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2900000004

第4章 寻常巷陌(4)

这一道菜,极重火候,质烂味醇,柔润到无棱无角,嚼都不用嚼。鱼肚、鸡蛋满溢的蛋白质,嫩滑软浓,柔若无骨,味渗其中,销魂之极。而且鸡和鱼都不是生猛霸道之物,天生的补益良物,做妈的吃了也不会有杀生感,倒像吞了软白香滑的仙丹,一下子就和孩子一起圆润饱满了。当然芙蓉鱼肚最好的一点,还是体现了百日宴当天菜品的本质:看,连妈妈都只吃这么个高蛋白但低脂肪的火候菜,大家也不大好意思真吃得脑满肠肥吧?咂些温淡润厚的味道,也就是了。

卧虎藏龙逛菜场

古龙写过,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那意思,一进菜市,此人定然厄头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话虽夸张些,但意思相去不远。多少励志电影,大佬们一身落魄,下到市井间摸爬滚打,就又有了活气,或洗心革面决定退隐江湖,或重振士气要卷土重来。周星驰的《食神》就是个好例子。

菜市场是个神妙绝伦的地界儿。夫集市者,市井之地也。玉皇大帝、五殿阎罗,一进集市这种只认秤码的地方,再百般神通也得认输;夫菜市场者,又是集市里最神奇的地方,买菜下厨的都是阿妈,思绪如飞、口舌如电、双目如炬,菜市场里钩心斗角,每一单生意或宽或紧都暗藏着温暖与杀机。市井混杂,再没比菜市场更磨炼人的了。

我外婆以前说,菜市场里小贩都属鳝鱼,滑不留手,剥不下皮。但细想来,其中自有玄妙。侯宝林先生说过几个相声,略言清朝禁娱乐期间,京剧名票友去卖菜。这事看着容易,实际上苦不堪言。比如说卖蔬菜的,挑着担,先得就了水,所谓“鲜鱼水菜”,几百斤菜,挑得肩膀酸疼。有老太太来挑黄瓜吃,得先尝,尝了甜的才买,一听苦的,掉头就走。

江南菜市场,卖水果、糕点的一般都强调“先尝后买啊”。卖西瓜的开半边或切些三角片,红沙瓤的诱人;卖葡萄的挑姹紫嫣红饱满的搁着,还往上洒些水,露珠似的滚在浓妆美人的腮边。然而菜市场上可没有兴品赏咏物之致的王孙公子,净是些“我先尝尝”的大嘴快手:买杨梅,先拣大个的吃;啃玉米,不小心就半边没了。我外公是个大肚汉,打起呼噜来床如船抖。他试吃起西瓜来,一不小心就能啃掉人家小半个。摊主们经常怒发冲冠,脾气坏些的就架手夺下,气急败坏:“不吃别尝!”我们那里,有些蹭吃的专靠“试吃”活着。新开的摊,闻风而至。新摊主普遍和气生财,略招呼两声,就被风卷残云吃了一半。这样吃过三五家,一天都饱了。

然而无商不奸,自古皆然。我爸曾被我妈派去买水果,满嘴嘟囔不乐意,拉着我一路溜达到杨梅摊。我们那里以前杨梅论篮卖,一篮杨梅水灵灵带叶子,望去个个紫红浑圆。我爸蹲下,带我一起试吃。两三个吃下来觉得甚好,也不还价,就提了一篮。父子俩边走边吃,未到家门口,发现不对:上层酸甜适口的杨梅吃完后,露出下层干瘪惨淡、白生生的一堆,不由得我和我爸不仰天长叹。后来我们二人合计:人家也不易。一个杨梅篮要摆得如此端庄,巧夺天工般不露痕迹,比起老英国庄园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装点了门面等着嫁人的姑娘们还繁难。所以先尝后买、看你吃得欢欣还笑容不改的殷勤小贩,早都预备下了陷阱。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是之谓也。

以前的江南菜市场,布局似乎有共同的默契。粮油商店国营列在进门处,店员们一脸铁饭碗表情,闲散自在,时常串门;冷冻食品、豆制品这类带包装的,依在两旁;蔬菜水果市场交叠在入门处,殷勤叫卖;卖猪肉的分踞一案,虎背熊腰的大叔或膀阔腰圆的大婶们刀客般兀立,一派睥睨之态,俨然看不起蔬菜贩子们。卖家禽的常在角落,笼子里鸡鸭鹅交相辉映,真所谓鸡同鸭讲,看摊的诸位很淡定地坐在原地等生意,对空气里弥漫的家禽臭味毫无所觉;卖水产的诸位是菜市场最高贵的存在,鲜鱼水菜,大盆大槽,水漫溢,鱼游动,卖鱼的诸位戴手套、披围裙,威风凛凛,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手指一点,目不稍瞬,就嗖一声从水里提起尾活鱼来。手法之精确华丽,每次都能招我喝一声彩——我双手带双臂,要抱条活鱼都困难,如何他们就恁地心明眼亮、手法似电?

菜市场这地方出没久了,便知其中藏龙卧虎真人不露相。以前传奇中有所谓卖油翁,可以滴油如线,穿过铜钱眼,最后谦虚总结为“唯手熟耳”,差可近之,我们这里粮油店的大叔量油称米,日久寂寞,就变着法子地秀手段。称米如飞,你说十斤,几勺掏完,袋子上秤,刚好十斤。你还来不及夸赞,他已经淡定威严喝“下一个”了。

如此所谓“一抓准”“一称准”之类的手段,是菜市场的常用戏法。比如你说“要只五斤左右的鸡”,立刻能在“鸡”海茫茫中给你捉一只五斤一两的;你说“要十元的梨”,手法如飞帮你挑好拣定,拿了钱都不用找。负责动刀子的诸位,又格外看不起这类“一着准”的手段,嫌太酸文假醋。我外婆以前做执勤收费的菜场,卖鳝鱼的大师简直有江湖气,三柳长须,目光如神,自吹是吃鳝鱼吃出来的,用一口扬州腔劝我们:“小孩子要多吃红烧鳝鱼!”他杀鳝鱼,扬手提起,下刀,划剖,下水,曼妙如舞蹈,大家看得眼花缭乱,赞美。远处坐肉案的大叔则取阳刚之风,颇得镇关西真传,下刀切肉臊子,出手如风,只是脾气差些,常被小媳妇老太太们念叨:“别切这么厉害,都把砧板木头渣子切进去了!”

我印象里最厉害的,是一位卖马蹄的老人——在我们这里,马蹄俗称荸荠,清脆而甜,胜于梨子。但荸荠的皮难对付,所以菜市场常有卖去皮荸荠的。荸荠去皮不难,只是琐碎,费手艺,用力大了就把荸荠削平了,自己亏本儿。我旧居的菜市场末尾有位老人家,常穿蓝布衣服戴一顶蓝棉帽,套副袖套,坐一张小竹凳。左手拿荸荠,右手持一柄短而薄的刀。每个荸荠,几乎只要一刀——左手和右手各转一个美妙的弧线,眼睛一眨,荸荠皮落。这一转婉约之极,瞬间就能跳脱出一个雪白的荸荠来,端的如诗似画。我们小孩子没见过世面,允以为天下高手,围观之,每次都买了大堆荸荠回家吃。现在想来,还是惊艳于那婉转美妙、飞神行空的双手一转、雪白跳脱。

然而菜市场并不只卖菜。这点颇似老年代的工厂:厂房是主体是生产基地是灵魂,但让厂子生机盎然的是职工宿舍、浴室、小卖部和棋牌室里噼里啪啦的麻将声。同理,对小孩子来说,菜市场的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买卖——买到的蔬菜和肉要在锅里煮过,端上餐桌,才能算正经宴席。菜市场看得见摸得着的皮肉,乃是布满菜市场的小吃摊和糖人铺。

小吃铺们见缝插针,散布在菜市场里外,功能多样。南北方的老太太们都醒得早,爱去早市溜达,笃信“早起的猪肉新鲜”“早市的蔬菜好吃”,顺手边买早点,边和小吃摊的老板们叨叨抱怨那只知吃不知做、千人恨万人骂、大懒虫的死老公,然后把热气腾腾的八卦、包子和油条带回家去。包子和油条新鲜,八卦却经常是旧的。所以餐桌上总是被老头儿厉声呵斥:“你就净知道打听小道消息!”

江南人喊孩子做“老小”,所以老人和小孩待遇类似,都容易被哄。小吃摊和糖人铺,专吸引这两种人。我们小时候的糖人铺是流动的,摊主背一个草垛,上插着七八支竹签,分别是糖人版孙悟空、关云长、包青天、七仙女,诸天神佛,传奇妖怪,会聚一堂,阳光下半透明微微泛黄。孩子吵着要买,大人勉强掏钱,还千万遍叮嘱“千万不能吃”。然后转两圈回来,就见竹签空了,孩子正舌舔嘴角糖渍企图毁尸灭迹呢。糖人我小时候吃过一次,略脆,很甜,糖味很重。后来想想,其实不好吃,只是被大人们的禁令挑逗得兴起而已。多少孩子看捏糖人的过程不觉心醉神迷,非拉着妈妈买完菜再溜去百货商店买盒橡皮泥,以便回家后也可以捏一把。

菜市场的小吃摊基本被赋予半个托儿所的功能。大人们出门买菜,孩子独自搁家里不放心,带着;到菜市场,龙蛇混杂,七张八嘴,天暗地滑,而且满地都是陷阱泥淖。不小心孩子就敢踩到哪堆鱼鳞,摔个嘴啃泥。而且孩子怕烦,又好新鲜,看见五彩缤纷香味洋溢的吃食,就显然走不动道儿。所以家长们经常把孩子寄在熟悉的小吃铺,把摊主当托儿所长拜托:“一会儿回来接。”小吃摊大多是味道细碎的一招鲜,油煎者为最上,因为油香四溢,兼有吱吱作响之声,孩子们最容易受哄。我小时候看摊主做萝卜丝饼,看着白生生一团被捏成油黄酥脆的物儿了,吃来外酥里脆,着实新鲜有趣。馄饨摊主儿和我混熟之后,可以赊账,跟我爸妈说好,别让孩子带着钱来吃,一个月结一次账便好,好像也不怕我逃了,轮到给我下馄饨时,加倍地给汤里下豆腐干丝。

菜市场的诸位,自有高峰期和低潮期。早市直到午饭前,午后三到五点,总是最喧腾时节。那时人人三头六臂,七手八脚,吆五喝六。年轻人焦躁,左手给第一位找钱,右手给第二位拣菜,嘴里招呼第三位,粗声大气,好像吵架,一急就拍脑门:“又他妈算错钱了!”年长一点儿的老人家潇洒得多,眼皮低垂,可是听一算二接待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手持秤砣颤悠悠一瞄,嘴里已经在和熟人聊天,还不忘耍个俏皮。都说江南人小家子气,算盘打得响,至少在小贩们身上是如此。账都在老先生脑子里,一笔不乱。最多略一凝思,吐起数字来流利得大珠小珠落玉盘。当然也有例外,不知怎么,我们这儿的人普遍认为,卖葱姜的都是山东人——大概山东葱姜极好吧。生姜不是什么大生意,还常做附带品,但依然可以卖得豪气干云。比如卖蔬菜瓜果,最后要没零钱找了,高峰期繁忙之中,摊主急星火燎,一拍脑门,抓起一把大葱生姜就往买家篮子里塞。山东大汉塞起生姜,格外豪迈,能吓得老先生买家不迭声地“用不了这么多”!

然而过了繁忙期,菜市场颇有点渔歌互答的闲雅风情。近午时分,有些大汉打着呵欠补觉去了,精神好的几位聊天、打牌、下棋、吹牛侃山,把摊子搁在原地。小吃摊的贩子们好心,有时负责帮着照看好几家生意,来个葱姜、茄子的,也能报个价,收钱。都是熟人,再没怀疑的。当然也有打牌打入神了的,相当可怕。话说我们家以前买了十几年菜的一位卖馓子大叔,牌瘾极大,每天手提着一副麻将牌来卖馓子。下午开桌叫牌,打得热火朝天。这时候去买他的馓子,招呼摊主,他总是头也不回,或喜或怒或惊或故作不惊。你大声问:“馓子什么价?”他手一扬:“看着给吧!”那点散碎馓子他也不在乎了,真有被人把匾里的包了全拿走的,他也不急不恼。

入夜之后的菜市场人去摊空,就摇身一变成了夜市小吃街。以前炒饭面菜全方位无敌大排档还不兴盛时,夜市小吃基本还是豆花、馄饨这些即下即熟的汤食,加一些萝卜丝饼、油馓子之类的小食。家远的小贩经常就地解决饮食,卖馓子的和卖豆腐花的大叔经常能并肩一坐,你递包馓子我拿碗豆花,边吃边聊天。入夜后一切都变得温情,连卖油煎饼的大伯都会免费摊你一个鸡蛋,昏黄灯光照在油光光的皱纹上。

离家去上大学后,自己租房子,自己下厨,自己去菜场,才觉得两眼一抹黑。以前我妈去菜场总是胸有成竹,好像当晚的宴席已经被她配平成化学方程式,只要斟酌分量买好就是。而我初次单个进菜场,被叫卖声惹得前俯后仰,如进迷宫。见了菜肉贩们,也说不清自己要什么,期期艾艾,惹得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对面大爷大婶们冷脸以对,就差没喝令我“脑子理理清再来”!临了,跌跌撞撞把疑似要买的买齐后,回家下厨,才发现短了这缺了那。回思爸妈和外婆当年精准犀利的食材、调料分配,顿感高山仰止。这事后来和老妈电话谈,老妈问罢价,在电话那头顿足声我都听得清了:“买贵了买贵了买贵了!”

过年回家,陪爸去买年前要用的菜,也为了顺便吃芝麻烧饼,喝羊肉汤,便又去了菜场。

一闻到鱼腥味、菜叶味、生鲜肉味、烧饼味、萝卜丝饼味、臭豆腐味、廉价香水味,听到吆喝声、剁肉声、鱼贩子水槽哗啦声、运货小车司机大吼“让一让!让一让!”声、小孩子哭闹声,望着满菜市场涌动的人流和其上所浮的白汽——呼吸呵出来的,蒸包子氤出来的——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妥帖安稳的地方。像小时候菜市场收摊后的馄饨铺,氤氲在热汤和暖黄灯光里似曾相识的温暖弥漫出来。那时,人化成了泥,融进了一个庞大、杂乱但温柔的泥淖中。所谓落叶归根,概如是也。

同类推荐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集)

    《哈姆雷特》是由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 垃圾筐电影院

    垃圾筐电影院

    我们在看着,我们在听着,我们在感受着;我们在嬉笑,我们在苦恼;偶尔也有想留在心间、难以替换的日子。也许都是什么事都没有的日子;可是,我们依然等待着。我们等待着有什么来临,或回忆年少时的光影趣事,或以独特方式解读通俗影片,或记录片场拍摄花絮。《垃圾筐电影院》,或许就是岩井俊二心中的电影理想国。
  •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本书为作家叶兆言解读国外经典作家作品的随笔散文集,所谈论的作家既有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也有略萨、奈保尔。本文集兼具小说家的敏锐与批评家的执着,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位文学大家的私人阅读史。
  • 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延安延安》(上下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本书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的同名图书扩容版,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电视片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不仅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珍贵的文本留存,更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教材与生动解读。
热门推荐
  • 农家娘子不像话

    农家娘子不像话

    24岁夏筱筱不小心碰了实验室里东南教授正在研制的时间分离器装置,魂穿到了昊天王朝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偏偏还附带了两个三四岁的小包子和一个病怏怏的相公和一个瞎眼的婆婆。天,家贫,娃小就够惨还带着两个半病号算哪般……我要回去
  •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南诏王国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南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王国,其兴盛时,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可与唐、吐蕃相抗衡的强大势力,在西南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立国二百余年后它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国虽逝,但气息犹存,南诏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宝藏,不仅包括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还包括多民族的新鲜血液,以及我们对其无尽的美好遐想。本书从南诏兴起的背景、南诏国的建立、兴盛、衰亡等方面加以介绍,为读者清晰地呈现这个位于苍山与洱海之间的神秘古国。
  • 星环永

    星环永

    作为一名穿越者,慕自鸣表示自己是很懂得入乡随俗的:既然来到了魔法世界,咱就等相信魔法才是第一生产力,至于科学,那都是忽悠!可是有一天,当慕自鸣被一颗银白色的圆球,砸中之后,慕自鸣的三观一起被砸碎了
  • 三国之白眉马良

    三国之白眉马良

    现代大学历史系青年马良,偶然随身携带‘武将召唤系统’穿越到三国。看现代马良如何玩遍三国,统一天下,带中华历史名将、谋士战三国群英。当隋唐第一战神李元霸遇上三国第一战神温候吕布会有什么结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瑾亦往熙

    重生之瑾亦往熙

    苏瑾:“那么谁来当新郎呢”程熙:“当然是我啦!”苏瑾:“凭什么?!”程熙:“你见过哪个新郎比新娘胸部还大?”PS:感觉前面部分写的有些乱,文笔也欠缺……在抽时间慢慢修改,各位姥爷来点包容(卑微.JPG)PS:新人第一次写作,有很多不足,请大家多多指教!PS2:不要再吐槽我的书名了QAQ,改名CD一到我马上改个正常的!
  • 升级从见习死神开始

    升级从见习死神开始

    穿越到灵气复苏的世界当死神,还是个见习死神!林小闲觉得自己应该会被觉醒者们揍的鼻青脸肿吧?难道还能当个嘴强王者?说服他们乖乖的死去?显然不可能!或许升级到更高阶的死神是个不错的方向……
  • 想到你身边停留

    想到你身边停留

    五年前她离开他,五年后,他用婚姻将她囚在身边。她总是说,“陆先生,我们离婚吧!”他被她唠叨烦了,说,“好!”苏离变脸,“你果然不爱我了!”陆永倾无奈,“离婚之后,什么都归你,我也归你。”苏离笑了。五年前,他们是同桌,苏离吃过陆永倾家的饭后,表示羡慕,“你家的饭真好吃!”五星级厨师做的,当然好吃。后来,某人换了个大饭盒,让阿姨每天打两人的分量,对苏离说吃不完,苏离很乐意分担,后来,她总觉得这其中有预谋,他是不是想养刁她的胃,再将她收入囊中,好大一盘棋啊!!
  • 一道残影慕晨曦

    一道残影慕晨曦

    炎国的战场上令敌军闻风丧胆的战神王爷得了重病,此生当与病榻相伴。主上命她嫁入王府以侧王妃的身份保护王爷。她嫁了。可是这个王爷怎么有点怪?花园里“曦儿,本王不美吗?”“美!”“那你为什么不看本王一眼?”“……”饭堂中“曦儿,本王想喝鱼汤。”“不是放你面前了吗?”“可是本王的手受伤了啊,得曦儿喂才行。”“哪伤了?”王爷指了指那只被蚊子叮了个小包的手道,“这儿。”战场上“是你伤了曦儿?”“是又如何?”“那你便活不了了。”原来,王爷并不只是王爷。那么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