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86

第86章 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关于当前诗歌的随想(2)

但诗的进步却是无可置疑的事实。80年代新诗潮带来的冲激促使了诗歌观念的解放。诗歌内涵的扩展和丰富,造成诗广泛涉足于从社会到内心、从实有到幻想,以及意识深层的所有领域。至于诗的审美追求,以意象化对于文革模式的挑战为发端,全方位地艺术探险,早已促成了中国当今诗歌艺术的多元化格局。现阶段中国诗人所拥有的创作自由可说是空前的。当前诗歌写什么和怎么写已经很少存在障碍,这就是90年代中国诗歌发展的良好环境。

个人化倾向

对于社会或时代代言身份的扬弃,促使中国新诗迅速地走向个人化。有一个时期,诗人们开始拒绝诗对意义和价值的承载,认为人类的教育、愿望无一不是在与事物的利害关系上展开的,诗歌的真实就在于它脱离了这种利害。这种主张说明中国新诗摆脱了在特定年代受到的非诗的困扰。那种使新诗不得不在诗美之外承受负荷的局面,现在已基本结束。在90年代,诗歌的确回到了作为个体的诗人自身。一种平常的充满个人焦虑的人生状态,代替了以往充斥诗中的豪情壮志。我们从中体验到通常的、尴尬的、甚至有些卑微的平民的处境。这是中国新诗的历史欠缺。在以往漫长的时空中,诗中充溢着时代的烟云而唯独缺失作为个体的鲜活的存在。现在,这些诗歌中,我看到一种冷静、客观、心平气和、局外人式的创作态度。诗人不再是上帝、牧师、人格典范一类的角色,他们是读者的朋友。平常人和平常心迅速地使诗恢复了常态,弥漫于诗行中的是一种让人感到亲切的普通和平凡。日常生活,即所谓凡人琐事大幅度地进入诗中,这极大地改变了以往普遍的大题材占领的局面。

诗歌的出发点本来即在个人,所有涉及外界的大的关怀或钟爱,无不生发于诗人的内心。从最初的动心到表达,诗的营造过程都是个性的。当然,不管诗的动机如何的个人化,它最后总作用于他人,但这种引起他人激动的作用,依然归根于诗人融化内心情志的个人性的劳作。从这点上看,诗的生产的群体化是违背其本性的。中国诗行进到了本世纪90年代,使游离的诗心复归于诗人的个性,显然是历史性的辩证,其重大意义不容怀疑。例如,90年代的新诗大幅度地展现出中国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舒展,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人以往缺少的享受生活的情趣和姿态。过去被严峻环境所催逼的紧张得到松驰。这大大增加了诗歌扦写个人情态的份量。

由于个人化写作的进展,诗歌迅速地把原先远远伸向外界的触角收了回来,如同蛙人的劳作,诗人们把感觉和体验潜深到内在世界的无限丰富之中。前面谈到的诗人从社会的群体回到单纯上的个体还只是问题的初始,诗人把以往对外部世界的无保留也无节制的才华的抛掷,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们开始把关注停留并凝注于个体生命的细观默察上,心理的和潜意识的细末微妙之处的体察和把握上,诗歌创作发生了由外向内的移置。

这也成了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兴起的切实而巨大的背景。笔者始终认为,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诗歌成就中,除去朦犹诗在反思历史和艺术革新方面的贡献是别的成就无可替代之夕卜,唯一可与之相比的艺术成就,则是女性诗歌创作。这是仅次于朦胧诗(当然,女性诗人中有些人也是朦胧诗的参与者)而加入了中国新时期诗歌实绩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创作力量。

中国新时期女性诗歌的写作在中貝新诗的历史中并非罕见。早在五四新诗革命之初,便有女性诗人加入了新诗最初的创造。冰心的《繁星》、《春水》便是女性诗人对草创期中国新诗的贡献。从林徽因到陈敬容和郑敏,尽管为数并不多,但中国女诗人都在各自的时代产生过突出的影响。但在文革以前的长时间,中国女性诗歌的表现形态及其实质,大体只是表现在女人写诗的层面上,即她们和男诗人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她们是女诗人。这话的意思是,要是撇开性别差异这一点,则她们所写的和男诗人所写的是同样的无差别的内容。这样的表述也许有点绝对,事实上男女诗人在表现同一事物时在感觉和表现上会有差别而中国女诗人的创作除去诗歌社会性的完全一致之外,女诗人基于中国社会长期封建压迫的事实,而在女性自立,男女平等,以及争取婚姻恋爱自由等方面也表现了她们特殊的关注,也就是说,男女诗人在创作的风格和题材的选择上也并非完全相同。

但事实上中国长时期的女性写作大体总处于无性别差异的状态。战火连天的年代,动荡不安的环境,女性应有的一切被剥夺,女人承担了和男人同样沉重的命运的负荷。整个时代要求于女人的,是做一个和男人一样的人,而不是女人。这样,中国女诗人笔下的风景就是无差别的风景。尤其在倡导男女都一样的时代,女人细腻、委婉、善感多情、温柔缱绻,这些性别给予的特点,在艺术上均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文革结束后整个文学处于开放的态势,以及騰耽诗引发的一场大的艺术变革的机遇,再加上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基本上处于和平状态,这些诗歌内外的条件促成了中国新诗史上罕见的女性诗创作的全面繁荣。

从女性写的诗到写女性的诗

这种繁荣用最简括的表述就是,诗回到了女性自身。这种女性诗不再是女性写的诗,而转进为写女性的诗。这样看似简易的词语倒换,却表达了诗歌在一个新的时代里的巨大的进步。过去受到忽视或被驱逐的一切,如今都回到了女诗人的创作中来,而不仅仅是女性的自尊和价值重新肯定。诗歌的发展很快地使舒婷的《致橡树》或《惠安女子》成为古典的话题,一般认为,这位女诗人所传达的美丽的感伤尽管震撼人心,却也并不是单单属于女人的那些感受。

中国文学中女性的自我抚摸或进入私语状态发端于诗歌,而后才进入小说,再而后才进人散文及其它。诗在新时期文学运动中始终充当了先锋的角色。年青的和更为年青的女性诗人大踏步地超过朦胧诗造就的成果,她们无拘无束地一径向前而去。她们进军的方向不是向着外界而是向着自身,向着女性自身丰富而隐秘的内在世界。为人类的一半,女性从诞生起就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对这世界最初的一瞥必然带着自己的情绪和知觉,事实上,每个女人面对着自己的深渊不断泯灭和不断认可的私心痛楚与经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抗拒这均衡的磨难直到毁灭,这就是当前女性诗歌的指向,正如翟永明所说,这不是拯救的过程而是彻悟的过程。

中国女性诗歌就在这样状态下彻悟过来。在中国年轻的女诗人面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宇宙,她们如同发现新大陆一般地发现了自己的身体、身体内部的感觉和那些仅仅屑于女人的一切体验——生理的和心理的。也就是说诗歌一下找到了过去未曾深掘甚至是没有真正发现的一个巨大主题:女性的精神性别。

依然闪耀着理想的星火

告别80年代的诗歌其主导的流向,是全面推向诗的个人化和增强诗的私秘性,大量的诗歌表现了对历史的隔膜和对现世的疏离。诗在过去的惯性决裂方面投人了巨大的热情,却也因而陷入了丰富之中的贫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80年代后期幵始的理想主义的提倡和学院诗人关于知识分子精神的辑倡,以及近期由一些诗人发出的关于新的文化复兴的呼吁,依然是滔滔洪流中不曾湮没的一脉清泉。它微弱的声音虽不足以抗拒那举世滔滔的巨响,但无疑是一种坚忍的执着。

(原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①

    《王火文集·第一卷·战争和人》收录了王火的代表作《战争和人》三部曲,分别为《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是世界反法西斯书系中的一部力作小说,以国民党上层官员、法学权威童霜威及其子童家霆的家庭变故和人生遭际为主线,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半个中国的全景画卷。核心人物童霜威由消极避难、保持名节到鄙弃国民党独裁统治、投入民主运动的行列。同时,成长为青年的童家霆,也在时代风云的锻造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光明。
  • 序言集

    序言集

    本书为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礼群先生三十多年来为著作撰写的序言合集,共74篇。著作内容涉及广泛,既有论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有论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既有专著论发展,也有专著论改革;既有探索学术理论的著作,也有建言献策的智库之声。因此序言是对这些著作来说,既是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阐释,也能起到导读的作用。结集出版这些序言,对作者而言是回首往事和重新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读者而言是迅速了解研究著作内容的权威解读,因此,该书的出版能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
  • 我的青葱时代

    我的青葱时代

    全书详细记录了季羡林的青春往事:因玩物丧志而自责、因文章发表而自得、大骂考试、批评教授、研究学术等,内容还包括清华园日记、怀念大学时代的师友,以及大学毕业后当高中教员的经历。从中既可以看到一位大儒年轻时的真实生活,也能时见陈寅恪、吴宓、钱穆、朱自清等学者的言行气度,对于理解或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季羡林生平和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所有生命都不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所有生命都不朽(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本册选篇为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讲述的是季老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笔下的世界万物。作为一个心怀慈悲、向佛向善的人,他对世间万物的感受比大多数人都细腻、独特。所以他有很多写小动物、写花花草草的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以及众生平等。
  •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艺术随笔杰作,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20多年来多次重版,为余秋雨赢得巨大声誉。文字非常流畅,和文化大散文一样过瘾。本书是适用于艺术创作实践的简要教程,作者以国际美学思维和自身审美经验为标准,自行构建简洁、轻便而又富有质感的理论框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理会到艺术创造的深层奥秘。
热门推荐
  • 假面骑士之Evolution

    假面骑士之Evolution

    原作:石ノ森章太郎50个有着无论如何也想实现的愿望的人被强制拉入了一场骑士战争,只有一人能够存活!进化的试炼?经历竞争就会变强?还有这种好事?什么,要我去杀人?这我做不到啊?但是……如果我不战斗,就没法保护我爱的人啊!可是……被恶意驱使着,我干了很多荒谬之事!那么……就舍弃「恶」吧!从此,昭阳具有了名为「善」的人格缺陷。(欢迎加入书友群,群聊号码:290595891)
  • 微山号

    微山号

    要么共赴深渊,要么同挽狂澜。请你保有等待之后的努力和坚持。
  • 我的暗恋恰好是你

    我的暗恋恰好是你

    “俶尔,你知道你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我知道的,爸爸说过是‘美好’的意思。”“哦哦,那你知道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吗?”“我......”“我告诉你哦,‘斐然’就是有文采哦~”“哦~”“齐俶尔,老师刚刚讲了,‘俶尔’就是‘突然’,我以后就叫你齐突然了,哈哈哈!”“叶斐然你......哼~”长大的齐俶尔才知道,当初她的名字起得有多草率!就因为她出生的太突然了,没有一点预料,于是她那个“无良”的妈妈就真的准备给她起名叫“突然”。还好还好,她爸还是个理智的人!虽然不能力挽狂澜,但好歹讲了一下条件,起码不叫“突然”了,于是她就有了现在的名字——齐俶尔!虽然也是突然的意思吧,但好歹听起来不那么难听了,这件事也是她偶然一次她爸她妈说悄悄话时听到的。但是,现在她的名字竟然被叶斐然这个小子拿来嘲笑,真是——太过分了!这篇文主要讲了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故事,有甜、有酸、有咸、有苦,当然,还有你!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甜蜜娇宠0a

    甜蜜娇宠0a

    她,幼年时被恶毒的继妹诬陷,被早早的送出了国,11年后强势归来,世界公司的幕后boss,他,两道都闻风丧胆,无人敢犯。当两个人碰撞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亲爱的上神大人

    亲爱的上神大人

    上神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高岭之花呢?说好的不撩妹呢?某女: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上神:娘子我只对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女欲哭无泪。
  • 你听懂了没有

    你听懂了没有

    国民网红教授戴建业随笔精选集。陈引驰、骆玉明、六神磊磊推荐!火辣辣的文字写人生百态,有才有识,有情有趣!“妙境只在自己意念的一转换间,人生的陷阱转眼就成为人生的福地。”——戴建业。这本随笔集精选戴教授的八十篇随笔,所谈内容五彩纷呈:从爱情婚姻到前尘旧梦,从品味生活到人物剪影,从社会关怀到旅游见闻……戴教授既书写个人经历,又书写时代记忆,将自己对人生、婚姻、爱情、世道、时事等的看法和感悟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露着戴教授的才识和情趣。
  • 吴小姐,偏偏喜欢你

    吴小姐,偏偏喜欢你

    精心算计、软磨硬泡终把美人娶回家高冷禁欲、冷酷无情的江家大少成了宠妻狂魔。妻子忠于做事业,老公为她保驾护航。陪她一路打怪虐渣最后把娇妻打造成杀伐果断的商业女王。
  • 那些年里的你和我

    那些年里的你和我

    这是我的回忆录,写下的是我记忆当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