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601100000013

第13章

【题解】

文宣王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追谥孔子的封号,文宣王庙即孔庙。此诗前两联描写庙宇的残破、荒凉,颈联凭吊孔子塑像,遥想孔子当年奔波落拓之相,并联系自身遭际,道出怀才不遇的千古愤懑。尾联转入议论,反映如诗人一般的“小儒”在世间备受压抑、无法施展抱负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儒道不兴的根本原因,讽刺矛头直指统治者的人才制度。

【注释】

a 先师:指孔子。

b 萧墙:门屏,这里指孔庙的墙壁。《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焉,是以谓之萧墙。”《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

c 悲麟:语出《孔丛子》:“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樵于野而获麟焉。众莫之识,以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曰:麇身而肉角,岂天之妖乎?夫子往观焉,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穷矣。”

d 叹凤: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e 栖迟:漂泊失意。

炀帝陵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a。

君王忍把平陈业b,只博雷塘数亩田?

【题解】

据《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初葬吴公台下,唐朝平定江南后改葬雷塘,在今扬州市邗江区。这首诗前两句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描述隋炀帝生前耽于逸乐、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后两句感叹其身死国灭的悲剧下场,以反问为议论,嘲讽隋炀帝当年曾经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竟因荒淫误国全部断送,唯余雷塘几亩墓田埋葬其尸骨,今昔对照,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注释】

a 红楼:指迷楼。

b 平陈业:指隋炀帝杨广于开皇八年(588)任行军元帅,率兵伐陈,次年灭陈。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题解】

历来吟咏西施的作品多将吴亡之事归咎于女色,罗隐此诗却别开生面,打破红颜祸水的传统观念,富于创新性和思想性。诗中开门见山,指出国家兴亡自有时运,与女色并无直接关系,继而巧妙运用一个逻辑推论,以越国灭亡未因女色的史实佐证西施的无辜,在强烈的反问语气中蕴含着辛辣的嘲讽——嘲讽统治者不思自省反而对他人求全责备的可笑面目。

铜雀台

唐·罗隐

强歌强舞竟难胜,花落花开泪满膺a。

只合当年伴君死,免交憔悴望西陵b。

【题解】

这首诗以铜雀故伎为吟咏对象,诗人满怀同情地描写了被幽禁的歌舞伎人年复一年虚度青春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她们内心的绝望情绪:她们宁愿当初为魏王曹操殉葬,也不愿被幽禁于铜雀台——如此痛苦的表白,充分说明了铜雀故伎虽生犹死、生不如死的生活状态。诗人借此所要表达的,正是对统治者为满足个人私欲恣意残害他人暴行的强烈控诉。

【注释】

a 膺:胸。

b 免交:免去。

馆娃宫怀古(五首选一)

唐·皮日休

其一

绮阁飘香下太湖a,乱兵侵晓上姑苏b。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c。

【题解】

馆娃宫坐落于江苏苏州的灵岩山上,为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皮日休《馆娃宫怀古》共五首,这里是第一首。这首诗与此前胡曾的《姑苏台》题旨相仿,而讽刺之意更加含蓄。诗人表面上嘲笑越王勾践依靠美人计取胜的手段不够光明正大,实际上仍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吴王夫差,指出吴国之败归根结底是夫差骄纵昏庸所致——若其一心励精图治,又怎会给越王可乘之机?

【注释】

a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

b 侵:渐近。姑苏:指姑苏台。

c 赚:诓骗。

汴河怀古(二首选一)

唐·皮日休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a,共禹论功不较多b。

【题解】

皮日休《汴河怀古》共二首,这里是第二首。诗人一改前人对隋炀帝开凿运河只见其弊不见其利的观点,理性、全面地对隋朝运河进行重新审视,认为后人不应只看到“隋亡为此河”的一面,也应看到运河“千里赖通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诗人曾作《汴河铭》云:“隋之疏淇、汴,凿太行,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可见诗人辨证看待隋朝运河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这首诗正可与《汴河铭》对读。

【注释】

a 水殿龙舟:据《资治通鉴·隋纪》:“(大业元年)八月,上(炀帝)行幸江都,御龙舟。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而重有百二十房,皆饰以金玉,下重内侍处之。别有浮景九艘,三重,皆水殿也。”

b 指隋炀帝开凿运河客观上给后世水路交通和农田灌溉带来好处,其功绩可以与大禹治水相比。

题李斯传

唐·韦庄

蜀魄湘魂万古悲a,未悲秦相死秦时。

临刑莫恨仓中鼠b,上蔡东门去自迟c。

【题解】

李斯是秦代著名政治家,楚国上蔡人,法家学者,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建立后被封为丞相。李斯才华横溢却品质卑下,秦始皇死后,他为保全富贵,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拥立秦二世,却最终被赵高所害。其事迹被司马迁写入《史记·李斯列传》,韦庄这首诗就是由读《李斯列传》所生发的议论。诗人对比杜宇、屈原与李斯在后人心目中的不同地位,揭示了李斯之死不为后人同情的原因,标举清白高洁的人格,题旨鲜明,引人深思。

【注释】

a 蜀魄:传说中古蜀国国王杜宇的魂魄。周朝末年,杜宇在蜀称帝,号曰望帝,后归隐,让位于其相开明。杜宇死后,其魂魄化为鸟,即杜鹃,又名子规。湘魂:指屈原的魂魄。

b 仓中鼠:事见《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c 上蔡东门:事见《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a,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题解】

台城是六朝时期朝廷台省与皇宫的所在地。这首《台城》咏史不以议论取胜,而以造境、抒情感染读者,在咏史诗中别具一格。在诗人笔下,六朝繁华早已如过眼云烟荡然无存,而作为世事变迁见证者的垂柳却依然故我,似乎对人间悲辛丝毫无动于衷。垂柳的“无情”正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在江南细密的雨雾中,飘摇的是朝代更迭的凄凉挽歌,残留的是误国亡国的千古遗恨。

【注释】

a霏霏:雨雪密集的样子。

华清宫

唐·司空图

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岂知驱战马,只是太平人a。

【题解】

唐玄宗晚年沉迷声色,朝政昏乱。安禄山叛军来袭时,被仓促征召入伍的都是过惯了太平生活的百姓,未经训练,在强大的叛军面前一触即溃、伤亡无数。司空图这首诗就是根据这一历史事实写成的,诗人不落前人窠臼,从普通百姓的角度重新审视唐玄宗荒淫误国的罪行,以对在“安史之乱”中白白送死的百姓的深切同情反衬出对唐玄宗统治的强烈批判。

【注释】

a太平人:指“安史之乱”前,生活太平的唐朝百姓。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a,关河空锁祖龙居b。

坑灰未冷山东乱c,刘项原来不读书d。

【题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丞相李斯奏议为推行专制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列国史记、百家之书,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巨大的文化浩劫。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之地,旧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此诗即就焚书坑发端,描述秦末乱世的动荡局面,以精辟的事理分析,将秦始皇如周厉王弭谤一般的愚蠢可笑揭露得入木三分。

【注释】

a 竹帛:竹简和白绢,古代书写材料,借指书籍、史册。

b 祖龙居:指秦始皇所居秦都咸阳。

c 山东: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与当时所谓的关东含义相同。

d 刘项:指刘邦、项羽。

夷齐

唐·周昙

让国由衷义亦乖a,不知天命匹夫才b。

将除暴虐诚能阻,何异崎岖助纣来c!

【题解】

夷齐,即商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两人互让嗣位,最终双双弃国去周,素有贤德之名。周武王伐纣时,伯夷、叔齐曾叩马而谏,认为武王以下犯上,有违臣道。后武王灭商,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饿死。夷齐的事迹曾被孔子、孟子、《史记》等反复称道,此诗却标新立异,指出夷齐所谓义举皆有乖常理、违背正义,不应受到后人推崇。

【注释】

a 让国:指伯夷、叔齐互让国君之位,事见《史记·伯夷列传》。

b 天命:上天的旨意。匹夫:平民男子,借指庸人。

c 崎岖:曲折、间接。

西施滩

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a,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题解】

西施滩在浙江省诸暨市东南的苎萝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为西施浣纱之处。崔道融此诗与之前罗隐的《西施》立意相仿,皆驳斥吴国亡于女祸的传统观念。而崔诗的特色在于它不仅就史实而发议论,更能将个人见解与历史遗迹结合起来抒发情感,使得情理交融,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注释】

a宰嚭:即伯嚭,因任吴国太宰,故称宰嚭。

过隆中

唐·崔道融

玄德苍黄起卧龙a,鼎分天下一言中b。

可怜蜀国关张后,不见商量徐庶功c。

【题解】

古隆中位于湖北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曾在此隐居。历来以诸葛亮生平事迹为题材的咏史诗,皆以推崇赞扬为主,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在认可诸葛亮杰出才能的同时,亦指出了他在用人方面的失误。在蜀汉大将关羽、张飞等相继谢世之后,国中缺乏人才,诸葛亮却未能如当年徐庶那样举荐出新的贤能,这实在是蜀汉政权最终走向衰亡的根源之一。

【注释】

a 玄德:即刘备,刘备字玄德。苍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这里指东汉末年波谲云诡的天下形势。卧龙:指诸葛亮。

b 指诸葛亮在隆中与刘备会面时,就高瞻远瞩地论述了未来鼎足三分的天下大势。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c 徐庶:字元直,颍川人,三国谋士。先归刘备,后因老母为曹操所执,被迫投奔曹操,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以自代。

荥阳怀古

北宋·王禹偁

纪信生降为沛公a,草荒孤垒想英风。

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b。

【题解】

荥阳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公元前204年,刘邦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情势危急。汉将纪信伪装刘邦出城降楚,一时骗过项羽,方使刘邦乘机逃脱。事发后纪信被项羽处死。这首咏史诗便是诗人途经楚汉战争古战场时,有感于当年纪信舍身救主、壮烈牺牲的事迹而写成的。诗中通过质疑“萧何第一功”的反诘笔法,表达了对刘邦忘却旧恩的不满之意。

【注释】

a 事见《史记·项羽本纪》:“汉将纪信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纪信。”

b 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读汉文纪

北宋·王禹偁

西汉十二帝a,孝文最称贤。

百金惜人力b,露台草芊眠c。

千里却骏骨d,鸾旗影迁延e。

上林慎夫人f,衣短无花钿。

细柳周将军,不拜容櫜鞬g。

霸业固以盛,帝道或未全。

贾生多谪宦,邓通终铸钱h。

谩道膝前席i,不如衣后穿j。

使我千古下,鉴之一泫然。

赖有佞幸传k,贤哉司马迁。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史记·孝文本纪》后有感而作。西汉初年民生凋敝,汉文帝为巩固统治,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开创了历史上值得称道的“文景之治”。司马迁在《史记》中充分肯定了汉文帝的德行和政绩,但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不能任人唯贤的缺点。这种不隐恶、不虚美的良史品格深深打动了诗人,因此他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崇敬之情。

【注释】

a 包括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奭、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衎。

b 事见《史记·孝文本纪》:“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c 芊眠:草木丛生蔓延的样子。

d 指文帝勤俭,不肯接受千里骏马。

同类推荐
  • 东望大海

    东望大海

    《东望大海》是一部反映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为序章,以舟山群岛新区所具有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为核心,用翔实的文字资料和大量的照片,描绘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宏大场景,记录了舟山人民创业致富、建设美丽海岛的生动事迹;形象阐释了国家海洋战略强国富民的巨大实践意义,弘扬了独具海岛特色的传统文化;还以海洋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副线,彰显了国家海洋战略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 精品典藏散文

    精品典藏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生活

    本书是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年近古稀时的作品,在这期间他经历了父亲去世,孙子出生,好友离别,也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生活并非完全地独处,而是更加自由地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朴实、热情、有趣、自在、优雅的一个人生活中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作者用细腻而充满禅意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容易被日常琐事所湮没、难以捕捉的心情波动,从细碎平凡的衣食住行等日常小事入手,写信、吃饭、听音乐会、诗歌创作,描写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体悟,坦诚豁达地谈论生与死、婚礼和葬礼。人生一言难尽,作者却什么都坦诚相告,成就了这本充满人生轻哲学的散文集。
  •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

    《文学遐思录》是一部关于作家和作家的创作的随笔。从多个角度看待名人作家的写作背景、创作历程。例如托尔斯泰、爱默生、海明威等。本书作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如实解析了这些作家的经典的作品,并且节选经典作品的经典部分进行评论。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热门推荐
  • 风起修神录

    风起修神录

    起源大陆,万千宇宙之中心!起源十宗,传承万载而不灭!然而,十万年前的一场大战,却记载着一个新的纪元——十宗之一天弘宗因一只七彩戒指,决然放弃一切而踏上了一条未知路!银河宇宙,科技文明之巅峰!天水星系,成就无敌之起点!十万载过去了,且看主角这个天弘宗后代如何只手破天,击碎神壁!成就真神!由此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末世狂想曲!
  • 我家系统太佛系

    我家系统太佛系

    作为一个想装逼打脸走上人生巅峰的宿主,却遇到佛系咸鱼的系统,那怎么办?唐小九曰:硬肛啊!唐小九:“身为系统界王者,假装青铜太不要脸了。”系统:“我不要脸的啊!”……分割线……这是一个从和系统相爱相杀,变成相亲相爱一起征服世界的故事。(轻松逗比日常的故事,读者→君羊:807-563-634)
  • 异界之火神

    异界之火神

    他叫秦风,是大家族里的一个无名小卒。他也叫秦风,是一个身份不明的孤儿。血色红莲,灵魂穿越,其中有何秘密?神州大地,诸天万界,到底有何联系?战斗与友谊!亲情与爱情!且看秦风经过千难万险,终成火神至尊!
  • 永无安宁

    永无安宁

    众多敌人,充斥危险,陷入困境,大把麻烦……没有体力,没有食物,没有补给,没有救援……内心痛苦,思绪疯狂,感受绝望,直面死亡……没有安宁,没有希望,没有活着——没有问题。
  • 何曾相忘又相知

    何曾相忘又相知

    自古以来,感情很丰富,投入的感情很多得人,都只会留下遗憾。而这种遗憾会持续很长时间,一直受之困扰,没有停止完结的时候。而越是美好的梦却是越容易醒来。楚廿君便是无休止的轮回在这个美好的梦里的那个人,她一旦从一个梦里挣脱醒来,便又会轮回到另一个梦里将她束缚。而顾云祁和顾轻洲便是这两个让她无休止轮回的梦,既美好却又可怕。就当她好不容易选择出另一个与这个毫不相干的人的时候,命运又一次的为难她,把她推向更深的深渊里。
  • FIFA时代

    FIFA时代

    高吟只是一个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心中有梦,却被现实紧紧束缚。他想成为罗纳尔多那样的绿茵巨星,把脚下的足球变成一门艺术。命运向他递出了橄榄枝,让他踏上了圆梦之路,同时也误打误撞,揭开了这个世界的神秘面纱……【科幻体育,朋友们可以进来试一试。】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她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例如:“人类的五个世纪”“普罗米修斯”“阿耳戈船的英雄们”“赫剌克勒斯”“俄底浦斯”“特洛伊战争”等故事,自古至今一直为人类所传颂,并赋予历代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画家、雕刻家、音乐家以再创造的灵感。西方文化有两大支柱,一支是《圣经》,另一支是《希腊神话》,分别熟悉一下这两大支柱,有助于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少女恋爱史册

    少女恋爱史册

    或许你从未想过在初中谈一次甜甜的恋爱,那么,从这本书开始,满足你所有的青春懵懂……
  • 小源荐书

    小源荐书

    《小源荐书》是QQ阅读旗下一档荐书节目,除了小编为大家推荐优质书籍之外,还有小源热线、脑洞大开猜猜猜等精彩互动环节。
  • 替身怨妃乱后宫

    替身怨妃乱后宫

    苏雨辰被李侍儿的冤魂俯身,来到了大宋真宗朝,见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刘娥,开始了她作为李侍儿的生活,在于刘娥的斗争中,逐渐爱上了真宗皇帝,著名的檀渊之盟也在她的暗示下,顺利完成,也解开了狸猫换太子的真相,原来,此刘娥不是彼刘娥,一切不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