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3900000082

第82章 对父亲的怀念(1)

刘真

祖母活着的时候,对我说过好几次:“你作一篇文说说你父亲的孝顺吧!”

日子过得真快,眨眼间过去了十八年,我原以为我不爱自己的父亲,不愿意给他写什么,没有答应祖母的要求。然而,父亲七二年一去世,久久消失不了的痛苦在告诉我,我爱父亲,对他的感情还很深呢。

祖母所说的“孝”字,我总觉得是她常讲述的“二十四孝”中那些封建伦理的事儿,很反感。我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去世倒引起我对他的回忆和怀念,觉得他的许多事还是值得一说的,其中也包括祖母所说的那个“孝”字。

母亲四十岁生我时,父亲三十六岁。我祖母强迫他们分居了九年后,父亲发挥了一点反抗精神,自作主,从外院的客房搬回我母亲的房间里来了,母亲为了记住这九年她对祖母的怨恨,给我起名叫九儿。这是我刚记事时,母亲对我说的。而父亲为了感谢祖母没有再强迫他们分离,对我母亲的态度却更不好了,处处用恶言恶语来伤害她,表示对祖母更加“孝顺”。我刚记事时,就处在家庭这种种复杂微妙的矛盾中,和常常暴发的吵闹打骂声中,挨打的当然是我母亲,打她的是我的父亲,从中又吵闹又挑拨是非的是我的祖母。我善良的母亲一心想的是,公爹去世了,好好孝顺婆母,要胜过我父亲。没想到,祖母怎么也不容她,她几次想要自杀,我和弟弟太小,把她拖住了。为了儿女,在家庭不断的斗争中,她渐渐变了一副模样。谁打和谁打,谁骂和谁骂,她宁愿拼死,也不自杀了。她拼成了一个十分顽强的人,家中的日子,也就更加热闹了。

“小九儿,快回家看看吧,你家又打架哩,你爹把你娘的头打破了。”

邻居们常常这样大声嚷着告诉我,他们一面嚷,一面向我家跑,去劝架。

我看见满脸流着血的,被打拐了腿的母亲。她总是吵嚷着说她的道理,想让四邻八家来评判。我没见她哭过。这时的母亲,已经只有恨,没有泪了,泪早就哭干了。

在父亲的眼睛里,我远不如奶奶怀皇的那只老猫,也不如我家的小狗。父亲从来没看过我一眼,更没有对我笑过,好像我不是他的孩子。我有两个大哥哥,大哥比我大二十岁,二哥比我大十五岁。我也有了两个嫂嫂,还有三个侄女。一个小侄子。我是父亲唯一的女儿。而他只喜欢我的侄子老黑小,对所有的女孩都不理睬,我也就不觉得委屈了。在我们女孩的心目中,他像个大老虎,不管我们在一起玩着什么,一听见他那噔瞪噔重重的脚步声,像家雀中投来了一块大石头,我们飞的飞,跑的跑,一下了都没影了。只有他拿起猎枪,到田野里去打野兔的时候,我们盼望过他,盼着吃打回的兔肉…还有,每年腊月二十八,他要赶集去买年货,我们盼望他给每人买来一朵花。平常日子里,很少看见他的笑脸。只有他和我奶奶坐着说闲话,我们扒着套间的门框,探头探脑,才算看见他在笑,这是沾了奶奶的光。不管什么时候,他一看见三岁的侄子大老黑,不是抢头就是抓耳朵,脸上那笑容我们也看见了,这是沾了大老黑的光。

有时候,父亲拿着窝头逗小狗打滚儿玩,他脸上的笑容我们又看见了,这时沾了小狗的光。我的弟弟比我小一岁,叫小十儿,他的待遇和我们女孩是一样的,父亲从没有看过他一眼。他只活了三岁拉稀拉了二十天就死了。只有我母亲抱着弟弟的小尸体放声大哭,她的哭声是那样的孤独。我不知道父亲是怎样想的,他不在场,不知哪去了。我也不知道弟弟那小小的棺木是谁做成的。除了母亲,只有我心里最难受了,我很爱小弟弟,他一死,我的被窝里再也没有小弟弟稚嫩的说话声音。我能听见的,望见的,就是母亲每夜狠狠指点着父亲那躺在枕头上的脑袋哑声地吵闹。不管她怎样问,用她的哑声怎样吵讲道理,父亲一声气也不吭,他沉默得像死人,他脑袋像个肉疙瘩。我可怜母亲讲的道理是白费劲。比起白天父亲那打骂她,我还喜欢这哑声的黑夜呢。父亲没有道理可回答。

明天,以后,他还会为了叫奶奶高兴照常打骂我母亲。他改变不了局面,也改变不了他自己。母亲的吵闹是让父亲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和奶奶讲道理,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只图个孝顺。可父亲办不到,他也不这样办,那“孝”字是不能更改,不能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古来没有过,古书上更没有写着。母亲常常把嗓子说哑了,也改变不了他。小弟弟病后,奶奶不发话,父亲不敢买药,母亲白白哀求,我的小弟只能是他们中间的牺牲品,哥哥们大了,长了翅膀,有了家室,只有我是他们中间的受气包,活得不如小狗小猫。比起母亲来,我还算可以,因为我小,在他们你死我活的明争暗斗中,还不会说话,不会插手,只能常常在惊吓中,干瞪着惊恐的眼睛瞧着。母亲只能这样对我说:“九儿,你长大了,我要给你找一个没有婆婆的婆婆家,找一个大女婿,知道疼你。”有时候,她又说:“你一定要给娘长志气,长成一个有志气的人。”

我不知道什么叫志气,也不知道志气怎么个长法。她那对吵对骂,我看着就是志气,却看不出她这志气有啥用处。

“七七”芦沟桥事变了。我们这地方土匪遍地,各村抢夺,大乱起来。一大乱,我们家的乱子倒小子,小得几乎没有了,一家人整天盘算着日本人打来,到哪里去逃难,哪里有个安全的地方?

这时,大哥、二哥的同学好友,一伙一伙常聚到我家商讨。只有在这时候,母亲才对我说,大哥是共产党。大哥十八岁时,国民党抓他,他逃到哈尔滨去的。到我们家来的这些人,也是共产党。

从此,我奶奶、父亲、母亲有了共同的语言和行动。奶奶叫我父亲买肉,买菜,叫我母亲和嫂子们给这些青年人做好饭,包饺子、包子。无论来多少,也都我家最高贵的客人。奶奶说,这些青年人都是她的孙子。

父亲在村里有个外号,叫黑刘绍。一是他那漫长脸长得黑,二是他小气。

我们家乡把小气、自私。,叫做“黑”,他算是里表一致,名副其实的。我家的长工大叔,为了一年多增一元工钱,父亲死也不答应,把我母亲气得够呛,怎么吵也没有用处。父亲有个理由,说我们家叫长工吃得好,干粮里常年有白面,农忙时中午两个菜,有鱼,有凉菜。他说这是大哥走前规定的,他没有违背过。

父亲会说那句古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他对那些一心要抗日的人们又不显得小气了,很大方。我大哥参加了共青团,回家乡,带领着穷苦人冲击过县衙门,成立农民协会,给长工们改善生活,父亲统统不反对,还带头支持了。二哥又要去参加八路军,父亲也不阻挡,还是支持,也不管家庭的存亡。大哥从沦陷的哈尔滨逃回家,不久,双到山西去找红军了,父亲给路费,也是高高兴兴的。三八年,日本人占领了县城,伪军对我家要满门抄斩,全家人在群众的掩护下逃出虎口。仨仨俩俩,各奔工西,成了讨饭的。这一切,父亲从没有说过一句埋怨哥哥的话。看来,他对富农家庭的破产,没有一丝留恋。

1939年的春节,父亲到他的四舅舅家去过年。奶奶的亲弟弟,我的四舅爷也是个富农,比我们家还富,在我父亲最艰难的时刻,他四舅只给他外甥端来一个鱼头,还冷冷地说:“好好的个家,放下日子不过,叫儿子去当八路。当成了全家讨饭,给你吃一口就算不错了。”

父亲望了一眼那鱼头,没有吃,饿着走了。

同年夏天,我们全家大小都经受了不少磨难,从各处投奔到运河西的清河县抗日根据地。这里有个抗日家属被服工厂,全家在这里会面了。父亲带着他的老母亲,和他的宝贝大老黑。不管每个人经历了一些什么艰难,在这部队和人民满村歌声和。操练声的地方,都没有眼泪,只有欢乐。奶奶爱哭,当她望见全家一个也不缺少的时候,笑着闪现出了两眼泪花。从此,在抗日家属被服厂里,母亲和两个嫂子给八路军做鞋袜,做衣服,奶奶也自动参加了劳动,她把单线合成双线,让人们做活用;父亲当了管理员,他负责采买各种物件、棉花、布匹,还买菜。他那噔噔噔又重又快的脚步,有了大用处。我和两个侄子,人了工厂的子弟小学。白吃饭的只有两位,五岁的大老黑和他三岁的小妹妹。

这时候的我,像鱼儿投入了汪洋大海,原那一坛死水中的一切不幸全不想了,没了。我和父亲直到这时,也没有过语言的往来,不知道他每天都想些什么,只从他那又急又快的脚步中,看到他走着这条新路很愉快。只有一次,不知道他为了买什么,到运河东敌占区去了一赶。他回来说,夜间回家去看了看,乡亲们把我家的大门口用土坯封起来了。他是从东邻家的梯子上爬到我家的东房顶上,又抱着枣树下到院子里。那小黑狗已经长成了大狗,黄狗快老了,两只狗一看见他,都用后腿站起来,用它们的前腿和爪子抱住了他的肩膀亲他,发出了呜呜的哭声。乡亲们告诉他,封门时把狗赶出来,它们又跳回家,谁也抱不出来。南邻的小三哥只好每天三顿用绳子吊下个小桶去喂它们,它们才活下来。从西墙角给它们扒了个洞,让它们出来和别人家的狗到村外去玩玩,散散心,它们还是不出来,在等,等这一家人回去。

同类推荐
  •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每个作家都在思考这个时代

    黎峰:写作者们通常都是在不断地阅读,好的创作一定离不开丰富的阅读,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特殊的阅读喜好么?能给读者推荐一下您认为优秀的作品么?陈忠实:你说得很对,截止到今天,我还没遇到也没有听过不读书的作家。阅读开阔视野,阅读启迪智慧(即开启那根对于文字敏感的神经),阅读也丰富艺术天地,阅读更深化思维……说不尽的好处。所以人说开卷有益,以创作为乐事的人更如此。我不好向人推荐作品,因为各人的意趣差异很大。由各人去选择,即使买了读不出兴趣的书,放下不读,再换一种,总会找到爱不释手的书的。我往往就是这样选择读书的。
  • 十面包袱

    十面包袱

    本书分为露怯、老窝、小市民、煽情四辑。本书延续了王小柔的特色文风,将奇思怪想与津味幽默相结合,调侃时尚,针砭浮华,被广大“肉丝”授予“当代捧哏的段子作家称号”、“当代最具艺术家气质的市民称号”、“最诡谲奇异方言奖”“最津味妖蛾子奖”等民间荣誉。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精选出我国古代十大悲剧,直接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表达,每篇后面还附有赏析,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和鉴赏,除此之外在每篇故事中,还配有相应的图画,图文并茂,相信读者一定会爱不释手。中国古代戏剧,不但以深邃的思想、博洽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主题和扑朔迷离的情节结构为古今观众及读者所倾倒,而且还以优美的文辞、练达的韵律和精湛的音乐曲调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库藏中的瑰宝。自从元代有戏剧脚本刊刻以来,戏剧文学就一直在中国文学领域以其独具的形式和璀璨的异彩,彪炳百代。为了使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优秀作品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对剧本故事及人物的总体把握,让中国文学艺术的这一部分瑰宝得以向广大民众普及并发扬光大,我们选取了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编成故事,以飨读者。
  •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这样的人也该千载难逢

    用一首歌的时间来纪念一个人用一盏茶的冥想来回忆一个人,我坐在菩提树下静静地观望,流年在我和他之间只打了个照面前世,今生,来世菩提树下红莲花静静绽放开合之间佛光闪现
  • 笑忘书

    笑忘书

    《笑忘书》是梁左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作品集,是由著名作家王朔亲自整理、主编的,并写了悼词作序。书中收录了许多梁左未曾发表过的小说和散文随笔,从中可以窥探出梁左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是当代相声作家中少有的兼具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文人自由创作的根基和文化复兴的景况。王朔、刘震云、冯小刚、葛优、英达、姜昆、马未都、陈佩斯、梁天、梁欢……近30年来最影响力的文化精英,与梁左割不断的因缘。其中王朔、刘震云、英达、姜昆、梁天、梁欢等亲友所写的怀念梁左文章,也收录在书中。另,书中收录王朔、刘震云、马未都三篇追忆文章,作为新版序言。
热门推荐
  •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谁能想到战无不胜的G市街头女王叶湮最后会死于被野猫挠伤、狂犬病发作?重生一回她成了隐藏在现世的驭妖家族的大小姐楼夜烟,新任废柴家主楼夜泽的妹妹,更是拥有了猫妖的能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为什么自己非得当楼夜泽的妖仆啊啊!!
  •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职部

    明伦汇编闺媛典闺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纳克巴

    我是纳克巴

    重生为火箭的波斯简-纳克巴,和姚明一起完成火箭未尽的冠军梦。本以为可以进化成拉里-伯德,没想到帅气的小伙成了白人版巴克利……
  • 堕天铸世

    堕天铸世

    天欺我一世,我可退,可欺我两世,我便堕天,以自己的喜好,铸就世间一切。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悲哀。
  • 天欲晚

    天欲晚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爱我的人,却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恨不得我去死的地方。那时他背对着我,在与他人说笑,我朝他伸出手,一开始伸向他的脖颈,想要掐死他,后来却转向他发间的白簪。……我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你且再等等我……坚决不坑,更新随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七零小福妻

    七零小福妻

    重生一世,林多多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先当个万元户,然后,再和前世被她作天作地作没了的男人重做夫妻。至于拐卖她的养母,虐待她的养姐,挑拨离间的白莲花,各种极品一个也不放过!可是,半路冒出来个重生男,要抢她当老婆怎么破?沈明慈:媳妇儿不怕,老公教他重新做人!林多多:前夫,真香!
  •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立足中国智库发展现状,研析智库政策体系,结合中国改革创新对智库建设的实际需求,围绕提升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出对策建议。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儒的气场

    儒的气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忠恕、慎独、中庸、力行”为中心,形成了一套自我修养的理论,帮助人们修炼好德行、具备仁爱之心,从而在“内外兼修”中成就完美的气场氛围、凝聚强大的气场能量,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