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4400000091

第91章 音容宛在一一纪念我的母亲

魏荒弩

时光不合昼夜地流逝着,母亲逝世转眼已二十周年了。也许是我也年事已高,怀旧思亲之情与日俱增,尤其在今春省墓祭扫之后,往日的情景,不时浮现在我的心头。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忧愁和痛苦中度过的。

外祖家原属“书香门第”,我家则被视为“土财主”。两者的家风与生活方式,更是迥然不同。加以还有个爱挑剔的婆婆,益发使母亲感到不快一于是平时多住娘家。我也乐意在姥姥家长住,平素是不愿回自己家去的。何况,我怕看父亲那板起的面孔,所以总是躲着他。因此,每当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便只有感知母亲的慈爱。

后来,父亲出外经商,长年不归。我们又小,常使母亲感到孤苦无依。而每逢年节,父亲从外地归来,常常买一些日用品或糖果之类分送家人。上至祖父母、伯父母,下至堂兄表妹,几乎人人有份,却偏偏忘记了’我们。即使偶而分得一些,也是最次最少的。我们常常为此不平,但宽宏忍让的母亲,对这类事却是从不斤斤计较的。

及稍长,在伯父的支持下,我进城上了高小。从此离开母亲,走上了社会,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开始独立生活。从此便很少看见母亲。不过寒暑假回家,仍不时听到母亲的诉苦与抱怨声。我是她的长子,她不对我说又对谁说呢?!

1931年,三舅受母亲之托,把我带到保定上了培德中学。就这样,与母亲见面的机会更少了。不过这时,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还有我的两个弟弟。至于他们是怎样艰难度日的,就知之不多了。

这是我远离母亲的开始。继而为了深造和谋生,三年后我又来到了南方。

不久抗战军兴,便又辗转流亡到了大后方。从此山川阻隔,彼此生死两茫茫,再也听不到有关母亲的一点消息。但在危难中,不论是身染重病,还是溺水、车祸或遭日寇轰炸,凡是濒于死亡之际,首先想到的,便是难以见面的母亲。

虽能在残破的梦里偶然一见,但扑朔迷离,只有徒增思念之情而已。

十三年阔别,我们母子相见,已是在北平刚刚解放以后。1949年初的一天,忽然从老家来了许多人。定睛一看,其中就有我几已不识的母亲,和两个幼小的妹妹。乍一相见,不禁悲喜交集,彼此虽然激动,但却久久说不出话来。历尽坎坷的母亲,已变得苍老多了,人也显得分外沉静。这时我新婚不久’从此在妻子的安排下,母亲同妹妹便在首都定居下来。从小失学的妹妹也都上了学,母亲过起了无忧无虑的日子,不久人也发胖了。一向愁苦的脸上,开始绽现了笑容。

茶余饭后,与母亲共话家常。略知她这些年是怎样苦撑下来的。

“七七事变”前,“四世同堂”的老三股,矛盾日益激化,不得不分家了。

父亲远在天津,不闻不问,弟妹年幼无知。母亲又从未遇过分家的难题,遂一时竟不知所措,只好任凭二位大伯子去擘画。家还未分,各家的孩子们便早已开始“捞”公中的东西,把什么家具啦,工具啦,以及各式各样的有用物件,偷偷往自己屋里拿。我的两个弟弟虽小,但看到诸位堂兄的所做所为,也悄悄到处寻摸,结果却拣来了一条拴狗的铁索。母亲一看就火了,立刻命令放回原处,并说道:“让他们拿吧,咱不占那个便宜!”这次分家析产,在浮财方面虽然吃了不少亏,但抓阉儿的结果,却分得了一处较好的住宅。

事变以后,故乡不久便被日寇占领。因我家贴近无藁公路,经常受到鬼子的骚扰。成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一天忽然来了一群鬼子,一进院便翻身上房,架起了机关枪,严加戒备。同时满院子抓鸡拔毛,拿枪立逼着母亲为他们烧水造饭,孩子们早已躲藏起来。一个孤老太太战战兢兢独自支应着这批杀人如麻的鬼子兵,其场面之惊险,是不难想像的。类似这样非打即骂、生死间不容毫发的经历,在沦陷八年中曾经发生过多次。

后来,鬼子为了便于“扫荡”,在我村安上据点,盖起了炮楼。一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即便如此,抗日政权仍然在暗中活动着。有一次,村里介绍一名区小队干部来我家“休养”。母亲遂把他安置在村外我家菜园窝棚里,每日送水送饭不断。一住月佘,平安无事。后来,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一天夜里得到区小队通知,命他连夜立即转移。第二天拂晓,日伪军便将我家和菜园团团围住,进行搜捕。这时,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独守在家的母亲,敌人扑了空,便迁怒于母亲,拿枪逼着她说出人的去向。母亲当然不知人去了哪里,遂为此受尽了非刑拷打。最后,终于由“伪”保长为之开脱,才算化险为夷,逃过了这场劫难。她日后提起,仍觉害怕,并为之挥泪不止。

1946年人民政权建立后,我们村进行了减租减息、锄奸反霸、反黑地和土地改革。我家响应政府号召,“坦白”得最彻底,浮财也交得最多。先是被划为富农,以后在复查时,考虑到我父亲在外经商,又升格改划为地主。多少年来,母亲一直奉公守法,低着头过日子,与三个小儿女艰苦备尝。

好容易熬到全国解放,母子相会,愁眉得展。可是,才过了几天舒心日子呢!不幸的事情又接连发生,令人怦怦然接应不暇。1955年夏,我因涉嫌“胡风事件”而遭审查、被抄家;继而,父亲得了偏瘫,接回北京疗养,越二年又有丁酉之灾,被错划为“右派”。一桩桩一件件,加在母亲身上的压力该有多么沉重啊!但她为了怕我难过,总是故作镇静,强颜欢笑。后来得知我降了级、减了薪,母亲反倒过来安慰我:“不要紧!生活以后紧着点儿就是了……”我一生愧不能孝顺母亲,反而使她老人家长期为我担惊受怕。感念及此,不禁泪眼模糊。

那几年真个是吾家多事之秋。母亲自到北京以后,心里最惦记的是乡下二弟那一家五口。可偏偏那儿又出了事。二弟媳突然精神失常了。消息传来,老母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从此,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及至到了“文化大革命”,老母一看势头,就知北京是呆:不下去了。继而风闻街坊有所谓“地主”、“资本家”者,已有不少被“红卫兵”’活活打死,便坚决要到衡水小妹那儿去。谁知到了衡水没多久,我妹妹便被一位“知已”同乡,贴了大字报,说她的地主母亲从北京逃到了衡水。母亲怕连累儿女,遂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去。谁料“文革”风暴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小柴城村,也闹得杀气腾腾。母亲一到家就被抄了个精光。若非她一生谦和,厚道为人,更大的灾祸也势不可免。

长期的精神折磨和不断的颠波流徙,母亲到家后不久即常觉不适。先是舌根肿胀,不思饮食,继则是下咽不畅。消息传来,我们即知此病非同小可。经石家庄医院确诊后,我们便不时把一些对症针剂寄回家去,企图抑制病情的发展。同时,素知母亲嗜甜食,我们为了怕给家里添麻烦,曾多次将所买糕点寄给我的表弟,委托他能转交他那重病在身的姑母。谁知人心难测,这些糕点的绝大部分竟被他们一一侵吞,偶尔送去的只是一些残渣剩末。呜呼,这是何等的世道人心!

到了1970年秋,母亲病重。而我当时尚未获得人身自由;不得已,则由我的妻子回家探视。婆媳情深,相处十五载,从未红过脸。如今乍一相见,彼此都泣不成声。这时的母亲,虽已自知不起,但她却显得格外镇静。她问及北京的家被抄以后的情况,问及她一向疼爱的孙女孙子,问及我的问题何日才能够解决;她还惦记着同在北京的大妹一家人。她的儿媳安慰她说:“您好好养着吧!等您好点了,我们再接您回北京!”她听了摇摇头,随即潸然泪下,再不言语。婆媳厮守半个月,真个是生离死别,日日夜夜说尽了所有的知心话。但令人撕心裂肺的是,各处医生俱都束手无策,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老人家一天天衰弱下去,走向永恒。

母讳刘梅序,以1900年(光绪二十六鼠年庚子)2月21日生,于1971年1月24日逝世。享年七十一岁。她生为满清的臣民,身经军阀混战,亲历日寇“扫荡”,最后又遭十年浩劫。她的一生是历尽艰险而又饱经忧患的一生,也是处处吃亏让人而又孤苦无依的一生。她将毕生的心血完全倾注在儿女身上。她哪里知道她所钟爱的三子,却已先她五年受迫害,早早地惨死在南国,而她那与她同样饱经忧患的次子,在她死后不久也紧跟了去。悠悠苍天,往事何堪回首?

如今我已年越古稀,经常回忆过去,留恋人生,难合难离。令人愧痛的是,在那段漫长的获“罪”时期,因忙于看不到头的“改造”,而心力交瘁,哪里还分得出更多的精力去照顾年高的母亲和弟妹?甚至连那三个小儿女的憾长和教育,我也是无暇顾及的了。至今每一忆及,便感到悔恨不已。

今春清明后,我携同您疼爱的孙女来到您的墓前。但沉哀巨痛和泪水却化解不开我心中的积郁和怨愤,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母亲,您且安息吧?我希望今后还能再来看您……

1991年秋草,1994年8月3日改定

同类推荐
  •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蔡澜·致青春)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蔡澜·致青春)

    此书着力点在对“真爱”的讨论。从“小女孩 纯纯的爱”,到“爱要怎么说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爱”以及“你好 初恋”等七个篇章,蔡澜以豁达的“过来人”的身份,帮年轻人解决在初恋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烦”。他在第一篇文章里说道:“在公交车上见到不敢开口表白的情人,这种感觉多么珍贵。”只一句话,就能轻易激发你的共鸣。
  • 爱的赞美

    爱的赞美

    《暖情》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故事。冬冬的妈妈下岗后,爸爸也选择了下岗。妈妈一气之下与旧恋人为投资新的项目,离家远去。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形下,平日与爸爸靠打工度日。之后,父子走上寻妻找母的征途。期间,为维持生计,冬冬和爸爸扫马路。《暖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今天下午,我们实验小学学生汇聚电影院,伴随纷纷泪水,观赏电影《暖情》。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给理想一点时间(五)

    给理想一点时间(五)

    《给理想一点时间5》是凤凰网博报博文选集系列书的第五集,该系列精选两岸三地几十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万篇推荐博文中精选出,根据文章观点质量和网友点击量等因素综合考虑,优中选优。本书分为理想现实、社会民生、中国世界、人物历史、文明文化等几大部分,话题丰富,视野广阔,观点鲜明犀利,文章独具深度又极富可读性,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时文畅销书。
  • 毒品凶猛

    毒品凶猛

    某位外国禁毒专家为中国作了个测算,若不加以强有力的遏制,到2010年,中国将有1000万~6000万的吸毒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一列火车能乘载3000人,那么至少需3000列火车才能装载下这1000万吸毒者;如果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万人,至少要100个天安门广场才可以容纳这1000万吸毒者。要知道,欧洲许多小国的人口总数也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啊。即使按目前最保守的105万的吸毒者数字来算,中国每13000人中有一个吸毒者;如果发展到1000万人在吸毒,那么十年之后,中国每1300人中将有一个吸毒者。
热门推荐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忏悔录

    忏悔录

    托尔斯泰《忏悔录》与奥古斯丁、卢梭《忏悔录》齐名,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从而永恒的意义?”列夫·托尔斯泰在凌乱的书桌上写上重重一笔。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托尔斯泰《忏悔录》深刻探讨生命意义,与人生、命运、信仰有关。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对死亡?如何让短暂的人生具有永恒价值?这些有关人生命运的深刻问题,都将在阅读本书中得到启发。
  • 影后重生之我美我有理

    影后重生之我美我有理

    前世,黎宁经历重重困难……可不想一朝重生,她竟然又回到了七年前,回到了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重活一世,黎宁打定主意,这一次她要成为影后!可不想却是招惹了整个娱乐圈最尊贵的男人。“别……薄总!我忙着复仇,没空恋爱!”“没空恋爱?”男人轻笑,拉出红本本,“那不如咱们直接领证结婚?”
  • 财富集结号

    财富集结号

    本书揭示了世界富豪如何拥有惊人财富的经验。内容包括:2008年世界新首富“股神”巴菲特:非凡的投资手段;2007年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遍地是金,四处出击等。
  • 多事生活

    多事生活

    主人公叶树才和家人叶顺才,叶秀霞,叶娇霞故事。
  • 空地导弹科技知识(下)

    空地导弹科技知识(下)

    本套“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丛书,包括《导弹武器科技知识》、《地地导弹科技知识》、《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地导弹科技知识》、《空空导弹科技知识》、《反舰导弹科技知识》、《舰空导弹科技知识》、《空舰导弹科技知识》、《反坦克导弹科技知识》、《特种导弹科技知识》共17册,每册全面介绍了相应导弹武器种类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科普性和前沿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导弹武器科学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在森林捡到一个媳妇!

    新书【我的夫君战力爆表】欢迎大家来围观。雷捡到了一个雌性,做饭好吃,性格好,人也好看,姆妈说,遇见自己喜欢的要赶紧下手,所以,他就下手了。ps:这是一篇耽美文
  • 被斯大林改变的中国边疆

    被斯大林改变的中国边疆

    斯大林迫切需要一个稳定而亲苏的新疆90年前的1924年,列宁病逝,斯大林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取得了苏联的最高领导权,开启了他近30年的统治。当他的目光投向东方时,发现中苏之间漫长的边界线上有太多沙俄时代留下的“悬案”——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其势力入侵到中国边疆,形成西段、中段、东段三段有争议的边界。到斯大林时代,中苏西段边界,有新疆问题;中苏中段边界,有外蒙古问题;中苏东段边界,有东北的中东铁路等问题。
  •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异能女王驾到冷殿下请回

    一朝穿越,一夕重生,竟遇到了前世的的对手……可为什么与我想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