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900000035

第35章 追赶理想的脚步(1)

冉阿丽

1998年11月的一天,我军最高学府——国防大学学术报告厅,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正在这里举行,“货币化与军队福利制度创新”,这是一个让广大官兵为之震撼的热门话题。主讲人新颖的视角,大胆的构想,精辟的分析,出色的口才,严密的逻辑推理,博得了台下一阵阵的掌声。与台下资深的戎装学者和将军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讲人是一位年仅36岁的正在该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他叫郝万禄,是后勤指挥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的教员。与同龄人相比,他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32岁晋升为副教授,34岁当选为总后勤部“科技新星”。曾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研究员、吴家骏研究员、吕政研究员,担任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理事,总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他对现代公共财政理论、福利经济学、现代企业制度等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已出版和发表了几百万字的著作和论文,主笔起草过十余项国家级、军队级大型论证报告和课题,并获得了比较高的奖项。从1998年开始,他紧跟全军后勤建设和改革的步伐,捷足先登,开始了对军队福利制度改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引起了军内外的广泛注意。在这块新的研究领域,他将一如既往地笔耕不辍,孜孜以求,为了他少年时代的梦……

少年立志

《资本论》引路,迷上经济学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脍炙人口的南北朝民歌里描写的草原景色,就是郝万禄的家乡——阴山脚下的内蒙古大草原。

所不同的,民歌中的主人公,那个英勇善战的鲜卑族,早已随着朝代的更迭而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是蒙汉两族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郝万禄的家乡察哈尔右翼中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中北部,半农半牧,蒙汉混居,是周家为数不多的贫困县之一,自然环境恶劣,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同那个年代众多的农村家庭一样,他的家境清贫,仅能维持温饱。他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一家的开销全靠有公职的父亲一人的收入。因为经济的原因,两个姐姐尽管学习很好,还是中途辍学了。家贫更知世事艰,窘迫的物质生活使他早熟,造就了他独立倔强的性格。5岁那年,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风暴也冲击了他的家乡乌兰察布大草原。他的父亲——一个忠厚正直的农村基层干部被错打成了“内入党”。他亲眼看见,父亲被倒吊在房梁上,脸被憋成绀紫色,一鞭子下去,父亲的棉衣就绽开了,里面的棉絮便雪花般的飘落。

多少年之后,这样的镜头还时常在他的眼前定格。也就在那个时候,倔强执著便在他小小的心里生了根,他发愤地学习。他要走出乌兰察布草原,改善生存环境。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他的学习都是拔尖的。他对学习的热爱和自觉、自愿、自制,同龄的孩子无人可比。乡亲们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万禄这孩子大了,肯定会有出息。果然,1980年7月,他不负众望,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东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成为他们家乡的第一名大学生。

在著名的汽车城长春,郝万禄开始了他崭新的大学生活。图书馆、教学楼、挺拔的油松、碧绿的草地……但更让他难忘的是,《资本论》在他治学道路上的启蒙作用。

《资本论》是经济系的主打课,主讲《资本论》的老师是全国知名教授、全国《资本论》研究学会副会长赵洪,对《资本论》的创作史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听他讲课,对郝万禄来说是一种享受。不用看讲稿,洋洋百万字的鸿篇巨著,信手拈来。什么内容在第几卷第几部分第几页甚至第几行,分毫不差。再加上出色的口才,翩翩的学者风度,不由你不折服,不由你不惊叹!而更让他折服惊叹的是《资本论》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内在逻辑的魅力。《资本论》把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剖析得淋漓尽致。

叉像一把钥匙,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神奇浩瀚的世界,他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啃书本。课上,他回答老师的提问特别快,课下,他向老师提的问题特别多。赵老先生非常喜欢这个勤奋的弟子,经常给他开小灶:“《资本论》的精髓是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而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源配置问题。”“《资本论》是市场经济的经典之作,也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百科全书,要致力于经济学研究,不能不读《资本论》。不仅要读,还要精读、吃透,有的段落,精彩的段落,还要背。”赵老先生还给他开具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一定要广泛阅读涉猎,有比较才有鉴别。”西方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哈耶克所著的《通向奴役的道路》,是他的经典之作。因为他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主张全面实行市场经济。所以在当时,他的书被视为“禁书”,图书馆只许看,不许借。郝万禄就想了一个笨办法,每天去图书馆抄,每天抄两个小时,星期天抄四个小时,20万字整整抄了两个月。他还阅读了自由主义创始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强调政府干预作用的代表人物凯恩斯的《通论》等。西方各流派经济学家的论述,不仅使他大开眼界,更使他加深了对《资本论》的理解,越学越觉得《资本论》精辟、深刻和博大。很多年后,当他在经济学界成为一名初露头角的年轻学者的时候,他还非常怀念那一段充实而紧张的学习生活。“我几乎占用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资本论》,每阅读一遍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在同学们看来我纯粹是自讨苦吃,因为我的各门功课已经达到或者超出了老师的要求,完全没有必要再给自己加码。可局外人并不理解,这种加码对我来讲并不全是苦,还有乐,是读完之后满载而归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陶醉。可以说,啃《资本论》所带给我的乐趣,超出了任何一项娱乐活动给我的乐趣。正是这段读书生活,给了我丰厚的回报。

“我能登堂入室,一步一步地在经济学领域里深入地研究下去,完全得益于精读《资本论》所打下的基本理论功底。它科学严谨的论证方法,使我终身受益。”

军校淬火

三尺讲台打磨出钢铁意志

一位西方思想家说:“力量并非华丽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最最要紧的是坚定。不要让痛苦使你背离你已经值得赞美的事业。”这两段郝万檬最喜欢的话,伴随着他在教书治学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如果说郝万禄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是他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持久的意志力。

钢铁般的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源于心灵深处的情感驱动,成于平凡琐碎寂寞清贫的磨砺和锤炼。教员历来是与寂寞和奉献联系着的,而郝万禄完全是自愿选择了军校教员这条路。

1984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里异常躁动,叉一批学子即将结束四年大学生活离开校园。中央办公厅、团中央、北京外国语学院也来学校选苗子。学生会干部、中共党员、公认的高才生,郝万禄兼三者于一身,立时成了选人单位的“众矢之的”。可谁也想不到他偏偏选择了总政所属某院校。面对别人的疑惑不解,他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军校的严格、紧张、正规,有助于人的优秀品质的铸造和良好作风的养成,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经过艰苦的锤炼和摔打。而对教师这个职业,他从小就充满敬仰。艰苦困顿的生活经历告诉他,教师是最能直接地提高人的文明素质的职业,也最适合钻研学问,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尽管清贫,他也愿意置身其中,无怨无悔。就是揣着这样美好的愿望,他走进了军营,并以他的勤奋好学、扎实肯干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吃苦精神,迅速完成了从一个地方大学生到军校教官的转变。当他1987年11月来到后勤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担任助教时,已在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有了三年多的经济学助教经历。此时,无论是专业知识,授课技巧,还是人格修养,为人处世,他都开始走向成熟。

“完美只是目标,不完美才是现实。作为一个教师,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把完美作为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追求完美,可以说是郝万禄教书治学的最高行为标准,也是他不断进取、跃上新高度的根本动力。

尽管是师范大学的高才生,尽管在大学三年级就走上讲台,尽管在南京政治学院专业教研室已当了三年的专业教员,但每次上台,他都精心准备,精益求精。他给自己定的标准是:“讲课不是念课,不是背课,讲课的关键在讲。而讲的关键在讲稿。一个好讲稿,有两个标准:一是要讲透基本理论,二是要针对热点问题,解答热点问题。”殊不知一个“讲”字,包含了他多少时间、心血与精力,短短50分钟课的背后,可能是一本几十万字教材的融会贯通和重新提炼、组织。

教研室的同行们都熟悉,讲课前三个月,他就进入高度应激状态,把自己关在6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梳理逻辑,论证观点,精选例子,甚至用什么样的语速都一一设计好。还要根据当时形势,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如他在讲“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这个专题的时候,除了平时的积累外,还翻阅了上百万字的关于国企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的背景资料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又集中时间了解学员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点,然后条分缕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讲稿和思路:提出矛盾——分析矛盾的原因——提出解决矛盾的对策。

这样讲,有事实,有分析,有对策,学员们感同身受,入脑人心。但这对教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这些内容都属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理论可遵循,完全靠教员个人的理论功底,依据党的现行政策,把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撕碎了糅进社会实践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教员本人强烈的敬业精神。郝万禄自任教以来,先后主讲了《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当代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国有资产管理概论》、《公司经营学》、《企业管理》等9门课程1600个学时,都是这么一丝不苟地准备出来的。按着他的习惯,讲一个学时的课要用3个学时的准备时间。那么1600个学时的课,就需要4800个学时来准备,按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算,就是600个工作日。也就是说,他为了讲好这9门课比别人多用了两年时间。

199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凄厉的西北风夹杂着小雪粒使劲抽打着学员宿舍楼前的核桃树。财务专业队学员程春望着黑洞洞的窗外自言自语地说,郝教员大概不会来了,话音刚落,宿舍门被推开了,戴着棉帽穿着大衣夹着书本的郝万禄披着一身风雪走了进来。程春万分惊讶,忙替他拍打着身上的雪:“郝教员,天这么冷您又讲了一下午的课还跑过来,明天晚上补不也一样吗?”郝万禄说:“明天晚上还要给别的学员补。再说,刚讲完正好趁热打铁,来,我们开始吧。”

像这样的事有多少次,郝万禄自己都记不清了,他心里装的,是怎么千方百计地把课上好,让每一个听过他课的学员有所收获,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在他十几年的教龄中,为学员补课已成为他讲课过程中的一部分。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完全是内心的责任感使然。

他为某个方面较弱的学员补课,也为某个方面突出的“开小灶”。参谋一队有一个叫高耕地的学员,来自北京军区某作战部队,爱动脑子爱动笔,郝万禄就重点栽培他。有一次郝万禄发现他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有些思考,就悉心引导,并鼓励他写成文章,再三帮他修改,等这篇名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性分析》的文章在《院刊》上发表后,高耕地发现已经与原稿大相径庭,那都是郝万禄一宇一字改出来的呀!现在已经在总后军需部工作的高耕地至今提起他还是钦佩不已:“郝教员不仅讲课精彩,富有感染力,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部好教材。”

的确,他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忘我、痴迷以及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已经超出了传授知识本身。只要在他讲课的日子里,他就把自己整个“泡”在了学员队。吃饭,随学员一起进食堂;课间休息,他和学员聊天;自习课,他不是向队干部了解情况,就是到教室里巡视,或者到学员宿舍补课。对学员队的要求,他更是有求必应。财务队的张国需政委找到他,“郝教员,学员们写学术文章的热情非常高,我们队想聘请您担任我们的学术顾问,业余时间给辅导一下。”“没问题,随叫随到。”参谋一队的潘业田队长同他商量:“同学们对现在的经济形势有些疑虑,你看能不能专门组织一堂课,集中答疑。”“好,我准备准备,咱们下堂课就开始。”学员不仅把他当老师,更把他当朋友,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他讲。

同类推荐
  • 被遗忘的战士

    被遗忘的战士

    今年春节,辽宁省锦州市大岭村的蒋庆泉老汉接到北京老战友洪炉的电话,对方告诉他,“美国要再拍一部《英雄儿女》,想请你去开机仪式现场。”蒋老汉爽快地答应了这个邀约,甚至开始筹划,让正在上高中的孙女教自己几句“简单的英文”。但家里人有点担心这个83岁老人的健康。去年年底,一个电视编导专门带来一张电影《英雄儿女》的光碟为老人播放。片子刚放了几分钟,蒋老汉便开始不停地发抖,随后大喊着“不看,不能看”,冲出了屋门。在场的孙女惊慌失措地跑出去追爷爷。
  • 美在天真

    美在天真

    2017年是评剧“新派”创始人、“评剧皇后”新凤霞诞辰90周年,这部新凤霞遗落在中国台湾、美国的珍贵手稿,首次得以出版。本书第一部分是“永葆幼稚青春”,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第二部分“本色见才华”,是新凤霞对艺术道路的检索。幼年学戏的时候就敢于打破陈规,用最本能的艺术直觉改变了评剧的声腔,创立了评剧“新派”。殊为难得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新凤霞不仅留下了出演《坐楼杀惜》《刘巧儿》的珍贵史料,还记录了自己与齐白石、梅兰芳等艺坛巨匠交往的故事,无意间为她的“真”做了最妥帖的注解:不加虚饰、不落俗套、绝不做作。第三部分“人生欣与戚”,漫谈人生体会,其中不乏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与吴祖光的“霞光恋”故事,以及如何从戏曲演员到作家的转变。
  • 死城漫游指南

    死城漫游指南

    本书是张晓舟多年来的文化评论随笔首度精选结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再解释过,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不是杜撰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同样,当我们用穿越、玄幻、盗墓这样的词来形容现实,那也一点都不虚,说的就是当今的中国现实。姑苏城外伦敦塔,琉璃厂的饭岛爱。少林钢琴,爱国粽子,心灵鳖汤。手拿一个爱疯死,一代人去那儿相互撒娇。信仰在空洞中飘扬,金山与神山对峙,一切是多么安闲地从那桩苦难转过脸。时代,就像硅胶一样在每个人的胸前鼓了起来,令你再也无法一手掌握。如何才能去爱?我看见了你的坏笑。一部盛世中国的荒诞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景观的素描簿。
  •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灵魂的时刻:惠特曼散文选

    本书为我国迄今收集惠特曼散文最全面的一种,译者马永波亦是诗人,译文准确、优雅,富于诗性。林贤治在序文中评价说:“《灵魂的时刻》是一部伟大的书,它包容了我们的存在。通过惠特曼的散文,通过他笔下的政治和美学,我们思考人,走向人。惠特曼告诉我们,真正的人,不会遗弃他的任何一个同类,也不会遗弃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世界属于人,人同样属于世界。”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热门推荐
  • 荒都行

    荒都行

    在不远的未来,世界是否还是如现在一般?未知的危机,可怕的病毒,未知的冒险,手控神秘火焰的少年是否可以力挽狂澜?这一切都等着你去发现。
  • 魔笔盖尔

    魔笔盖尔

    这是一本大幻想类的少儿故事,曾获辽宁省作家协会2005优秀儿童文学奖。书中描写一个叫云童的少年,把电视剧里的孙悟空从电视里唤了下来。孙悟空送给云童一个毫毛做的神奇魔笔,这支名为“盖尔”的魔笔在云童的手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打假、抓坏人、飞到遥过多的未来世界。想象的魅力给小读者带来充分的艺术享受。
  • 李麻子的爱情

    李麻子的爱情

    又是一年春天。周梅已经把孩子顺利地生了下来,孩子很健康,也很可爱,她抱着孩子去看了罗老师。罗老师墓前长满了油菜花,记得那一年,她才17岁,门前的油菜花也是长得如此茂盛,罗老师为她编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如今,她也像当年的罗老师一样,为他编织了一个花环,放在了他的墓前。
  • 守龙记第一季龙系魔法

    守龙记第一季龙系魔法

    一个十岁的少年,在一个不知道的情况之下,体内爆发出了龙系魔法的力量,从而来到了一所学院,并结识了四位好朋友,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即将启程
  •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左手南怀瑾,右手季羡林

    本书尽揽南怀瑾、季羡林两位大师的典籍,采撷其百年人生智慧,结合先生们的人生经历,置身于他们真诚的述说中,感受他们的人生哲理,以及无为胜有为的境界,将其真善、淳朴、宽容、恬静的情怀展现给世人。同时从他们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浩瀚学识中得到安身立命的生存哲学,找到自身做人、处事、治学的方法。
  • Self Help

    Self Hel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吕布乱世

    网游之吕布乱世

    一个三国演义的历史人物,肉体穿越到现代,刚好碰到(古代)背景三国演义游戏出世。身穿紫金狂兽铠,手拿神魔方天画戟,胯下火麒麟,神挡杀神,魔挡杀魔……每天保底一更
  •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玄和子十二月卦金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刺客守则

    我的刺客守则

    我叫景发,发财的发,位列刺客排行榜第16872位,人称布衣猪八戒。书友群:547808549,欢迎大家来吐槽
  • 世间有黄大仙

    世间有黄大仙

    只因为一次好奇而引发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情——世间有黄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