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700000012

第12章 老饕但识旧味长(1)

春饼

2月4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自这一天起,气温开始回暖,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

立春,过去是节日,现在是节气,各地都有在这一天吃春饼的习俗,是为“咬春”。这一习俗始于汉朝,至唐代逐渐形成了风气。《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就是对当时情景的描写。宋代则把春饼做到了登峰造极,《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这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想象的了。明清依旧保留着这样的习俗,还从春饼中分化出了更美味、更方便食用的油炸品种——春卷,并忝列满汉全席128道点心之一。春饼作为一种民俗食品,也流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元初契丹人耶律楚材就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一诗,诗中所说的粉丝、葱白、蒌蒿、韭黄等和汉族地区的并无二致。立春那天吃春饼、春卷,已经是全国性的习俗了。

春饼好吃在于它的配菜,各地物产不同,配菜因地制宜,种类繁多。北京的有酱肉、春菠菜、绿豆芽、韭黄、香椿芽、粉丝等,到了沿海就可以加进虾仁等海产品,长沙则有当地的特产腊肉,江南一带会加进新鲜的竹笋丝,四川以及潮汕地区还有甜的馅料,可谓丰富多彩,五花八门,都是融进了当地的特产,富有地方特色。但突出不变的是要有鲜嫩的时令菜蔬,包括新鲜的野菜,紧紧扣住春天的味道。

在20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运动中,习俗作为“四旧”之一,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即使还有,也只剩下了简单和粗鄙。世俗生活的情趣,被盲目的政治口号挤压成无奈。百姓的日子本就比较清苦,一般人家平日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原本想借由某种节日打打牙祭、改善生活的想法,也不得不在革命的熔炉中化作了一缕轻烟。作为传统文化的民俗被虚妄的口号革了命,真不知这样的政治运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些年,随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稳定,习俗慢慢地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立春这一天春饼又回到百姓的餐桌上。立春日吃春饼的习俗,说到底是人们对春天的盼望,这其中还有养生的意义。古人讲“适时而食”,“咬春”之际,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菠菜、豆芽、荠菜、芥菜、香椿芽等,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实为春季养生之必需!这也是生活的情趣,一种对繁复工作的调剂和冲减。

吃过春饼,春天也就来了。春饼、春卷就是人们心目中春天的象征,对于那些离家的游子,春饼或许还是一种浓浓的无法化开、无法忘记的乡情。

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俗称“粽子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于是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不可缺少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说是为了压邪;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赛龙舟要在有水面的地方才能进行,水面少的地区,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粽子了。各地风俗不同,物产不同,粽子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猪油溶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著名,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咸两种。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广式月饼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多有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已不能用来判定现在地域饮食的特点了,但这句俗语的流传,还是说明了地域不同,口味选择也不尽相同。

地方饮食习惯映射到月饼上,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月饼,简单的有乡村里自家烤制的加了甜馅的饼子,复杂的有苏州地区的鲜肉月饼、广东地区的莲蓉双黄月饼。更有甚者,有些月饼还把鲍鱼、鱼翅、海参、燕窝这类干货包了进去。月饼做到这种份儿上,面皮是否香脆、馅料是否可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大概是那盒月饼的包装和价格。

在今天,月饼已经从民间的节令吃食演变成送礼争面子的载体,好不好吃没关系,只要包装好、价格高就可以了。节令食品转身成为送礼佳品,面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月饼的实际内容。

确切地说,这一风潮的滥觞是来自于广式月饼的。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让广东地区率先富裕起来。财富的力量裹挟着粤港的商业文化开始向内地辐射,到广东去发财、说粤语、吃粤菜,一时成为内地城市时髦的表征。在北京,粤菜、潮州菜一时成为高档宴请的代名词,到今天虽然风光不再,但是架子依然不小。

随着粤港商业文化的兴盛,广式月饼一时成为大陆月饼市场最得宠的娇儿。在各地各具特色的月饼中,广式月饼一时独步天下,其原因不外乎广东的富庶和饮食上的讲究。广式月饼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口感和滋味,细腻香甜的莲蓉包裹着香糯酥沙的鸭蛋黄,彻底打败了自来红硬外皮下包裹着的冰糖粒、果脯、黑芝麻的组合,加上富丽堂皇的包装,差距就在十几元和一百几十元了。

广式月饼高价格的传统大致可以追溯到晚清和民国早期。即使在当年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的百货公司里,最贵的月饼也是广式的。先施公司、冠生园是广东人在上海开的买卖,民国学者徐珂在《康居笔记汇函》中曾就广式月饼的高价格慨叹广东人的财力丰厚:“先施公司之月饼,有一枚需银币400元者;冠生园亦有之,则百元。先施、冠生之资本,粤人为多,购月饼、角黍,亦大率为粤人,固足以见粤人财力之雄,丰于自奉。”

清朝自康熙年间实行海禁政策,全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只保留了广州一个,造就了十三行一大批做外贸的富人。晚清被迫开埠,又是广州等地为先,上海很多洋行买办都是广东人,这批人是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富人讲究饮食,顺带把饮馔之道带到了月饼上,于是才有了选料精、制作细、口味好、价格高的广式月饼。趋福与炫耀是人性中难以克服的弱点,既然提供了高价月饼这样一个载体,也就不怕没人跟风了。

广式月饼金贵,说起来不过百余年的事情,其间还有几十年的中断。往上追溯两百多年,乾隆年间的文献记载,广东人中秋节根本不吃月饼,吃几个芋头、煮几个田螺就算过了中秋节。《广东通志·风俗》说:“八月望夜赏月,尚剥芋、食螺。”压根儿就没月饼什么事。粤人富裕之后,把饮食上的奢侈之风带到了月饼上,为中华月饼家族提供了新鲜的口味,也为月饼价格的攀升提供了比对的基础。

真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腊八粥

蛇年的小寒节气刚过,腊八就到了。俗谚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天气在这些天变得寒冷起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到了。这些年冬天没有过去那么冷了,不过还是有寒流过来应景,怎么也是三九天了,不冷点儿也太不像北京的冬天了。

日子过到腊八,这一年的日子也就快过完了,华人世界最重视的节日——春节也就要到了。小时候,进了腊月,孩子们就盼望着春节快点到来,天天数着日历算日子。老人用儿歌和孩子们打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中国人的新年大幕,从腊八这一天徐徐拉开了。

腊八作为中国新年的序曲,这一天是要喝腊八粥的。喝粥有利于身体健康,这是中国人的养生观念。陆游曾有专门写粥的诗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喝粥养生的理念在陆游这首近于白话的诗中,被完整地表现出来。

陆游说的是白粥,也就是那种用白米煮成的粥,和腊八这天喝的粥不同。腊八粥是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传说是为了纪念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没有成道之前,六年修持苦行,每天只吃一麻一米,坐在菩提树下,静观思维,在腊月八日夜观天象,悟道成佛。后世的佛家弟子为了记住释迦牟尼成道前的苦难,便在每年的腊月八日用各种杂粮豆果熬成粥敬奉佛祖。

这种志佛仪式随着佛教传到了中国,开始时是各大寺院在腊月八日那天凌晨用五谷杂粮熬粥供佛,还会加上多种珍贵干果表示敬意,名为“七宝五味粥”。礼佛剩下的粥还会施舍给那天来的善男信女,于此慢慢流传扩散,有了今天流行于各地的腊八日喝腊八粥的习俗。

中国的节日大多能和吃喝拉上关系,冬至的饺子、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汤圆等等,这些和吃喝有关的节日内容,源于历史上中国人因为食物短缺而来的对饥饿、贫穷的惶恐。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像中国文化那样,是以食物为取向建立起来的。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中对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描述:“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

由此想到腊八日要喝的腊八粥。粥是用多种原料混煮而成的,除了稻米之外,还有玉米、豆子、花生、高粱米、薏米仁等等杂粮。历史上这些杂粮、粗粮都是当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每顿饭能吃到这些食物就已经是百姓的幸福生活了。用这些杂粮混煮成粥,不仅是形式上的需要,更深层的原因是食物的稀少与短缺,不得已要节俭过日子,把一切可以利用的食物都利用上,然后再加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流传下来。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这个季节喝碗热乎乎的杂粮粥倒是不错的。杂粮粥在过去是因为贫穷,没有那么多粳米熬粥,只能用各种可以入口的粮食来凑;现在是因为吃得太过精细,需要粗纤维的东西刮刮肠子。不同时期对杂粮态度的不同,很能说明时代的变化。在吃的方面,我们确实进步了许多、精致了许多、提高了许多,但是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我们实在是退步了许多、萎缩了许多。

染指

因吃食而引来杀身之祸,古今中外屡见不鲜。今天说一个成语中因吃而引来杀身之祸的故事。这就是“染指于鼎”。

郑国的公子宋好美食,而且有个特异的功能,就是每次食指大动,就能吃到美食。这一天,公子宋和群臣前去见郑灵公,正巧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一只鼋。郑灵公非常高兴,便令厨子烹煮作羹。公子宋食指果然大动,就对大家说:“我每次食指大动都能尝到珍奇美味,这次君王一定会把美味分与大家。”

群臣见到灵公正准备吃鼋羹,便笑了起来,暗暗觉得公子宋真是神奇。郑灵公一问,才知道公子宋说过的话。听后他很不高兴,心想:我不赐予你,无论你食指怎么动,也是没用。

灵公把鼋羹赐给了许多大臣,却没有赐给公子宋。公子宋大怒,不顾一切地将食指伸入郑灵公的鼎中蘸食鼋羹后拂袖而去,郑灵公很愤怒,决心杀掉公子宋。

公子宋听说灵公要杀他,便先杀死了灵公,报了未赐鼋羹之恨。郑国在经历了一场混乱之后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公子宋亦因谋杀国君被诛。国君和属臣的诛杀,原因只是为了一口吃食,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由此可见一斑。无怪乎孔夫子大声疾呼“克己复礼”呢。

后人将此事浓缩为成语“染指于鼎”,比喻妄图沾取非分的利益。

牛心炙与王羲之

这大概算是一个胡聊瞎扯的话题。看书得来觉得好玩,于是就写在这里了。

同类推荐
  • 中华营养百味:津津有味主食

    中华营养百味:津津有味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是我们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津津有味的主食》为您详细介绍了黑椒牛柳炒面、荷香莲子粥、翡翠鲜虾面、香菜羊肉馄饨等佳肴的做法。
  • 凉拌美食菜谱

    凉拌美食菜谱

    凉拌菜具有四季皆宜、清爽利口,选料多样,口味丰富的特点,是人们佐酒、下饭必不可少的菜肴。除了口感美味之外,其做法还是最能保存蔬菜营养素的一种烹调方法。本书具有原料普通易购、制作方便快捷、口味丰富多样、菜品简单易学等特点。
  • 茶道(现代生活百科)

    茶道(现代生活百科)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①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 天然凉菜集锦

    天然凉菜集锦

    凉菜,在饮食业俗称冷荤或冷盘。它是具有独特风格,拼摆技术性强的菜肴,食用时数都是吃凉的,称之为凉菜。凉菜切配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熟料,因此这与热菜烹调方法有着截然的区别,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色泽艳丽,造形整齐美观,拼摆和谐悦目。
  • 小炒烧烤集锦

    小炒烧烤集锦

    《小炒烧烤集锦》所选主食,均注意营养、味美、美观。选材方便,制作简单,色香味俱佳,既享受美味,又增进健康。最常吃、最经典的家常美食,集权威专家与身边百姓共同的智慧,倾力打造出让读者一学就会的家常菜谱!
热门推荐
  • 浮生半影醉清河

    浮生半影醉清河

    清河本是金莲生,无父无母,单纯无邪,身负两种古神神力,四海八荒为敌,半影浮生醉清河,斩情劫,渡苍生,何去何从。生而为神,本以为可以无忧无虑享受漫长生命,奈何遇到了半影,情路受阻,手起刀落斩段青丝,前路漫漫,不如吸取眼前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神归来之金牌分析师

    大神归来之金牌分析师

    16岁那年,一场车祸,让苏沫倒在了神机职业联盟世界总决赛的门外,并永远失去了行走的能力。3年后,当苏沫受邀前往世界第一的伯顿大学,准备开启新生活时,却有人告诉她,她的腿能治好,条件是必须留在国内?既然如此,那就顺便拿个世界赛冠军?某天,卫冕冠军凤凰战队怀着复杂的心情步入赛场。Excuseme?为什么他们准备了一万套战术准备针对到她怀疑人生的铭剑战队天才新carry正坐在教练席上?!苏沫扶了扶眼镜:“抱歉,想挑战我,先问过我的五位手下。”于是铭剑战队众人看见他家队长兼队医一记梯云纵窜到教练台上:“分析师小姐,您该吃药了!”轻松日常正能量全息竞技,腹黑大神患者×大神的医生徒弟×那些年为梦想坚持的1234。不要怕看不懂游戏,因为这个游戏,作者也没有玩过!——让你我之名,共铭于王者之剑!
  • 全能皇妃

    全能皇妃

    十二年前她家破人亡,十二年后她更改身份回来复仇,却发现她有着更大的使命,为了集齐七颗灵珠,她不惜以身犯险,深入敌国,巧取强夺。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究竟谁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 诺伦卡萨之黎明纷争

    诺伦卡萨之黎明纷争

    一本残旧的魔法典籍,竟改变了少年的命运——!剑与魔法,骑士荣耀,恶龙邪灵,魔物世界危机四伏,面临重重危难及考验,史诗的篇章究该如何为之书写?于世界诞生之初的奥伦纳纪(OrenaCentury),出身卑微的塔洛塔德人(Talotad)在贫困偏远的森林地带首次建设起属于自己的村庄。而极少天赋异禀的塔洛塔德人,在觉醒继承“石碑秘纹”的魔法学识,皆创立加入由塔洛塔德魔法师所组成的“圣杖行会”(HolyCaneChurch)。
  • 穿书女配要修仙

    穿书女配要修仙

    白明月作为一个穿书的无名女配,并没有做反派的打算,她只想努力修仙,好走上人生巅峰,飞升成仙。却没想到,修着修着,发现自己居然是个大腿子,比女主还粗的那种。。。——时间如斯消逝,能够抓住的,不过是在这其中飘摇的本心罢了,只要道心依旧,即便天地翻转沧海桑田,我亦能登顶飞升。
  • 邪魅王爷:本妃不侍寝

    邪魅王爷:本妃不侍寝

    穿越、穿越、穿越、穿越……穿你个酸菜鱼!一只蝴蝶随便扇扇翅膀都有可能引起翻天覆地的灾难,更何况是她这样一个大活人。只能白痴似的自我催眠:安啦,只是做梦嘛,做梦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吏皖存牍

    吏皖存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的次元远征

    精灵的次元远征

    假如神奇宝贝发动次元入侵的话,会发生什么?答案就在天攸大陆!大约四百年前,名为口袋妖怪·世界的游戏降临,数据生物精灵与古老的炼金使合体,精灵使应运而生,随后二者共同建立了辉煌的精灵文明。可是,为什么别人家的皮神辣么可爱,为毛我家皮神会这么凶残这么贪吃,而且整天中二地叫嚣着实行次元入侵计划,企图征服世界呢?又名《皮卡丘的次元远征》《别惹那只皮卡丘》《我的皮神不可能这么凶》注:这是一只邪恶皮神带着一名穿越者,以搞笑而且邪恶的凶残手段,玩坏异世界的故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