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7300000055

第55章 读一个句号(6)

谢一鸣一声不吭,对着话筒不说话。

弟弟谢一鸿发觉不对,顿显紧张:“大哥!不行吗?”

谢一鸣发话:“你们看好就买,事情我处理。”

他打电话找蔡琪了解情况。蔡琪告诉他,周长安再次问起谢家住房这个事了,领导居然一直记着,催促他赶紧办理。周长安不只发话,还亲自安排,派人过来把问题处理清楚,县里没有花钱,开发商不吃亏,事情办成了。他蔡琪其实就是给开发商打个招呼,没帮什么忙,具体细节他没过问,谢一鸣也不用管,记得感谢周书记就可以。

谢一鸣找周长安。周长安问:“你家老教师的房子解决了?”

“感谢领导关心。”

周长安批评:“你没用,蔡琪拖拉,贺老板还可以。”

他没跟谢一鸣多说,让谢一鸣不必多问,去做好自己的事情。

当时贺老板的项目已经动工。比起海边的一千亩地,以及被谢一鸣退还的月饼和“地瓜”,山区县城开发商的房子打点折不算什么,小菜一碟。开发商王春江是什么人?他跟贺老板是什么关系?事情是怎么办的?谢一鸣无从得知。他曾查问贺老板,贺老板装傻,称贺老大脑子里一笔糊涂账,要搞清楚只能去查周长安。

隐患就此种下。眼下谢一鸣的父亲和弟弟一家已经住进新房子,贺老大已死,涉黑案越查越大,这笔糊涂账让谢一鸣渐感威胁。按照当时市场价,房子的折扣满打满算不到二十万,数目不算巨大,却足以造成麻烦。谢一鸣一再声称自己“没事”,心里却有数,无须柳英警告,他被带到省城参加“课题调研”,于两个工作人员陪伴看管下在床上翻身,反复思忖时,总是想起弟弟谢一鸿的房子。

但是这二十万折扣算什么呢?如果贺老大真的酒后狂言,称最牛的谢一鸣也被他喂成羊了,这笔数目是不是小了点?够得着吗?

无论如何,以安全计,潜在的威胁依然需要消除。

5

亿利鞋厂火灾事故调查中发现了一位年轻电工,与暴露出来的几个腐败官员相比,该年轻人提供了本次事件中可圈可点的一大亮色。年轻电工叫陶添福,是外来打工仔,来自湖北,为鞋厂火灾中三十五位死者之一。当晚死者中,唯有他事发时身处火场之外,本可以逃生,却见义勇为冲进火场救火,丧生于主楼二层。其他死者分别于其后被烧死于四五楼员工宿舍层,或者带火跳楼,摔死于楼下水泥地面。

火灾发生的那天午夜,年轻电工陶添福从厂外租住宿舍到鞋厂电工房轮班,该厂电工房设于西侧库房的边上。年轻人到达厂区时,大火已经烧起来了,当晚的四个值班保安惊慌失措,全都跑到附属楼失火库房外边,试图用值班室所备普通灭火器灭火,那已经像小孩对着满山野火撒尿一样无效。陶添福从大门跑过来,向几个保安大叫,让他们赶紧到主楼那边,他看到主楼一层的原料间有火光,火已经蔓延到主楼了。几个保安一听就傻了,因为主楼上住着好多人,进出大楼都要经过楼下卷闸门,它就在楼道边,晚间卷闸门关闭上锁,不打开的话一个人都出不去。主楼有一个后门,安的是铁门,一向紧锁,不供人们出入。

从防火安全角度,主楼前边的卷闸门不应当全部上锁,至少得留下一条紧急逃生通道,但是由于大楼原料间曾被流窜偷窃人员光顾过,老板考虑防盗,让值班保安每晚紧锁大门,有急事才能打开。值班室的抽屉里有钥匙和遥控器,用它们可以打开卷闸门。值班保安一听电工陶添福喊叫,赶紧扑回值班室取家伙,然后去开门,卷闸门却没有动作,卷不上去,大家这才意识到主楼已经断电,门打不开了。

陶添福大叫:“砸开!砸!”举起灭火器扑上去硬砸。有一扇卷闸门被他砸松动了,他把身边人喊过来,一起合力上推,一下子推上去半人高。却不料当时大火已经烧到门厅,卷闸门一开,大火跟着气流往外冲,巨大火舌从里往外喷,当时就把站在门边的陶添福和两个保安的头发和衣服烧着。两个保安在地上滚,扑灭头上身上的火苗,惊魂初定,抬头一看,火头已经从闸门洞缩回门厅,一股呛人的浓烟从门洞里钻出来。

他们面面相觑,发觉陶添福不见了,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直到大火被扑灭,消防队员进入主楼搜索,才在主楼里找到陶添福的焦尸,地点在二楼通往三楼的楼梯转角处。根据几位幸存保安的讲述,以及现场勘察,调查人员推断出当时大体情况:可能由于气流变化,火头暂时回缩,陶添福抓住短暂时机从半开的大门钻进门厅,顶着浓烟快步扑向楼梯,试图冲上楼解救受困人员。可惜这条求生通道已经被大火阻断,他没能成功。

这小伙子本不该死。应当说亿利鞋厂火灾中的三十五条冤魂哪一个都不该死,但是陶添福死得最悲壮。别的人是不得不死,他们从梦中醒来时已被大火团团围困,无路可逃,陶添福不一样,他是自己选择死亡,顶着火焰钻进大楼,不惧生死。

陶添福的事迹被本市媒体记者发现了,记者比调查人员有心。对调查人员而言,陶添福只是事故中一个死者,其死因与其他人有所不同,有必要查核认定。记者们则以其职业敏感发现了熊熊大火中这位死者的特殊光彩,几家媒体迅速组织联合采访,很快形成一篇事迹报道。重大事故尚在调查阶段,任何相关消息披露都比较慎重,报道先以内部通讯发出,该内部通讯当即引起各方的重视。

这个年轻打工仔无疑极具价值,虽然其英勇行为的唯一效果就是把自己葬送,但是所表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和无所畏惧,无疑给这一起悲惨事件生色。他被采访记者誉为“救火英雄”,认为足以成为一个感动人物,火灾烧过,需要调查原因,追究责任,更需要振奋精神向前看,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宣传有助于促进人们于灾难痛苦中奋发,而不是沉溺不拔。市委书记柳英非常认可,在内部通讯上做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把事迹核对准确,提出完整宣传计划。

谢一鸣却有异议,认为目前不宜。从调查情况看,陶添福为了救人置自己生死于不顾,事实是准确的,但是事故原因还在调查,责任尚未追究,这种情况下突出宣传救火英雄,弄不好会被人疑为转移视线,逃避责任。陶添福本人冲进火场的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了解,其责任也待确定:专家们倾向于认为火灾的直接原因是库房照明电路打火,陶添福身为电工,是否有所相关?

柳英下令:“这几个问题赶紧搞清。”

很快有了进一步情况:陶添福奋不顾身冲进大火,可能真有些个人因素:他有一位女友,是他老乡,两人一起进入鞋厂打工,时间才半年多。当晚他的女友当班,住在主楼四楼上。陶添福舍命冲进主楼,搭救自己的女友是一个合理解释。但是谁也不能因此断定陶添福见义勇为只为了救自己的女友,谁能说除了女友,其他人他一概不救?女友的存在给了他一个真实可信的动机,却不伤害他奋不顾身入火救人的性质。说来可叹,陶添福死于火场,他的女友却在当晚侥幸生还,她从四楼冒险跳楼,没有摔死,但是重伤瘫痪躺在医院,腰椎以下已经失去知觉。

陶添福作为电工对火灾所负责任也得到澄清:经查,亿利鞋厂有四个专职电工,陶添福是最年轻、资历最浅的一个。库房电气设施老化,老板舍不得花钱更新,主要责任在老板,不在电工。哪怕电工有责任,主要也在那些老电工,不在他。

谢一鸣却坚持:“是电工就有责任。”

周长安副省长打电话了解事故调查进展,问起了陶添福。谢一鸣告诉他,该年轻人死在主楼二层,考虑到当时的火情,能够在火焰浓烟中冲到二楼堪称奇迹,可惜无助于事。现在也一样,对于火灾死者和事故追究,一个救火英雄无助于事。

周长安也说:“死人救不了活人。”

周长安将于下月初带一个经贸团组赴欧洲考察洽商,筹备工作紧锣密鼓,但是他始终牵挂谢一鸣这里的火灾善后。他跟谢一鸣的通话表面上没有敏感内容,其实内涵丰富,该内涵只有他们自己彼此心里明白。周长安管经济工作,并不负责安全事故,他没有理由干预事故调查,他对此事的关注是有重点的,这个重点是事故责任,要点不在电工陶添福是否该为电线老化负责,而在柳英。

亿利鞋厂这一把大火造成重大生命损失,到头来必定有负责官员要受处分,处理的面多宽要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其中有一个人肯定跑不掉,那就是朱龙辉。朱是分管安全的副市长,负有直接领导责任,他已经被这个责任压垮,在火灾现场变成了植物人,与这一非人处境相比,再严重的处分又算什么?除了朱龙辉,市长程洪也可能会受到一定追究,这要看事故影响及程洪本身情况。柳英作为市委书记,第一把手,对经济工作和安全生产是宏观领导,直接责任并不在她,通常不会受火灾牵累,但是这一回她有麻烦:火灾前的一次视察和报纸上的一张照片把她与火灾联系在一起。生命损失如此严重,她的照片不会被忽略,即使她与鞋厂老板毫无关系,视察完全出于偶然,依然涉嫌失察和客观上助长企业违规。她对事故不负直接领导责任,不会被撤免或者记过警告,但是很可能因此引咎调离。

对不少人而言这是个好结果。柳英上任后以“打黑书记”闻名,谢一鸣已经被牵扯入案,案子可能还会延伸,甚至动到省内高层例如周长安。此时此刻如果柳英离开,案件推进的力量可能减弱,情势有望发生变化,贺老板涉黑案可能及早画上句号。

这有赖于谢一鸣“深入研读”,把旧报纸照片上的最后一个人头圈下。柳英不是一般人物,在她头上画圈必须确保成功,需要足够功力。

鞋厂老板和开发区官员分别承认送贿受贿之后,本次火灾已经如谢一鸣所估计,不再只是单纯的安全事故案子,牵扯到官员腐败。谢一鸣在掌握火灾事故调查中紧紧盯住相关官员,追查事故背后的腐败,态度非常坚决,措施十分有力,其实他自己身负要案,涉嫌腐败,正在接受调查。人家查他腐败,他也查人家腐败,这是为什么?因为三十几条人命不能一把火白白烧掉,死者与生者都要讨个公道,需要让腐败官员付出代价?或者他就是以此发泄,视为表现,以牙还牙?甚至是自知难逃被查,下场堪忧,最后要拉几个大小官员为自己垫底陪斩?

无论什么原因,调查已经有所突破。

那一天工作小组在“点”上开会,研究火灾死伤人员家庭抚恤事宜,谢一鸣听着听着,忽然提出一个问题:“鞋厂轮班为什么会在午夜一点半?”

会场上的所有人一时发呆,都不知道谢一鸣说的是什么。此时的议题是抚恤,有一个死者的母亲患心脏病,闻知女儿葬身大火,悲伤过度没能撑住,于家中猝死,家属要求列入火灾死难人员,给予全额赔偿,大家认为不妥,但是可以考虑用困难补助方式给予一点经济帮助。谢一鸣的心思却不在困难补助这里,想到了其他事情。

他下令:“把这个弄明白。”

谢一鸣讲的是什么事?陶添福工作情况。根据原有说法,陶添福于火灾当夜从所租住房间到厂里轮班,遇火灾而见义勇为。此前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于陶添福的英雄行为与动机的考察,对其他情况有所忽略,直到谢一鸣提出疑问,大家才意识到需要一个解释,因为工厂轮班,无论两班倒、三班倒,通常很少安排在午夜时分倒班。

张斌赶紧安排人员核实,情况迅速明朗:所谓“倒班”的原始出处竟是记者。记者采访陶添福事迹时,重点放在陶救火举动,他为什么于午夜进厂不重要,记者没太在意,觉得应当是进厂轮班,就那么写了。事实上,该厂电工房夜间安排值班,却不轮班。当晚值班电工不是陶添福,是另一个电工,这个值班电工的妻子生孩子,还在月子里,他未按规定于电工房值夜,于晚十一点偷偷溜回家去,当晚睡在家里,脱岗,违反了出勤纪律,却捡了一条命。事后他不吭不声,怕被追究,直到调查人员找他查问陶添福轮班问题,才无奈说出自己的情况。

“有人发现他脱岗回家吗?”谢一鸣问。

当时没有。厂大门有保安,几个保安围在值班室打牌消遣,没有注意,电工从伸缩门边的窄缝里侧身钻出去,没有被发现。

“那么陶添福怎么回事?半夜三更跑到厂里干什么?”谢一鸣追问。

调查人员已经问过脱岗的值班电工,该电工不知道,他偷偷跑回家,不敢告诉任何人,陶添福到厂与他无关,不是来轮班接替他。此前他有两天没见到陶添福了。陶添福的女友已经证实电工的话,她不知道陶添福那两天跑到哪里去,当晚为什么又回到厂里。该女子痛哭不止,说陶添福为她死了,她成了瘫子,生不如死,实在不想活了。陶添福本人已经死亡,他当晚回厂的具体原因无从得知。

谢一鸣断然道:“不行,无论如何要弄明白。”

这有必要吗?陶添福奋不顾身救火,人证物证俱在,经过反复核实,没有任何疑问,已经得到确认,这是基本事实。与这一基本事实相比,陶添福本人的其他行为并不重要,他半夜三更回厂也许是有事找其女友,火灾前四十八小时的行踪是他自己的事情,无论他在租住屋里蒙头大睡,或者跑到哪里去与朋友神侃打牌,那都与火灾事故无关,死后翻出来晒太阳,实无助于事。

同类推荐
  • 故居

    故居

    下午快三点半的时候,进来了几个游客,具体讲是一对夫妻携两个小男孩。夫妻俩看上去都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男方比女方稍老,但可能是因为长得比较粗糙(虎背熊腰毛发粗重),以及没有化妆。相反女方则化了极为浓厚的妆,仿佛为了增厚那张极度削瘦的脸,而在外围裹上了厚重的粉。这张脸让张超想起他妈妈做的炸虾,那些虾的身上也裹满了面粉,只要扔进油锅就会炸出一身臃肿的金黄。两名男孩肯定是双胞胎,因为长相极度相似完全无法分辨。而且身高肯定在1.2米以下,因为他们的头并没有高过那条用于评判是否可以免票的黄色横杠。
  • 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

    润丰公司销售部经理伍巧芳从外地出差回来,匆匆忙忙往家里赶。伍巧芳四十五岁,虽然已到中年,但是身材依旧很匀称。不过此时她的眼神中似乎露出几分不安和焦急。伍巧芳低着头走进自己家住的楼栋,这时是上午九点半,她快步来到三楼,打开房门,里面的情景令她目瞪口呆,手里的旅行包情不自禁地掉在地上,人也随即瘫倒下去。正好对门的邻居买菜回来,看到伍巧芳这副样子也向房内看了一眼,直惊得她把刚刚买来的菜扔在地上。
  • 吴三桂后代奇遇

    吴三桂后代奇遇

    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江苏省高邮市的六安镇孙姓宗族,跟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吴姓宗族,三百多年前是一个祖先——吴三桂。他的第十一代世孙吴中国,生于一九O一年,身高二米,长眉阔额,鼻直口方,膂力过人。小时候并无异样,常与同宗兄弟吴青年一起上狮子山玩耍。他们浏览父辈秘传的高邮吴氏家史、吴三桂和陈圆圆等先祖轶事、以及家传民间秘方。民国建立后,马家寨的吴族人确信汉族人的天下不会再被大清王朝夺去,于是,许多人家的中堂里挂起了吴三桂的画像,供上牌位,上写“吴宪公莲位”。这与千里之外的江苏高邮六安镇的吴氏族人做法相同。
  • 大姑的焚场

    大姑的焚场

    老家龙洞坪有一块三面环山中间长着很多漆树的斜坡地,人们叫它漆树湾。在漆树湾深处,有一块被石墙围住的乱石岗,乱石岗中心是一块方圆不到十平方米的不毛之地,至今不长一草一木,很坚硬地裸露着,像是一只永远不甘心闭上的盯着老天的眼。这块不毛之地是我隔了五代的大姑金古阿芝的焚场,焚场外的石墙是她隔了三代的叔叔——我的爷爷——为她的灵魂遮挡寒风和防止生漆过敏而砌的防护墙。一我爷爷五岁时父母双亡,被堂兄堂嫂收养。大姑和我爷爷同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同放羊,一同劳动,感情相当深厚,名为叔侄,实同兄妹。
  • 傅雷译幻灭

    傅雷译幻灭

    这是一部集中反映文学艺术商品化及新闻界黑幕的小说,也是《人间喜剧》中最有深度,也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杰作之一。小说通过两个有才能、有抱负的青年的遭遇,反映了法国大革命以后整整一代青年的处境和精神状态,指出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胜利,必然出现人与人之间竞争角逐的局面,由此无可避免地会产生一首首个人奋斗的诗篇,一出出理想破灭的悲剧。
热门推荐
  • 盛夏时光全是你

    盛夏时光全是你

    一次偶然的遇见年少的盛天决定要带盛夏入盛家,在盛天的陪伴下盛夏封闭的内心变得日渐开朗,积极。他从不奢求她什么,只希望她日后平安顺遂。善良的盛夏对外科医生一见钟情,可有些人一开始就错过了,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只能隔江相望。相识起盛夏和顾星河两人误会不断,让原本靠近的两颗真心触不可及,越走越远,再回首已是物是人非。盛夏的内心一直保持着一个平衡点,无论爱情还是亲情总是相互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 贪欣误

    贪欣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宇宙流民9527

    宇宙流民9527

    公元3013年,地球研究出能够在无氧环境,极度恶劣条件下生存的植物,红色苔藓“华红”,可以将太阳系的星球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环境,自此人类开启了宇宙时代。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宇宙流民而已,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回到地球生活,属于地球人真正的家,只是想想而已,哈哈哈笑。我叫刘子夜,编号9527,本来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阴差阳错下卷入一系列的麻烦。杀手组织?该解决解决,不放跑,必补刀。星球势力?扯些虎皮,唬一唬。有伏笔,有坑必填,相对合理。
  • 巨恶

    巨恶

    当夜降临,东边的天空呼啸起灭世神雷,山脉般的巨兽奔走,澎湃妖光中荒灵嘶嚎。高岚破碎,山峦倾毁,江海枯竭,天空中倒映下一片伟岸的阴影。
  • 末世快穿之撩完我就跑

    末世快穿之撩完我就跑

    疯狂博士:“要么你们去穿越找能源回来,要么去打怪,自己选……”普通人:“我们有选择吗?好像只能去死了……”血液清奇之人:“怪物看了我们就跑,我打怪去了……”楚乐心:“我还是穿越吧,万一走了狗屎运呢?”蓝羡哭唧唧的想说:“媳妇,你别走!我打怪养活你们……”楚乐心:“谁是你媳妇?”蓝羡:“那你也不能是别人的媳妇……”楚乐心“我只想活着……”为了生存,为了亲人,誓死也要搏一把……本以为是去拼命搏杀,不曾想……竟然是叫她撩男神去了,只是,撩了不灭火,会被雷劈吧???
  • 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一只狐狸

    有一只狐狸

    这是关于一只狐狸和一个小王爷的日常打怪故事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 傅少的不良甜妻

    傅少的不良甜妻

    灯光阴暗的房间里,坐在桌边的女人头发散乱,面目苍白如纸,眼神凌乱无神,如同一个鬼魂。她……
  • 烟华逝

    烟华逝

    她被迫来到这个世界,接手这个大小姐的烂摊子。逃难遇狼、银两被劫、又掉进某将军的...匪窝?他摇着折扇盯着她,眼波流转她说:美人真好看。他敲了一下她的脑袋,笑得艳若牡丹。“就你嘴贫。”可是,殿下,你欺骗世人的面具下,究竟是一颗怎样的心?历尽沧桑,王朝更迭,朝堂风起云涌。她同群臣叩首,拜见新帝。瞥见那披着龙袍的身影,白烨然,别来无恙。梦休伤往事,花空随烟流。灯火阑珊,蓦然回首,却叹曲终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