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4700000012

第12章 澡雪春秋(1)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上篇

早我出生10年出版李长之先生的《孔子的故事》在而立之年读到,竟不能释手,已经是第三遍读它了,这部有着钢蓝底喑哑般的封面上站着从儿时记事起就熟悉不过的形象,那个老人已经有两千五百四十八岁了,却仍是那样矍铄俊彦、清朗澄洁,他站在那里,脸上永远带着世人无法表述而又是对世事全然了于心的参悟的微笑,那种兼有正直坦荡之质与凛然威严之气的神貌,即使在兵荒马乱的中原地带行走、流浪的那些昼夜兼程的14年里也没有丝毫的改变。

占了这本不足7万字的“小”册子的中心篇幅的,是孔子由鲁出走后的在中原诸侯列国的辗转,齐景公的80名美女、120匹骏马停在曲阜南门外,鲁定公与季桓子的目光便越过了3年前夹谷之会为鲁国赢得三个城池的孔子,而变得模糊起来,孔子并没有等来祭天的祭肉,而在于路催促下上了路,走到鲁国南境屯时,等到的也只是一个送行的师已,而他的到来也仅是为了探探孔子去国的口风罢了。有谁想到了这就是那个遥遥的14年羁旅的开头呢,催促老师出国的子路想到了么?受到冷淡的孔子想到了么?命运倒出的这样一个线头,它的终点又结在哪里,那一同在黄昏时走出国境的有着缓缓影子与清瘦身躯的一行读书人,会想得到这场自我放逐的结局么?

孔子终于出走。他无法忍受的就决不营苟。

无论历史如何记述那个孤单的开始,孔子还是做出了他的选择,无论这选择是在怎样一个被动的境遇里发生的,无论他是否知觉到这选择背后即是对自己的选定进一步的全心意的承诺,对那个自觉到又未详知的将来,对天命所要他接着做的;反正,他上了路。这一年,是公元前497年,这一年,孔子55岁。此后,是在卫国受到的监视,过匡城的被拘留,晋国边界上的天不济,复回到卫国后的3年滞留,过宋国时遭到的迫害,在陈蔡的绝粮,不辞劳苦行至楚国边缘却逢楚昭王病故,负函的等待成为泡影,返卫而后归鲁,生命里的14年光阴是由车辗上的尘土做成的。我手上现有的两幅《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见于齐鲁书社1985年3月版的《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和花山文艺出版社1988年12月版的《孔子传》(曹尧德、杨佐仁著)。从两幅图上,可以想见只有马、牛和木碾车的时代里的那样一种辗转:鲁之曲阜,过大野泽,经郓城到卫之帝丘;至匡折回帝丘到曹之陶丘;经定陶到宋之商丘;向西经睢县到郑之新郏;向东南到陈之淮阳;折向西南到蔡之上蔡;南下至负函(今信阳市);匡氏书中的图这一处已是孔子行迹的最南端,曹、杨的示意图将孔子的行迹向南延展到郢,在汉水以南。回走的路线是由重线标识的,由负函或郢直接到卫,由卫东行至鲁,南下的折线与北上的直线标识着不同的心境,那种向上穿越中原的气魄有一种归心似箭的味道,“归欤!归欤!”的急切语气里当然有天命不遂人愿的不甘。

展卷看一个人的行走变得如此具有魅力——原来不曾发现,以至我将匡氏书前那幅较为详尽的图复印了放在书桌的玻璃板下,渐渐地,鲁——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国名,变得不再遥远,而那途经的自远古时就闻名的几大水系——济水、颍水、淮水或者还有汉水,以及流淌其间的睢水、沙水、汝水都变得清晰起来,仿佛它们是一条自东向西横亘中原的河流,可以看见它在阳光下反射出的黄金碎片样的波光粼粼。实际上,孔子不曾到过比负函更南的地方,比如曹、杨两人绘出的当时作为楚国国都的郢,那应是汉水流域,现在的湖北境内,史记上说到的负函即现在淮水流域的信阳市应是当时孔子足迹的极限了。

俯身望着这些中原地名,这些一个55岁的老人一步步跋涉到69岁的地方,那些折线与直线的来去,心里是曾暗下决心沿着它走上一走的。地点都集中在山东、河南境内,现在又有着大大方便于古时的交通,作为一个生长于中原的后人,没有理由对两干多年前的那次中原的流浪采取漠视旁观的态度;而且我想,如果走的话,也应该是走的最朴素的方式,用脚丈量,太想知道的是那个藏在一个个地名后的思想秘密了,在春秋那样一个大动荡的时代里,一个人走在诸侯争权、国家裂变、礼崩乐坏、人心游移一切都不稳定的路上,一个人面对着一个冰上火中的世界——尤其中原小国常常旦存夕逝的世界,那个领着一群弟子在此间到处闯荡寻找出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时代——的已然超出了他自己所说的“知天命”年限的人,他想要以那行走寓言的究竟是什么呢?这个谜,是只有亲身走一走那路或许才可解开的呵。

让我真正看重长之先生这部加了后记方满110面的书的——现在哪一部儒学传记不是洋洋数十万言,而当时这部小册子才花到4角钱即可购到——是它正文前附着的一些墨拓和手绘一幅选于明墨拓孔子世家图,讲孔子和弟子们在宋国树下讲学,《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的那句话就是这时说的,面对弟子“可以速矣”即让其快一点逃离的劝解,孔于脱口而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一幅是明崇祯刊圣迹图,内容是孔子在陈国到楚国路上被乱兵包围住,粮食也吃光了,可是他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关于这幅图所描绘的事件下面我还要涉及。《史记》记载的这个楚狂人是出现在长沮、桀溺和荷蓧丈人之后的,孔子答前两者尚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自辩与“隐者也”的不予理会,而对这个歌人,他下了车,想与之交谈,那人却趋而去,只留了背影给孔子。图上孔子尚立于车上,抚栏而听,更细部的表情看不分明;图中的孔子正面居于黄金分割位置,他的前方是一案几,弟子们立侍周围,奇异的足孔子头戴一顶官帽,年纪似乎比流浪时还要小一些,那幅肃然沉着的表情有些不似在途中形象的亲近平易。讲学、旅行与著书构成了孔子一生,所以那概括也相当容易做,那结论好像也是现代至今一切知识分子所做和正做的。多多少少,单从这点来看,每个选择了如此生活的知识者身上都打着一些当初孔子的影子。然而深想那行走的目的时,会有一种眩晕,一种目的与初衷相叠的感觉,纠缠不清的是那离开的缓慢却果决,如果没有子路的催促呢,他最终也还是要离开的,他离开的不是因美女与良马而引起的智不如声色犬马的一时委屈,“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才是他远远走开的原因。他无法忍受的不是这样一个国君,而是自己的祖国竟掌握在这样一个国君手里的事实。他感到窒息。而他精心维护的仁又无法使其采取兵变的形式——虽然他在以后也曾遭遇过这样的机会,但他实际上拒绝叛乱这种方式,他一生都在拒绝着这种方式,是为了要为一个时代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他才不倦奔走的。实际上与其说他是在期待着一个发现他治国才干的明君,不如说他以行走的方式远离着任何当时行盛于世的不义,这层隐衷使那场延宕了14年的行旅有了一种放弃的色彩,他所积极寻找的和他所一定抛弃的相互纠结,直到3年居停去陈的那份感慨——“归欤归欤!吾党之小于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其初又是什么呢?有种警醒在里。14年的明君之梦,终于被归鲁后的学问生涯代替,也许真正的经世治用不是面向一国一城的,一种秩序的实现恰是覆盖一个时代的。这可能就是楚昭王之死给孔子的绝望中的惊悟。也是他急于要回国却又不为仕的缘由。14年的行走给出的结论竟如此急骤,有《论语.为政》为证: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句话正讲在他由卫返鲁的时候。

是呵。“其初”是什么?

先是不愿与一个国君为伍,离开一个具体的地方,再是不愿与一切国君为伍,离开一个现实无法实施的念想。从起初到终论,其间隔着14年的路程。孔子坚执的仍是他起初坚执的。路途的蹉跎坎坷并未磨去这一点,反而更成就了它。正是将“有为”看成是在更大范围与更长时间里发生作用的事,孔子才在晚年选择了文化,这与其初他的进取——教育相一致。孔子曾在路上问子贡:“你以为我是因为多学而认识到这一切的么?”子贡反问难道说先生不是么?孔子否定于此,那答案是:“予一以贯之。”由是,返观那场颠沛便已积有一种芳铡在内。有志向在里,也有疑窦在里。

君子不器。

所以他将那一个问题反复地提于弟子面前。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古时诗歌上说,又不是老虎,又不是犀牛,徘徊在旷野,是什么因由?是我们讲的道理不对么?不然,我们怎么会困在这里呢?

他问子路。得到的回答是:怕是我们的仁德不够?人们才不相信我们;怕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人们才不实行我们的主张吧。——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如果有仁德就会使人相信,为什么伯夷叔齐会饿死呢?如果有智慧就能行得通,为什么比干的心会被人剜掉呢?

他复问子贡。子贡答道:先生的理想定得太高,所以天下不能容先生。先生能不能把理想降低一些?——他对这个回答的回答是,一个好农夫耕种不一定有好收成,一个好工匠做好话不一定正赶上需要,一个想有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并将它有条理地发表出来不一定人家就接受。你不追寻你的正道而只计较别人是否接受,没有远大的志向呵。

他将同一个问题提于颜回。得到的回答是:先生的理想定得高,所以不相容于社会,但先生一直身体力行推行理想的实现。不能相容又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拿小出好主张,是我们的可耻,有了好主张而没有人实现,是当权者的可耻。不能相容有什么关系?不能相容,才可考验出有德人的涵养。对这样一个答案,他是欣然而笑的。于是那即兴的幽默感——为将来多财了的颜回管账——使其回到了他一贯的乐观。君子不是一件器皿呵,怎能用有用无用衡量他呢?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那反复提给弟子而只要一个答案的问题,是不是也是想向自已求个结论呢?孔子内心是那样的寂寞,不是求而不得不见容于世的落寞,而是同道之中知者寥寥的寂苦。是呵,不是老虎,不是犀牛。徘徊旷野,所为何由?孔子是那样地自疑,并只从自疑中确认自信,他问这个问那个,也同时问自己,难道有什么错了么?在哪里?陈蔡之厄发生于从宛丘到负函一段的路上,楚使人聘孔子而孔子也要前往拜礼的路上,吴、楚交战,陈、蔡怕楚任用孔子而危及两国,便发兵将此一行围于郊野。几天的绝粮正如上述明崇祯刊圣迹图中刻划的——孔子讲诵弦歌不衰。这一年,史书上记是公元前489年。然而,俯读《孔子访问列国诸侯示意图》,这样的地点又在哪里呢?

颍水无言。

汝水无言。

那时并不知已有人间歇走过了这样的路途。在不远的10年前,1987年夏至1989年春一个老年人为写《孔子》在其写作前后,6次从异国跑到中国访问山东、河南,并沿孔子被逐出鲁后和子路、子贡、颜回等弟子历经的14年流浪之路走了一遍。一个80岁的老人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仅只是写作的需要或吸引,他在序中说道,自己晚至70才读让之倾倒的《论语》,而成全了旅途之乐的只是那不足两万字的断章片语“深深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这样一个简单的动机。

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

这是这部由蔫置作叙述人的小说讲到的孔子的第一次出场。日本作家井上靖写道:整个山丘覆盖着沙子,连一棵树也不长,但山丘与山丘之间,点缀着稀稀落落的柳树……一个身材修长的人缓缓地走在前头——多少年来,这个人何尝不一直这么着走在前头。在井上靖为写这位老人而奔波于中原路途上时,我相信,他也一直这么着翩然走在作家的前头。于是那座毗邻蔡国的陈国边境的村庄也渐渐地摇近了。“我们仰面躺下,发现头顶上伸展着巨大的桐树枝柯,浅紫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在我们这些流亡者看来,显得那么怪诞虚幻又富丽艳美。太阳已经坠落,余晖还在四周荡漾返照。孔子端坐在桐树底下……正用指甲弹拨乐器,琴声悠扬动听。”再没有见过以这样惟美的文笔写陈蔡之厄的文字了。打断了老师的弦歌的,是子路。这就是《史记.孔子世家》中那节著名的记述了,子路几乎是半愠怒地走到孔子面前发问的——那牢骚与怨气都已不可遏——“君于亦有穷乎?”——这无疑是对孔子一向的“仁”“信”之教的挑战。孔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弟子的,他一定是停下了于中的琴,但目光却留在那几根静寂而不发出声响的弦上,他缓缓地说出了使几千年儒学讨论遍生歧义也是儒家立身修德的话: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同类推荐
  •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黑骑集·仁战集:汉译与欣赏

    斯蒂芬·克兰的诗,写法自由,无韵,诗无行数、音节数限制,文笔精练,用词精当,构思殊妙,视角独到,洞察入微,刻画深,意象奇,似寓言,启深思,抒幽情。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蒂芬·克兰的诗歌原文,第二部分是译文,第三部分是欣赏。译作基本按原作诗行数意译,诗行齐整字数相当,有形式之美、语言之美、音韵之美,从中可窥见译者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本书是译述的纪实文学作品。是韬奋先生的师母自述的,是关于老师与师母的故事,每节后附有作者撰写的“译余闲谈”。
  • 中国最美古诗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全集)

    中国最美古诗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诗+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词+你应该熟读的中国古文(全集)

    《中国最美古诗词》套装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先生主持编著,甄别、挑选历代古诗263首,古词250首,古文90篇,加以注释和赏析。阅读这些古诗词,能使我们增长见识,得到教益,也对整个中国古代诗词的流转有最直接的认识。希望本书能成为面对卷帙浩繁的古典诗词时最好的观澜平台。
  • 腾飞的神木

    腾飞的神木

    “神木县地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从1986年神府煤田开发算起,已走过了20年的创业历程。1986年神木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8071万元,财政总收入163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当时的神木是农业县,也是国定贫困县。20年后,神木实现GDP12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亿元。两个年度相比,GDP、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148倍、196倍、15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6年的1114元增加到2006年的8825元,年均增长17.9%。
热门推荐
  • 老卡拉布里亚游记

    老卡拉布里亚游记

    本书记叙了作者游历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地区的经历与见闻。作者以其丰富的自然、历史与宗教知识,为读者描绘出南意大利旖旎秀丽的风光、淳朴有趣的民俗以及引人入胜的神话传说。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本书在游记的生动翔实之上,更添了一分小说的曲折与散文的优美。
  • 夫子剑

    夫子剑

    穿越大千世界之后,王虚也渐渐的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哪有浮生半日闲,只不过是追寻内心而活,修真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忙碌的方式,生而为人就会有千万种的身不由己……
  •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九型人格与领导密码

    本书是汪老师对于九型人格在企业管理与团队建设方面经过长达几年深入调研、追踪、研究和培训后进行的有效对接,注重结合团队建设中不同岗位员工的职责、角色、类型、特点、时期、配置等要素,就不同个性员工在其中反映的不同特点、倾向、意义进行了清晰阐释,针对现有大部分80后、90后员工担任就业主力军的企事业单位,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些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等提供了实操实做步骤以及方法。角度独特、案例真实、阐述清晰、逻辑性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召唤梦魇

    召唤梦魇

    这是一个普通人能从噩梦中获得力量,所发生的故事……林盛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平凡普通的日常里,多出了一点异样。一个不断重复的噩梦,让他开始了一段无法形容的诡异旅程。一个庞大的梦魇,一个迷幻的秘密。~~新书,万千之心,欢迎大家来玩~
  • 西游山海志

    西游山海志

    钟神秀穿越到了一个是似而非的西游世界,还好身上有氪金买的八条黄金鲤鱼……不过,换到八个黄巾力士是什么鬼啊,说好的ssr了?……大清亡了。
  • 快穿魔王大人的虐渣之路

    快穿魔王大人的虐渣之路

    顾夜白是一个大魔王【顾夜白:魔王?不存在的】总有人上门来找茬,怎么办呢,虐呗。就这样,大魔王在虐渣之路上越走越远。[无cp]
  • 鉴宝系统:土匪夫君请绕道

    鉴宝系统:土匪夫君请绕道

    咱女主有个坑爹的鉴宝系统,有多坑爹?材料不是人家贡品,就是在他们祖爷棺材里,想拿?开棺!普通兵器,丹药往她手里一滚,立马变成灵器,法器,仙丹。【随手一丢,徒儿们接住!师父多的是法宝,拿去尽管使,没事儿,师父任性!】【大家快闪开!我徒儿们要开始装逼了!】【徒儿们,这波逼,你们先装,我垫后。】【喂!那谁!材料是你的不错,但宝贝是我的就是我的!不许抢!】【不许抢听见了没有?你妹的!】【把我灵石还回来!】【啊!把我魔兽蛋还回来!这是我辛辛苦苦日日夜夜孵的魔兽蛋!怎么全认你当爹了?三条小兔崽子,一个个跟白眼狼似得,连摸都不让摸了?】呜呜呜——她怎么这么命苦的说?【哦?啥?愿意让它们认我当乳娘?砸认啊?】仙丹往她嘴里一丢?【嗯?这是啥?等等?为什么胸前感觉涨涨的?好像有什么东西要喷出来似得?莫非?乳娘的意思是?你妹的,我还没生宝宝呢!赶紧把这药性给我去啦!】【我去!移动秘境池你也抢?而且还是抢了最高级的四维移动秘境池?你土匪嘛你?你要给你三条干儿子找窝也别来抢她窝啊,她也要孵蛋呢!】土匪!这男人绝对是个土匪!情况不妙,赶紧撤!
  • 带个系统暴打全球

    带个系统暴打全球

    你说你有世界上最顶尖的军事科技?我不怕,我有极限暴力系统!你说你有世界上最强的武学秘籍?我不怕,我有极限暴力系统!自从有了极限暴力系统,装逼打脸,暴打全球,走向人生的巅峰!
  • 重生之我不是个废柴

    重生之我不是个废柴

    一个无比废柴的他,没车、没房、没钱、没人脉,没女人!一台破的掉渣的电脑,让这个现实世界中的废柴重生回了10年前----高考的前10天,即将再次经受人生的一次煎熬!如梦如幻的重生之路,繁花迭起的异术超能,穿梭往来的异域世界,豪放不羁的大“爽”人生!曾经的废柴,如今再也不是废柴;曾经的人生失败者,再活一次的他已经是人生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