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16

第16章

【注释】

a 刘表:字景升,东汉末年名士,汉室宗亲,汉末群雄之一。割据荆州,爱民养士,从容自保。然为人多疑,好坐谈,且无四方之志。刘表死后,妻族蔡氏弄权,废长立幼,奉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遂没。

其四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a。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b。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题解】

这首诗是十首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人从望沙楼的景色入手,描写五代时荆南高氏的盛衰,兼及五代群雄。荆南高氏对后梁、后唐、南汉、闽、蜀皆曾称臣,畏葸无能,殊无节操,故诗人以“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嘲讽之。在诗人看来,五代诸国纷纭扰攘,正如望沙楼头所见鱼虾,这一妙趣横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傲视古人的高度自信。诗中自然景物与历史典故互相关联,情景交融,引人遐想。

【注释】

a 据《荆州府志》记载:“后梁乾化二年(912),(南平王)高季兴大筑重城,复建雄楚楼,望沙楼为扦蔽,执畚锸者十数万人。”

b 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巴东、巴西三郡,称为三巴。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大部分地区。

其十

柳门京国道a,驱马及春阳。

野火烧枯草,东风动绿芒。

北行运许邓b,南去极衡湘c。

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d。

【题解】

作为《荆州》十首的最后一首,此诗以荆州城门——柳门的视角出发,再次强调了荆州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诗的结尾处,诗人总结道:“楚境横天下,怀王信弱王。”意在说明荆州纵然占据地理优势,然而若经营不善,落在楚怀王这类昏君的手中,终究不能发挥其关键作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代统治者当引以为戒。

【注释】

a 柳门:荆州拱极门,古称柳门,位于江陵城西北。此门古为北上中原的通衢,为宦者迁官易职,为士者赴京寻官,咸出此门,时车盖冠冕,各以诗赋为赠,折柳话别,故又谓柳门。

b 许邓:西周时许国、邓国故地。许国管辖范围包括今河南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这一广大地域,可谓“中原之中”。邓国在今河南邓州与湖北襄阳一带。

c 衡湘:衡山与湘水。

d 信:确实。

郿坞

北宋·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a,坞里金多退足凭b。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题解】

北宋嘉祐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签判任上处理狱囚,途经郿坞,乃作此诗。郿坞是东汉末年军阀董卓所建城堡,故址在今陕西眉县东北。董卓是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天下群雄联合讨伐,最终死于吕布之手。据说董卓死后被暴尸东市,大快人心,守尸吏把点燃的捻子插入董卓肚脐中点起天灯,因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苏轼此诗根据这段史实写成,其中表达了对董卓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辛辣嘲讽。

【注释】

a 衣中甲厚:董卓怕人行刺,常在衣服里穿裹厚甲。

b 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骊山(三首)

北宋·苏轼

其一

功成惟欲善持盈a,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b。

【题解】

《骊山》绝句三首是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诗人由凤翔府签判离任后,路过长安骊山时所作。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中指出历史上许多帝王不能居安思危,自恃国家富强便骄奢淫逸、大兴土木,以至于骊山山下土都不得安宁。这一拟人化的写法深刻而新颖,既衬托出历代土木工程之频繁,又暗示了天下百姓对帝王滥用民力的强烈反感。

【注释】

a 持盈:守住成业。

b 阿房:阿房宫,秦朝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阿房村一带。

其二

几变雕墙几变灰a,举烽指鹿事悠哉b。

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题解】

这首诗以骊山“几变雕墙几变灰”的历史事实为见证,说明国家灭亡是由于君主昏庸无道。西周、秦、唐皆靠近骊山建都,周、秦已先后败于骊山,而唐玄宗不以周幽王和秦二世的惨痛教训为借鉴,一味骄奢淫逸,最终酿成“安史之乱”,却把骊山作为祸胎替他受过,实在是很不公平。

【注释】

a 雕墙:彩画装饰的墙壁,指代华丽的宫殿。

b 举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详见《史记·周本纪》。指鹿: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其三

海中方士觅三山a,万古明知去不还。

咫尺秦陵是商鉴b,朝元何必苦跻攀c。

【题解】

这首诗点明骊山下的秦始皇陵近在咫尺,唐玄宗却不能以秦亡为鉴、励精图治,反倒效法秦始皇求仙问道、耽于逸乐,如此执迷不悟,怎能不招致祸端?言外之意,诗人也在提醒宋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唐亡的历史教训,勿以对一己私欲的满足葬送山河社稷。

【注释】

a 三山:指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

b 商鉴:即殷鉴,《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原意是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当以夏亡为鉴,后世泛指可以作为借鉴的往事。

c 朝元:即朝元阁,在骊山上。跻攀:登攀。

虢国夫人夜游图

北宋·苏轼

佳人自鞚玉花骢a,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b,何人先入明光宫c。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d。

坐中八姨真贵人e,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f。

【题解】

《虢国夫人夜游图》是唐代名画,一说张萱所绘,一说周昉所绘,先后为南唐宫廷、晏殊府第、宋徽宗画苑收藏。这首诗是苏轼于元祐元年(1086)在京城做翰林学士时见此名画,有感而作。此诗以写虢国夫人为主,以杨贵妃和秦国夫人为陪衬,表现杨家煊赫一时的气焰。最后六句抒发观画感慨,借陈、隋、唐三朝相继重蹈覆辙的历史教训,警告后世统治者戒骄戒奢,以保长治久安。

【注释】

a 鞚:带嚼子的马笼头,引申为驾驭。玉花骢:唐玄宗名马。

b 据《旧唐书·杨贵妃传》:“十载正月望夜,杨家五宅夜游,与广平公主骑从争西市门,杨氏奴挥鞭及公主衣,公主堕马,驸马程昌裔扶公主,因及数挝。”

c 明光宫:西汉宫殿名,此处借指唐代宫殿。

d 玉奴:杨贵妃的小名。花奴:汝阳王李琏的小名。李琏擅长演奏羯鼓,杨贵妃工弦素。

e 八姨:即秦国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杨贵妃“有姊三人,皆有才貌。长曰大姨,封韩国夫人;三姨封虢国夫人;八姨封秦国夫人。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

f 韩擒虎:隋将。开皇八年(588)冬至九年(589)春隋军攻陈时,领军为先锋,从右翼进攻陈都建康。最终率五百精骑入朱雀门,占领建康城,俘虏后主陈叔宝。

荔枝叹

北宋·苏轼

十里一置飞尘灰a,五里一堠兵火催b。

颠坑仆谷相枕藉c,知是荔枝龙眼来d。

飞车跨山鹘横海e,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f,惊尘贱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g,天宝岁贡取之涪h。

至今欲食林甫肉i,无人举觞酹伯游j。

我愿天公怜赤子k,莫生尤物为疮痏l。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m,前丁后蔡相宠加n。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o。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p,可怜亦进姚黄花q。

【题解】

这首诗作于绍圣二年(1095)苏轼贬官惠州时期。其时诗人虽谪居岭南,仍心系百姓。诗中由汉唐贡荔之祸写到当朝大臣“争新买宠各出意”的现世丑态,毫不留情地点名抨击热衷进贡茶叶、花卉的朝廷重臣,表达了对民众遭受祸害的深切同情。此时的诗人不是谏官,而是谪官。如此处境下能为此诗,更可见诗人忧国忧民的忠肝义胆和正直敢言的磊落品行。

【注释】

a 置:驿站。

b 堠:古代记里程的土堆。

c 颠坑仆谷:形容乘快马运输荔枝者跌落土坑、山谷之状。枕藉:形容尸体纵横相枕于坑谷之中。

d 龙眼:桂圆。

e 飞车:飞驰的驿车。鹘:鹰隼一类的鸟。

f 破颜:欢笑。

g 永元:东汉和帝年号。交州:今两广南部一带。

h 涪:涪州,今重庆涪陵。

i 林甫:李林甫,唐玄宗时权臣,口蜜腹剑,以进贡荔枝讨好唐玄宗和杨贵妃。

j 伯游:唐羌,字伯游,东汉临武长,谏言和帝罢贡荔枝。

k赤子:指百姓。

l尤物:珍稀物品。疮痏:疮伤,此处喻指灾难。

m武夷:武夷山,在福建省,我国著名茶叶产地。粟粒芽:上等武夷茶,叶小而嫩,形似粟粒。

n前丁:指丁谓,字谓之,宋真宗宰相,晋国公。后蔡:指蔡襄,字君谟,宋仁宗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

o斗品:宋代有赛茶风俗,参赛选中的名品被称为斗品。官茶:进贡之茶。

p钱惟演是吴越王钱俶之子,宋初任洛阳留守,故称“洛阳相君”。钱俶当年不战而投降宋朝,死后被宋太宗誉为“以忠孝而保社稷”,故称钱家为“忠孝家”。

q姚黄花:牡丹名品,据说为姚姓人家首先培育,开黄色大花,故称。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a,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b,锦江春色c。君是南山遗爱守d,我为剑外思归客e。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f,君休读。狂处士g,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h,追黄鹤。

【题解】

这首词大约作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是写给友人鄂州(今湖北武昌)知州朱寿昌的。词中借《江表传》、鹦鹉洲、黄鹤楼等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此间风物”,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既寓情于景、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表达了一种苍凉悲慨、郁结不平的激荡心情。

【注释】

a 江汉:长江和汉水。

b 岷峨:岷山与峨眉山。

c 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

d 南山:终南山,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遗爱: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怀念。

e 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苏轼的家乡是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f 《江表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g 狂处士:指祢衡。

h 谪仙:指李白。据《唐才子传》,崔颢曾作《黄鹤楼》诗,李白登黄鹤楼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后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就有意追赶崔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b,雄姿英发。羽扇纶巾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e。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题解】

此处的赤壁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历史上的三国赤壁古战场,学术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有余。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吊古伤怀,以自身感慨作结。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不禁满心沉郁。但对于学贯儒、释、道三家的苏轼来说,化解痛苦、参透荣辱才是智者的终极追求。因此,在词的结尾处,苏轼以无限的时间与无限的宇宙为参照系,冲破压抑,走向达观,开创了宋词中豪放一派的广阔天地。

【注释】

a 周郎: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岁为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他曾率领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

b 小乔: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c 纶巾:古时头巾,幅巾的一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

d 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e 华发:白发。

书摩崖碑后

北宋·黄庭坚

春风吹船著浯溪,扶藜上读《中兴碑》a。

平生半世看墨本b,摩挲石刻鬓成丝。

明皇不作苞桑计c,颠倒四海由禄儿d。

九庙不守乘舆西e,万官已作鸟择栖。

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f?

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跼蹐还京师g。

内间张后色可否h?外间李父颐指挥i。

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危j。

臣结舂陵二三策k,臣甫杜鹃再拜诗l。

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赏琼琚词m。

同来野僧六七辈n,亦有文士相追随。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同类推荐
  • 闲庐谈艺录

    闲庐谈艺录

    《作家文库系列:闲庐谈艺录》分为:文人的根器、秋天的歌手、一条文化的河,三个部分,收入了《乡愁是一次匆匆的登临》《刻在石头上的历史》《中国出了个晃晃叫李更》《读了明朝不明白》《绝响的楚凤》等散文。《闲庐谈艺录》适合散文爱好者阅读。
  • 戴明贤集(第四卷):适斋杂写

    戴明贤集(第四卷):适斋杂写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四卷,选收短文若干则。作者模仿古人笔记小品和诗话词话,文章简约、精悍、以少胜多。温馨回忆,如《书店忆旧》《几首毕业歌》;嬉笑讽刺,如《戏拟“钱文化学会”章程》《光怪陆离小世界》;花花草草,闲情逸致,如《消夏玩物》《野慈姑·芹菜酸》;读书心得,如《金庸三题》《回归常识读赵翼》等。作为贵州本土作家,作者的写作始终怀着将美丽贵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文化自觉,贯穿着对贵州这一方土地的深情。贵州的山山水水、贵州的人情风貌、贵州文化,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像一幅逐渐铺开的长幅画卷,可以说是弱势文化描写自己的一个尝试。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我与我的对话

    我与我的对话

    刘以鬯为香港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者,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多种门类。1936年开始创作。此后一直致力于严肃文学的创作,主张文学创作要有试验和实践。本书稿汇集了作者迄今创作的小说、散文名篇。
  • 我突然知道

    我突然知道

    乔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发表诗作,参加过《诗刊》的青春诗会,是一个隐匿的诗人。这本诗集是乔叶蛰伏多年的爆发。这些诗作,有着冷眼观世事,深入自我内心肌理的艺术勇气,既尖利敏锐,勇猛大胆,又朴素自然,真切迷人。她写情感,热烈而深邃,带着一种绝望的激情;写世相,直击生活中的痛与痒,挑开放大我们习焉不察的种种,给人以深入脊髓的阅读快意。这些诗彰显了一位用心体味生活、时刻在场的写作者斑斓而绵密的内心风景。
热门推荐
  • 山里山外

    山里山外

    家乡是一本无字的书,只不过是漂泊在外,回转身来才真正懂得了它的意蕴。我成熟于那片“穷乡僻壤”,也许在那片土地上拾掇流失的岁月,才能体味自然和生命的原始况味,这样写出的散文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提供片刻小憩的心灵乐园。
  • 重启末世仙路

    重启末世仙路

    重伤掉到一个末法时代,青沐也不知心里是百般滋味,大道茫茫,登顶之行越发渺茫。她掉落的这个地星也赢来了了一个新的的开始,是重生也是毁灭。
  • 抗战时代生活史

    抗战时代生活史

    本书是“陈存仁作品”之一本,与《银元时代生活史》可以看作是作者自传两部曲。书中描写了上海沦陷后,作者目睹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残暴行径以及个人跌宕起伏、大喜大悲的生活经历。书中所述情节曲折离奇,曾被美国某大学中国同学会改写为话剧剧本,在美国多所大学上演。这是一部上海版抗战史话,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可读性强。
  • 黑熊债,桃树情

    黑熊债,桃树情

    80后林智华幼年时父母离异,心理受创。80后秦晴少年时父亲患癌病故,轻度抑郁。俩人少年时,在网络中相知。俩人大龄时,在现实中重逢。网络中的友情,与现实中的冲突,何去何从?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两代人的爱情、婚姻、家庭。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深刻影响。本文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段美好的第四类感情。萌新初作,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 明日之后之我不是市长

    明日之后之我不是市长

    关于手游明日之后,真实故事改编,一段经历,一段路程,带你看尽一个营地的兴衰史和市长的心酸感情之路
  • 萌冷帝少:女王陛下请驾到

    萌冷帝少:女王陛下请驾到

    K市首富夜正陆的千金夜翎儿被人害死,重生到L市段时璃的身上。没想到一醒来竟是要收拾原主在学校广播室向校草符迁告白的烂事……“请问,符少表面高冷,实际上是萌系少年,是否属实?”符少勾唇,懒得理他:“……”“请问,符少最拿手的事是?”符迁看向一旁的某人,答:“宠老婆。”“请问,符少天生丽质,却还拼命保养,这是为什么?”符少傲娇:“当然是为了防止外面的小白脸勾引我老婆,毕竟,现在小白脸的花招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啊!”
  • 梦想收割帝

    梦想收割帝

    “师父!那条狗的梦想竟然是完成一次交配?估计是不可能的了,我们把它的梦想收割了吧!”“这个女人的梦想竟然是找一个老实人接盘?那怎么行?不能欺负老实人啊!把她梦想收割了!”“那个宅男的梦想竟然是赚他喵的一个亿?这……这这……也太不切实际了。这梦想必须收割掉!”“大家好!我叫管珺,是要成为梦想收割帝的男人!你们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都归我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婚非得已:总裁见我太妩媚

    婚非得已:总裁见我太妩媚

    声名狼藉的女狗仔傍上传媒大亨,瞬间酷炫狂霸吊炸天!“你身份低微、貌不惊人、言行粗鄙,究竟如何捕获总裁大人芳心的?”“欲知详情,请看文!”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