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2000000028

第28章 副编(1)

五古咏井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简析

这首诗可能是目前所见的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写作时间不详,当时毛泽东在韶山的井湾里私塾读书,师从毛宇居。有一天,毛宇居外出办事,临行前规定学生们要待在屋子里背书,不许到处乱跑,他走后,早就对私塾的陈规陋习不满的毛泽东立刻溜出教室,一边背书一边玩耍。毛宇居回来了,对他进行了斥责,并罚他以院子里的天井为题作一首诗,毛泽东沿着天井转了几圈,沉吟片刻,然后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毛泽东把那些在私塾里只知道死啃书本的孩子比喻成困在井里的小鱼,从而说明人的成长不应该像小鱼一样只局限在井里,做井底之蛙,小鱼只喝“井里水”是不会长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不经历大风大浪,不讲究学习方法,只知道坐在私塾里死啃书本,那也是永远不会长大的。

这首诗虽然是毛泽东即兴之作,但是他托物言志,在诗中大胆地抨击了当时私塾教育的弊端,并隐含了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一九〇九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简析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要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在离开故乡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诗,并把它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也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这两句所表达的思想鲜明,气势磅礴。“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绝唱,表明了他少年时胸怀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他才能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了拓展,毛泽东先否定了传统的“落叶归根”的观念,然后用肯定的语气指出人生处处都有青山,在这斩钉截铁的语句中,表现出他志在四方,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宏远境界。

七绝·咏蛙

一九一〇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简析

1910年秋,在表兄的引荐下,17岁的毛泽东离开故乡,来到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因为学堂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富家子弟,而毛泽东来自外乡,并且穿着土气,年龄偏大,所以他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东山高等小学堂背山靠水,河流环绕,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就能听见蛙声一片。受到富家子弟嘲笑和敌视的毛泽东,经常会到这里来缓解心中的郁闷。有一次,他又来这里听蛙声,就托物言志,写下了这首理趣兼备、生动传神的咏志诗。

在诗中,作者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只以静待动,像猛虎一样蹲在池塘边的青蛙,它正在等待时机捕捉猎物,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胸怀大志的自我写照。然后作者又写这只青蛙正在树荫下蓄养精力,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中,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正在慢慢积聚,等待时机喷薄而发。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意思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如果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子敢做声?这两句从静态到动态,将作者那种“万里江山我为主的”的宏伟志向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言诗·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简析

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因患淋巴腺炎不幸去世,终年53岁,当时毛泽东正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当他接到母亲病危的信后,马上返回韶山。可当他赶到老家时,母亲已经入棺两天了,二弟毛泽民告诉他,母亲临终时还呼唤着他的名字。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于是写下了这首四言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哀悼之情。

从开篇到“待徐温吐”是全诗的第一部分:母亲突然去世,终年53岁,她一生生有7个孩子,但现在只剩下了3个,也就是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其他两男、两女都过早地夭折了,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兄弟三人,历尽艰难,以至于积劳成疾,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母亲经历了许多事情,但是因为都是伤心的事情,所以现在不忍心写下去,只好等到以后再慢慢地吐露。作者在第一部分里概述了母亲的生平以及她的养育之恩。

从“今则欲言”到“盛德所辉”是全诗的第二部分:现在所要说的,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她的品格高尚,二是她抱恨遗憾的事情,母亲的高尚品德首先是她的博爱,无论是远亲还是近邻,她全都庇护照料,她的仁慈可亲感动了无数人,她所表现出来的慈爱,出于一片真诚。她从来不说假话,也没有欺骗别人的心思,她的天性严洁端正,没有丝毫的虚伪,所经手的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她的思维缜密,没有什么事情能逃过她的眼睛,她洁白干净的风尚,传遍了亲戚邻里,她的内心与外表始终如一。母亲的“仁、德、礼、义、信”这五德鲜明,这是她做人的大节。整个看她的人格,就宛如在我的头上照耀一样。母亲抱恨的地方,就是因为受到“三纲”的约束,志向得不到实现,一些合理的要求也不能得到满足,因此精神上感到很痛苦。这究竟是天命,还是人为的原因呢?甚至悲痛的连大地都塌陷了一角。其次她抱恨的是儿女,她养育了一群儿女,但是现在他们都还很年轻,就像果实还没有成熟一样,正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她病重的时候拉着亲人的手叮嘱教诲,现在想起真是酸楚难言,在病中她呼唤儿子们,让他们一定要长成栋梁之才。她最关怀的其实还是亲朋好友,有的平时有恩于我们,有的劳累困苦,无论大人、小孩还是亲友,都等着我们去报答,总结这一切叙述,无不被她的崇高品德所照耀。第二部分是全诗的主体,叙说了母亲的“盛德”和“恨偏”,并且概述了母亲的遗嘱。

从“必秉悃忱”到结尾是第三部分:我们一定要秉承母亲高尚的品德,照她的样子做人,至于她的遗憾,一定会替她弥补上,铭记在心,绝对不敢忘怀,她养育的恩情就像灿烂的阳光和朝霞,就像精卫填海一样永远也报答不完。我的母亲她终究不会死,虽然她的身体不复存在,但是她的精神万古长存,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就要陪伴在她的身边。今天说得太多了,其实时间很短暂,只能将主要的方面挑出来简单地写出,这个时候在家中祭奠母亲,向亡灵献上一杯祭酒,以后还有许多话要说,愿她的恩泽与日月同辉。在第三部分里,毛泽东表明了要继承母亲崇高品格的决心,并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四言诗·祭黄帝陵

一九三七年四月五日

中华民国26年4月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简析

1931年9月8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随后的几天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我国东北,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大片土地沦陷。1935年,日本侵略者又策划了“华北事变”,使华北5省大部分地区丧失了主权,在国难当头之际,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和联共抗日的主张。1937年4月5日,中共方面由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委派林伯渠代表苏区全体军民到黄陵县祭扫了黄帝陵。

同类推荐
  • 最美宋词

    最美宋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宋词穿越千年来到我们面前,仿佛犹染花香。宋代词人灿若繁星,苏缨以美的维度遴选比较,选取了秦观、晏殊、晏幾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六位代表词人,品读他们的代表作,从词的土壤、发端、语言、声律、境界、变异等角度描摹宋词的玲珑六面,阐释了宋词萌生、发展的演进史;并融汇中西方诗学理论,结合当下审美潮流,发前人所未见,带读者走进宋词的唯美境界。书中徐徐展开一卷宋词世界的《清明上河图》。我们仿佛看到落魄市井的柳永还在浅斟低唱,而矜贵宰相晏殊犹自在小园香径徘徊;苏轼中秋月下把酒问天,辛弃疾深夜醉里挑灯看剑;而秦观与小晏,怀想着远方,在宋词的夜空中画出一场场流星雨。
  • 天下大美:蒋子龙杂文自选集

    天下大美:蒋子龙杂文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作家、杂文家蒋子龙80余篇杂文精品,以其小说家的独特视角和圆熟练达的艺术功力创作了为数不多但却刚柔相济、引人入胜的上乘杂文。内容包括:《城里又见断头树》、《2010年的“哥”》、《偏方治大病》、《不怕“脱”》、《不许放屁》、《“光头”辨》等。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爱马传奇:拯救稀有马群

    行走在灭绝边缘的动人故事!数千年来,马一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中国,马象征着勇气和成功。从出现在亚洲草原的第一匹野马到纯血赛马,从体型娇小的阿根廷法拉贝拉马到雄壮的英格兰夏尔马,马类品种各异姿态纷呈。然而当世界逐渐步入机械化与自动化,马类开始衰亡。所幸还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执着献身于保护稀有马类种群。从蒙古到爱尔兰,从印度到美国西部,本书正是讲述了这群爱马人的动人故事。
  • 尘土

    尘土

    李静、宋石男、东东枪等盛赞推荐!张立宪在《读库》1604中首篇推荐的作者,新浪好书榜2016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2016年度文学类好书!许久未见的文字高手,来者不善,如“单刀入阵,寸铁杀人”,轻盈迅捷、利落优雅,又新鲜如洗、细致如丝。隐于市井的冷眼热肠,为盛世灯火里黑掉了的一小块、萎于尘土的一切招魂。一颗老灵魂,执着于记录凡常人事的风神与根系,笔下是萧红、萧军、端木蕻良们没有写到的东北故乡和故乡的人。这是贾行家(博客名“阿莱夫”)的第一本散文集,三十余篇,化作“人”“世”“游”。以哈尔滨等东北城市为背景,描画其祖辈、父母、亲友、邻居等各种人的运命,和这人世的污浊、美好、哀伤,记录下生命的无奈和庄严,卑微与贵重,为那些被剥夺被轻贱被凌辱被无视的人们、生活、城市招魂。无论尊卑贵贱,我们皆走在一段尘土中的路程,直到归于尘土。
热门推荐
  • 朝思夕想

    朝思夕想

    前顾朝夕被渣男渣女背叛,导致爸爸的去世,母亲的自杀,哥哥的入狱……最后自己悲惨的死掉,死无全尸。今世,我,顾朝夕一定会把这些一一奉还!重生后,“叶总,这样不好吧。”顾朝夕一脸无奈看着面前的男人说道。“我觉得挺好的啊”……
  • 立族者

    立族者

    习武者,或借灵气之力,或借万药之力,夺万物之精华,熬炼肉身,蕴养血肉,以求自身蜕变。浩瀚宇宙,无尽生灵,所走之路,终归不过引能入体…
  • 谁的江湖

    谁的江湖

    姚希望是我的表舅,是我八竿子也打不出一毛钱关系的表舅,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不光得叫他表舅,还得对他毕恭毕敬。这并不是说姚希望有着泛亮的光荣历史值得我去敬仰,或者对我们家有着大恩大德,其实姚希望就是一个开锁的,在江湖街出镜率并不高,但他又自称江湖街就是自己的城池。说实在的,我一直心里有点儿看不中这个人,因为觉得自己在街道办上班,大小也算个国家干部,总有这个没正当职业的亲戚在眼前晃来晃去,心里很不爽。姚希望是去年到我们家的。
  • 吾生流年心怡卿

    吾生流年心怡卿

    她,蠢萌、腹黑、逗比的代表,21世纪人人都在寻找的神医。却因为天妒英才,喝醉了酒,下天台的时候给摔死了。她,一个废材小姐,只因先皇的一纸婚约,她便嫁給了她最爱的人。最后,却落得一个被人害死的下场。因为某种机缘巧合的情况下,21世纪的她代替她重生了这一世,当她变成她又会发生怎样啼笑皆非的事呢?他身体里流着冥界、魔界、神界的血液,是冥界、魔界的血尊。他活了几千年,那颗心早已冰冷。可是当他遇上她时,那颗早已冰冷的心又活了过来。且看他们如何携手走遍繁华世间,看遍盛世浩大。他说:“你们若是伤她一分,我便让你们千倍偿还。”她说:“余生不用多好,有你就好。”
  • 囚婚于牢

    囚婚于牢

    求而不得的爱情好比凌迟处死;她想她的爱情就如这话一样,所以她喜欢的人才会离她而去,只剩下她跟年幼的孩子。亲情、友情、爱情!何以取舍,无论是谁都无法给出最好的回答!
  •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

    抱着一颗真诚的心,作者对已经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朝代——西晋进行了最忠实的记述,为你讲述一个他自己眼中的西晋天下——一个也许并不如你想象中那么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它兼具光明与黑暗;既有波澜壮阔,又显默默无闻;名士高人不可数,小人屠夫遍地是;它扑朔迷离,却又令人不由想一探究竟。
  • 海贼王之金色的光

    海贼王之金色的光

    他是光,是世间最温暖的金色光芒。“我的梦想?是守护想要守护的人啊……”嘴角微扬,蔚蓝的眼眸中却蕴藏着哀伤。浪花激荡,海贼船扬起船帆,戴草帽的骷髅旗飘扬,伴随着伙伴们的欢声笑语,驶向梦想的尽头,那温暖的光芒一直伴他们身旁。直到有一天,铺天盖地般的黑暗袭来,将他推向毁灭的深渊。恶魔的呢喃,水晶球的预言,被诅咒的命盘里开出了血色的花。黑暗吞噬了光芒,那个温柔笑着的少年消失了……呐,这就是我们的结局吗?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落到地面破碎成光点。逐渐消失的身影,含泪绽出了依旧温柔的笑容,几乎微不可闻的话语被风吹散了。“抱歉,我再也无法守护你们了……”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人人都有小情绪,每天在喜怒哀乐忧思中不断转换。情绪虽小,力量却大。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坏脾气,无疑成为一件意义非常重大的事情。本书将结合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来解读各种情境下的坏脾气。通过反面的案例来揭示坏脾气的消极影响,通过正面的案例来提供管理情绪的成功经验。在此希望诸位亲爱的朋友,有朝一日能成为有良好修养的情绪掌控者。
  • 大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大格局:变动中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本书贯通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具体阐述了各个区块战略布局,展示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详细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思想与实践,以及未来十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内容系统全面,结构完整科学,观点新颖,见解独到,不仅适合我国区域发展的地方领导,也适合大专院校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师生,以及区域发展研究者使用。
  • 逆袭废材公主

    逆袭废材公主

    穿越了?废材公主?!“哼!不受宠又怎样!论到你们了管教我了!?受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