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18

第18章

【题解】

这首词是根据唐宪宗李纯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历史事实创作而成的。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势力逐渐强大,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就是这种割据势力之一。元和十二年(817),唐宪宗重用裴度为相、李愬为将,出兵平定淮西,擒获吴元济,打击了藩镇的气焰,提高了朝廷的威信。李纲在这首词中对唐宪宗平定淮西一事予以高度评价,同时从侧面含蓄地批评了南宋朝廷偏安畏葸的政治态度,借古喻今,用意深远。

【注释】

a 淮蔡:指淮南西道及其治所蔡州(今河南汝南)。雄藩:指吴元济控制的淮西藩镇。四郡:指李师道、田季安、王承宗、刘济四个藩镇。

b 旅拒:依仗军队抗拒朝廷。

c 潜伤宰辅:元和十年(815),朝廷准备出师讨伐吴元济时,李师道为支援吴元济,派人暗杀了主持平藩事务的宰相武元衡。

d 媕婀:依违阿曲,人云亦云。

e 旄节:以牦牛毛为装饰的朝廷任命官员的凭证。

f 于穆:表示赞美的感叹词。

g 不疑不贰:意谓充分信任。

h 登庸:举用,提拔。裴度:字中立,唐宪宗时宰相。

i 愬:李愬,字元直,唐宪宗时大将。

j 衔枚:古代作战中偷袭敌人时,常令士兵口内衔枚,以保持肃静。枚:状如筷子。

k悬瓠:指蔡州城,城北有汝水,弯曲如悬瓠,故称。

l明堂:天子所居。

夏日绝句

南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北宋汴京。第二年,宋徽宗、钦宗被虏,北宋灭亡。南宋建炎元年(1127),青州兵变。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数十年来收藏的金石古玩字画在战乱中付之一炬,仅有少数存留下来。于是背负着亡国之恨、丧宝之痛的女诗人写下了这首绝句,借项羽当年垓下战败不肯回到江东的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东渡自保、只求苟安的强烈愤慨。

【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贾

南宋·朱淑真

汉方扰扰袭秦风,勇士相高马上功。

惟有君侯守奇节a,能将《新语》悟宸衷b。

【题解】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这首诗即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写成,诗中表达了对陆贾的赞美之情。

【注释】

a 君侯:尊称陆贾。

b 宸:指帝王。北极星所在为宸,喻指帝王之居,又引申为帝王。

董生

南宋·朱淑真

秦火经来道失真a,下帷发愤每劳神b。

谁知异日为无得c,只听平津一老臣d。

【题解】

董生即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公羊学大师,他曾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河。这首诗肯定了董仲舒对汉代学术文化的积极贡献,并对他不曾得到汉武帝重用的遭遇表示同情。字里行间,将讽刺的矛头指向皇帝,批判其专听阿谀之词、不能任人唯贤的昏庸行径。

【注释】

a 秦火:指秦始皇焚书之事。

b 下帷:将室内悬挂的帷幕放下,指教学。

c 无得:指没有得到应得的禄位。

d 平津一老臣:指平津侯公孙弘。其人狡猾善辩,偏能取悦皇帝。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却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

巴丘书事

南宋·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a,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b。

四年风露侵游子c,十月江湖吐乱洲d。

未必上流须鲁肃e,腐儒空白九分头。

【题解】

这首诗作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诗人因金兵侵扰避难巴丘(今湖南岳阳)之时。诗中以《三国志》起首,奠定咏史的基调,却又接言现实之事,章法扑朔,似有隐衷。直至结尾处方才重新点明借古讽今之意:“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此诗写作之前,宋高宗不战而逃,抗金名将宗泽连呼“渡河”,忧愤而死。诗人由此想到三国时周瑜病故巴丘,举鲁肃以自代,而今朝廷在宗泽死后却不思起用人才,空使腐儒白头,实在是昏聩到不可救药的地步。重重难言之隐、忧国之情跃然纸上。

【注释】

a 三分书:指《三国志》。

b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

c 指诗人自宣和七年(1125)因避胡辗转奔波,至今已历四载。

d 指秋季洞庭水落,湖中出现许多沙洲。

e 鲁肃: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战略家,周瑜死后继任都督,统领军马。

读《楚世家》

南宋·张嵲

丧归荆楚痛遗民a,修好行人继入秦b。

不待金仙来震旦c,君王已解等冤亲d。

【题解】

这首诗是根据《史记·楚世家》所记载的战国后期楚国历史所作。诗中概括了楚怀王客死于秦的惨痛史实,对楚怀王的继任者楚顷襄王违背楚国人民意愿,不思为怀王报仇却与秦王讲和的行为予以激烈批判。

诗人身处南宋初年,创作这首诗显然是就当时南宋朝廷对待金人的软弱态度而发议论,借楚王旧事讽刺南宋皇帝,忠愤之情,溢于言表。

【注释】

a 句谓楚怀王客死于秦后,秦归其丧于楚,楚人举国哀痛,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b 句谓楚顷襄王多次派遣使者与秦国通好。行人:外交使臣。

c 金仙:指如来佛。震旦:中国的梵语音译。

d 等冤亲:《五灯会元》:“佛家慈悲,冤亲相等。”

哀郢(二首选一)

南宋·陆游

其一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a,志士千秋泪满裳。

【题解】

《哀郢》二首是陆游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出任夔州通判,西行入蜀途经楚国故都郢时所作。这是其中的第一首。此诗不仅是诗人对屈原的凭吊,更是其对南宋受辱于金国现状的悲愤与感伤。当时的南宋,主和派把持朝政,包括诗人在内的呼吁抗金救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压,因此陆游在这首诗里引屈原为异代知音,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感情。

【注释】

a 《离骚》:屈原楚辞的代表作品。屈原自述身世、品行与理想,抒发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朝政日非的现实,表现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屈平庙

南宋·陆游

委命仇雠事可知a,章华荆棘国人悲b。

恨公无寿如金石,不见秦婴系颈时c。

【题解】

屈平庙即屈原祠,在归州东南归乡坨(今湖北秭归),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这首诗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奉召东归途经归州时所作。在诗人看来,南宋朝廷正如当年楚怀王一样“委命仇雠”,将国家命运寄托在屈辱求和上,专门打击像屈原那样忠君爱国的贤臣。于是他借古讽今,以对屈原含冤而死的同情表达了南宋有识之士不甘受辱、矢志复仇的决心。

【注释】

a 仇雠:仇敌,指秦国。

b 章华:楚国离宫章华台,在今湖北潜江西南,古华容县城内。

c 秦婴系颈时:指秦王子婴降汉之事。详见《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读史

南宋·陆游

萧相守关成汉业a,穆之一死宋班师b。

赫连拓跋非难取c,天意从来未可知。

【题解】

这首诗作于陆游去世前一年即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此时诗人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仍念念不忘实现光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诗中叙述了汉高祖刘邦因萧何守关而成就霸业与宋武帝刘裕因刘穆之去世而丧失中原两件历史事实,在互相对比中强调了古来“良相”支持仁主征战的重要性,由此表达了对南宋朝廷一味妥协,不能为前线将士做好有力后盾的强烈不满。

【注释】

a 萧相:指萧何。

b 穆之:刘穆之,字道和,东晋末年政治人物,官至尚书左仆射。深受刘裕倚重,屡次在刘裕领兵在外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南朝宋建立后追封为南康郡公,谥号文宣。

c 赫连:赫连勃勃,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夏国建立者。拓跋: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

南宋·周必大

昭君颜如花,万里度鸡漉a。

古今罪画手,妍丑乱群目。

谁知汉天子,袨服自列屋b。

有如公主亲,尚许穹庐辱c。

况乃嫔嫱笑,未得当獯鬻d。

奈何弄文士,太息争度曲。

生传琵琶声,死对青冢哭。

向令老后宫,安得载简牍。

一时抱微恨,千古留剩馥e。

因嗟当时事,贤佞手反复。

守道萧傅死f,效忠京房戮g。

史臣一张纸,此外谁复录。

有琴何人操,有冢何人肃。

重色不重德,聊以砭世俗。

【题解】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是诗人读《汉书·元帝纪》后有感而发。诗中主要叙述昭君故事,兼及萧望之、京房,这三人都是因受到诬陷而遭迫害的悲剧人物,但在诗人看来,昭君生前死后的际遇皆远胜于萧望之和京房,相比之下,其实萧望之、京房更值得后人同情。于是诗人将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议论,意在批判汉元帝一朝“重色不重德”的昏庸时俗,同时也讽喻宋朝统治者务必以史为鉴。此诗语言质朴,篇终显志,带有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故称“效乐天体”。

【注释】

a 鸡漉:即鸡鹿塞,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是古代通往匈奴的交通要道。

b 袨服:指代妃嫔。

c 穹庐:指匈奴毡帐。

d 獯鬻:古代游牧民族,此处指匈奴。

e 剩馥:指众多美名。

f 萧傅:指太傅萧望之。在元帝朝初得荣宠,后因宦官弘恭、石显陷害被迫自杀。

g 京房:西汉《易》学者,曾向元帝进言任贤远佞,被石显等诬为谋反而弃市。

读严子陵传

南宋·杨万里

客星何补汉中兴a,空有清风冷似冰b。

早遣阿瞒移汉鼎c,人间何处有严陵d!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后汉书·严光传》后所作。严光,字子陵,两汉之际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少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请他为官,严光坚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历来以严光事迹为题的诗作多歌颂其清高的风节,此诗却另辟蹊径,指出严子陵徒有高风,却不能辅佐东汉帝业,如果曹操早生百年,颠覆汉朝,那么清高如严子陵者又到何处隐居?诗人之所以用这样的角度重新评价严光,意在借题发挥,讽刺南宋国难当头之时,一些士大夫仍自命清高、纵情山林的社会现实。

【注释】

a 客星:非常之星。据《后汉书·严光传》:光武帝与严光共卧,严光在梦中将一只脚放在光武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b 清风:清高的风节。

c 阿瞒:曹操小字阿瞒。

d 严陵:严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南,为严光隐居垂钓处。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南宋·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a,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b,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题解】

这首词大约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任建康通判时。当时词人正遭遇朝中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他所期待的抗金复国事业毫无进展。于是,当他登上建康赏心亭时,便不由触景生情,感慨万千,遂写下此词,呈送建康行宫留守史致道,以表达对主和派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词中借用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比,在苍凉沉郁的笔调里寄寓了词人恨无知音的苦闷心情。

【注释】

a 安石:即谢安,字安石。

b 宝镜:据李濬《松窗杂录》:“渔人于秦淮得古铜镜,照之尽见脏腑。”这里指词人恨不能得此宝镜,以明心迹。

八声甘州

南宋·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a,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b。射虎山横一骑c,裂石响惊弦。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d,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题解】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年间辛弃疾被奸臣谗害罢居上饶带湖之时。此词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所述李广生平事迹写成,寄给邀约词人同乡居住的友人。词中辛弃疾以汉将李广自比,将李广为灞陵尉所辱又不得封侯的历史典故与自身遭遇南宋朝廷猜疑、排挤的经历结合起来,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辨忠奸、摧残人才的怨愤。

同类推荐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牙医门诊日记

    牙医门诊日记

    本书是一位牙科主任医师的日记随笔,她用个人的眼光打量着门诊室的一切,呈现了一个个故事:既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尤其是口腔医学知识,又有医患之间的矛盾、争执与谅解,以及作者自己的种种感悟,同时还展现了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感,一个医者所具有的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
  • 听雨

    听雨

    时下,文学差不多是被出版家和文学家们搞得面目全非了。文学跟蓬勃发展的经济遥相呼应。文学的堂庙亦如商场,装修气派,作品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文学的盛宴已经开场,欢声笑语,热气腾腾。面对它,阅读者是需要准备了一副好肠胃才能去消化的。作家们的笔墨,母语的血液还没有浸透,就忙着穿行在博尔斯、马尔克斯等等等等大家的文字里,迁回曲折,大显其能。
  •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从身份到契约: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理性思考

    本书是一部论文集,每一篇论文的作者在围绕共同主题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都在各自领域对主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
  • 天真到像个孩子

    天真到像个孩子

    《天真到像个孩子》收录了汪老历年发表的小说作品,其中包括《受戒》《大淖记事》《复仇》《捕快张三》《八千岁》等名篇,按时间顺序编排,清晰地呈现了汪老的思想变化及“散淡文风”的形成脉络。“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他写小人物的悲喜,恻隐里带着温情。写《受戒》里小和尚和小英子清清爽爽而又朦朦胧胧的爱,写《大淖记事》里巧云和小锡匠至纯至美的爱情牧歌,不矫揉不造作,天地间一颗干干净净的赤子之心。汪曾祺曾说过:“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于书中邂逅一个闪闪发光的纯美世界。心底有爱,笔下便能生花。
热门推荐
  •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嵩山十志十首·涤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期而遇:余生请你多指教

    不期而遇:余生请你多指教

    “许雨楠,你是真是可悲,连自己老公和别人有了孩子都不知道。”小三带着孩子打上门,恶毒婆婆,家人误会,她许雨楠孤立无援。好死不死又碰到了初恋。更加狗血的是,初恋竟然也有了个便宜儿子?幸好,背后永远都有周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来缘浅但奈何情深

    向来缘浅但奈何情深

    尝试新风格,短篇,一个个新的故事,开启这扇新的大门……群号:577540024
  • 逃不了网

    逃不了网

    那蓝蓝的天空让人看着心旷神怡,那白色的云朵像是在和你玩耍一样,你的眼睛往哪里看它就走到哪里,……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传递不灭的文化薪火

    传递不灭的文化薪火

    作为一所与抗战共始终的大学,西南联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而独具特质的联大校园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联大师生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造进行一种历史文化的观照,来透视大学文化形态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 我的随身实验室

    我的随身实验室

    苍玄之书,上个宇宙文明‘天庭’的最终科技结晶,承载着天庭文明大部分的科技资料。古烽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它。为了提升自己的权限,古烽只能尽其所能的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 龙族没落的王

    龙族没落的王

    同人同人,《龙族》同人,我们的名言是,拯救绘梨衣……如果有要修改的请在评论区留言哦(?-ω-`)。
  • 吴钩月冷

    吴钩月冷

    东方玥何其悲哉,名为公主,实为弃子,六岁丧母,本该金尊玉贵,却被发配边疆,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东方玥何其幸哉,少年得长辈护佑,成长为北疆战神,意气风发,身边追随者无数;而今东方玥强势回京,朝堂、后宫、天下又将如何呢?
  • 傲世毒妃,狠绝天下

    傲世毒妃,狠绝天下

    准未婚夫与闺蜜有了一对宝宝,她放手之余,惨遭未婚夫与闺蜜虐待至死!重生在古代,是谁屡次送她下阴曹地府?是谁让她一嫁再嫁,始终嫁不了心中挚爱?女人多了起来,是寂寞,是诱惑,是追求新鲜感?你遮遮掩掩着,原来是不想我知道,你我的床,已是你和她寻欢的天堂。我和她打起来,她至死方休的扯我头发,我的脸她用簪子刻花,你分开了我们,不由分说的给了我一巴掌。我知道这个家庭是在风雨中飘摇了。她说,我不撒泡尿看看自己的样子,也敢跟她抢男人。你将她拥入怀里,对她的溺爱,让我受尽欺凌,践踏尽我的尊严,我拖着身体,像孤魂野鬼,我不知道是怎么走出王府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