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40

第40章 歌唱在太行山上(2)

这支文艺的平山团也经常“上前线”。曹火星的女儿曹红雯回忆说,父亲曾和一个战友到温塘前线,对敌人喊话,搞宣传。那是个黑暗的夜晚,他们借着夜色靠近敌人的阵营。结果父亲身边的战友突然停止喊话,原来他被敌人乱抢打中,当场牺牲了。

剧社成员身穿八路军的军服,腰里系一根草绳,感到这样非常光荣、无比自豪,人人都把自己看作是八路军战士,随时准备付出自己的生命。

1948年,在阜平城南庄,剧社为周恩来、任弼时等党中央领导演出后,周恩来接见全体演员,做了长达3小时的谈话,鼓励大家保持革命传统,提高技巧,准备进入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这支平山文艺轻骑兵,进驻天津。在新的历史时期,铁血剧社的成员们始终坚持深入生活,刻苦创作了大量作品,比如杨润身编剧的电影《白毛女》,王莘创作的歌曲《歌唱祖国》等等,影响深远。

这支产自民间,又直接服务于人民的文艺“平山团”,服务于抗战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真正成为毛泽东所说的“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采访手记:

平山人至今都为文艺平山团的这些名字而骄傲:

曹火星,音乐家,岗南村人。曾任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职。创作歌曲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人民共和国》,舞剧《石义砍柴》等。

杨润身,作家,马冢村人。曾任天津作协副主席等职。曾编剧《白毛女》,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柿子岭》等大量著作。

王雪波,剧作家,刘家坪村人,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剧协主席。作品有歌剧《纺棉花》《宝山参军》等。

张学新,作家。田兴村人,曾任天津市文联兼作协秘书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编《晋察冀文学史料》《晋察冀革命戏剧史料》,作品有《六号门》等。

其他剧社成员,如王植庭、范血锋、封铁夫,齐登荣、赵柯、阎懋等等 都在全国各地或担任文化职务,或为军政官员,为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平山采访,和淳朴的老人们聊天,他们嘴里忽然说出的名字,都可能让你吃惊,除了五大书记以及聂荣臻、彭真等等无数的领袖将军们,还有灿若群星的文化名人。这些文化战线的战士们,在平山人民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被感染着,被激发出巨大的创作热情,用他们的文艺作品歌颂着这块红色的热土。

周立波是第一个来到平山的作家。1937年底,他曾作为翻译,陪同美国观察员卡尔逊来到晋察冀,在战火中穿行千里,进行了50天的考察。他来到平山,写下了《北冶里夜话》《洪子店的劫后余烟》,揭露日军暴行,并记述了徐海东将军和平山人民一起奋勇保卫洪子店的战斗故事。后来,他还曾随着359旅的平山团南下。作家周而复在《晋察冀行》里写了平山的许多故事。作家康濯住在平山东白面红村,写下著名的短篇小说《我的两家房东》,至今被村里的老乡讲起。

抗战当中,魏巍在平山写出广为流传的诗歌《滹沱河》;郭小川写下长诗《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田间写下《戎冠秀》等大量诗篇;贺敬之、曼晴、李漫天、商展思、何其芳、孙犁、管桦、沙汀、杨沫、姚远方、仓夷等,都曾在平山工作、创作。

周巍峙、王昆、田华、王莘、胡朋、胡可、沙飞、邓拓、崔巍、牧虹、鲁肃、劫夫、方冰……数不清的艺术家们都曾长时间在平山战斗生活。晚年的周巍峙回忆说,《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在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庄,而1943年,正是日寇实行“三光”政策的最残酷时期,这首鼓舞人心的歌曲,为黑暗中的人民鼓起了胜利的信心……

我到土岸村采访,面对空寂的山沟,久久回味着田间夫人葛文的《土岸时期的文学系》一文。她描述的土岸,馥郁的文学气息沁人心脾。1940年春天,葛文在华北联大驻地平山元坊村通过考试,成为文学系的新生。她记得“坡坎上的一棵大槐树下,就是我们的课堂,坡坎下就是我们的宿舍”,土坯炕边,木格窗上,她们用节约下的花花绿绿的油光纸,剪成五角星、花朵、云彩装饰得妙不可言……大树下,细高个子的孙犁,穿着妇救会做的黑粗布鞋,筷子粗的白布条绑在脚面上,“粗笨的大脚伸向前去,惹得同学们忍不住笑,听他细声慢语,分析《红楼梦》的结构、语言、技巧,不一会儿,林妹妹、宝兄弟、薛姐姐等书中人物,便被他描绘得活灵活现,同我们 生活在一起了……”

她写山巅上纵情的歌声,队前激昂的歌唱,也写平山的大娘拉着她们的手呼唤着:“好闺女!”文学的美好、青春的热情、老乡的温情“给予我们无惧无畏、宁死不屈的力量”。

平山热土,孕育出平山团铁的子弟兵,让西柏坡点亮新中国的灯火,还让如此多的文艺家插上艺术的翅膀,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正如葛文所说,这里是他们一生的转折点,“尝到了生活所付与人的取之不尽的财富,时隔20年、30年、40年,都使人眷恋”。

2010年秋,我在平山县城,又一次见到了老作家杨润身,他虽然是90岁高龄,但是依然精神矍铄。他晚年几乎都在平山居住,愈加眷恋这块热土。听他给我讲那段历史,真切感受到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深情。

我也惊讶地发现,他这个文艺平山团战士和所有的平山人一样,有着极深的“平山团”情节。这些文艺子弟兵们,不仅写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中也常常帮助老百姓。杨润身回忆说,抗战中,邻村一位姓田的大娘找到这位教书先生兼“剧作家”,让他帮忙写状纸,告一个霸占她家房后12尺宽的地界的村干部。大娘只有一个儿子,参加了平山团,儿子在晋西北的战场上英勇牺牲了,儿媳出嫁了,留下一个几岁的小孙孙,祖孙两个凄苦度日。杨润身明知道这样做,会遭到被告人的报复,但义不容辞地帮助田大娘写状纸,告到区里、县里。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大娘夺回了被霸占的地界。

他不但帮平山团战士的母亲打赢官司,晚年时还寻找过平山团老战士“喇叭爷”:

2000年腊月二十六,一个雪花飘落的日子,我应邀赴温塘镇出席镇政府组织的迎春联欢会,在镇东头下车,未踏几步,我蓦地心头发热,眼睛发亮,我立即驻足,寒风将久违的唢呐声吹进我的心田,唢呐声极为柔情,特别的优美。我忘记出席迎春联欢会,径直顺着宽阔洁净的大街向前寻去。

使我心头发热的是一位差不多与我同龄的老人。老人坐在温塘镇的繁华中心,头戴一条羊肚毛巾,身穿一身老式中山服,冻得发紫的老脸上刻满沧桑,脚下一个纸盒子里放着五六张五元或一元的人民币。刚喘一口气的老人见我与两个同行的解放军战士站立下来,微笑着看我们一眼,旋即站起,揉搓揉搓冻得发红的一双大 手,拿起闪光的唢呐,弯一弯腰,挺起腹部,鼓起腮帮,咳嗽一声,将他的全部情感直接地涌入唢呐,一曲又一曲,一歌又一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在太行山上》《红缨枪》《八路军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南泥湾》《歌唱祖国》……统统是我熟悉喜闻爱唱的歌曲。我不禁喜出望外,青春焕发,神魂悠悠地随着歌曲走向延安,看到革命圣地的辉煌,又走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故乡,穿越枪林弹雨,经历鬼子烧杀,看到一间间房屋烧毁,一个个大伯大娘倒下,一头头耕牛被击毙。一次次地同民兵们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前赴后继地打击敌人,攻下敌人堡垒,揍得敌人鬼哭狼嚎、人仰马翻、东躲西藏、狼狈逃窜,留下一具又一具尸体。而后同乡亲们扭秧歌演话剧,扭得欢快,演得热烈,忘饥忘渴,庆祝胜利。

老人坐下来喘息,两位解放军战士留给老人20元钱匆匆远去,我也留给老人20元钱却不走开。我猜测老人雪白的发际间藏着战火的硝烟,坚实的两只大手握过枪杆,很可能是名老八路。我又纳闷,一名老战士,岂能贫穷到如此地步,流落街头,以唢呐求人施舍,是无儿无女?是儿女不孝?还是民政部门对他漠不关心?我正要同老人聊一聊,镇政府秘书来把我拉去出席迎春联欢会。

我很快了解到我的猜测不错。老人姓王名喊喊,大我一岁。他童年投身到革命战争的洪流中,在赫赫有名的平山团里当司号员……又升班长、排长,英勇善战,两次挂花,连续立功。他在陕北南泥湾开荒,又两次佩戴红花,受到王震将军的赞扬。神州大地上战火平息之后,他解甲归田。他的老伴早逝,无儿无女,也无三亲六姑。而他并非生活艰难被迫以唢呐求得施舍度日。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县民政局月月发给他足用的抚恤金,村里有两个女党员负责他的生活,对他照顾得十分周到。笑成了他的专利,他天天笑呵呵的。他不畏天寒地冻,以唢呐为人送乐提神求得赞助,是因为村里一名读大学的学生的父亲突然病故,母亲无力供给她读书,面临退学之险。他得悉毅然告诉大学生不必为学习费用担忧,他负责保证解决……他每一次到温塘镇上都不惜老命,都要收获二三百元。

迎春联欢会结束之后,我往温塘镇的繁华中心采访老人,不想老人已经曲终收场返回故乡。他的故乡距温塘镇20华里。我在风雪 中重温他吹奏的欢曲美歌,默默地向他致敬。

每每读这一段文字,几乎都要落下泪水。这是我第一次知道120师平山团战士的下落(我后来要去采访,平山方面的人告诉我,喊喊老人已经去世),喊喊老人应该是极为幸运的战士。老人从田家庄吹响冲锋号开始,血雨腥风一路走来,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贫困大学生“战斗”!

今天,温塘镇的街头依然繁华,这里已是华北闻名的温泉小镇,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战争”、“司号员”这些词汇被人忘却。我也只好“站在”杨老的文字里,努力地去倾听那遥远的唢呐声,萦绕耳际的悲美曲调,久久不绝……我的心也在风雪中伫立着,一动不动,我想,我是被平山团的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

曹火星:为平山团谱写《上战场》

河北,平山,西岗南村,通往西柏坡的路旁,一座音乐家的纪念馆赫然入目。

思绪的摄像机为我展现一个清晰的历史镜头:沉沉群山,寂寂深夜,农家土炕,一灯如豆。一个眉目清秀的19岁青年端坐在小木桌前凝想。屋外溪水潺潺,窗上松涛微微,他心怡神爽。

突然,灵感之神让他拿起笔,陡然写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顷刻间,文字如滚落的珠玑: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引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他轻轻呼出一口长气,顺手拨亮灯花,满意地反复默读,创作的激情在心胸鼓荡。马上谱曲!家乡的民间小调、戏曲曲调接续涌来,他浮现出孩子们打起霸王鞭行进演唱的景象。对!bB调,2/4节拍。明快、流畅,节奏感要整齐!最后,那几个连续的、慷慨上扬的高音音符跃出时,酣畅的激情完全灌透那年轻的躯体——这个今天看起来还是孩子的人叫曹火星,一气呵成写出了这12个单句的歌曲。地点,河北房山县(今北京房山区)堂上村,时间,1943年10月,距离新中国的成立还有整整六年的时间。

那时,兀自兴奋的曹火星无论如何也不会预测到,几亿乃至十几亿人将把这支歌唱彻天宇。这首名曲的诞生并非偶然,它的旋律里流淌着平山团和平山人民的昂扬激情。

曹火星原名曹峙,出生在西岗南村一个耕读传家富裕家庭。他的心灵里似乎生长着无数铁屑,而音乐如磁石。无论是梆子、丝弦、西调秧歌,戏台下总有这个痴呆呆的小人。

他11岁入南甸高小学习。一上音乐课,曹火星兴奋异常。但老师却在黑板上写下1234567,这是法国洋道士苏埃蒂发明的“数字简谱”,不久前从日本传入中国。懵懂的曹火星并不清楚,一个长期封闭落后的泱泱大国,正在“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西方的新兴资本主义新思想、新技术,有些饥不择食。五四时期甚至有人过激地提出废除汉字,中国传统的“工尺谱”被革除,宫商角徵羽被数字简谱替代,从此中国失去了自己音乐的文字。

稚嫩的曹火星无从顾及这些,他的目光已经像钉子钉在了一架风琴上。老师按动了琴键,曹火星心中的铁屑全部飞进风琴里。他惊颤了!木头和铁能发出这样美妙的乐声,到底是怎样的呢?他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渴望。

曹火星的求学梦被卢沟桥的炮声打碎。日本铁蹄过处,家园血溅,一片狼藉。国难当头,虽未成年,曹火星却和大人一样忧虑,要抗日,要救国,坚决不做亡国奴!流浪了两个多月后,他们全家回村。曹火星抑郁的心突然被一阵异常悲凉的歌声撞击: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循声望去,但见一个身着旧军装的八路军女战士在教村里的人们唱歌。后来曹火星才知道,女战士是120师359旅战地工作服务团的朱瘦铁。1937年10月,王震率359旅赴平山扩军,驻扎在离曹火星家乡不远的洪子店,此后村村都响起抗日救亡、参军参战的歌声。

同类推荐
  •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智慧与创意:小小说解惑

    本书是作者在我社出版了5卷本的《微型小说学研究丛书》(2000年版)后,历时14年,把初具系统的“微型小说学”运用于微型小说文体研究、作家研究、作品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后产生的新成果。梳理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和中国当代微型小说的新创作现象,细致地归纳微型小说文体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比较分析海内外微型小说名家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总结当代优秀微型小说文本的写作方法。这本《智慧与创意》和《历史与理论》《规律与技法》《群体与个性》《解读与评鉴》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30年来执著于微型小说文体学研究的创新理论体系。
  •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

    《山花灿烂寂寞红》主要收录了萧红作品中的一些带有自传性质的散文和小说。有的作品是对充满叛逆同时又趣味盎然的童年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是对成年所经历的饥饿与困顿生活的描写,还有一些是悼念鲁迅先生和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全书情节生动而又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语言简劲、犀利而又不失幽默与诙谐。通过阅读你会发现,无论多么痛苦和不幸,萧红的那颗“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的心,永远向着“爱”,永远向着“温暖”。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小猪倌和她的杰勒玛

    小猪倌和她的杰勒玛

    1951年冬至来年开春,昌都解放委员会波密第二办事处机关干部、警卫连和宣传队约200人左右,在倾多宗(县)的郎丘、汝朗两地开出近千亩荒地,种上了青稞,当年就获得大丰收。办事处决定,入冬尽可能多地拿出一些青稞救济贫苦农牧民和下一年春耕时贷给缺种子的小差巴户和自耕农。春节(包括藏历新年)刚过,便组成若干工作组下到白玉、许木宗,月儿贡一线的各个村继续宣传《和平解放西藏协议十七条》,访贫问苦,登记缺粮、缺种困难户和进行一般社情调查。我们宣传队分在许木片区的各个村。
热门推荐
  • 末世之雷霆咆哮

    末世之雷霆咆哮

    王子文死了,又活了,变成了一只熊。熊有名字,叫沃利贝尔,又叫雷霆咆哮。
  • 绝代城草二进制

    绝代城草二进制

    她抬头看向了那座高耸写字楼,握紧的拳头又放松了下来,最后只得弯弯嘴角。他站在高楼的某间办公室里,撇着冷眉看着她,目光深邃炽热。他看着蓝得万里无云的天空,扯着嘴角笑了笑,最终走进那间只有尘埃的钢琴室。 苏小虞不知道她是怎么惹上江城大城草洛南羿的,在她初三时得了支气管炎住院,因为一只猫误进了太平间,才发现一个少年站在盖着白布的死人面前冷峻着一张白得发亮的俊美侧脸,她吓得赶紧连滚带爬的出了太平间,直到四年之后,她又遇到了洛南羿,只不过这次男人带着满面的阳光笑容紧逼她问道:“看到我你老跑什么?”而她再一次二话不说的撒腿就跑… 却不知,她的人生就因这个男人而跌荡不安,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冒险家的忠告

    冒险家的忠告

    虽说现在是21世纪,但依旧有无法靠科学解决的事情,富豪的娱乐游戏,一群冒险家的生死,一个少年被迫而加入,或许给结果带来了少许的意外呢?
  • 炮灰逆袭你的反派已上线

    炮灰逆袭你的反派已上线

    这年头,看书看穿越的人很多,车祸,火灾,多得数不清,但是,为啥我穿越砸死的呢?没错!就是砸死的!去上班的时候,一盆盆栽掉下来,好巧不巧,正好砸她头上。穿越就穿越吧!竟然是个炮灰,女主面都没见过的炮灰,只是女主灭宗门的时候提过,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路人甲,要不是还有名字,估计她就是草根了(?_?)穿到修真界,她是与众修士一起逆天改命的一员,逆天着,她还发现,自己的光环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从炮灰变成了女配,从此杠上女主不回头啊!关键是身后还跟着个大反派。"嘤嘤嘤!反派大大,我认识你么?""小染儿!"反派温柔的说。"别,别叫了,你叫魂啊!"夜染冉说。"呵!"反派笑了笑,把夜染冉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开口:"我跟你回去就是了,你,你别笑了。"瘆得慌!"这才乖嘛!"
  • 肝胆俱裂

    肝胆俱裂

    人人都知道城市的禁区里帮派斗争有多猖獗,就连警察都不会轻易踏足其中。本书是一个系列小说的开端,督察英雄·尼尔逊挺身而出,着手挑战这个难题。萨斯基亚·哈特利和她9岁的儿子在餐馆外被车撞倒,但尼尔逊督察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他接手的是一桩谋杀案,证据指向了凶残成性的克鲁团。正当他和警队一筹莫展时,两个妓女先后被杀,紧接着一起接一起的谋杀接踵而至……所有的这些似乎都指向了更大的罪恶,我们的主人公是否能把握手中仅有的线索,把疑案追查到底呢?
  • 阿麦从军(下)(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下)(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七法

    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走向新农村的希望之路:宁夏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乡发展的差距却在不断扩大。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对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财箴》和《诺未门》中浩若烟海的智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经商智慧、处世智慧和教育智慧,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致富策略、处世哲学以及教育方法。让读者在读智慧的同时增长智慧。《犹太人智慧全书》是一本经历了数百年社会发展的举世经典,一本塑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巨著,西方每一个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成功人士推荐的传世典籍,读后,您也可以成为一名睿智而智慧的人,无论是在商海中还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