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2000000029

第29章 副编(2)

从开篇到“雄立东方”是第一部分,歌颂了黄帝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基业以及他为中华民族建立所取得的功绩。黄帝是中华民族卓越的祖先,他开创了中华历史,后代子孙繁衍不息,生活在巍峨的五岳中和浩荡的黄河边。黄帝的聪明才智超过一般人,并且开拓了广阔的疆土,建立了伟大的功业,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世变沧桑”到“我为奴辱”是第二部分,主要回顾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中国经过漫长的沧桑巨变,在这中间经历了许多挫折,强横的邻邦(指日本)不讲究道义,侵占了我国的台湾,而且邻邦朝鲜也被它占领,东北华北等地有许多汉奸,把国土出卖给敌人,但这怎么能满足贪婪的敌人?敌人拿着武器,致使沦陷区的人民沦为奴隶受辱。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入行径以及统治者卖国求荣的丑态,意在激起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的情绪。

从“懿维我祖”到“让其沦胥”是第三部分,黄帝是具有美德的英雄,通过逐鹿战争使天下太平,难道黄帝的后代就这样软弱无能,让中国的大片国土沦于苦难之中?在第三部分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在推崇黄帝以武力抵抗敌人的同时,对那些怯敌的民族败类进行了批判。

从“东等不才”到最后是第四部分,作为黄帝的子孙,我们虽然“不才”,但我们敢于起来反抗侵略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年复一年的战斗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侵略者还没有走,哪里能有我们的家?所以各党派和各界人士要团结起来,不分军民和贫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才是救国的良方。全国人民一起抵抗侵略者,建立民主共和的制度,改善国内的政治,大家团结一心,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收复沦陷的国土,捍卫国家的主权,这样的志向和决心,永远不会忘记。组织武装,整治军队,用行为来告慰祖先,我们的抗战决心天地可以为我们作证。在第四部分里,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一定会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心。

七绝·仿陆放翁《示儿》诗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愚公尽扫餮蚊日,公祭无忘告马翁。

附:陆游原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析

毛泽东一生酷爱古典诗词,在他的藏书中,由他亲自圈划批注过的古诗词就有1558首之多。他经常巧妙地仿改前人诗句,赋予新的诗意,抒怀言志,反映现代生活。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阅读文物出版社刊印的木刻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时,想到了当时国内外的局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想到了陆游的《示儿》,于是在书的批语中写道:“革命尚未全成,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餐蚊尚多,西方世界,餐蚊成阵。安得起全世界各民族千百万愚公,用他们自己的移山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试仿陆放翁曰: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愚公尽扫餐蚊日,公祭勿忘告马翁。”

“人类今娴上太空”,1957年10月和11月,苏联曾先后发射了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太空之行,这标志着人类的航天事业进入一个新纪元,也提高了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毛泽东自然感到欢欣鼓舞。

“但悲不见五洲同”,人类已经进入太空时代,但是人类社会还没有进入“大同”时代,尤其是祖国还没有实现统一,这实在令人感到担忧和慨叹。在这句里,作者将“九州”改为“五洲”,借指全世界,使视野得到极大扩展,也表现了自己关心人民疾苦和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国际主义精神。

“愚公尽扫餐蚊日”,这句是对“尽扫餐蚊日”的盼望,只要坚定信念,只要全世界的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一定能打败帝国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公祭无忘告马翁”,等到世界实现大同的时候,我们在举行盛大纪念活动时,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九泉下的马克思。陆游在临死前仍然不忘祖国的统一,毛泽东也同样执著地追求共产主义早日实现,从陆游诗中的“家祭”到“公祭”,表现出毛泽东博大的胸襟。

七律·西海如今出圣人

一九五九年十月

西海如今出圣人,涂脂抹粉上豪门。

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

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列宁火焰成灰烬,人类从此入大同。

简析

1959年9月15日,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了三天的会谈。会谈结束后,赫鲁晓夫就兴奋不已地宣布,戴维营会谈“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人类要进入到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对于赫鲁晓夫这种荒谬的“三无世界”理论,毛泽东在诗中进行了批判“举世劳民同主子,万年宇宙绝纷争”。

在美国访问结束后,赫鲁晓夫回国后马上就率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1959年10月2日,中苏两党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了会议,在会上赫鲁晓夫大谈自己见到的美国“幸福生活”,并说在美国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有汽车和几间房子,并且还说一个农场主送他三头良种奶牛,一个资本家送他一盘古银币,这也就是毛泽东在诗中讽刺的“一辆汽车几间屋,三头黄犊半盘银”。接着赫鲁晓夫又开始批评中国炮轰金门的做法,并要求中国释放扣押的五名美国间谍,针对赫鲁晓夫的无耻言论,毛泽东和中共其他领导人与他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导致会议气氛非常紧张。10月4日赫鲁晓夫回国,时隔不久,毛泽东写下了这首诗。

七律·读报有感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

托洛斯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

列宁竟撇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

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狂峰。

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简析

1959年10月31日,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报告,批评中国对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态度,并且提到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与托洛斯基在对待西方问题上的分歧和把中国的政策比做是“不战不和”的托洛斯基,对于赫鲁晓夫的无耻言论,毛泽东写了这首七律作为有力回击。

在诗中,毛泽东以牙还牙地将赫鲁晓夫比做托洛斯基,并用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政策来嘲笑赫鲁晓夫的外交政策(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两广总督叶名琛拒绝与英法议和,也不让不下抗敌,结果导致广州沦陷,人民讥笑他是“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既怕得罪美帝国主义而不支持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又想要和美帝国主义共同争霸世界,他的这种可笑的外交策略必将使他步“叶都督”的后尘,同时也表明他是神州中真正的“蠢虫”,在诗中,毛泽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对赫鲁晓夫进行了畅快淋漓的嘲讽。

七律·读报有感

一九六〇年六月

托洛斯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欲何如。

青云飘落能言鸟,黑海翻腾愤怒鱼。

爱丽舍宫唇发紫,戴维营里面施朱。

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简析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飞机在入侵前苏联领空时被击落,飞行员鲍尔被俘,他供让了自己的间谍使用,这也就是诗中“青云飘下能言鸟”。1960年5月16日,赫鲁晓夫出席在巴黎召开的英、法、美、苏四国首脑会议,在会议开始前,他严厉谴责了美国间谍飞机入侵这一事件,并要求美国就“U—2事件”进行道歉,否则就收回对艾森豪威尔的访苏邀请,面对赫鲁晓夫的强硬态度,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并且率领美国代表团离席而去,只剩下赫鲁晓夫气得“爱丽舍宫唇发紫”,至此,四国首脑会议宣告破产,美苏关系重新变得紧张。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

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

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简析

艾地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曾多次率团访问中国,与中共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65年9月30日,印尼发生“九三O”军事政变,在随后的几天里,由帝国主义支持的右翼军人集团篡夺了国家权力,并对印尼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进行了血腥镇压。艾地也在这场大屠杀中牺牲。

当毛主席得知印尼所发生的一切以及他的国际战友艾地不幸遇难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悲痛。当时隆冬,寒梅怒放,他触景生情,想到几个月前还在北京会见了艾地,转眼间却成了故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以示哀悼。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在这两句里,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用一个“笑”字展现出梅花在万花凋零的寒冬中傲然挺立的风采,艾地同志为了印尼的独立和解放,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同敌人进行斗争,这与寒冬中的梅花是多么相似!

“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在这两句里,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慨叹,梅花虽然能傲立于寒冬中,但是它不能维持多久,到了秋天它就会凋零,作者在这里对艾地同志的遇害表达了痛惜之情。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作者并没有沉浸在哀痛中不能自拔,他马上化悲痛为力量,勉励自己与其他同志,不应一味沉湎在悲痛之中,只要不懈奋斗,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这两句是对上两句的升华,艾地同志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是他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是长存的,他倒下了,在他的身后会有无数个英雄站起来,这就像蓄积着芳香等待来年寒冬重新绽放的梅花一样。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必胜的革命信念。

同类推荐
  • 我们内心的尴尬(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内心的尴尬(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文学的认识,自己的创作心得,本书让我们看到作者创作几十年来的宝贵经验与真实心迹。同时,他也不讳言自己的人生过往,包括童年记忆、故乡风物及亲人亲情,从中可见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
  • 萝西与苹果酒

    萝西与苹果酒

    一战末期,年幼的洛瑞·李随家人定居在风景如画的英国科茨沃尔德乡间。而立之年,他用诗般优美、温暖的文字重温故乡的童年往事,谱写出一首经久不衰的英式田园牧歌。金色的火焰,少年的诗,萝西的笑靥,未被电气化侵扰的美丽村落,一代人失落的集体记忆……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感谢你来过我的世界

    这是一本心灵励志书,24个关于爱情的暖心故事,记录那些被藏在心底的故事,记录那些年爱的认真的自己。虽然这一生没能和你在一起,但我曾经有过你,有过你的欢喜与哭泣。有些人适合陪伴在身边,相守到老;有些人适合留在心里,温暖时光、惊艳回忆。
  • 李若冰纪念文集

    李若冰纪念文集

    这部纪念文集,是由李若冰先生的夫人贺抒玉女士编选的。从收入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若冰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履历,窥探到他文学世界的奥妙,欣赏到他生活和思想的动人情景。
热门推荐
  •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小经典系列)

    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第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篇和《鲁德亚德·吉卜林》等备受争议的文论,加上《为英国式烹调辩》一类轻松的小品文,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奥威尔作为文学评论家的风采。
  • 半城沙场

    半城沙场

    本书描写了80后一代农村大学生的青春记忆与步入社会后的奋斗历程,在爱情与现实中的挣扎与无奈.....同时本书亦体现了中西部外出务工人员在东部沿海制造型工厂的生存状态与各自的命运,涵盖了大陆加工制造型企业的变革与缩影,中国人力资源劳务服务行业的现状与十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
  •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我和他,和他的前任

    你正在考虑和某个男人约会吗?他什么都很好,只有一个问题,他有个前任,对他影响太深。你的新恋情将会面临独特的挑战,这与你和普通男人约会不同。为了让恋情顺利展开,这个人将不得不把对前任的感情放在一边,而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但你怎么知道他已经准备好走这一步了? 他到底喜不喜欢你?情感专家艾贝尔·基奥凭借自己的经验,以独特的方式让你深入了解心仪的这个男子的所想所感。本书包含了诸多和你相同处境的女子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它能帮你确认,你正在约会的男子是否已经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另外,对你来说,和他约会是否一个正确的选择。
  • 弯眉间,繁华满地

    弯眉间,繁华满地

    姜梓妍与沈瑾亦本是青梅竹马,却因小人的挑唆决裂,知道真相的他满世界地寻找消失的她,可她却说:“爱,真的好难”
  • 知仁 懂礼 守规: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知仁 懂礼 守规:立家规·正家风丛书

    本书分为传统道德、礼仪文化和行为规范三个部分,通过有关的事例讲解,结合小至个人的言行举止,大到社会的文化习俗,告诉读者什么是仁义、礼仪、规矩。不仅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建立知礼、仁义、守规的和谐社会。
  • 从塞尔达召唤开始

    从塞尔达召唤开始

    一切都要从不救公主就可以一直玩下去的骑士游戏开始。就算美女如云又如何,她们总希望我是弯的……
  • 心动是暖暖的你

    心动是暖暖的你

    我爱你,这是曾经年少时期的我埋藏在心底,最想说,却又最没有勇气说出口的一句话。喜欢……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只需一个不经意的碰撞,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看似无意的对视,就能在瞬间引起怦然心动,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本文小故事模式,一个章节一个故事)
  •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作者没有写远大的理想,锦绣的前程。她把生活里的拧巴、纠结一一融化在淡淡的笔尖。写那些最朴素的人、最朴素的生活。偏偏让你嗅到理想应该有的味道。合上书,你也许会忽然发现,原来一直误解了理想的意义。生活不应是为了周遭的人对自己满意而已。54个人生最温暖的瞬间里,我们渐渐明白,平凡的一生不代表碌碌无为;变得成熟也不意味着要丢掉初心。就算怀揣世上最伟大的梦想,也不妨碍我们得到一个普通人的快乐。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末代蒙古王

    末代蒙古王

    蒙古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所出生的年代,像极了成吉思汗统一前的天下。那是个“尽管鲜血长流,但依旧守在那里”的年代。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