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600000035

第35章 血色家园(11)

最令李耿成激动的是,一天,他正在站岗,看到伟岸的毛主席散步走来。他心里立刻激动起来,笔直肃立的军姿下涌动澎湃、崇敬的情感。忽然,他听到毛主席和蔼地问他:“小同志,参军几年了?哪里人啊?”李耿成忍着激动的心潮,回答:“三年了,平山人!”毛主席轻轻地说:“哦,平山老乡……”李耿成答:“是。我奶奶是戎冠秀!”毛主席微微笑着说:“戎冠秀,我认识的……”

历史的时空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地交错着,领袖们和平山子弟兵、子弟兵的母亲就是这样关系密切着,平山人的忠诚也一代代抒写着……

李耿成后在北京工人日报社工作,任纪委书记。在北京采访他时,我曾询问:“听说,戎冠秀奶奶在接到你叔叔的牺牲通知书时,没有掉眼泪,而听到邓世军牺牲时却大哭,是这样的吗?”他回答说是。我曾经看到过许多资料,类似的细节非常多,常感到不解。李耿成说,奶奶就是这样刚强,宁肯苦自己,也要爱八路军。他说,他小时候,有解放军部队到村里拉练,奶奶就把最好的被子给解放军盖,最好的吃的给解放军吃,却不让他这个亲孙子吃!在他9岁时,奶奶的母亲去世,奶奶带他去奔丧,走在一个山崖底下,奶奶掏出要祭祀她母亲的黄纸,在那里烧了起来。他感到奇怪,问奶奶,烧这里干吗?奶奶说,这里掩埋着一个八路军烈士。

这位热爱子弟兵的母亲,爱每一位战士,爱到骨子里,爱到灵魂里!手里有吃的给吃的有穿的给穿的,有一把黄纸,也要烧给那位不知姓名的八路军战士,可敬可叹!

那么她真不爱惜自己的孩子吗?李耿成告诉我,奶奶在人前从不掉眼泪,人走了她一个人在背地里哭。当年,她站在台上,慷慨地说让三个孩子都当兵,似乎没有悲痛。但是,那个岁月,孩子今天走,明天就可能牺牲,当母亲的能不心疼?所有的资料里都没有写到悲痛,的确,如果总是这样悲悲戚戚,谁家的母亲都拉着儿子不让当兵,那么保家卫国不就成了一句空话?到时候,家不是家国不是国,成了亡国的奴隶,还有什么好日子?母亲们是舍小家为大家,大悲无声。我采访另一个平山籍的老人时,老人告诉我,戎冠秀在他儿子被簇拥着当兵走后,她一个人坐在村头的皋(类似城楼,上面供奉神像)上,拍着腿儿,前仰后合地大哭!

不管这个细节真实与否,我都相信,这一定是人性里最真实的一面。那个老人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戎冠秀这个细节。在许多时候,恐惧、缺点甚至悲痛、爱情等许多词汇都不能出现在宣传英雄的文字里。那么,在这里,就让子弟兵的母亲们大哭一场吧,希望她们能把压抑已久、痛彻心扉的悲伤释放出来吧……

2009年,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在评选出的全国英雄模范“双百人物”中,河北170个县市有15人,而平山县就有两位人物入选,一位是戎冠秀,另一位是新时期石油系统“铁人”代表秦文贵。试想在13亿人口的国度,近百年的历史中,平山就有两人入选,这是何等的光荣啊!这也是共和国给子弟兵母亲们的一次崇高敬礼!

谁是平山团家属?

正月里来新气象,妻子送郎上战场。

送郎送到大门口,甩手拉住哥哥的手。

叫一声郎哥哥你莫难受,打退了日本鬼子咱团圆在后头……

——平山民歌

聂帅嘉奖平山团之后,平山县也成为敌人瞩目的地方,每每“扫荡”都在村庄寻找八路军平山团的家属。

抗战初期的一天,栗华妮从洪子店回村看望公婆和孩子。早饭刚过,“咣咣”的锣声响起,一队鬼子包围了村庄,乡亲被赶到村边的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一片。鬼子拿着刺刀大枪在周围站着,翻译官扯着嗓门喊道:“皇军知道,咱们村里有很多八路,有参加平山团的,谁是八路,谁是八路的家属,赶紧站到北边,皇军有赏,谁撒谎或是掩护八路,死啦死啦的有!”接着开始拿着花名册点名。

栗华妮抗战前嫁到村里,丈夫梁二毛在她的动员下参军,跟随平山团去了晋西北,小叔子梁小全也被她动员到5团当战士。她作为情报员,来来往往,只说是在镇上做工。此时,她看到凤梅嫂、香菊等人都平静地站在人群里,她们都是平山团的家属。凤梅嫂的丈夫已经牺牲了。敌人点到栗华妮丈夫,她答:“死了!”敌人用眼睛询问保长,保长点头。接着点香菊,她应了一声,点她的丈夫,她闭口不语。栗华妮急忙拽拽她的袄袖,被伪军警长看见,大声问:“你男人呢?”香菊还是低头不答。一鬼子“哗”地抽出东洋刀,压在她的脖子上,锋利的刀刃把肉皮割破,鲜血滴了出来,迅速染红了衣领。几个孩子吓得大哭,人群骚动起来。栗华妮大声地说:“她不知道男人在哪儿?不信你问保长。”

保长赶紧上前,说:“乡亲们不要怕,皇军查户口,也是为咱好。”接着对鬼子说:“她男人叫中央军抓走了,至今没有音信。”保长给翻译官使了一个眼色,翻译官向鬼子嘀咕了几句,鬼子把东洋刀抽了回去,香菊被救了下来。原来,这个翻译官曾经被5团侦察员抓去要枪毙,恰好被保长遇到,保长给他“求情”,让他以后立功赎罪。今天,翻译官害怕再次被抓,只好作了一次“人情”。

在抗战时期,多有周旋在敌我之间的“两面村长”。明着给敌人办事,暗里为我抗日政权服务。

5团的一位干部,曾记录过这样一件事:大约1938年秋,他奉命带一个营的兵力护送两个工人到八路军总部去培训,要通过正太铁路。他找一个两面村长。要他通知村民不要外出,并警告他如果有人到敌人那里通风报信,就以汉奸论处!他当即坦然做保证:“我保证做到,过去也有部队和骡马在此路过都没有发生过问题。”他们有以下对话:

问:这里离娘子关还有多远?

村长:走近道5里,沿铁路8里。

问:什么时候过铁路为好?

村长:一般说晚上12点左右为好。

问:为什么要选这个时候?

村长:敌人一般都在12点前后有一次巡逻,我们可以派人观察,如果你们对我不放心,可派一两名军队同志跟着我们一起去。

问:我们过去后你去不去报告日本人?

答:当然要去,如果不去报告,查出来我们可受不了。

问:你怎么报告法?

答:你们人太多我就少报一些,人太少我就多报一些。

问:你这样做的意思是什么?

答:你们人多我报少了,万一他们追上了你们就把他消灭了,我们可受不了。报少了如果你们吃亏,我们也过意不去,总之不让自己人吃亏。

问:什么时候报告?

答:估计你们走远了,鬼子追不上你们的时候去报告。

问:你报告晚了鬼子不怪你吗?

答:我有办法应付,就说你们把村子封锁了,我被你们监视着出不去。我现在就待在你们这里不出去了,如果有人告我就好说了,说你们把我扣押起来了……

看来这两面村长也不好当。那个村长还感慨一番:“让那些死心塌地的汉奸干,还不如我们这号人干,反正抗日工作都要有人做。说实在的我也是不得已,不了解内情的人都骂我是汉奸走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受委屈吧!凭良心我是干的白皮红心的事,有那么一天打败了日本鬼子,只要你们给我说句公道话就行了。”

诚然,在平山,在晋察冀的广大敌占区,像栗华妮村这样的两面村长,利用合法身份,保护家属,配合部队,为抗战也做出了一些贡献……

在平山团的家属带动下,平山的妇女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我曾读到1939年《抗敌报》的一则通讯,描述了平山妇女进行“三八大检阅”的壮观场面:

全县各区的妇女自卫队大概有两千人,陆续从各村来到李家沟口村后山谷里的一个打麦场上。她们大多是走了几十里山路赶来的,而在平时她们是很少出门的,现在不用跟男人打招呼就来了……会场响着“送——郎送——到大门——外——”,这样的曲子被她们用“微颤而酸楚的秧歌调子”唱得很认真,身子也随着歌声而抖颤。她们是发自内心的,许多妇女的眼里都浮现着那个远在战场的身影。有一两个男自卫队员也来到会场。会场上“拉歌”开始了,抗战的新歌此起彼伏,“欢迎女训练班唱歌!欢迎妇救干部唱歌!”大家不知疲倦地要求着,最后在“晋察冀进行曲”的尾声中开始了大会。

临时搭起的土台上有人喊:“为什么要组织妇女自卫队?”台下斩钉截铁地齐呼:“打日本!要求妇女解放!”台下的妇女从小脚老太太到青年妇女,都忘记了羞怯,高举着拳头呼喊着。春天的骄阳照射在密集的白头巾上,如同一片白色的花苞。

四分区的袁心纯主任上台,他通俗有力的讲话掀动了会场的情绪:“咱们娘儿们也和男人一样,能做大事,蒋委员长的太太宋美龄,还有何香凝,她们都是领导着全国妇女抗日,都是中央政府委员……娘儿们要出来,参加选举,选村长,选区长,选县长。”

“娘儿们能做大事!”“娘儿们要出来参加选举!”台下的呼声响彻云霄。一个老太太兴奋地让拳头久久举着,忘记放下来。当自由发言开始的时候,妇女们似乎还不习惯站到台上呢,台下一片期待的宁静。忽然,一个老太太爬上土崖,踮着小脚走到台中,郑重地向台下深鞠一躬,人们屏住呼吸准备听她讲话。“今天是三八节,妇女要多做军鞋慰劳军队打走日本鬼子。”连近处的都没有听清楚,她就走下来。毕竟有了带头的,接着好几个妇女都上台讲了几句心里话。又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上台了,她向拜佛一样向大家拜了拜,台下有些笑了。“看,现在我们妇女有力量了……我们要抗日,为国家出力!”她干瘪的嘴里发出的声音却并不小。台下一片掌声。男自卫队里有人称赞说:“越老越沾,别看,人老心不老!”

接下来的游行更是振奋。最后,散会了,一个青年妇女独自走在山脚的小路上,“妇女解放万岁!”她实在太兴奋了,把喊声送上高高山峰,回荡在太行山上……

正是这无数妇女力量的崛起,这些妻子和母亲们的支持,平山团才能不断地补充着兵员,坚韧地战斗在抗日第一线。在我采访中,有一个老党员讲到,他们村里一个小子参加5团,因为脑子有点问题,老百姓俗称“魂儿不全”,经常从部队跑回来,先后有8次之多。但是都被他的父母和村干部送回部队,每一个家庭都被发动起来,每位母亲每位妻子都不愿意容留逃兵,让他们给全家抹黑。

一首《动员归队歌》唱得好:

“原来就是你呀,为什么开小差呀?贪生怕死,你回家享安然呀?”“并不是享安然呀,想起了家中事,实在不放心呀!”“有什么不放心呀?田地有人耕呀,挑水打柴有我们来承担呀!抗日最光荣呀,逃跑最可耻呀!人家的男儿上前线已动身呀!”“诸位同志的话呀,句句都是真呀,我已经觉悟了,明天就动身呀!”

因为平山县群众的广泛教育和发动,汉奸很少,锄奸、保密等工作样样都做得彻底。聂荣臻长期驻扎的寨北村,东南一望就是王母观山、黄巾寨山的日军碉堡,直线距离不过十里地。而5团驻地阎庄,则在黄巾寨东侧的山脚下,就能望见西面山上一拉溜四五个炮楼。在方圆不过百里的山峦沟壑中,环布着敌人大小59座碉堡。在这样犬牙交错的地方,我们的晋察冀最重要的首长、机关、几千人的5团,都战斗在敌人眼皮底下。在敌人没有大“扫荡”的日子,聂司令甚至只带一个警卫就纵马出出进进。这铜墙铁壁的形成,和最底层妇女群众的发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 雄 妻 子

五月里麦梢黄,我送郎君上战场。

家里的事我担当,望君一心一意打东洋

——平山民歌

在抗战烽火中,每一个平山团子弟兵的家,都是所有子弟兵的家。

乱泉村的王永堂,他早年参加栗再温领导的红军108游击队,1937年直接参加平山团,奔赴抗日前线。他的妻子吴凤婷背着两岁的儿子、抱着两个月的女儿,送他一程又一程,直到看不到队伍的踪影。吴凤婷出生在寨北村贫苦农家,送走丈夫,本打算和家里人勤勤恳恳过日子,不想没多久,家里的两个嫂子,见她拉扯两个孩子,没有主要劳力,便提出分家。虽然婆婆不同意,但性格刚强的吴凤婷,还是同意了她们的要求。她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不拖累你们,分就分吧!

1938年春节过后,吴凤婷带着两个孩子,分到二十多斤带皮的杂粮,开始度春荒。吃的不够了,就到处挖野菜、摘树叶。一次吃槐豆,没有处理好,全身中毒,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手脚肿得像发面馒头,几次青黄不接时差点被饿死。天无绝人之路,一天,在县抗日大队的弟弟吴振良来看她们,他掀开锅盖,见锅里全是用树叶和野菜熬的粥,一粒粮食也没有。他尝了一口,难以下咽,难过得想掉泪。后来,他给姐姐送来一小口袋粮食,母子仨总算活到了麦收。

岁月异常艰难,吴凤婷信念无比坚定。她当了村里的妇救会主任,积极支援前线,救护伤员。寨北一带是聂司令驻地,必然成为日军“扫荡”的重点,频繁的战斗,常常有伤员被转运到老百姓家中。

在海文的一篇文章《我的母亲》里,我读到他母亲吴凤婷照顾伤员的细节:

同类推荐
  •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

    《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作者在二十年来的教学研究中,不断收集材料,全力重写,把考察时段上溯十九世纪,下及当代,细绘出“未来—变化—变后之变”三阶段大场面,并且以这个大规模考察作背景,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中国的诗学,哲学,宗教,是美国诗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
  • 做腹有诗书的从容女子

    做腹有诗书的从容女子

    从诗经,到纳兰词,从唐宋风流,到明清风雅,一本书阅尽中国好诗词,让我们从纳兰的情话开始脑补自己心上人带来的这许多甜蜜窝心,在李白的花与景中照见自己女人的风姿,穿过苏轼的思念缅怀易断的情愫,用李商隐的细雨舔舐岁月留下的伤痕。从此,做个腹有诗书的女子,从容生活,优雅一生。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

    《温情蜜意》精选近百年来数十位中外名家分享人生感悟、诠释人生真谛之经典散文,展卷阅读,细心品味,每一篇文章都心醉神迷。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看名家谈人生,获知人生的意义,感悟生命之幸福,端正对生命的态度。
  • 乐意

    乐意

    王小柔生活在天津,这让她非常亲近津派的市井气,她时常会谈到路边摊,以及摊大饼的,这都是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街头场景,谁说自己不喜欢吃街边的大饼,那是很虚假的。市井除了亲切感人,还泼皮有趣,不把正经和品味当回事,嘲弄那些伪装的上等人生。她嬉笑怒骂之间,小人物的喜感与偶然间的伤感,也会自然流露。
热门推荐
  •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李彦宏·百度在试错中前行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百度的LOGO是熊猫爪,那是我们独一无二的。虽然我只拥有百度20%的股权.但是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百度在中国人的控制中: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时间:百度致力于拉近人和信息之间的距离:不管你是高端人才还是大学教授,不管你是小镇的农民还是残障人士,每个人通过百度,离信息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百度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让我们更坚强,更勇敢地共同战斗。让那一天永远不要来,这样才能让我们老去的时候仍能对孩子们说:“有问题,百度一下”。
  • 今天我又开挂了

    今天我又开挂了

    墨染因在冥界抓错人而被破进入三千世界。并且要完成她经常忘记刷男神感情值的任务。系统以为要凉凉了,没想到宿主开挂般似的……系统:宿主宿主,千万要记住,你的任务是刷感情值!!!这样就可以到达下个世界。墨染:知道了知道了。随后……墨染:看,我成功的完成了原主的愿望了,可以到下个世界了吗?系统:不是!是要刷感情值满分……咦?什么时候满了???!男神:怎么可能让小染染辛辛苦苦追我呢,我来追小染染去!#宿主天天开挂怎么办!#[1v1身心干净!][一见钟情系列]
  • 亿万宝宝:首席大人请接招

    亿万宝宝:首席大人请接招

    八年前,她沦落拍卖场,跟他糊涂一夜。继妹阴险陷害,亲生妈妈逼迫她嫁给智障富二代,只为保继父名声?八年后,她是郑氏集团的接班人,带回七岁的天才儿子。他风流成性,却为她戴上戒指,只为一人情深。他说:“我要当你的男人,当宝贝的爹地……”**********************老书【先婚后爱:盛宠第一夫人】已完结。欢迎各位阅读。交流群【346969606】有兴趣的亲可以加哈。
  •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编范畴,探讨艺术与人文教育的内涵、本质与范畴,第二编镜鉴,着重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人文教育思想,第三编践行,介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艺术人文教育的经验,第四编探索,是对现行艺术人文教育制度的反思,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 我的异界历险记

    我的异界历险记

    一觉醒来,身处异界。从此踏上与神为师,与魔为敌之路。奋起吧!不畏艰难,不畏苦难。用独特的力量对抗敌人,催魔灭鬼!守护新世界!
  • 雨打芭蕉不似泪

    雨打芭蕉不似泪

    引典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没有高学历,普通单纯女工,命途多舛经历过蹂躏,不幸,生存危机......骨子里却有破石补天的勇气,在颠簸的人生旅途中把控方向寻找到那束光......(本故事纯属虚构)
  • 地球终战骑1战甲

    地球终战骑1战甲

    科幻剧情向作品,剧情推进为主。无烂俗套路,无无脑节奏,无开挂设定,无后宫设定,打斗描写细致。作品有BUG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能助我一臂之力,互相成长。本作品可以正当批评,但是绝对反对无礼乱黑。希望多多留言谢谢。
  • 总裁大人的离婚妻

    总裁大人的离婚妻

    他是社会精英,大公司的总裁,典型的高富帅;而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出社会的灰姑娘;本来是没有人任何交集的两人,命运却安排他们相遇了。只是她不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懦弱的选择了她认为合适她的人生,选择了另一个男人,可是那个她认为合适她的男人却并不是真的合适她,离婚是必然的结果!而他一直都没有忘记过她,逼着自己不去见她,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想她,在知道她离婚之后,他知道那是他的机会,他不应该再次错过,什么身份,什么背景,都比不上一个她来的重要!
  • 我家大佬有剧本

    我家大佬有剧本

    沐笙由于某种不可测的因素(偷懒)被炸死了,然后她就开启了愉快的撩大佬之旅……*沐笙拿着98K站在大佬一号面前,“我给我的98K给你,你把你手上的AWM给我行不?”大佬一号把手上的AWM递出去,用低沉的嗓音回道:“你可以把你的98K从我脑袋上拿开吗?”*沐笙小鸟依人的靠着大佬二号,“你做的饭菜好好吃,可以做饭给我吃吗?”大佬二号笑眯眯的揉了揉沐笙的头发,“那你把你放我我腰间的菜刀给我吗?”*“大佬们好难撩啊。”沐笙扛着一把屠魔刀潇洒的坐在皇椅上。【NPC都把你供成大佬了,还用撩?】系统南璃小声逼逼。-----------------------------------------------------------【快穿文,原名:快穿:男神花样撩】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这是一本从季羡林的经典作品中,精选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章,汇编而成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多篇入选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的篇目。本书内容包括季羡林对读书、治学与做人的态度,以及自己的经历,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做人之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季羡林对学术的真诚与做人的谦逊。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更详细地分享了季羡林的学习方法,给孩子实质性的指导,让孩子的写作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心灵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