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500000043

第43章 荔枝吟

夏日暑气蒸腾,荔枝翩然上市,一簇簇红得惹眼。谁都知道那是水果中的上品。那红扑扑水灵灵的鲜活的果壳,那半透明凝脂状的多汁的果肉,惹得你馋涎欲滴,禁不住驻足解囊。翻开典籍,对荔枝则有如此描述:“剥之凝如水晶,食之消如绛雪。其味之甘芳,不可得而名状也。”(明·张岱《夜航船》卷十六)味美如此,未及人口,早已芳香在齿舌生津,竞疑此物是仙物了。

对于如此不同凡俗的果中珍品,历代文人在诗词中便免不了时有咏叹。唐人韩僵《荔枝》诗写道:“巧裁霞片裹神浆,崖蜜天然有异香。应是仙人金掌露,结成冰入茜罗囊。”诗中的“仙人金掌露”,典出汉武帝时曾在宫中铸金铜仙人,手托玉盘承接天上露水。又是“神浆”,又是“仙露”,可说把荔枝美化到了“世间少有”的极致。宋代诗人杨万里有《四月八日尝新荔枝》诗传世:“一点胭脂染蒂旁,忽然红遍绿衣裳。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掌上冰丸哪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将荔枝描绘成美女,美不忍“触”,大有“怜香惜玉”之慨。

总而言之,古代文人对荔枝的欣赏已到了情不自禁、赞不绝口的地步。

“天下之极品,君王之所好”。自汉、唐以降,名贵的荔枝遂成为王公贵族的“时尚”果鲜,进一步更成为宫中贡品。上有所好,下必谄之。荔枝产地远在离国都千里之外的南方,为了皇帝及皇后嫔妃们能及时吃到新鲜荔枝,一方面朝廷在所经州府设立专门机构,名日“荔枝传置”,还有专司此职的传置官吏;另一方面,佞臣腐僚以名贵荔枝讨好朝廷者不乏其人。据《后汉书》载:“县接交州,时献龙眼荔枝,以生鲜献之。驿马昼夜传送,至有遭虎狼毒害,顿仆死道不绝。”最出名的荔枝故事的主角,是那位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唐明皇宠妃杨玉环,她极尽奢侈华糜,当然也少不了对荔枝的“雅嗜”。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夜航船》则讲得更具体:“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涪州岁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那时候没有飞机火车,虽轻骑快马,驿道传送,从荔枝产地到国都长安,昼夜兼程也须七天七夜,以至为了赶时间而“人马俱毙”。统治者生活如此骄奢,势必引起历代文人的强烈不满与讥讽抨击,最著名的当推唐朝诗人杜牧的咏史名诗《过华清官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语似平淡,诗中却寄寓着深刻的讽喻。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更将“贵妃嗜荔、快马传置”这一典故指为国政衰败、战事颓靡的原因:“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天下良马大都为贵妃传送荔枝而死了,哪儿还有好马出征赢得战争呢?诗中虽不无夸张,然诗人的激愤之情颇能激起世人的共鸣。

“贵妃嗜鲜荔枝”,只是帝妃奢糜的一个典型事例。其间荔枝的保鲜,是一大难题。据古籍记载,它包括贡品专植、采撷筛选、蜜瓮浸渍、井水冷藏、千里传送等复杂过程,可谓劳民伤财。新鲜荔枝的昂贵价格可想而知。这帝王的为所欲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做“腐败”。荔枝可以不腐,朝政却愈发“腐”了;与唐明皇、杨贵妃骄奢淫欲密切相关的安史之乱、马嵬之变以及唐王朝的衰颓,看来是历史的必然。

我这里当然不是说“荔枝亡唐”,小小荔枝,也不可能有如此耸人听闻的“轰动效应”。然而透过“贵妃嗜荔”,管窥蠡测,便可知其腐败之一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奢糜的朝廷可以绞尽脑汁“发明”荔枝保鲜法,他们能否找到久治不衰的朝政“保鲜”法呢?答案应当是否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这位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一生写下了不少关涉荔枝的诗文。他获罪贬官岭南时,所作《食荔枝二首(之一)》云: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居然“日啖”三百颗,莫非苏东坡也“腐败”了?我们当然不能如此读诗,如此作迂腐之解。设若苏东坡写成“啖荔枝三十颗”,便成大实话而不是诗了。据说,这首“荔枝诗”传到京城,还给苏东坡添了不小的“麻烦”,朝中的谗谤者趁机向皇上进言:苏老头儿在南方大嚼荔枝,活得挺快活呢,不如让他再“快活”些,就贬得再远一点儿吧。于是他以垂暮之身,再次被贬谪到蛮荒之地的海南儋州。

此外,东坡客居异乡时也曾有诗云:“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枝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抒发了天涯游子的拳拳乡思。

我从东坡故乡来。此刻,我也正“日啖荔枝”而心有所思。想到这平平常常的荔枝,居然引出那么多轶闻旧事、诗词趣话来,竟使我边啖荔枝而边发思古之幽情。所喜的是,而今欣逢盛世,荔枝已不再是杨贵妃们樱桃小口的专宠,而是以廉价的“身份”走人了寻常百姓家;它已不再是千里快骑、昼夜传送的宫中“特供”,而是飞机空运而来,火车托运而来,朝发夕至的大众果品。

然而,当我饶有兴致地品尝着这甜润可口的夏令鲜果时,脑海里却总是萦绕着那些“荔枝诗”的一咏三叹、浅唱低吟,萦绕着那些“荔枝轶事”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于是,我品尝出了它寻常中的不寻常……

同类推荐
  • 听雨

    听雨

    时下,文学差不多是被出版家和文学家们搞得面目全非了。文学跟蓬勃发展的经济遥相呼应。文学的堂庙亦如商场,装修气派,作品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文学的盛宴已经开场,欢声笑语,热气腾腾。面对它,阅读者是需要准备了一副好肠胃才能去消化的。作家们的笔墨,母语的血液还没有浸透,就忙着穿行在博尔斯、马尔克斯等等等等大家的文字里,迁回曲折,大显其能。
  •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

    《魏晋南北朝骈文史论》以时间为顺序,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全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汉末到魏——骈文的继续酝酿;西晋——国家观念的弱化及骈散的杂陈;东晋——文坛的凄凉、凋落与变异;刘宋——骈文的成熟;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梁朝——骈文的繁盛;陈到隋——繁盛中的变异。
  • 舞蹈与舞者

    舞蹈与舞者

    本书选入裘小龙原创诗歌和翻译诗歌各半。原创诗歌分《写在中国》《写在美国》《中美之间》三辑,这既是地域上的划分,也是时间留下的轨迹,借此追寻诗人内心与创作风格的幽微变化,令人顿生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感。翻译部分收入W.B.叶芝、埃兹拉·庞德、T.S.艾略特、狄兰·托马斯等九位著名诗人诗作,或旖旎,或妖娆,或深邃……赞美一切美好的事物,慰藉所有忧伤的灵魂。
  •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女性主义者的饭票

    这是一系列治愈风格的关于爱情的小故事与小领悟。每个时代男女的爱情心态,都是这个时代的图腾。全书由慧黠的短章组成,上谈文人掌故,下涉尘世生活,笔调自由出入想象与现实,轻松剖析中国当代都市生活中男与女、爱情与饭票、精神与物质等话题。文字幽默犀利,立意不落窠臼,是一个都市女子对爱情独立且不失温柔的解读。在这些属于中产阶级的小品文中,因着作者悲悯的情怀,使整本书仿佛冬日午后的阳光,在俏皮幽默中也充满了爱意。
  •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

    周汝昌、叶嘉莹等所著的《隋唐五代文学名作欣赏》所辑篇目,从两万余篇文章中精选而出,名家行文,观点鲜明,功底深厚,语言生动,不拘一格,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值得珍藏。
热门推荐
  • 末世也修灵

    末世也修灵

    天红了请闭眼,天好了请睁眼。 什么来了……世界变了 天绿了请闭眼,天亮了请睁眼。 来了什么……世界绿了 天黑了请闭眼,天变了请睁眼。 来了,来了……这又是什么……世界怎么了。 女主:别,我不闭眼了,我睁眼看着你来什么…… 天:不闭眼也可以……好……死神来了,女主over。 女主:不,我觉得天再来下,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天:不,你不想。 什么女主over,你说我不给女主带光环?不不不。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该倒的绝不能活了去,该活的绝不能倒了去。 (有什么建议可以入群讨论哦!Q群:784612410)
  • 地球真变了

    地球真变了

    灵气复苏,天地大变,武者成为了世界的主导。异域连接地球,正在入侵。动植开始变异,威胁人类。……一梦万古,当苏牧走出梦境,天下因他而变!
  • 浪迹在诸天

    浪迹在诸天

    末法时代,历经无量量劫,修炼纪元即将终结,最后的气运结合遁去的一演化至宝诸天棋盘,被末法时代最后一个修行之人得到,开启了一段浪迹诸天的传奇。
  • 向对手学习

    向对手学习

    人生之路不会是平坦的,会充满许多已知和未知的好手。正因为这些陪伴我们的对手,使我们变得坚强、变得自信、变得充满活力。对手是一面镜子,他能照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做到更加完善自己。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他们或许是有形的,抑或是无形的,有实际存在的,也有精神上的,是他们将我们的人生装扮,是他们将我们的心灵改变,让我们更进步,更完美。我们要感谢人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每一个对手。如果我们没有对手,没有强大的对手这个目标,让我们吃不香、睡不着,让我们时时感到危机,我们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应该说,是对手造就了我们的成功,对手越强大,我们自己也就越伟大。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行时空爱上你

    平行时空爱上你

    相对论说存在平行时空,说在平行时空有另一个你自己,本是科幻,没想到海大的海洋生物学专业大三的女主角李欢欢在被现实倒追的男生拒绝后,果断放弃直接工作,出海实习准备考研,意外收获了神奇时空的爱情
  • 妖神

    妖神

    莲起炎落,幽生冰魄。定空间,掌时间。何谓仙?何谓妖?我异成妖,仙又如何!
  •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都是怎么了

    我们都是怎么了

    这是一群年轻人的故事,一群想要成功的年轻人的故事所谓的成功,对每个人的定义不同,所向往的方向也不同,而‘我们到底怎么了?’成了这群年轻人经常自问或被问的一句话,可是没人能解答,或许多年以后,再听到这句话,他们会一笑而过,结局是怎样的,现实是怎样的,过程是怎样的?我们,怎么了?(本文或许会让人看到很阴暗的一面,如果是向往纯粹单纯的亲们请绕道)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