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5400000017

第17章 躁动的灵魂和艰难的人生(1)

刘震云小说主题论

小引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惑然,作为人类情感的艺术表现的小说,揭示灵魂,透视人生,原本题中应有之义。于任何一个作家来说似不可或缺、也不新鲜独异。

但我在读了刘震云数年来的大部分作品后,我执拗地认为,作家是通过对历史变革期,各种骚动焦躁的灵魂透视,抒写沉重人生的不同心态,揭示出历史多彩多色的图画。写激进者的痛苦追求、落伍者(主要是农民)持重沉稳的顾盼徘徊;新生的顺时而动的潮汛和方死的回流暗涌:浓重的政治衣胞和沉郁的文化坚甲包围着一个个有着深深的政治烙印却又不乏某种独立品格的灵魂,成为震云小说人物独具特色的光点。由此,可以说,他的小说蕴含着厚重的人生意味,从中能品尝到青年作家对生活独特的思索和开掘。

先哲们说,生活是一部流动的大书,人生是有价值的“阅读”,小说则是作者“读书札记”。面对艰难时世,坎坷人生,作者的笔沉滞凝重,他要描画那些饱尝历史的甘甜苦辣后的种种人生况味,更多地是把同龄人们在沉闷的政治氛围里追求的痛苦和痛苦的追求表现、揭示出来,让生活对人生的缺憾和馈赠汇聚于笔端。

当今小说的艺术变化被称为多元发展,但仔细梳理,还是有其脉络可寻的。有的论者认为是视角的转换。比如童年视角的确定性,现实底层人生活吸引作家的兴趣等,我认为,这种视角的变化不独为某一时期艺术的潮头动势,而远在被评论家们忽略的时候就业已出现;也并非个别现象。也许人们的审美趋向容易关注“热点”,只注意轰轰烈烈的而对其余就忽略不计了。恰是不少作家恪守着自己笃信的艺术基点,踏实精进奋斗着,显示了发展的实绩。

刘震云的小说似又作如上观。它们以真实刻画灵魂,描摹现实细琐的人生世态见著。作家的艺术支点是写实的,是视角沉稳坚定地描写人生繁难、困惑、追求,以至无情地解剖历史的欺瞒和不幸。一幅幅艰难的人生图景中跳荡着一颗颗有幸和不幸的灵魂。

缺憾者的婪

同新时期新起的作家一样,刘震云试笔之初,历史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革,一场由农村开始的经济改革浪潮卷地而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惯常生活。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过去讳莫如深的“金钱”观念。无论是都市大邑还是乡野山村,商品经济的大手,默默而多情地伸向生活的每一角落,改变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习俗和行为。出生于农村、熟悉农村而又从业于农村工作(他大学毕业至今是《农民日报》记者)的作者,开始他的小说创作时不能不有这样的生活触发和艺术选择:表现农村经济变革中的人情世态,写千百年来生息劳作在大地上的农民于新生变革后的各种复杂的人生情感。

刘震云创作的初始阶段,大都写这一类题材中的政治干部权势失落后在变化的生活面前措手不及,“万元户”财富丰足和精神生活的贫乏;旧习俗的坚沉同新风尚的孱弱;恋情的热烈同商品经济的铁面冷酷……他捕捉社会大变动的总体动势中,农村生活的细波微澜,各种正常的反常的,相违逆和相交融的,组成农村经济改革生活的世俗图画。

然而,表现这变动的现实和变化了的人情,刘震云显然不如那一时期的佼佼者们,有着轰轰烈烈的反响。我们不必苛求他的不成熟,不必讳言他的幼稚。但是要注意他在起步时特异独立的追求,或可能找到他在韧性追求后能够在日后较大创获的轨迹。

震云不擅表现农村改革生活中的创业者雄风大略,那曾经是一时间文学垂青的标志。他只是揭示农民致富者(他们具有某些开拓者的成份,但不完全是改革家)的情感困惑,其中有的是面对新生的历史生活,一种无可奈何的缺憾和失落意识。它们也维系于生活大潮的波诡云谲之中,但他们更多的是在急流汹涌的潮头面前一湾回流和浅潭。从中虽可分辨出潮势水系的发展流向,但重要的是提请观水者们的注意。

世代生息于斯的土地子民们对于千百年来的故土情感,已经沉淀为一种检验一切是非的价值标准,并由此滋生出狭隘、短视、不合潮流的意识,在刚刚萌生的经济观念变化的农村,刚出现了打破长期以来的以农为本、守田居家的思想定势时,这些都可能找到合理合情的借口,对新生事物动摇。即便是布不成阵的细琐感情的纠葛,也足以成为改革年代雄风大振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盲区”。实际上,这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精神障碍,或者可以看成是一种落后的农民意识。刘震云对这些潜藏在农村经济变革中的精神情态,进行艺术地揭示,虽并非简单地褒贬,只是冷静地呈现他所思考到的这种精神失落者的缺憾,对于迅猛疾行的改革生活是一个衬托和铺垫,画上一幅凝重的图画。

《模糊的月亮》是一篇很短的小说,很可以说明作家早期艺术指向。中秋月夜,八爷在家庭承包制后得到(通过“请吃”)了祖上的“老地”。这个家庭只有八爷父子,年迈的父亲离不开儿子的帮衬,然而儿子胜运的心思并不在老爷子的安排筹划中。他先是给人照相,后买手扶拖拉机跑运输,最后开食品加工厂。八爷认为他“不务正业”,儿子则雄心勃勃,要改变乡下人的食品结构,不仅于人,而且准备“改变猪、牛、马、羊的喂法”。开办饲料加工厂,搞混合饲料。中秋月夜,团圆之日,儿子挂记厂子里事,父亲独在秋风月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不料,儿子竟先斩后奏,把“老地”转租给别人,为扩大生产办饲料加工厂以土地为抵。父亲一气病倒,后来也无可奈何地进了儿子的工厂,违心地“看大门”。小说粗线条地描绘了父子之间的冲突,是经济生活大波冲击后人伦关系发生嬗变,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的一个缩影。小说对经济承包生活有些简单化地勾勒,但作家提示了人们对于历史新时期胜运们的作派一个思考:历史发展中一切旧的道德观念如何去适应新的秩序,是否就一定表现出非此即彼?小农意识作为千年以降的农民精神的主调,如何强化着对新生的冷漠,对既定的崇奉,对人伦秩序的顽冥依恋?这也是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小说每每涉及到的敏感问题。

商品经济生活的发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手段的铁面无私,金钱对价值观念的冲击,使父子、兄弟等伦理亲情都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影响。在这突如其来的现实面前,困惑者、失落感,孤独意识,惆怅心态等等无不正常。生活中的常态发生了变异,稳定的秩序被打乱。带来的是人伦情感的变易,甚至倾斜,往日的温馨变成了遥远的梦,历史是在破坏和建设中前进。刘震云并不是从哲理高度去写这样的题旨,但他却把艺术画面引入到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的思考中。也许他不让沉郁的艺术情绪破坏了心爱的艺术画面。他只是以淡淡的笔调写一个又一个生活的琐事,生活的一角。《灰灰菜》中的哥哥,因父母早亡承担了抚养任务,弟弟从小爱吃灰灰菜面汤,那里飘散着兄弟情谊,孕含着一个天伦之乐的故事。为了弟弟婚姻生计和“前程”,哥哥把招工进城机会让给了弟弟,弟弟进城后娶妻成家,一年多未回乡,哥哥带上土特产和灰灰菜,进城探望,可是弟弟为了生计(加班卖茶水),为了可怜的两分钱同人争吵。哥哥找到弟弟后看到这情景(争吵、加班)不忍见,带着一腔惆怅迷茫和失落感,包括那捆灰灰菜回到了家乡。哥哥不明白,灰灰菜的面汤为何已不复在弟弟记忆中了。他感到失去了一种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无疑是情感。这是哥哥所不情愿的。金钱的追索不等于人情的沦丧。但昔日“使人温暖”的旧秩序的确在受到摇撼。如果说这种失落感是一种有悖于历史变革大潮的落伍心态,虽不无道理,毋宁说这是旧的生活秩序改变后,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作家艺术地从旧与新两级悖离的公式中提示人生思考的命题。

由于刘震云对农村创业者(致富者)不做正面的表现,比如对他们如何含辛茹苫,开创业绩,如何精于改革创业,如何顺应潮流而思想高远宏阔等等,作家只是写那一时期大多数穷困生活刚刚有了转机后的人们,复杂的心态。即使对改革创业者们的勾勒,他也不回避他们过去的不光彩历史以及他们现在面临的困惑和窘境。我们注意到,震云写农村改革后的致富者有时不乏调侃的笔调,写他们卑琐的行状,写他们或过去的劣迹,或现时的丑行。这当然不能看做是作家同“改革者”(其实是致富者)有意过不去。而是他以自己独有的思索告诉人们,对于农民身上残存的落后意识不可忽视,他们灵魂中躁动着商品经济大道上进发的勇气和果决之心,但他们先天的初劣素质却又是要在改革大潮中磨洗净化的。这深藏之处似不可忽视。

困惑者的心境

刘震云的小说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不光是写经济承包后农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改革大潮,各种惶惑、矛盾的心态,表现改革的艰巨历程和历史必然性,而且,他扩大了作品题材范围,既有农民青年复杂的心态,又写都市生活知识分子的困惑,从人心的复杂历程中揭示改革年代的世相图。

在《山村奏鸣曲》中,刘震云开篇写道:“乡村青年情感的细腻化,是当今农村显得骚动和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在经济发展同伦理道德变化的背景上,描画青年人从沉稳的传统重负下萌生出来的种种躁动不安的心灵情感和心路历程,金钱的获取,物质的富足,挤压着人们精神上的自足性追求。如果说震云对商品经济生活发展后人与人之间传统的关系(观念)的关注,是他初期创作的主题的话,对人生复杂的性情,生理和心理的热烈而痛苦的追求进行揭示,则是这以后创作的重要转折,由此生发了新的艺术世界。

中篇小说《罪人》写了一个奇异的故事。一个负罪者既困惑茫然而又复杂细微的心态。农村青年牛秋、牛春兄弟俩、因家境贫寒“三十多岁,年龄过岗”都未婚娶。后来,弟弟牛秋做起了收破烂的买卖,积攒了钱。一次到县城收啤酒瓶子,碰到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姑娘跪在地上,向路人乞求,父亲生病住院要钱,如果谁支付600元钱,愿以身相许。牛秋慷慨解囊。善良的牛秋恪守尊长有序之道,认为哥哥该娶,“把姑娘让给哥哥”,哥哥则认为钱是牛秋挣的,“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哥俩有些愤怒,有些委屈,有些焦躁”,最后以抓阉来解决。于是,姑娘成了牛秋的嫂嫂。嫂子进门后,牛秋有些庆幸,又有些失望。他陷入一种自我情感宣泄和不可自拔之中。血气方刚的青春活力,萌发了种种既正常又反常的想法。他做着古怪的梦,他梦中与嫂子(也与他所向往的女人)做着“那种事”。情感在受折磨,身心在遭受煎熬,虽有悖于人伦情理。却又在生命自然原始的冲动下,痛苦而无拘束地折磨自己。为了解脱这种痛楚,他决定到煤窑做工。

同类推荐
  • 远逝的故乡

    远逝的故乡

    关东人把讲故事,称为讲“瞎话”。风干了的“瞎话”意思是,久远的故事,放得时间长了,就风干了。再不捡起来,就忘记了,年轻人就不知道了。那该有多可惜!一个民族的悲哀,就在于它忘掉过去的发展史。信仰没了,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丢了,那这个民族离走向衰亡就不远了。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关东人常说,俺这疙瘩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现在可变啦。年轻人没见过狍子是啥模样儿不说,或许认为用瓢舀鱼是“扒瞎”,“扯蛋”;野鸡飞到饭锅里是“吹牛”,“撒谎”。但作者告诉你,这都是真的。有句喀儿唠得硬:“关东山好地方,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这话你信吗?
  • 老舍散文集

    老舍散文集

    本书为老舍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宗月大师》《趵突泉的欣赏》《一些印象》《猫》等70多篇散文精品,根据内容和风格特点,本书共分为四辑。这些作品或描写风物人情,细致入微,极尽渲染;或针砭时事,幽默风趣,一针见血;或叙写家庭生活,深情款款,令人慨叹;或谈论文学创作,别出心裁,令人激赏。?本书中的文章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有助于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

    本书介绍了村官李家庚同志,带领全村民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党的富民政策变成农民的致富热情和行动的先进模范事迹。
  • 超乎想象

    超乎想象

    想象力是虚无的,却又在方寸之中;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却又在情理之内。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超乎想象》的故事充满悬念、伏笔,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她对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对想象的发挥,令读者耳目一新。
  •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

    《百岁所思》囊括了周老文化散文短篇的精华,具有较高的文化、思想价值。112岁的智慧老人,跨越世纪的精彩人生。以百年沧桑的亲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使我们眼前打开了一扇清楚地看历史、看人生、看世界的窗,整个人生也变得通透豁达起来。
热门推荐
  • 为师不尊

    为师不尊

    月黑风高,寒风阵阵。一名满头华发的老太太神情忧郁地坐在悬崖边上,似乎随时都会跳下去。“师父,您千万不能想不开啊,师父!”一名红衣少女风驰电掣般来到了悬崖边上,扑通一声,跪在了老太太身后。“第十次,我竟然输给了那糟老头十次。”老太太说着说着,滚滚热泪就掉了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祝小七充满正能量地说完这句台词,就被老太太赏了一记爆栗。
  • 生僻脑

    生僻脑

    这个时代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所洗礼,社会所剩下的生产力再也满足不了人民的生活需求,期望被毫无征兆的碾碎。本就压抑已久社会变得不再沉默,暴躁的心灵需要得到安慰。种族主义是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只为了方便把矛盾转移。他们在绝望,但也想再次期望,所有人都希望有救世主的出现来改变现况。于是乎一种不一样的玩具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如果在物质方面得不到满足那就只能让精神来替补了。几年后。这个世界的形式被固定。
  • 两个农民工

    两个农民工

    过年回家,高明堂没事就坐在高喜子炕头,双腿骑住炉火,满面红光地诌侃。运料你知道,就是把柱子啊、梁啊、坑木啊弄到工作面上,也不需要啥技术,有力气就行。活儿沉不沉?说沉也沉,说不沉也不沉,为啥?你看啊,说沉吧,它是真沉,工作面上用啥,你得往里搬啥,不敢耽误,一耽误就影响生产了。搬运的那些物件,死沉死沉,就说那钢梁吧,少说也有一百多斤;说不沉吧,真的是没觉得多累,班上有班中餐,见天不重样,吃着班中餐,嘻嘻哈哈,一会儿就歇过来了。
  • 玉玲珑

    玉玲珑

    肤白貌美的小玉是个薄命女子,弃儿、童养媳、寡妇的身份使她的命运凄苦而多舛,凄风苦雨中他是她活下去的唯一希望。高粱地里的深情凝望和彼此拥有,生离死别时的残酷选择,命运的翻云覆雨虐心虐肝。分分合合中,那份深情始终铭心刻骨。不管丫鬟侍妾,还是尊贵无上的玉贵人,当初高粱地里他的笑颜,是她珍藏了一世的心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 食宿相兼

    食宿相兼

    【强势人物,一旦相碰,乃至,高手对决】女主不软弱,不强悍,而是无所畏惧!男主的存在只为撒糖~( ̄▽ ̄~)~不虚势的女人林泽棉一路奔腾成神!
  • 源枪

    源枪

    自毁灭时代终结,新纪元断更时代已延续八千年,和平与发展似乎成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但在光明无法抵达的幽暗地带,神秘而邪恶的力量正悄然滋长。枪械师统治的时代,无尽大陆又将迎来它走向毁灭的宿命,而这时,一个青年从厄斯世界穿越而来……
  •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重逢,他却忘记她是谁,“小姐,这是你引起我注意的新套路吗?”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躲避,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既然招惹了我,就别想从我身边离开,除非我放手。”忽然,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蓝薇薇,你竟然敢背着我找男人?”“你是谁?”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互看不顺眼,“我是她……儿子。”明明是敌人,却因为一个游戏,一大一小成为了最佳搭档“老男人,你帮我打上王者,我把蓝薇薇嫁给你。”一个王者,她就这样被彻底的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