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65400000013

第13章 先秦至西汉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3)

我们先来看看两派不同的观点。上面例(7)“鲁无君子者”,朱德熙分析为表自指的代词。朱文认为“孝弟(悌)”“闻”这类词是谓词,具有陈述功能,而“者”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动词(形容词)性结构名词化,“者”具有指称化功能;“NP者”里的“者”和这类“VP者”里的“者”是同一个“者”,即都是自指代词。与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的是孙锡信[3]、江蓝生[4]、龙国富[5]等,他们都把“鲁无君子者”中的“者”分析为语气词。如江蓝生说:“‘君子者’即指‘君子’,不可释作‘君子的人’,‘者’的指代义弱化。由于‘者’出现在这个假设句从句的句尾,因此它就起着加强假设语气的作用。也就是说,此句本是假设句,并不是用了‘者’才变成假设句的;‘鲁无君子’这个假设条件分句是话题,‘者’是它的话题标记,起着提顿语气、引起下文的作用。”[6]

分歧的焦点在于“者”字有没有指代性或者指代性的强弱,没有指代性或者指代性很弱就是语气词,反之就是代词。汉语缺乏形态变化,“鲁无君子者”中“者”的性质缺乏一个显在的形式标记,如孤立地只观察这个例句,很难说“者”是自指代词还是语气词。不过《论语》中还有如下例句:

(13)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先进》)

(14)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

例(13)“君子者”和“色庄者”对举,“色庄者”就是“脸色庄重的人”,“者”是代词;例(14)“君子者”和“有恒者”出现于上下文中,“有恒者”就是“有恒心的人”。联系语境,很难把上面两个例句“君子者”中的“者”分析为语气词,也就是说“君子者”中的“者”还是代词。

另外如上面例(8)~例(10)中的“颜回者”“二臣者”“二三子者”中的“者”语法功能明显是同一的,但是“颜回者”“二臣者”都处于句中,“者”明显不具有表语气的功能,而“二三子者”处于句末,如果据此就认为“二三子者”中的“者”是语气词,理由似并不充分。朱德熙认为是自指代词,我们认为是对的。

《左传》中“者”的使用情况和《论语》大致相仿。620例“者”字中,“VP者转”占到了550余例,其他绝大多数“者”字也很难看作是语气词。试比较以下两例:

(15)a.会于商任,锢栾氏也。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襄公二十一年》)

b.此二君者,异于子干。(《昭公十三年》)

(16)a.又谓诸大夫曰:“二子者祸矣!恃得君而欲谋二三子。”(《哀公六年》)

b.今二子者,君生则纵其惑,死又益其侈,是弃君于恶也。(《成公二年》)

上面两例a句的“NP者”在句中,b句的“NP者”在句末,都应当是自指代词,“者”可以标作“者自”,“NP者”即“NP者自”。

从《论语》和《左传》可以看到战国初期“者”字的使用有如下特点:

1.表转指的“者”占绝对多数,自指的“者”处于发展的阶段。

2.从产生的时间来看,最早是“VP者转”,而后是“NP者自”,最晚是“VP者自”。而指代性的强弱正好和产生的时间相适应,即“者转”指代性最强,而“NP者自”中的“者”明显要弱,“VP者自”中的“者”最弱。“者”指代性的强弱有语言事实的支持:“VP者转”语法位置不受限制,可居句首、句中和句末,“者转”居于中心语地位,和VP的结合非常紧,中间不能用“也”等语气词隔开;“NP者自”以在句末为常,有时也出现在句首或句中,“NP者自”中间有时还可以用“也”隔开,如“邦也者”(《论语·先进》),中间可以插入语气词,这正是指代性弱化的一个表现;“VP者自”或在句末或单独为分句,中间也可以用“也”隔开,并且绝大多数处于“……者,……也”句式。“者”的灵活度是和它的指代性成正比的,即指代性越强,“者”字结构语法位置越不受限制。另外,自指的“者”有时还可以不出现,这也是指代性弱化的一个表现,试比较下例a、b两句:

(17)a.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b.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3.“也者”《汉语大词典》释为一个复音语气词,宋绍年在批评《马氏文通》把“者”字的语气词功能定得太宽时,认为只有在“也者”中的“者”才是一个语气词。[7]那么事实如何呢?我们认为,“也者”语法功能的分析也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即战国初期的“也者”是一个跨层非短语结构“语气词+自指代词”。“也”是句中表停顿的语气词,“者”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名词,如“邦也者”大致相当于“邦者”。

4.自指的“者”作为指称标记,一般都位于上一分句的末尾。前面的成分不管是动词性结构还是名词性结构,都是话题,由于指代性的弱化,这样,“者”字便似乎具有了表示停顿、作话题标记(topic marker)的功能。孙锡信、江蓝生、龙国富都把“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中的“者”看作是语气词,其根据也源于此。从语法化的原理来看,“者”字指代性减弱,加上合适的句法、语义环境,确实具有了语法化为语气词的条件。不过《论语》《左传》或者说战国初期指示代词“者”语法化为语气词“者”最多还处于萌芽时期,或者说语法创新时期,还没有扩展和固定下来。

(二)战国中后期的语气词“者”

上面谈到“者自”语法化为语气词的可能性和趋势,那么语言事实如何呢?先看下例:

(18)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而灭高名,为天下笑者,何也?不用管仲之遇也。(《韩非子·十过》)

“为天下笑者”向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为”还是动词,“为天下笑者”即“成为天下耻笑的人”,这样“者”就是代词;另一种认为“为”是介词,“为天下笑者”即“被天下的人耻笑”,这样“者”就是语气词。那么哪种理解正确呢?《韩非子》中还有相似例句:

(19)此二君者,皆不能用其椎锻榜檠,故身死为戮,而为天下笑。(《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同一本书中或作“为天下笑”、或作“为天下笑者”,据此推断,“为”是介词,“为天下笑”是一个动词短语,而“者”没有指代性,只是一个表停顿的语气词。例(18)的“为天下笑”只是一个话题,后面还有一个设问式的评论句“何也?不用管仲之遇也”,而例(19)的“为天下笑”是对事实的陈述、句子语义的完结,故后面没有“者”。“者”话题标记的功能非常明显。其他典籍中也有相似例证:

(20)古有其术者,内不亲民,外不约治,以少间众,以弱轻强,身死国亡,为天下笑。(《墨子·备梯》)

(21)夫人之所以亡社稷,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未尝非欲也。(《文子·上礼》)

(22)身行不正,使人暴虐,遇人不信,行发于身而为天下笑者,此不可复之行,故明主不行也。(《管子·形势解》)

(23)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能得民,仁者能用人。荆国攻之,其无功而为天下笑乎!(《吕氏春秋·恃君览》)

(24)宣王微春居,几为天下笑矣。(《吕氏春秋·恃君览》)

上面五例,“为天下笑”如果是话题,后面接“者”,如例(21)、例(22);如果是对事件的陈述,则接“乎”“矣”等其他语气词,或者后面干脆没有语气词,如例(20)、例(23)、例(24)。再如:

(25)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韩非子·有度》)

前一“廷无人”是语义的完结,所以接表提示语气的“焉”,后一“廷无人”是话题,后接语气词“者”。通过例(18)~例(25),可以归纳出语气词“者”的语法功能:位于上一分句末,兼有提顿语气和话题标记的功能。

《周易》的《易传》部分为解释《易经》而作,大致形成于战国中后期,非一人手笔。《易传》中“者”字180次,其中表示转指的101次;语气词79次,其中“……者,……也”就有73次,可以说“……者,……也”式已经成为一种范式句。例如:

(26)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系辞上》)

(27)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上经》)

成为一种范式句,正是语法化程度高的一个特征。从《论语》《左传》到《易传》,“……者,……也”式的使用频率有了很大提高。从“者”字语法化的途径来看,自指的“者”从代词到语气词,经过了一个重新分析(reanalysis)[8]阶段。如“名者,实之宾也”这样的句子,当“者”为自指代词时,大意是“名这个东西,是实之宾。”后来“者”虚化,就与后面的“也”一起构成判断,句子大意为“名,就是实之宾”,“者”为提顿语气词,兼有话题标记功能。

我们再来看《易传》中的几个例子:

(28)《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上经》)

(29)《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下经》)

(30)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说卦》)

比较例(28)和(29),可以看到“利贞”后一出现“者”,一没有“者”;例(30)中“坤”“兑”“坎”都为八卦名称,句式相同,“坤”和“坎”后有“者”,“兑”后却没有。这说明了“者”作为提顿词,在句中已经不是强制性地出现了,在“……者,……也”成为一个范式的同时,“……者,……也”中的“者”偶尔可以不出现,这正是语义功能极其弱化的表现。下面我们再举几个“者”字自由隐现的例子:

(31)若告我以鬼事,则我不能知也。若告我以人事者,不过此矣,皆我所闻知也。(《庄子·盗跖》)

(32)有臣如此,虽当圣王尚恐夺之,而况暋乱之君,其能无失乎?有臣如此者,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韩非子·说疑》)

(3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上面三例或前面有“者”,后面没有;或前面没有“者”,后面却有。可以看出“者”作为一个提顿词,它的出现不是强制性的。

可以说,战国中后期语气词“者”已经形成,位于上一分句末,具有话题标记和提顿语气的功能,虽然在某些句子或语法格式中,这类“者”字还具有轻微的指代性,但并不足以否认“语气词”说。语法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气词“者”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一定时期残留有指示代词的一些句法、语义特征,这正是为语法演变所反复证明的规律。先秦汉语的语气词“焉”,也源于指代词“焉”的虚化,在很长一段时间“焉”都带有一定的指代性,一些学者干脆把“焉”称作兼词;另外如汉语中的一些动词和介词很难完全分清楚,也源于此。

随着“者”虚化为语气词,跨层结构“也者”也经历了一个重新分析的阶段。即从跨层结构“语气词+指代词”变为“语气词+语气词”,即两个功能相近的语气词连用;并随着使用数量的增多,这一连用形式得以固化而成为一个复合语气词。其形成过程可标示如下:语气词+代词→语气词+语气词→复合语气词。从语气词“者”的形成时间来看,复合语气词“也者”的形成当不会早于战国中期。

(三)“者”语法化的原理和机制

上面我们指出了语气词“者”形成的途径、时代以及语法功能,那么“者自”为什么会发展为兼有话题标记功能的语气词呢?

“者自”虚化为语气词有它的语义句法条件,即指代性的弱化,这同语境有很大联系。“者自”不管其前是动词性还是名词性结构,它的指代性并不强,特别在名词性结构后,它的指称化功能更弱,在句中的出现不是强制性的,除前面提到的例(28)~例(33)外,再举一例以供对比:

(34)a.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b.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指称化功能弱化必然引起“者”指代性减弱,从而使它逐渐失去一个指代词的典型特征,变得不像一个指代词了。但是指代性的减弱并没有使“者”的使用减少,反而促使它演变为语气词,这一过程可以说是“者”的主观化。

比较例(34)a、b两句,可以发现a句的语气较和缓,b句较紧凑。这有韵律上的原因,一个句法单位,组成成分越少,表达上就显得越紧凑;组成成分越多,语气上就越舒缓。又如前举《易传·上经》的“夫玄黄者,天地之色也”。如果去掉发语词“夫”和自指代词“者”,虽然句子的真值条件相同,但是语气的缓急却很不一样:“玄黄,天地之色也。”

同类推荐
  • 联合国常识

    联合国常识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有关联合国的各类知识,内容包括:“联合国: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战火中诞生的靠前组织”、“联合国大楼巡礼”、“安全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等。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技术体系:理性的社会生活(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世界处于由技术交织而成的体系之中,这个体系建立了各项符合技术运作的规则,同时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维护与运行。那么,社会中为何还会出现抗议与黑客攻击等现象?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 社会信仰论

    社会信仰论

    信仰可以分为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社会信仰是不同类型的个人信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特定文化共同体的普遍性信仰。社会信仰论严格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力求阐述社会信仰发展的一般过程,它分析了中、西方传统社会信仰的发展历程及现代社会信仰的基本形态,深入探讨了社会信仰的冲突与危机现象,并由此确立了建构当代社会信仰的基本原则。
热门推荐
  • 平凡的我的不平凡物语

    平凡的我的不平凡物语

    魔武世界的科技社会,异界军校生的平凡人生。一直打辅助的主力输出,在一切事件后面的普通身影。主角不一定是最强最帅的那个,只要你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事件里选择了主角应该做的,那你就是主角。
  • 仙域偏科生

    仙域偏科生

    修真界大变局背景下,两次穿越者夏木被身体原主人同化,拥有开挂资质,却在修行正统上严重偏科,还被其师下了恶心禁咒。他被逼无奈,只能剑走偏锋,开辟了前途未卜的修妖之路——身被同化?没事!另辟修妖道行被禁咒?怕毛!腹黑劝自招非议修妖?无畏!只要她安好仙藐神弃?滚啊!自在凡尘笑尔虞我诈?无知!山岳何曾倒霸业王图?何苦!终是空碌劳斩身炼书?虽疼!岂讨长生巧天地病患?看我!且以十境疗我是夏木,这世界,我让它变了。
  • 重生之毒后当道

    重生之毒后当道

    前世她温存善良,却处处受辱,她忍辱负重,助太子登上天子之位,却惨遭诬陷,换来满门抄斩的下场,她心有不甘,发誓做厉鬼也不会放过他们。一朝醒来,她浴火重生,以血起誓,同魔鬼签订了契约,对前世负她之人,她决意要他们一个个血债血偿……
  • 厨妃有喜:王爷师父你站住

    厨妃有喜:王爷师父你站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吃!单笼金乳酥、贵妃红、婆罗门轻高面、御黄王母饭、鸭花汤饼、缠花云梦肉、汤浴绣丸、葱醋鸡、小天酥……软萌吃货女小厨穿越大商,碰上傲娇闷骚的地狱厨神师父,煎炒烹炸出一道道美味菜肴。米小叶的人生终极目标就是:和师父一起逛吃逛吃逛吃……等等!为毛我要和傲娇师父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子防身妙招(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子防身妙招(女性生活百宝箱)

    防身格斗姿势一般用于双方将要交战时,在我方有准备的情况下使用的动作,它分为站立格斗姿势和倒地格斗姿势,站立姿势一般分为左手在前的“正架”和右手在前的“反架”两种,运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姿势作为自己的定势,本书均以正架为例。
  • 霸道总裁的甜心小娇妻

    霸道总裁的甜心小娇妻

    青春时期的甜蜜爱恋七年后的再次相遇,却成了最痛苦的回忆;一个失去的孩子,一个所谓的谎言。靳修臣说恨他狠狠的折磨她,说恨她的欺骗。
  • 安徒生童话选(纯爱英文馆)

    安徒生童话选(纯爱英文馆)

    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童话作品集之一。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尽管创作体裁属于童话,但是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 通天丹医

    通天丹医

    21世纪最年轻的天才中医教授舒清歌,因误偿一棵神秘药草而亡,却不想灵魂穿越异世,投胎到游龙大陆项家,成为项家长房嫡长孙女项天歌;黑龙盖脸,形如恶鬼,从出生的一刻就被称作被诅咒的妖孽,人见人怕;六岁测试出她天生废体,无法修炼,更遭家族厌弃,从此人见人欺;爹爹纨绔,却宠女无度;娘亲柔弱,却严如良师,她却淡定自若,重拾前世才华,行医炼丹,暗建势力,护我亲人,保我尊严,在权力倾轧的项族和大武皇朝惬意生活怕我、嘲我者,彻底无视;欺我、害我者,生不如死;一朝惊变,龙魂苏醒,炎火炼体,蜕胎换骨,而那神秘药草竟也随她穿越而来,从此之后,废物变天才,丑颜变绝色龙魂为契,神草为伴,行医炼丹,号令万兽,那通天之路,谁与争锋?初遇片段:“呜呜,姐姐,姐姐,伦家也想吃鸡腿……”荒郊野外,一只陌生的金色小兽抱住她的小腿,眼泪汪汪地卖萌。项天歌低头,一把将搭在自己小腿上的小兽提溜起来,邪笑地在眼前晃了晃,只到小家伙头晕眼花,才道:“哪来的小狗?居然会说话?还想吃鸡腿?不给!”‘嗖’地一声,小兽的身影已成为一个小点,越飞越远。‘咚——’金色小兽四脚朝天,眼冒金星地摔在一个漂亮的不像话,而且笑容温柔的男子脚下,“主银主银,伦家没有骗到鸡腿,那个姐姐好凶,不仅将人家像扔皮球一样扔掉,还不给伦家鸡腿吃,难道伦家不可耐了吗?呜呜——”漂亮男子温柔地捡起小兽,下一刻,他的表情突然变得狰狞无比,抡起砍柴用的斧头,气势汹汹地朝项天歌走去:“可恶,居然如此对待老子的小宠,难道老子的小宠不可爱了吗?看老子去把你的鸡腿都抢来——”
  • 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辛

    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辛

    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周崇墨从小到大,从出生到大学,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其中以周崇墨成长为主线,以母亲叶秀竹贤惠持家善良做人为辅线,因一部“周家家训”而引起的一家三代人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生命有限,生活无限,在无限的生活中,要把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而不是选择抱怨,即使命运不曾取悦你,也要努力去做到内心的安静,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地去突破原生价值观所带来的枷锁和束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