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4700000024

第24章 巾帼不让须眉(1)

在传统观念里,女人总是稍逊于男人的。但是,女人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打得一片天下,让男人刮目相看,甚至敬佩有加。纵观历史长河,女人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也曾手握重权,也曾和男人一样比肩而立,试问古今风流人物,巾帼何曾让须眉!

1.让男人刮目相看:庄妃计收洪承畴

在传统观念里,女人总是稍逊于男人。但是,女人也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让人刮目相看,甚至敬佩有加。如此说来,女人又有哪一点不如男人呢?这当然不是凭空道来,而是有历史为证。请看庄妃的故事: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年仅十四岁的博尔济吉特氏,从遥远的蒙古科尔沁大草原来到盛京,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四贝勒皇太极。她给皇太极生下一男三女,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被封为永福宫庄妃。清初的满蒙联姻,是一项既定国策,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她在皇太极生前的十几年时间里,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或许正因如此,才促使她积极努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皇太极亲率清军伐明。松山一战,大败明军,生俘明军主帅,蓟辽总督洪承畴。洪承畴是明朝很有影响的封疆大臣,收服此人对于收揽汉族知识分子之心、瓦解明朝统治意义重大。皇太极将洪承畴押到盛京,亲自和手下大臣轮番劝降,但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皇太极为此颇费踌躇,食不甘味。

庄妃见皇太极在后宫颜色不悦,便问道:“陛下何事不乐?”皇太极便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她听后说道:“既不投降,就杀掉成全其名节好了。”皇太极说:“哪有这么简单!此人是中原有名才子,文武双全,朕想得天下,非要此人不可。”说时,眉头倒皱,连声叹息。

庄妃听此事如此重大,便低下头来想道:大凡男人一般不怕硬来,何妨用女人的温柔手段,劝其来降呢?当下无言,转身入内。皇太极急于坐朝议事,对庄妃也没留意。

再说洪承畴自被俘以后,立志做明朝忠臣,不肯投降。范文程等清朝大臣,甚至皇太极亲自出面劝说,皆未说动。但皇太极决意收服他,便格外加意看待,将他留在内院客馆,并差数十个美女服侍。洪承畴抱定宁死不降的决心,虽有山珍海味,也粒米不沾。他见劝降的人太多,索性闭门不见,数日下来,身体已很虚弱。

这天夜晚,洪承畴闭目躺在床上,昏昏沉沉,似睡非睡,蓦听房门一动,进来一人,轻轻走近床边。他懒得去管,仍微闭双眼,一动不动。只觉进来之人慢慢坐在床边,轻轻替他掩了掩锦被,便再无声息,只是顿觉异香扑鼻。这样过了很久,洪承畴心中奇怪,此人来此何意?便微微睁眼望去。只见是一个满族装扮的绝色女子,面如出水芙蓉,腰似迎风杨柳,一双纤纤玉手,捧着一把玉壶,正用温柔的双眼微笑着注视自己。洪承畴暗想:房里的那几个侍女,皆不及此女艳丽动人。虽作此念,但也不去管她,闭上眼睛转身向里,复又昏昏睡去。过了一会,女人又在为洪承畴掩被,动作更加轻柔。洪承畴连日来认准一个死字,精神自然十分紧张,突然出现一个女人的温情体贴,难免心中一动,再也难以处之泰然,便回过头来问道:“汝是何人?来此为何?”

只见那女子嫣然一笑,说道:“妾闻先生是中原才子,心中敬慕,特来侍候。”这洪承畴是战败被俘之人,连日心情烦恼痛苦,很想有人来安慰排解,便自然搭起话来。那女子先问了他被俘经过,又问了他家中亲人情况,言语中充满了关切和同情。这都是些牵动情肠的话题,不免勾起洪承畴内心的酸楚,不觉滴下泪来。那女子见洪承畴伤心,眼圈一红,也陪着落下泪来,便劝慰道:“事已至此,先生且不可轻生,应从长远计议才好。”说完,很自然地将怀中的玉壶递到洪承畴嘴边。洪承畴见女子双眼充满了恳求和关切的神情,便张口吃了几口,呷呷味道,竟是上好的参汤。他欠起身来,对那女子十分感激,问道:“汝如此待我,究是何人?”那女子无奈,只好说道:“妾乃今上之皇妃,陛下命妾来服侍先生。”洪承畴听了大吃一惊,翻身下床,跪倒在地。庄妃笑着将他扶上床,款款言道:“我家皇帝十分敬慕先生的才学,故遣妾来抚慰先生。皇上并无他意,请先生且勿多心。”边说边用眼观察洪承畴的神色。洪承畴微微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默然无语。庄妃见状,接着说道:“其实,我家皇帝并不想夺明朝江山,所以每每投书议和,怎奈明帝刚愎自用,听信佞言,故而屡起战端。今先生且暂居我朝,为双方主持议和,两下息争,使两国生灵免遭战乱,岂不功德无量!先生可修密书一封,报告明帝,使其知先生‘身在满州,心在本国’之意。眼下明朝内乱相寻,明帝既知先生为国调停,断不致为难先生家属。这样一来,先生既报了国,又保了家,岂不两全!”

庄妃一席话,于理虽不情愿接受,于情却真挚感人。洪承畴见皇太极如此看重自己,且更为庄妃情意所动,便一改不肯降清的决心,剃头结辫,做了清朝的大学士。后来,果然忠心耿耿地帮助清朝统一了中国。

庄妃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降服了洪承畴,解决了一个使满朝君臣都束手无策的难题。不仅提高了她在皇太极心目中的地位,就连诸王贝勒和文武大臣,从此对她也刮目相看。

感悟:

自古以来,女人就落了个弱者的名声,但是纵观历史的长河,女人也曾立下过赫赫战功,也曾手握重权,也曾和男人一样比肩而立。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必让须眉,试问今日风流人物,有多少女强人立足社会各界!

2.开国皇后的光芒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帝主很多,开国皇后似乎并不多见。而马皇后就是这不多见中的一个,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她如同一颗名星划破了历史的夜空,留下了耀眼的光芒,也给了男权社会重重的一击。

朱元璋早年寄身寺中,暂作和尚,穷困潦倒,后见郭子兴起兵反元,就投到郭子兴的军中。郭子兴见朱元璋气宇不凡,相貌出众,也十分看重。朱元璋作战勇敢,智勇兼备,打了不少胜仗,郭子兴对他就更加器重。不仅提拔他为队长,还在夫人张氏的提议下,把义女马氏许配给了尚未成家的朱元璋。她便是后来的马皇后。

至正十三年(1353),郭子兴由于受彭大、赵均用两个将领的排挤,到滁州驻守,赵均用一直想加害郭子兴,亏得朱元璋用计贿通了赵均用的左右,接郭子兴来到滁州,朱元璋等人共推郭子兴为滁阳王,当地的所有军马,都归朱元璋节制。

朱元璋带领军队驻守滁阳(今安徽省合肥市东北)时,忌恨朱元璋的人散布谣言,说朱元璋手握重兵,为了保全实力,不肯出战,就是出战,也不尽力。郭子兴性情耿直暴躁,信以为真,把朱元璋的得力战将都调到自己的部队,削弱了朱元璋的兵权,对朱元璋也冷淡起来,遇到战事,也不和朱元璋商议,致使二人互相猜忌。

有一次,朱元璋打了胜仗,向郭子兴报功,但郭子兴只是冷淡地敷衍了几句。朱元璋非常懊丧,回到自己家中,长吁短叹。马氏见了,就关切地问:“听说夫君打了胜仗,我正为你高兴,为什么夫君却闷闷不乐?难道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朱元璋说:“你怎会知道我的事?”马氏说:“莫非是我义父薄待了你?”朱元璋被妻子猜到心事,更加烦闷,说:“你虽然知道,又有什么用呢?”马氏说:“你可知道义父为什么这样对待你吗?”朱元璋说:“以前怕我专权,已削了我兵权。现在怀疑我不肯尽力,我却争先杀敌。虽然打了胜仗,你义父仍然对我冷淡。我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好。”

马氏想了一会儿,问:“你每次出征回来,有没有给义父礼物?”朱元璋听了一愣,说:“没有。”马氏说:“我知道其他将帅,回来时都有礼物献给义父,夫君为什么与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忿然说:“他们是掳掠来的,我出兵时秋毫无犯,哪里会有礼物!就是有从敌人那里夺来的财物,也应该分给部下,为什么要献给主帅?”马氏说:“体恤民生,慰劳将士,理应如此。但义父不知道这些,见别人都有礼物,只有夫君没有任何表示,反而怀疑你私吞金帛,因此心中不高兴,这才薄待了夫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你与我的义父前嫌尽释。”朱元璋问:“你能有什么办法?快讲出来!”马氏说:“我这里还有一些积蓄,你把它们献给义母,请义母向义父说明情况,义父一定高兴,不会再难为你。”朱元璋觉得十分过意不去,说:“既然这样,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这样有点太委屈你了!”第二天,马氏将自己积蓄的贵重首饰等物品一一捡出,送给义母张氏,并且说是元璋孝敬义父、义母的一点儿心意。张氏满心欢喜地告诉郭子兴,郭子兴神色怡然地说:“元璋这么有孝心,以前倒是我错疑了他。”自此以后,郭子兴对朱元璋疑虑渐释,遇到战事,都和朱元璋商议。翁婿和好,滁阳城从此巩固。

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逐渐成为主帅,马氏也成为朱元璋的重要参谋之一。朱元璋每次出兵打仗,军中的文书多交给马氏办理。史书记载,马氏仁德慈善,有智计鉴断之能,爱好文史,朱元璋每次出征,文书之类均交马氏管理,即使在紧张仓促之中,马氏也未曾丢弃过。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兵从和阳渡江攻太平,和阳空虚,马氏料定元兵必来劫掠义军的家属,便未经请示,就率领义军家属渡过长江。果不出所料,马氏的队伍刚过完,元军就向和阳进攻。

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同陈友谅会战于南京。当时,陈友谅的势力比朱元璋强大得多,很多人都认为很难取胜,城中人心惶惶,竟有人挖地窑埋藏金银。马氏却把自己的金帛拿出来鼓励将士,激励士气,结果,朱元璋大胜,消灭了陈友谅建立的“大汉”政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又攻克了苏州,俘虏了张士诚,于是,在扫平群雄之后,朱元璋于明洪武元年(1368)做了大明的开国皇帝,册封马氏为皇后。

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历尽艰险,不仅常常参预军事,在空闲时间,还带领妇女赶制军衣,可谓竭心尽智,劳苦功高,应算得上“开国皇后”。作为一个女人,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但最为难得的,是她在建国以后的表现。在她被立为皇后以后,朱元璋曾深情地对她说:“朕起自布衣,登得帝位,外靠功臣,内恃贤后,为朕司书,为朕随军,为朕亲缉甲士衣鞋,种种劳苦,不胜枚举。古称家有良妇,犹国有良相,今得贤惠如后,朕益信古语不虚。”马氏却说:“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君臣同艰难。”马皇后的话,可谓语重心长而又适得其时。

朱元璋把她比作唐代的长孙皇后,马皇后谦辞不敢当,待到朱元璋要把马皇后的宗族故旧请入朝廷,授以爵禄,马皇后叩谢道:“爵禄所以待贤,不应私给外家,妾愿陛下慎惜名器,勿循私恩。”但朱元璋为了表示对马皇后的感佩之情,还是追封了她的父母,并设庙四时祭拜。马皇后的这番话,不仅令朱元璋倍加感动,就是放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今人听来,尚犹自敬佩。

马皇后起自寒微,一直不忘本色,虽贵为皇后,却过着较为俭朴的生活。平时,她衣不重彩,多穿丝麻织成的练布,过去的破烂衣服什物也总是修补再用。但她并非吝啬,在许多地方,她十分大方。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马皇后听说太学生有几千人之多,便问他们的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当她得知太学生是由国家供应饭食时,便说:“太学生虽免去了饥寒之虞,但他们的家属却不一定有生活保障,希望能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太学生以补助,让他们的妻子老小不至挨饿受冻。”还特别建议设立了红板仓,积聚财物赠送生员的家属,以保证太学生无后顾之忧,安心读书。

朱元璋刚开始制造纸币时,屡次试制都不成功。一天,他梦见有人告诉他说,如果想制成纸币,必须取秀才的心肝来才行。梦醒之后他想道:“这难道是让我去杀读书人吗?”马皇后听他说了这个梦,就对皇帝说:“照我看来,秀才们所做的文章,就是他们的心肝了。”皇帝听了很高兴,立刻命主管的官署找来秀才们进呈有关文章,加工来用,纸币果然就制造成功了。

马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于洪武十五年(1382)病重,医治无效,群臣纷纷纺求名医,督责医官,马皇后却很平静地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祷祀何益?世有良医,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不效,罪及医生,转增妾过。”这种宁静安祥而又慈悲的情怀使朱元璋及群臣大为感动。朱元璋问她有何遗言,马皇后说:“妾与陛下起自布衣,赖陛下神圣得为国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妾殁之后,只愿陛下亲贤纳谏,如是而已。”言讫而逝,享年五十一岁。马皇后的这番不是遗言的遗言,至为朴实而又至为深刻。自朱元璋及群臣百姓,闻马皇后死讯,无不恸哭。

马皇后死后,宫中有很多追忆马皇后的歌谣,其一日:“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毖彼下泉,悠悠苍天。”

马皇后作为开国皇后,以其特有的智慧和机敏赢得了后人的赞扬和敬佩,她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同类推荐
  •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元朝秘史:蒙古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十三世纪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定都北京,皇帝祖先被称为“黄金家族”,所遗留下的家谱档册、世袭谱册称作“金册”,均珍藏于皇宫之中,历代皇帝皆如此。《元朝秘史》即是经过文人史官多次的增加修改而成的“金册”,它主要记载了成吉思汗历代祖先的事迹和家谱档册,内容极其广泛,涉及蒙古古代游牧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时间上讲,从蒙古民族图腾、成吉思汗的远祖,一直写到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在位时期。从地域角度,横跨蒙古高原。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

    除了儒家,还有一个超越人世、物我两忘的世界观,曾主宰了半个中国。在周文化成为主流之前,先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里。水草丰茂,烟雾缭绕,到处是沼泽、森林,鬼怪幽灵飘荡其间,人不过是这大地上栖息的其中一物类而已。这种“连续的世界观”在商朝灭亡以后,保留在了宋(商遗民的国家)和楚国文化里,而《庄子》及其精神本身反映的便是这样一种观念。庄子用自己高超的叙事技巧构筑起一个混沌的世界,在这里,有硕大无比的大鹏、大鱼,有长寿绵绵的大龟、大树,有海上仙山。他会跟你说各种荒诞的故事和寓言,但始终不肯点破,直到最后,你也分不清何为真实、何为幻象。
  •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劳模文化哲学论纲(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丛书)

    本书围绕劳模文化的本体论、认识论、生成论、演化论、方法论、价值论、创新论七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解读劳模文化的哲学思想、认识概念、当代价值;阐述劳模文化是什么,挖掘劳模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作用;阐述劳模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体制、精神生产、东北黑土地文化等关系的理论逻辑的生成;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和探讨劳模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理论创新,认为劳模文化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热门推荐
  • 白猫

    白猫

    我想和你说的是我和两只猫的故事,但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坐下来和人聊天了,也很想和你说说别的。从哪里开始呢,从元旦的那本台历开始吧。元旦那天,我专门到超市买了一本印刷精美的台历,它的纸张硬朗得如同崭新的人民币,用手指轻轻翻触,就能发出悦耳的声响。我把它摆在书桌上。我希望今年的每个日子都能不同于以往。今年不同于以往,今年我就要满五十岁了。今年,我儿子就要满十八岁了。今年,他高考,他的母亲在十年前就答应我儿子高考结束后可以到我这里来。这个晚上,我在书桌前坐到半夜。半夜的时候,我伸出手指打算撕掉台历最上面的一张。
  • 末世收集狂

    末世收集狂

    末世,一个恐怖的名词,但对历史悠久的宋氏家族,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根据突然解封的家传锦囊提示,宋家知道了大乱将至,先知先觉,定将崛起。读者老爷群:908011784
  • 大法炬陀罗尼经

    大法炬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空之一生两世

    夜空之一生两世

    “你知道么?当天上落下流星雨的时候,天使会也会降临的。”“天使?”天使与人类怎么能在一起呢?当然不会,笨蛋的主角沈夜空与突然降落下来天使,收集七本书的故事开始了。
  • 诸神天棺

    诸神天棺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等级森严的修真大世,这里不仅有绚烂的道法,诡异的秘术,神奇的宝物,更有着人人羡慕的长生不老。这里宗门林立,王朝遍布,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与信念,他们常年战争,流血漂橹,尸骨成山,这既是璀璨的大世,也是不堪的乱世。身处大世之中,你可以卑微如狗,命若草菅,也可以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你可以荣华富贵,腰缠万贯,也可以衣不蔽体,腹不裹食;你可以权势滔天,执掌天下;也可以浑浑噩噩,蹉跎年华……这里是你想不到的另一世界,光怪陆离,精彩绝伦。且看我们的主角莫笑尘,如何从一个快要斩首的阶下之囚,成为主宰万界的不世至尊。一切精彩故事尽在本书《诸神天棺》。
  • 菲律宾总统夫人的悲歌

    菲律宾总统夫人的悲歌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对伊梅尔达而言,是个最为悲惨、最为狼狈的日子。清晨,她和丈夫马科斯以及八十多个亲信随从,乘几架美军直升飞机逃离总统府马拉卡南宫,来到了美军驻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在成千上万群众的咒骂声中,灰溜溜登上去美国的飞机。马科斯统治菲律宾的历史从此结束,伊梅尔达的“第一夫人”桂冠化为乌有。最不堪忍受的,是她和马科斯不仅不能长驻马拉卡南宫,而且无法在菲律宾呆下去。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开始茫茫无期的政治流亡生涯。飞机按照他们的要求,在马尼拉上空转了两圈。
  • 兽王·血色要塞

    兽王·血色要塞

    血色要塞的能量光塔庇护着驻扎在要塞中的各星球的强者们。来自不同星球的强者有的是为了在生死之间磨砺自己的战技寻求一线晋升的机会,有的强者是无缘晋升想在有生之年为家族赚取丰厚的报酬,有的强者则是带着自己的家族勇士要在这里积累战功博取一个前程。
  • 魔帝的综漫生活

    魔帝的综漫生活

    世间六大魔帝之首的司华玥,在被勇者击杀后,莫名重生到一个世界……司华玥“来人,屠城”众人:……司华玥“等等,这样还是有点浪费。以后这是我的地盘了。”【主角无敌流,新人写作,不喜勿喷】(乱入世界:约战、从零开始…、Fate)后续会有添加如有想要添加的角色,可评论发言
  • 以胖为美

    以胖为美

    李媛媛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一个绝世美女,但没想到在时光荏苒,岁月变幻,沧海桑田之后这个世界的审美居然特么的变了……
  • 西游之群妖列传

    西游之群妖列传

    天庭内部党派纷争,内斗不止,众仙佛面和心不和。有背景的可寿与天齐,无背景的毫无出头之日。悟空受封弼马温,因嫌官小反下天宫,集结了一干乌合之众意欲反天;天庭众仙佛无人肯为玉帝卖命,却暗中各自网罗势力针锋相对。一场争斗在所难免,看谁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