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100000005

第5章

当我在雷雨中的峡谷踟踵而行,感受到那是一种绝无浪漫但可以灵魂出窍的洗礼。我们无法相信但又真真切切的事实出现了:就在大雨到来之际,三个人(农人?猎人?)却在我们急着逃出峡谷的时候,一步一步向峡谷里面走去。我无法使自己平静下来。我的目光久久凝视着雨中的行人。他们头戴草帽,身背盘绳,黑灰色的披风荡着一股侠气。他们进峡谷干嘛?打猎?采药?他们的进入意味着什么?他们进得去出得来吗?

雨是地气的蒸腾,也是天空的血脉。雨中峡谷正潜伏着万千流变。潆潆雨雾,将圣洁与肆虐的峡谷固锁,也将我们的所有郁闷,全部提纯。我亮开嗓子:“喝、喝、喝”……许久,才从峡谷腹心传出他们沙哑低沉而又雄浑的回音。

现在,在两山之间翻飞的苍鹰,已经无处藏身了。留在我视野里的只有那三个缓慢而又笨拙的暗影。敢于冒雨进山闯峪的,是要有点气魄的。九曲回肠,注定峡谷无法回头。在这样的峡谷逗留,对人的品位是一种极端的修练,对人的意志是一种锻打。峡谷的悠长会带给他们难以言喻的蛮荒精髓和沉重厚爱。纤绳将深深嵌入他们赤裸的肩胛,渗血流泪,雨浸风蚀。当年爷爷向北旅蒙的骆驼商队,不也是从这里穿过,义无返顾地进入内地平原吗?

是的,走进峡谷亦如走进历史的隧道。而历史则被淹没在悠长的驿道之中。那条峡谷时常隐匿在无数纯净的碧绿之中,莽莽的绿意把深渊和灾难固守着,给你一种斯文柔弱的感觉。阳光下所有巢居的人们,不可能想象雷雨撞击峡谷会是怎样的狰狞与赤裸。

我所津津乐道的飞狐峪峡谷,其物产、其景致、其文化的亮色,一点也不比京郊新开发出来的诸如:“十渡”、“野三坡”等略带野味野趣的地方差多少。事实上,它们是属于一条山系的。只是飞狐峪峡谷在塞外隐匿的太深太久了。相反,飞狐峪峡谷之险恶之绝境,注定令世人瞠目结舌。峪中百十米高的“一柱香”直上云天,孤峰独秀。“箭眼”遥射三川,乃当年杨六郎穿山射石所致。(传说杨六郎一箭射通了三川:涞源川、蔚州川、顺圣川)“栓马桩”闻名千古,是六郎兵围葫芦峪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战场。如此名胜,更为飞狐峪“扼晋冀咽喉,树燕赵屏障”的美誉凭添了不少佐证。

可不知为什么,如今的张家口人,竟对这“紫黯如古铁”的飞狐铁壁无动于衷。淡漠了先祖们闯口外、走大漠、赴俄蒙、过平原经商时的那份精明与血性。我的心常常隐隐作痛。张家口在近代史上不能说不是个名城,可是如今人们在忽略了这处景致的同时,也忽略了这里的历史文化。松生石上,花开岩端的飞狐峪美景,为什么人们视而不见?当然,自从1909年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的建成,就使这条千古闻名的飞狐驿道,人去车稀,乱石交叠。这胜景也随之隐匿起来达100多年。这是不是有点太沉寂了?世人与自然、卑微与博大的融合,该是多么费劲?阳光、河流、花草、山石、峡谷……我是不是说得太多?想得太多了?

现在,雨是停了。但洪水、沙石仍沿着百十里长的峡谷继续奔涌出来。

那晨我突发奇想:我们做一次逃亡游戏如何?命运并不注定我们必须选择死亡。人终将会在远离峡谷的地方安然地死去。在死亡面前,人终会在忧郁和痛苦的人生辗转中,寻求走出人生峡谷的一线生机。但是,有谁能够真正实现自我拯救和拯救世界的壮举呢?我们都在用自己精心选择的生存方式,卑贱渺小地活着,以期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期待。也都会本能地在他陷入某种绝望时,生出一丝做一次强人的辉煌渴望来。人既然常常无法回避站在命运边缘的那一瞬间,为什么不能在已经绝望的时候,悲壮地死去。那死,或许毫无意义毫无目的,但绝对大气、绝对永恒。我有胆量在生命行将终止的时候,承受这种大气和永恒吗?

我忽然把对峡谷原始色调的崇拜,移情到雨中的三个行人身上。我以为置身于一条熟悉的峡谷,既是一种清晰的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没有大峡谷的恢宏,便不会有他们超人的胆略;没有大怦谷的狰狞,便不会有他们痛苦的旅程。他们已经和北方大峡谷飞腾跳跃的神经连在一起了。大雨再一次将残酷的人生渴望,注入他们的血管,注入我的血管。他们的进入和我们的退出,不正是一种别无选择的人生象征吗?

寻找野趣、在城里呆腻了的家伙们,你们敢重温一次独闯峡谷的旅程吗?魔鬼峡谷决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死亡峡谷会向他们索命。或许,就在这时,有只漂亮的火狐迎着洪水潮头,向他们跑来。那狐优美而豁亮地渲染了一种气氛。它攀上紫荆岭,吞下五粒巨型松子,铿锵作响的空气,开始燃烧。火狐旋即化作一只善解人意的飞狐,驮着他们飞出峡谷绝境,在天穹完成人生最壮美的升华……这是前人关于飞狐峪的传说。飞狐峪美丽的传说,当属于他们。

他们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飞狐峪峡谷充满神性,我能完成一次对你的立体把握吗?

飞狐峪是塞北大漠里沉郁的狂草。

飞狐峪是北方大峡谷不死的精灵。

1993年5月16日于军艺

塞外论猴

活在世上,最令人伤感的恐怕就是对没去过的地方一知所知。我们会在心情好的时候,在中国地图上,来一次“浪漫之旅”。向往归向往,一切都是与生俱来的,一切都会坦坦荡荡,似乎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

我挺羡慕那些总能走南闯北、历览名山大川的人物,他们可以十分大方地买下一只“珍禽异兽”,并说让他的手下之物“回归大自然”或是送给动物保护委员会。对他们的善举,我当然佩服得要死。你看人家,玩得多派?因而,每每想起18岁当兵之后,才在动物园里第一次见到活灵活现的猴子时,神情总是那么沮丧。

塞外无猴。我出生的塞外山城,地处大漠边缘,山河贫瘠,景色苍凉,据说人种也算粗俗。除了苍狼、狍子、黄羊、骆驼之外,很难再看到些稍细致点的、上讲究的野生动物。虽说北接内蒙草原,但如今向北不走出300里以外,你是休想沾什么草味的。

造物主创造物种的时候,就已经把生存选择的权力交给了人类。但动物的悟性却远远超过了人类。原始人可以本能地走出山洞,逐水而迁,高举火炬来到平原栖身,无疑这是一种天才的进步。大自然将我们生存的空间和地域划分为南北的时候,又无需说明地成为人类文明的一大悲剧。于是,我们看到北方人生性憨直敦厚、粗犷豪爽,北方动物也多凶猛孤独、顽强固执;南方人天生精明仔细、机智圆滑,而南方动物却也多乖巧轻灵、纤秀玲珑。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自然法则,那是生物学上的事儿。凡夫俗子不大可能窥透其中的奥秘。

猴子的选择总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它总是在地处南方山木密集、野果飘香、清泉飞泻、百鸟翱翔、四季如春的地方栖身。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它总能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猴精不足为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野生猴子总能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一块人间佳境。他们生性聪慧,本来就与人类仅有一步之遥,更何况它的生存方式与内部群体结构,也与人类极为相似。

猴虽精,却是缺乏生命庄重感的。人可以随意而安,而猴却不行,它们的生命充满悲剧色彩。不管猴子如何进入超凡入圣的境界,连孙悟空那身好生了得的功夫,也因了它的猴气,终没修得了正果。难成大器的根据,便是他头上无时不在的“紧箍咒”。有专家学者说孙悟空是“神侠”,其实不然。应该说他是神界的“阿Q”。李杨当年并没有拜邱岳峰为师,但他的声音却与邱岳峰酷似。但后来我们听得多了“俺老孙”之类怪声怪调的配音,才知道猴性日渐进入已经相当伟大的人类生活之中了。因而才会赢得一些人的欢笑。

文明荟萃,智力聚集,使人的躯壳和大脑透明起来。人类在它刚完成略带野味的自然的文明进化之后,一方面成为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另一方面则又弃大自然的出色于不顾。他们忘记了自己遥远的童年,拍拍屁股上刚刚褪尽的胎毛,开始戏弄嘲笑,曾是自己同族的猴子。猴子最为媚俗,它向人作揖、乞讨,而让天生独特的聪明湮没殆尽。猴子悲哀地承受着这种无法选择、无法抗拒的角色。它不善于攻击别人,也不能够保卫自己,唯一的办法便是逃脱。

但是,在人类许多生存的地方,自然清新的气息渐无。稠密和拥挤,带给人类心理上一种人为的不平衡。把千千万万原本坦荡诚挚的胸怀,挤压得变形。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烟尘昼夜喷射着,使我们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严重污染。人类蹒跚的进化历程,无可挽救地覆没在这无边无际的黑雾之中。大自然的被亵渎,严重地触发了人类的迷乱。人类几乎忘记了“人味”的庄严,而蜕化为一群人渣。人类赖以进化升华的哲理和精灵,就这样丢失了。

猴子的命运实在可怜。马戏团的猴子,用相当伟大的形态,摹仿人的各种动作,乃至情感,确也给人以美感,使我们于朦胧中看到了猴子接近于人类的某种智慧;动物园的猴子,于人造牢笼中觅食觅水,却也嬉戏刁顽,其态鲜活灵动,令大人孩子于愉快中享受无穷意韵;最令人伤感的是街头市井耍猴人的低级趣味。这种猴在抬头看人时,眼睛里充满悲哀,却又无可奈何,不敢不听招呼。

要我说,耍猴人最他妈坏。本来自己的日子混得就不怎么地,地位品位一古脑低下不说,还偏要摆出一副高雅富贵相。硬要拉出猴子来做陪衬,以掩饰自己无能无德无力干别的事情的缺陷。他们寄生于猴子,用猴子摹仿人的种种动作,来为自己掐得几文小钱,并在弱小猴子的滑稽表演中。获得一种并不幽默的满足。事实上,猴子并不欠人什么,凭什么非要可怜兮兮地为你作揖,翻他妈什么鸟跟头?如此作贱那颗不羁的灵魂,似乎太不仗义了。因而,我一见到那脏乎乎油腻腻的河南耍猴人,就恨不得一砖头,盖他个满脸花。人与猴满街行乞,太没人味和猴味了。不知广州那道专吃猴脑子的“野味名菜”,还有没有人继续在吃?反正将一只活生生的猴子按在案板上,一刀下去,打开脑盖,想起来就令人发指。自然界中的猴子尚能爬上悬崖绝壁躲避敌害的攻击,却挡不住人类无节制地捕杀。猴与这样的人生存在同一个空间,真是躲不过的灾难。

说实话,我对“猿为什么能变成人”的话题,不感兴趣。探索科学真理太费劲了。但“猴为什么变不成人”?它们的灵性是从何时、被什么样的魔术给毁灭了,以至于错过了变成人的大好机会?这很有意思。这个念头,是不是有点弱智的感觉?

与人类有太多相象的猴族,在人类学、医学领域,屡屡激起人的想象。60年代,英国姑娘珍妮.古吉尔,只身进入非洲森林10年,与黑腥腥为伍,首次揭开了黑腥腥的行为奥秘。1只雌性与7只雄性交欢作爱,而雄性间竟然彼此相安无事,而不争风吃醋。甚至还会出现以双方相互爱悦为基础的两性关系,这些配偶之间通常可以白头偕老。一只雄性得到异性垂青之后,会时常对她保持关心,探访她和她的子女,并和她们一起玩耍、一起分享食物。其道德水准、情感方式、爱情手段、婚姻扭带、家庭结构诸方面,天然混成地与人类惊人地相似。他们对人类生活的仿真,足以令人信心百倍地等待着猴子变成人那一天的早日到来,也足以说明我们星球上的高级生物相互间的微妙关系。

但是,真到了那一天,人又将如何呢?被猴气笼罩着的猴终成不了人,即使沾了点“人味”的猴,也未毕就真的会有倒转乾坤的奇迹发生。摹仿成不了大器,更替代不了进化。且人与猴之间天生的那种不平等关系,也很难让猴有机会实现。当前的猴族是一群不争气的家伙,无论它们怎样聪明、发达,它们还是失去了曾经可以向人类迈进的历史契机。恩格斯十分肯定地说,现代猴族“已经向一定的方向专门发展得太厉害了,所以无论如何这种缺陷是补救不了的。”

就是说,猴再精,也不会变成人;人再傻,也退不回猴。由此说来,人应该是一群幸运的有灵性的猴子。在我们充满无限伤感的回忆中,应当为猴子们这种远古的失落而追悔。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倘若猴真的先人一步或和人一起迈步,人又会怎样?人间充满了仇恨、妒忌、猜疑、欺骗。人类对这些伴随了自己无数个世纪的客观存在,已无可奈何,更无能为力。猴类若要真的和人类争夺起生存空间、落脚地盘时,失去猴味的人类,能否大度容猴呢?

现在有一个万古之谜:是人类猴族大度,主动放弃了与人类为敌的举意?还是人类主动走下树来,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我曾有意多去关注塞外这块土地。但张家口不产猴。云南湘西,陕西四川,离我们甚远,不去说那里的猴事。但我感觉张家口应该说是有过猴的。史前文明告诉我们,这里曾有北京猿人涉足。或许,现今的荒凉贫贱,正是当年的繁茂富饶。周口店距离黄帝活动的涿鹿不过200公里。或许是北方渐渐变冷,草木萧森的伤感情调,才使猴族日渐南移。可怜的北国寒冷凄凉了几千几万年,其自然状态的生存环境,很难让猴子在此生活。猴子的明智选择也就自然了。

同类推荐
  • 书之书

    书之书

    《书之书》是著名小说家张抗抗第一部有关书的序跋创作谈选编,写书、读书、论书,共收入作品三十二篇,分为四部分:自序跋、创作谈、书评、讲演。作家紧紧围绕“书”这个主题,从自身创作谈起,从经年读书出发,表现了对文学、艺术、社会、人生及女性的独特思考与体悟,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极富感性而不失理趣,字里行间彰显出女作家独特的人文关怀和细腻的情感,耐人品读。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 敝帚集

    敝帚集

    《敝帚集》是郁达夫作品精选集之一,主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采石矶、血泪、逃走、烟影等文章。
  •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不老的北大荒

    不老的北大荒

    尽管知青返城已成往事,但北大荒有说不尽的知青故事。北大荒的精神残疾知青,这个独特群体中的独特群落,这个精神残疾的弱势群体,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命运。他们有痛苦的过去,却迎来了幸福安详的今天,来自五洲四海的善良的人们在关怀着他们。一群部分或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可怜人,终于得到了人间的真情,其间的故事令人动容。本期推出的报告文学《不老的北大荒》,以作者的亲身见闻,带您进入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非同寻常的生活世界。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超级英雄

    英雄联盟之超级英雄

    谁说屌丝玩英雄联盟只能单身一辈子?谁说玩游戏就是不务正业?谁说玩游戏就只能饿死街头?哥照样能玩到美女投怀送报,玩上事业巅峰。
  • 叶文玲文集:全16册

    叶文玲文集:全16册

    叶文玲是玉环楚门人,从事文学创作五六十年,作品热情讴歌爱和美,曾获鲁迅文艺奖、首届冰心散文奖等文学奖,深受读者喜爱。文集收录作者创作的小说、散文、剧本等,基本涵盖作者所有作品,共十六卷。包括了长篇小说《无桅船》《无忧树》、长篇传记《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中短篇小说与电视剧《考察》、电影文学与戏剧《巾帼英雄》、散文《情有独钟》《沧海大文章》、随笔《马不停蹄》,与1998年出版的《叶文玲文集》(1-8卷)合在一起,成为叶文玲文学创作历程的一个总结。
  • 窗外那棵树

    窗外那棵树

    爱妹眼睛闭着,却能感觉窗外在一点一点地变白。是八哥提醒了她。窗外有一棵油皮树,每天早上天将亮未亮的时候,就有几只八哥飞到上面来,然后叽叽喳喳地闹腾一阵。这种情形其实一直存在着,但爱妹是搬进这个房间居住后才知道的。自从搬进这个房间后,爱妹每天早上都要听这几个家伙在油皮树上聒噪。这个家里最好的房间原来是二姐爱娣住的,二姐爱娣出嫁后,爸妈准备让大姐爱华去住,可大姐爱华死守着她原来又小又暗的房间高低不肯挪窝,这样这个房间就归爱妹所有了。那时爱妹读初三,由于家离学校比较近,只有两里多的路程,她选择了走读。
  • 爱情公寓之开心原力小说版本

    爱情公寓之开心原力小说版本

    这是根据开心原力这部电视而改编的小说,希望喜欢,谢谢。
  • 我的男教师

    我的男教师

    晴北市有一所学校为————良城中学。良城中学是晴北市每一个学生心目中的梦想学校;良城中学也是晴北市每一个家长眼中的教育圣地;良城中学也是...................;但是……外界给予再多的荣誉! 良城中学都安静犹如湖面上平静的湖水一样,继续默默的秉承着它的办学之道。有一天,良城中学来了一位叫作苏涅的男教师。苏涅的出现,犹如在这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石头一样,荡漾起了无限的涟漪。
  • 再见我的男友

    再见我的男友

    没有天长地久,只有日久生情。没有海枯石烂,只有悲欢离合。
  • 完美少年进化论

    完美少年进化论

    每天名牌傍身,背景深不可测的奢侈品小姐伊原千,以她无所不通的天才成为时尚传奇,不料却被一个神秘美少年揭穿苦心经营的伪贵族“画皮”。发誓报复的她力挫无数高人,成为蔷薇庄园的首席家教,帮首富调教三个无比闪亮却无比腹黑的极品美男:高深莫测,却以败家为乐趣的花心大少纪寒城;出身高贵,审美却恶俗廉价,以成当红“男公关”为毕生目标的二少纪宸希;容貌绝美,却以“爱因斯坦”造型示人的废柴三少纪允灿。四个高智商“演技派”在相处中斗智斗勇,上演精彩纷呈的同居笑料。改造狼少年的家教生涯里,伊原千究竟是能成功驯服这三只狼,还是被狼吃干抹净,这是一个甜蜜而危险的问题……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皇夫请上座

    皇夫请上座

    七年前,大宴国的皇帝和镇国大臣相继去世。“皇二代”李扶摇被迫继承皇位,“将二代”燕尘也接过镇国大臣一职。两人本是形影不离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可自打两人接过各自父亲的衣钵,彼此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做了皇帝的李扶摇依然是废柴本柴,是个毫无地位、尊严可言的女皇帝。燕尘的风格却从玉面小公子逐渐变成了手握军政大权的糙汉子,还随时有可能被别人怂恿逼宫造反。李扶摇心里苦,开始逃避现实,三天两头带着贴身小太监往宫外的梨园跑,只为“追剧”,该剧名唤《白衣大臣俏皇帝》,原作同步更新中,作者信息不详,李扶摇觉得,这个剧简直就是以自己和燕尘为原型开展的故事,多次跟燕尘表白被拒绝的李扶摇只能在剧中找到安慰。李扶摇频繁与《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隔帘相见,并多次要求作者在《白衣大臣俏皇帝》话本子里给皇帝加戏。最后才发现,名震大宴的金牌小言话本《白衣大臣俏皇帝》的作者就是燕尘本人。李扶摇:“有些人表面上看上去是战无不胜的武将,背地里竟然天天琢磨怎么写小言话本……”燕尘:“还不是因为某个女皇帝天天隔着帘子,催我快点写……”李扶摇:“……”
  • 一个全民偶像的诞生

    一个全民偶像的诞生

    一个来到了平行世界的穿越者,努力成长为一个明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