但是现在的占有者切莫得意高兴,因为手中的田产还会变成再后来者的财产。山河依旧而人事更替,得失不会永远不发生变化,财产如此、权势如此。得失总是在相互转化,今天的得会变成明日之失,事物总是按照这样的客观规律发展变化着。范仲淹这首诗提醒众人“休欢喜”,正是看到了“得”背后所蕴含的风险,一方面教育人们要居安思危,一方面也勉励众人不要被眼前的失败所打倒,因为祸福相依,今天的失败也可能转化为明日的成功。

小桧

北宋·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a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题解】

韩琦,北宋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作者托物咏怀,借咏桧柏来表明个人的坚贞志向。作者之所以将“小桧”移栽到窗前,并不是为了观赏。“养成隆栋亦非难”一句,透露出作者对“小桧”的期许,因为它长成参天的栋梁之才亦非难事。但是作者更看重的是它岁寒不凋的品格,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韩琦一生历经了多次政治风暴,他在宦海浮沉之际却一直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坚贞的情操。这首诗既是韩琦的自况,又启示着人们培养人才不能只考虑其外在,而忽略了其本质,对人的培养要更关注其内在的品格,从小注意其情操和素质的培育。

【注释】

a隆栋:指高大的栋梁,后用来比喻栋梁之才。

献范公诗(节选)

北宋·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题解】

这是一首献给范仲淹的干谒诗。这首诗全诗无传,只留下了这两句,因为饱含讽喻和哲理意义被保存下来。诗句的原意是要向太守范仲淹说明,直属于州郡府衙的官兵因为任职的关系较为接近太守,所以能被优先推荐。这种情形实际上是对现实不公的控诉,只是借助了较为诗意的表达方式而已。利用与官员亲近的关系来取得自身的利益,这种讽刺性在今天看来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近水楼台”也演变为成语,用来批评讽刺那些为了照顾关系而给予他人特殊利益或便利的人。

【名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画眉鸟

北宋·欧阳修

百啭a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题解】

诗人通过画眉鸟在山林中和鸟笼中两种不同鸣叫的对比,抒写了个人摆脱名利枷锁,回归自然的深意。诗人托物寓情,以读书人的境遇为意象所指的深层含义。“金笼”固然是一种安闲、舒适的生活,但是一旦被锁入其中,生活形态也就发生了变化。丧失自由的代价是再也不能唱出那种顺乎天性的“自在啼”了。中国古代士大夫也面临着这样的生存困境,他们身处江湖之时,往往能够自由地写作,展现出思想的锋利和光华。这种文章一旦被统治者所知,就要千方百计地拉拢“人才”,将他们豢养在朝堂之上。这时的文人们一旦为舒适的生活方式所规训,也就失去了原本的自由写作的状态。他们畏首畏尾,惧怕失言带来的祸患,文章写得四平八稳,也就无所谓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了。

【注释】

a百啭:鸣声婉转多样。

赠学者

北宋·欧阳修

人禀天地气,乃物中最灵。

性虽有五常a,不学无由明。

轮曲揉而就,木直在中绳。

同类推荐
  •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选集:文学与哲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一生曾获32个博士头衔 。叶君主编的《文学与哲学(胡适文选)》收录了胡适先生文学、哲学理论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可以从中了解大师的风范。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惊才绝世的谦谦君子,谈诗谈酒谈风月;或才或貌的千古佳人,论情论爱论年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多少英雄豪杰已湮灭于尘埃之中,唯有那些才子的腕底波澜、笔底明珠仍然照亮着后世人们的心。“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之中去品味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探访传奇女子的浪漫传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窥探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一生。吟最美的诗,喝最烈的酒,醉眼阅世,人生尽欢。
  • 《都嘟》第二季

    《都嘟》第二季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四十三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我欢喜生命本来的样子

    本书为李叔同作品精选集,收录了李叔同有关人生经历、出家原因、艺术成就、禅心修养、私人书信等方面的文章,分为“出家前后”“艺术丛谈”“明月禅心”“经国文章”“良师益友”五辑。其文风真挚朴实,充满情感,尽显弘一大师生命本来的样子。文中配以李叔同的书法、绘画、照片等,领略他博大而独具魅力的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中国的兵马俑、中国的悬空寺、北京故宫等等这些世界的古代经典奇迹,是我们世界人们中的经典,全书中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有“上古建筑”、“中古建筑”等等。
  • 正邪天下(5)

    正邪天下(5)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这部作品,以社会转型期广袤的农村创业天地为背景,以刑满释放人员沈南北出狱后打工和回乡创业破茧重生的生活和心路历程为主线,以细腻独到的叙事手法,描述了沈南北与监狱长李剑及其父亲老狱警李建国、李剑的儿子狱警李禹、村官李岚一家三代的人生交集与情感纠葛,通过几代人不同的思想情感,把读者引入这类特殊人群的内心世界,体味人生的冷暖,感悟人性的温度,讴歌了崇高的道德和美好的人性。
  • 月书白传之蜕变

    月书白传之蜕变

    不学无术的阔家少爷,在父亲的强迫下参军,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到一个军人的转变。这里将告诉你信仰是什么?
  • 专属恶魔:你是我的甜蜜蜜

    专属恶魔:你是我的甜蜜蜜

    再度重逢幼时的噩梦少女,她不仅不记得他,还住进了他家,更恐怖的是她竟然在日常相处中给他投毒下药,让他得了一种见不到她就浑身难受的病。他为求自保只好一路替她保驾护航,可这小没良心的白眼狼在占有他的心后拍拍屁股就溜走了,这等操作简直让他怒火中烧,他决定逮捕她回来教教她什么叫做,爱!
  • 你微笑时很甜

    你微笑时很甜

    小时候对她的愿望很单纯“牵着我的手,闭着眼睛走你也不会迷路。”成人礼与她共同许下的却是“只想用一颗心,来换取你100%的爱恋。”幸福就是大冬天晚上和他吵架了,发现他怀里居然给我暖着睡衣。还记得我们平日里相扣的手,我们微笑的面容。喜欢你从背后悄悄抱着我的那种感觉。我做过最美的事,就是等待了你。我也愿意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绝世溺宠腹黑女帝太嚣张

    绝世溺宠腹黑女帝太嚣张

    相传,这世间有一人,先于天而生,非神非魔,却是神魔始祖,可随意玩弄生死……又传,这人是从月饼里蹦出来的生物。再传闻,吃了这月饼可掌控天下……于是,漫天修行者,撒遍天罗地网只为抓一个月饼里蹦出来的人。紫弦苦笑,拜托,先于天而生的神秘人,这锅我还要背多久?!她是后天而生的好不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