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300000024

第24章 趋合倍反

【原文】

凡趋合倍反②,计有适合。化转③环属④,各有形势⑤。反复相求,因事为制⑥。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国之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成于事⑦而合于计谋⑧,与之为主⑨。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⑩。反(11)于此,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12)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注释】

①忤合:忤,抵触、背逆;合,符合,不违背。忤合,在这里是指以忤求合,先忤后合。

②趋合倍反:趋合是趋向合一,相当于“合”;倍反是背逆,相当于“忤”;倍,同“背”。

③化转:变化转移。

④环属:像铁环一般连锁起来而没有裂缝。

⑤形势:事物变化发展的态势。

⑥因事为制:因,依据、凭借;制,法则,法度,控制。这里是指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⑦成于事:把事情办成功。

⑧合于计谋:实现或符合预定的计谋。

⑨与之为主:与之,与他们;为主,为主人。指都是各为其主。

⑩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忠,忠实;反,背反;忤,抵触,背逆。任何计谋都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主人,必然要相抵触。

(11)反:此处当顺从解释。

(12)材能:才质和能力。

【译文】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动,都会有相应的计策。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所以圣人生活在世界上,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考察天时,以便抓住有利时机。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永远占领高贵地位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圣人常常是无所不做,无所不听。办成要办的事,实现预定的计谋,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这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的君主,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族,就必然要把整个家族都放在忤合之中;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都放在忤合之中。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畴,还是用在小的范畴,其功用都是一样的。

【延伸阅读】

所谓“忤”,就是意见相互抵触而彼此背离,又称“倍反”;所谓“合”,就是意见契合而走到一起,又称“趋合”。因为世界上每种事情的情况都千差万别,所以处理事情的策略和主张也就各不相同,或者相互契合,或者相互抵触,而且“世无常贵,事无常师”,所以非常有必要实行“忤合之术”。

实际上,鬼谷子的“忤合之术”就是哲学中所讲的矛盾,即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且可以相互转化。鬼谷子的忤合术是基于“忤”与“合”可以互相转化的原理。事情总是有正有反,有利有弊,有直有曲的。智者往往能够在现实环境里针对客观条件是否具有“天时地利”以及对方是否“人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变不利为有利,或曲中见直或直中见曲,适时改变斗争形势,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字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

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

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边境的人抓获。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这时他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

百里奚相秦期间,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作为诸侯国的大臣,百里奚劳作不乘车马,暑热不张伞盖,在都城里行走不用车马随从,不用甲兵护卫。这种平易朴素的品行,不仅为百官树立了榜样,也以实际行为感动了百姓。在当时这确实难能可贵,赢得了时人的赞许和尊敬。

在用人方面,百里奚举荐有才德的贤士。他早年周游各地,曾结识贤人蹇叔,得到过蹇叔的助益。此时蹇叔受到他的推荐,被秦穆公拜为上大夫,共议国事,为秦国的富强与成就霸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外交上,百里奚施德于诸侯,树立秦国的威信,为秦穆公称霸奠定了基础。

百里奚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在晚年建立了辉煌的业绩。他依靠出众的才智和超群的谋略,使僻处一隅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秦国取得霸主地位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百里奚的为官之路可谓坎坷曲折,但他深知“忤合”之道,身处逆境、面对昏庸君主时,能做到不自找麻烦、引火烧身,而是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缄默态度,以求以后更大的发展。在秦国,因为秦穆公真正能够礼贤下士,并且不计较百里奚是亡国弃臣,对他予以重用,所以百里奚在这种有利的大环境下竭尽所能地发挥了他毕生的政治才干,也成就了他一生的政治抱负。

百里奚的故事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只要不灰心、不气馁、不轻言放弃,逆境终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垫脚石、进步的阶梯,即“背反”可以转变为“趋合”。

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她的父亲班况曾在汉武帝后期驰骋疆场,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班婕妤最为宠幸。

赵氏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许皇后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孤灯寒食的寝室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

事情败露后,赵氏姐妹故意在成帝面前搬弄是非,诬陷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还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软禁于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

糊涂的汉成帝色令智昏,居然听从赵氏姐妹的调唆审问班婕妤,并欲治其死罪。大难将至,班婕妤从容不迫地说:“我听说死活有命运注定,能否富贵在于天意。行善尚且不能得到幸福,作恶还想指望什么?如果鬼神有知,就不会接受奸邪坏人的胡说;如果鬼神无知,向他诉说又有何益呢?所以我是不愿做祷告诅咒之事的。”

汉成帝觉得她说得有理,又念及以前的恩爱之情,更是顿生怜惜之心,当下就决定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为“合此”,“修正”、“为邪”是为“忤彼”;“若鬼神有知”是为“合此”,“就不会听信谗言”是为“忤彼”;“要是鬼神无知”是为“合此”,“那么向鬼神诉说就是徒劳”是为“忤彼”。聪明的班婕妤在面临险境时,从容镇定地用忤合术的智慧将汉成帝说服,成功地使自己转危为安。

这就启示我们,在面对不利环境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可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但反过来说,“趋合”同样可以转变为“背反”,倘若身处顺境却骄傲自满、掉以轻心、不思进取、故步自封,顺境就会变成进步的绊脚石,成功的阻碍,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居荣思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国家、整个地球更是如此:如今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疾病问题、经济危机、腐败问题,等等,都是不可小觑的严重问题。倘若没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大则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生存的危机,小则一个企业、一个个人可能面临倒闭破产、下岗失业的危机。

同类推荐
  • 道是道理

    道是道理

    人这一辈子,其实就做三件事:一是用嘴说话,二是用手做事,三是用心思考。显然,说话、办事都离不开“用心”。“心”之所在,必须通古今、明大道,而道家学问字字玑珠,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洞悉万物、把握人心的规律,谙熟这些玄妙的人生道理,就可以在无为中成就有为,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本书通透解读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妙之机,提出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实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奇迹仍在上演,上万读者参悟生命真谛,改变命运的连锁反应仍在传递中……
  •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

    《西洋哲学史》是李长之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编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体例参考了法国人韦伯的《哲学史》,对西方哲学史上颇具研究性和争议性的哲学家做了简明的介绍。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对西方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有一定比较,表达了其写作时的“中国人的立场”,除了在体例上附以中国年代外,还将中西关键节点的人物的进行比较,这让当时对西方文化了解不深的文人很容易有代入感和亲切感,也便于现在的中西哲学文化研究。
  •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本书作为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老聃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为其时诸子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论证了“道”和“德”这两个核心概念,在为政、处世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热门推荐
  • 穿越千年与君诀

    穿越千年与君诀

    21世纪的杨轻本是一名考古实习生,在跟了一年后出土的一座古墓结下不解之缘,因为一个笔架上的字:“见字如见夫,可缓缓归来。”而穿越千年。
  • 出走

    出走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诸天神帝

    诸天神帝

    神王重生,重走修神路,修至尊神级功法《混沌至尊神灵诀》。凭借着自身上古记忆,各种神仙法术,炼丹炼器等手段。从一个默默无闻,受人欺负的散修,逐步成长为一代至尊神帝。
  • 记忆感应师·暗号

    记忆感应师·暗号

    一如往常,弗洛斯特喝完咖啡,推开落地窗门享受和谐的阳光,却发现阳台跟以前不一样了。他连忙从落地窗边倒退好几步,拿出口袋里的手帕捂住鼻子,对着正在阳台浇花哼小调的爱蜜莉喝斥道:“你为什么种花?想毒死我吗?你不知道我对花粉极度过敏?”“你对花粉过敏?”爱蜜莉放下手上的浇花器说,“我住在你家这些日子,可从未听你说过这毛病。”“你何时见我公寓里放过一株花?真是的!没遇过像你这样粗心大意的女仆!”“是管家啦!”客厅传来布雷克的抗议声。他是弗洛斯特的双胞胎弟弟,小时候一起住过孤儿院。
  • 五城志

    五城志

    华夏大地经历沧桑巨变最终剩余以五城为中心的格局五城自远古城主举行会盟仪式后便形成了四从一的格局直到现在
  •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萌宝凶猛:爹地,亲够没!

    这是女主重生文(双重生)!!!这是男主重生文(单重生)!!!这是萌宝文(正太是人类,公主不是人类)!!!这是宠文(除了萌宝外,该虐的还是要虐的)!!!这是套路文(反套路)!!!【一句话简介: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 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

    周围的人全消失了。空荡荡的,只剩下爸爸。她一下子抓住爸爸的手,轻轻巧巧地站了起来。身子轻得像没有重量似的。爸爸说,我们走吧。严卉点头,父女俩朝外走去。前方出现一个门,推开,是一条宽敞的大道。大道的那头,闪着金光。隐隐还有歌声,很动听。许多长着翅膀的天使,在那里飞来飞去。父女俩拉着手,一步步走了过去。严卉看见一个天使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红红的,还在跳动。她问,这是什么?天使告诉她,是快乐王子的心。——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 与梦想有关的岁月

    与梦想有关的岁月

    五十四岁的陈默是一个没落的摇滚歌手,他有辉煌的曾经,还有颓废的现在。在摇滚路上的坎坷,令他患上了难以摆脱的抑郁症。在一次酒吧演唱后,他结识了刚刚辞职的明星经纪人王烨,之后又找到了过去一起玩音乐的三个兄弟,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摇滚梦想之旅……
  • Nicomachean Ethics

    Nicomachean Eth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零纪元

    天零纪元

    这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星际世界,来自遥远宇宙的威胁,太阳的危机,空间之间的战斗,黑科技与高科技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