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400000051

第51章 诗美的启蒙——20世纪中国诗潮之四(2)

而新月对于白话的不一定永远的适于诗的回答是格律诗的提倡。所以尽管新月为新诗的革新提供了诸多方面的丰富启示,但简单的概括依然是新诗格律诗的倡导,这是新月诗人努力最集中的体现。1926年5月23日《晨报诗镌》第七号发表的闻一多的论文《诗的格律》,是新月诗派的理论宣言。在这篇阐明新诗创格的文章中,闻一多把批评的笔锋指向了那个打着浪漫主义的旗帜下攻击令的人,批评他们压根就没有注重到文艺的本身,他们的目的只在披露他们自己的原形,而且第一次使用了伪浪漫派的概念。可见,新月的提倡和追求是有感而发的,他们看到了一种弊端,并要以自身的努力来维护诗的艺术品味。

作为格律诗理论框架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也是在《诗的格律》一文中提出和阐发的。闻一多认为,格律从表面上看有属于听觉方面的和属于视觉方面的,但二者又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论述和认同者已多,他特别强调了建筑美,即他认为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些都是就诗的形式美而言的,并产生了巨大影响。朱自清讲《诗镌》闻一多的影响最大。闻一多理论、创作双枪齐举,连徐志摩都承认他和几位朋友都受到了影响。闻一多不仅在理论上倡导格律诗,而且身体力行。《死水》是闻一多为倡导格律诗作出的一次极认真的试验。他通过《死水》的创作,集中体现了胡适之后的另一次开风气之先的尝试。《死水》是中国的恶之花,现实的批判色彩和现代意识相当突出,但闻一多显然不很重视此诗的内涵所提供的启示和经验,似乎更陶醉于形式试验成功所提供的快感。他在《诗的格律》中指出,《死水》每一行都是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数也是一样多。结果,我觉得这首诗是我第一次在音节上最满意的试验。为此,他充满信心地宣告:

这种音节的方式发现以后,我断言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的时期了。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承认这在新诗的历史里是一个轩然大波。

这一个大波的荡动是进步还是退化,不久也就自然有了定论。

三、舞步呼唤镣铐,破天荒的诗美醒悟

从当时的社会和诗歌发展的背景来看,新月一群似乎是一种明知如此而偏要逆流而行的探索者。为此,他们承受了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是一群笃信自己的追求而不轻易放弃目标的痴心人,是受惠于放脚时代的自由的一群人,但他们并不以获得自由之后的到处行走为满足。他们要跳舞,不是一般的跳舞,而且要带着镣铐跳舞。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第一次说到这种境界:恐怕越有魅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镣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1931年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中也说了这个意思。他们在呼唤一种镣铐,目的在于使自己的舞步更优美、更轻捷,也更纯熟:我们并不是在起造自己的镣锁,我们是求规范的利用。练拳的人不怕重铅累坏两条腿,他们的累赘是日后轻腾的准备,日久当他们放松了腿上绑着的重铅,是不是他们可以跑得快、跳得高,他们原先也不是有天赋的才能,约束和累赘的肩荷造就了他们的神技。

当普遍热衷于某种东西的时候,新月一伙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端。这需要勇气和胆量,因为这在当时,即新诗已经战胜旧诗,旧的规矩尺度受到彻底破坏的时候,他们的主张给人的印象是保守的。所以,徐志摩说闻一多不免有点老气,的嫌疑,而他称自己的主张也会造成日派的观感。他在《诗刊放假》中说到他们当时的处境:我们干脆承认我们是旧派——假如新的意义不能与安那其,的意义分离的话。想是我们的天资低,想是我们犯贱,,分明有了时代解放给我们的充分自由不来享受,却甘心来自造镣铐给自己套上,放着随口曲的真新诗不做,却来试验什么西方豆腐干式一类的体例。当众人侧目之时,他们却乐此不疲。这一群人对艺术怀着天真的信念,如同闻一多那房间布置造成的艺术氛围那样,他们一心一意地向着美神膜拜,而似乎并不理会身边窗外那些逐渐逼近的风声雨声。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新月的艺术信念,他提出醇正和纯粹的反复强调的是艺术过程必须充分重视的审美的表达和运作技巧并把诗歌创作喻为匠人雕镂玉石,这确是很有见地的。

中国新诗诞生在世纪之交的社会憧憬之中,它是上一个世纪梦的继续。19世纪下半叶的苦难与追求,失败与幻灭,使中国文学感受到某种时代责任而充满使命感,这种救亡与启蒙的使命历史性地、也是非常合理地落到了中国新文学的肩上。新文学及其新诗在它诞生之日起,就与这种社会命运紧相联系。沉重的社会功利的负荷使它一开始似乎就对责任之外的艺术表现淡漠,也许就是由于救亡和启蒙的两付重担,使它奔走驰突而不堪其负,因而无暇他顾。

正是由于历史提供了一个空隙:由于新诗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缺陷之处亦表现得十分充分。是历史提供了一个冷静反思的可能性,也由于有一个暂时性社会安定的局面而巨大的动荡尚未到来;更由于有了这样一批受到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专注于诗歌艺术的探寻,他们由此举起了新月的旗帜。这个诗肷潮流引起世人的关注,他们所论所为的专心致志以及热诚的程度,却与当时社会的实际以及文学的主流向产生极大的反差一他们是反向的潮流推动者。但他们似乎不大理会这种不合时宜,他们一迳地向前走,而且不断推出他们的精神产品:新月的诗。

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使他们无心和他人争论,只是一味地提出主张,推出自己的试验。这种对于诗歌自身的探讨所造成的气氛是五四以来所未有的。要是说新月派对于中国新诗乃至新文学的贡献是什么,格律诗只是他们倡导的聚焦点,是一种具体的结晶。其实最大的最深远的影响,是他们对于诗歌本体及艺术规律、艺术技巧和运作过程的重视。

自有新诗历史以来,还很少有个人或团体和刊物如新月同人这样把目光从另外一些层面转移到诗歌自身。他们的坚定在对于诗以外的一切的无视或忽视。他们第一次把诗放在诗自己的位子上来加以审视。在新诗的历史上,最早的那批先驱者注意的是如何破坏旧的,创造新的——他们思考的中心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用白话写诗。创造社那一群是新诗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最关注的是如何充分地表现扩张的自我,宣扬心中的积郁,只是一迳火山爆发式地喷射而很少考虑喷射的技术。到后来,革命诗歌的转型,使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意识形态的传达,对诗本身更是极少考虑了。

这一群人不同,他们几乎就是为此而集结,为此而办刊的。从新月社的成立,到《晨报诗镌》、《新月》月刊到《诗刊》季刊,以及后来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大抵都是这些人组成的队伍,前后进行了十余年的努力。他们的确是把诗的艺术规律作了较为充分的切磋和揣摩。他们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充分的,尽管他们在其它地方留下了某些遗撼。新月同人关于中国新诗诗意的探索,至今还是中国新诗史的重要一页。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规律的谨严,差不多是我们一致的方向,仅仅一种方向,也不知道那目的离得我们多远!我们只是虔诚的朝着那一条希望的道上走。这是陈梦家在《新月诗选》序言所说的话,大体上反映了他们对诗的笃诚以及信念的坚定。

在新诗史上,这是一次认真的艺术运动。徐志摩说过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情做。他在《诗刊弁言》说那番话时,只是提出并强调了他的设想。到《诗刊放假》时,他已经非常明晰地把那种设想具体化了

我们觉悟了诗是艺术;艺术的涵养是当事人自觉的运用某种题材,不是不经心的任题材支配。我们也感到一首诗应该是一个有生机的整体,部分的部分相连,部分对全体有比例的一种东西;正如一个人身的秘密是它的血脉的流通,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

同类推荐
  • 守望绿洲

    守望绿洲

    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 大风歌

    大风歌

    本书是作者的诗歌集,字里行间尽是作者洋溢的才华,抒发了作者的心声。
  • 散文精读·徐志摩

    散文精读·徐志摩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著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徐志摩散文自成一格,哲理丰富,语言诗化。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书信五辑,收录《想飞》《丑西湖》《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与陆小曼书》等30篇作品。它们都是进入徐志摩文学世界的精品。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热门推荐
  • 嫁个原始人

    嫁个原始人

    她承认自己是个没理想的女人,可也不能因为她没出息,就给扔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吧,这里除了树就是树,除了柴就是柴,除了她一个两条腿走路的人之外,其它都是四条腿的,要不就是有了却是不走路,而是飞的,她以前天天盼假期,而现在,她只盼可以给她一碗面。
  • 咖哩香肠的诞生

    咖哩香肠的诞生

    《咖喱香肠的诞生》是德国作家乌韦·提姆的长篇小说,一个关于战争与和平、男人和女人、人与食物的神奇故事。在二战时期的1945年,英国军队已开过了易北河,德国面临战败,海军士兵布雷默休假归队途中邂逅了在汉堡粮食局餐厅工作的布绿克太太。一场空袭让两个陌生人走到了一起,布雷默当了逃兵,躲藏在布绿克太太家中,开始了一段充斥着隐秘激情的时光。然而不久后,战争突然结束。布绿克太太为了留住比她年轻得多的布雷默,对他暂时封锁了战争结束的消息。可停战的蛛丝马迹却不断地显露出来,布雷默被困于室,越来越失去耐性,后来他终于得知了真相,不辞而别回归自己的家庭,丢下了布绿克太太重新陷入孤独之中。……
  • 宝贝你掉马啦

    宝贝你掉马啦

    林小小:我想吃这个!江昊煜:买!林小小:我今天不想烧饭了!江昊煜:我来!“爸爸,这个是给我的吗?”“不是,这个是你妈妈的。”俗话说,父母是真爱孩子是意外,这句话在这对小夫妻上灵验了女主马甲多的文章,男主也不差。女强男强甜宠文,男女主1对1很信任。女主重生文哈
  • 一千年后桃花开

    一千年后桃花开

    玉城里那棵枯萎了千年的桃花树突然盛开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听皇宫里的神算君说过,桃花树开花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对命中注定的仙童仙女要下凡了,所以才会突然绽开,于是,皇上派人打听到了玉城当天出生的一对千金和公子,这不,蔡家和凌家就误打误撞的成了亲家……
  • 渴望

    渴望

    阿淘深深地低下头。阿龙一直在瞒着他,可他何尝不是在瞒着阿龙呢?他想起那根紫色碎光的水笔,在太阳光下荧荧地闪着光,晃了人的眼睛。而且,阿龙的爸爸是不可能给他买那么多玩具的,怎么可能呢?那灰色的蜻蜓在天上飞,他爸爸连看都不看一眼——大多数时候,他都当阿龙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他是他的爸爸,怎么能对阿龙不抱一点希望呢?他们都失望了,无论是阿龙还是阿龙的爸爸,他们从彼此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希望的影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来袭

    总裁来袭

    人前他冷如冰山不近人情,人后他宠溺如魔热情如火,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他……权子卿含情脉脉道:“今晚月色好美。”夏以沫淡定的看了他一眼,“你也是。”
  • 天地星辰传

    天地星辰传

    在这片星辰大陆上生存着很多生物,它们被称为:星兽。在上面还有一种生物,那就是人。本来人与兽和平共处了300万年,可就是因为一些专门修炼之人为了自己的修为快速增长,开始杀害星兽,星兽王为了不再有族人被杀害,把星辰大陆分成了两块。星兽王死后,人们开始与星兽合为一体,使星兽成为自己的星灵,进行修炼
  • 我的童年十八条命

    我的童年十八条命

    这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作者出生于抗日战争年代的太行山区,父母都中共抗日干部,他也因此经历了一段充满危险的难忘岁月。三岁时,日本侵略军为了诱捕抗日干部,曾把他劫为人质,后经抗日政府多方搭救才得以脱险;四五岁时,他成为八路军的小交通员,因为年龄小不易被鬼子发现,多次往返日本鬼子封锁线,传递了大量情报;由于父母忙于革命工作,他也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讨过饭,放过牛,但从小自立自强,六岁时就牵着毛驴去几十里以外的煤矿驮煤,走在冰天雪地的山路上,还遭遇恶狼,险些丢了性命……作者结合这些充满危险的经历,以战火纷飞战争年代为背景加以艺术加工,展示了当时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本书兼具故事性、知识性,对当代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也很具借鉴意义。
  • 黑月亮

    黑月亮

    利刃行动鱼鳞状的云朵铺满了天空,云朵的缝隙中漏出暗淡的蓝色天空,月亮在云层间穿行,明亮皎洁——这是我们面前的一块屏幕显示的情境,是从地球上拍摄的月球实况。但其实,我们此刻正在月亮的地层中穿行,从身边掠过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我们乘坐的“利刃”号是目前最先进的月球地质探测飞船。飞船整体呈梭状,船身通体由纳米材料建造而成,可以抵抗地底的高温、高压和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