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4700000023

第23章 名利与修身(3)

不取虚名就是要放弃对它的追求。在这种忍让和放弃中,不必用语言和文字等去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更妙的方式是一种无声的行为。这种无声的行为可以给人们造成一种自己对此荣誉和名声毫不在意的印象,即根本就不屑一提,甚至是想都不想的感觉。这样,更容易形成人们对自己的服气和钦佩。

下面看个故事,看看古之贤者是如何对待名与利的诱惑的。而这些正确对待名利的古人,是应成为为官者的为人处事的榜样。

且说元朝末年,有一人名叫王冕,在诸暨乡村里住。7岁死了父亲,他母亲做些针线,供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在10岁时,只好到隔壁人家放牛,每月得几钱银子,又有现成饭吃。这王冕,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

王冕边放牛,边读书。一天,大雨过后,景色清新,湖里有10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王冕看了一回,决心学画。便托人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画到3个月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便有人要购买,名声渐渐传出去了。自此不愁衣食,便愈发觉得自由自在。

在京城做官的危素回乡居住,见到了王冕的画,爱不释手。即约王冕相见,但王冕推辞不去,无非是不想趋炎附势招灾引祸罢了。知县来请,也躲过一边不见。王冕恐大祸临头,就出远门去了。在外边,租个小庵门面屋,卖卜测字,聊以度日。那里几个俗财主,见到王冕画的画儿,时常要买,王冕被闹腾得不耐烦,就搬走了。大乱之时,回到家里。母亲病倒在床,对王冕说:“我眼见得不济事了。但这几年来,人都在我耳根前说你的学问有了,该劝你出去做官。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况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着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闭。”王冕哭着应诺。

不过一年有余,天下就大乱了。朱元璋来拜请王冕出山。王冕不从,更引起朱元璋的敬爱。明朝建立后,危素归降,妄自尊大,发往和州去了。洪武爷又请王冕出来做官,授予他咨议参军之职,但使者到来时,王冕早已连夜逃往会稽山中去了。

王冕隐居在山中,并不自言姓名。后来得病去世,被山邻安葬。

为了虚名、浮名、功名,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明智者绝不会为了追逐名利而放逐自己如同壑一样深不见底的欲望。

感悟:

不取虚名,就是要放弃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放弃虚名,不是笨人所为,而是智者的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名声和荣誉面前应采取忍让和放弃的态度固然不易,但是只要加强自身修养,认识到虚名的害处,弃之有何可惜呢?

不取虚名可以减少虚名之累,让人轻松上阵,不必有任何的压力和包袱。虚名有百害无一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忍住对虚名的渴求都对自身的修养,对他人的团结有利。

6.追名逐利易跌倒,踏踏实实活得安稳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所谓人各有志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还是要奉劝各位:做人要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到了你出名的时机那一刻,你定会成功的,莫为名利遮望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已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我们所说的忍名让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让,莫为名利遮望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不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己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震,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宋之问也并非无能之辈,在他的领域里是很有建树的人。如果他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感悟:

生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何时却又该放弃。生活既让我们依赖它的赐予,又限定了我们依赖的程度。犹太先知说过:“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开手离去。”

而大多数人常常毫不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太注重名利,有时甚至拘泥于小节,以至于对美好的生活没有反应。的确,生活的赐予是珍贵的,但我们太不注意它们了。我们应该不为创造生活的奇迹或慑于生活的威胁而奔忙,应虔诚地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珍贵的每一分钟。但又不能抓得太紧。所以生活哲学的另一方面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要有所失,并且应该学会怎么放弃。

知足者长乐,学会选择快乐,当名利最终会在我们逝去的那一刻离我们而去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还要苦苦的去追寻这些注定将要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呢?

7.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让欲望成为生存的动力,而不是人生的祸根,这是明哲保身的基本前提。古语有“功高震主者危,名满天下者不常”,“弓满则折,月满则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这些都说明了“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的道理。为官者要像范蠡、张良等人一样功成身退,否则难免像李斯一样发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得出”的哀鸣。

唐肃宗收复京师之后,李泌见肃宗。唐肃宗留李泌宴饮,同榻而眠。

当时,李泌常受宦官和小人的猜忌和陷害,为了明哲保身,他决定退隐山林。在隐退之前,他决心尽最后一次努力,保全自己爱护的皇太子广平王李豫。

当天晚上,李泌对肃宗说:“臣已略报圣恩,请准我做闲人。”

肃宗惊异,说:“我同先生忧患多年,应该与先生同乐,您为何要离去呢?”

李泌答道:“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让我离去,免于一死。”

唐肃宗问:“这五不可留指什么呢?”

李泌答道:“我遇陛下太早,陛下任我太重,宠信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太奇,有此五虑。陛下若不让我走,就是杀了臣。”

肃宗不解地说:“先生为什么怀疑我,朕不是疯子,为什么要杀先生呢?”

李泌道:“正是陛下不杀我,我才敢请求归山,否则我怎么敢说?并且我说被杀,不是指陛下,而是指那五点原因。我想,陛下对臣这么信任,有些话尚且不敢说,等天下安定了,我哪敢再说什么?”

肃宗说:“我知道了,先生要北伐,我不听从您的建议,先生您生气了。”

李泌回答:“不是,我说的是建宁王一事。”原来,不久前,肃宗听信奸臣诬告,建宁王李倓被赐死。

肃宗说:“建宁王听小人的话,谋害长史,想夺储位,我不得不把他赐死,难道先生还不知道吗?”

李泌又说:“建宁王倘若有此心,广平王必定会怨恨他,可是广平王每次与我谈话,都说弟弟冤枉,泪如雨下。况且,以前陛下想用建宁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我请改任广平王,建宁王要是想夺太子的地位,一是会恨臣,为什么他认为我是忠心,对我更加亲善呢?”

听到这里,肃宗也不禁流泪道:“我知道错了,先生说得很对,但是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也不想再听这件事。”

李泌说:“我不是要追究以前的责任,是为了陛下警戒将来。当年武则天皇后有四个儿子,她错杀了太子弘,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次子内心忧惧,作《黄台瓜》一词,想感动则天后,但则天后不予理睬,李贤被废之后,死在贬所黔中。《黄台瓜》一词是这样说的:‘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更摘使瓜稀,三摘尤可为,四摘抱蔓归。’陛下已经摘了一个大瓜了,千万不要再摘了。”

肃宗惊奇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我当把这首诗写在绅带上,时时警惕。”

李泌深沉地说:“陛下记在心中就行了。”

在这次谈话过后,李泌就入衡山,归隐泉林去了。

像李泌这样,功成自动身退,忍住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诱惑,才得以安度晚年。

欲是导火线,它虽需要点燃,但点燃的时机要合适,最主要是适可而止,不可“燃”无度,否则,贻害无穷。

感悟:

为官者,不但要能上,还要能下。活得轻松一些,不要总是显露自己的本领,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干。尤其在官场中,该放手时就潇洒地放手。何必为一官半职而烦恼呢?要知道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有一副对联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你功不成名不就时,没有人会注意你。而一旦你功成了,名就了,就会引来万人的瞩目。这时你就要小心了,为防万一,抛下功名利禄,功成身退也不失为明哲保身的好方法。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流行及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发现),并被根据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文学传说特征进行了增补与改造(重构)。还以比较文学的角度将《三国演义》和日本古代文学典籍进行了比较研究。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

    《妙趣人生》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集。其中精选蔡澜回忆悲欢往事,品鉴生活细节,阐述生命哲理,抒发人生感慨的文章。作者妙笔生花,叙事、状物、写人、说理,皆明白如话,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妙趣人生》选文的角度比较独特,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忧患

    忧患

    本书对《易经》中著名的忧患九卦——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履”为脚踏实地历练工作能力;“谦”为低调行事,化解纷争;“损”为理性调节,精打细算,终于获益;“困”为遭遇困难不改其志;“井”为研发创新,大获成功;“巽”为灵活权变,主导一切。作者详解忧患九卦,阐述消解世事迷津、转换人生成败之道,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庄敬自强,提高修养,历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
  •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

    《中华民俗老黄历》是一部全面展现中国民俗民风的百科全书,全书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民俗民风、中华老黄历四个部分。这里有民间诸神那些迷人的传说故事,有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历法,有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仪式,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民间禁忌,也有充满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这些汇成了一个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中华民间世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陪着你静待天晓

    陪着你静待天晓

    楚景天是一个坐过牢的杀人犯,林景承是一个家族企业的优秀继承人。这个时间节点看来,二人似乎没有任何可比性。可是对于蓝榕晓来说楚景天和林景承,都曾是她世界里的温情。都曾是她人生里想留下来认真描绘的风“景”。可是谁知道,一个为了误会和她反目成仇,一个为了事业危机弃她另娶。等到误会解除了,这个他,是浪子回头后玩儿暗恋。等到事业危机渡过了,那个他,是千方百计要破镜重圆。一个是坐过牢的杀人犯,一个是家族企业的总裁,蓝榕晓会怎样选择呢?其实蓝榕晓的选择,无非就遵循她的本能——向暖。于是一个套马,驯马的故事从一起杀人案后开始了。你是我的救赎,我是你的暖。
  • 夜谈笔录

    夜谈笔录

    你是我治愈我的良药,世界抛弃了我,唯独你一直陪伴在我身边遇见你是故事的开始,走到底是余生的欢喜。"陆同学,我想陪你白头到老,你可愿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体香

    体香

    《体香》现在五折哦~~一次性订阅全部VIP章节,就可以享受五折优惠!喜欢的就看吧!支持月凉哦~~我叫曲灵犀,女伴男装只为养活自己与五岁的弟弟,继承的家业,也只有爹爹生前的“曲家布庄”与两株桃花…他叫宇彩轩,宇太师的九公子,绝美容颜加上淡然体香,使我留恋…可他的“皇子病”却将他折磨的苦不堪言…所谓皇子病,就是富贵的象征,棉被下若有一粒黄米,都使他无法安睡,物品上面有浮雕,便会磨的手疼,闻到怪味道,也会呕吐不止,身子只能穿丝绸,棉布会起疹子…性格嘛:“臭小子!我要喝水!”臭小子?为何总这般唤我?!“臭小子!我要吃饭…”“臭小子!我想你了…”“臭小子!不许再穿男装…”“臭小子!不许走…”“臭小子!不许再理我七哥!…”……怎么?不知宇彩轩的七哥是谁?那就太孤落寡闻了!宇紫轩,皇帝都要顾忌三分的人物,“康”城地下钱庄的掌柜,宇太师的七公子,俊逸昂然却温文儒雅,淡青身影刚毅非凡…性格嘛:“宇紫轩,我有一事相求…”“好。”“宇紫轩,我想劳烦你件事…”“好。”“宇紫轩,我要你的腰牌…”“好。”“宇紫轩,我要金山银山!”“好…”……体会过男人撒娇的滋味吗?体会过被人宠上天的感觉吗?那么…就来闻一闻“桃花嫣然”中,散发的淡然体香……********************************************************月凉的QQ书友群:一群:61738604(已满)二群:58481160喜欢月凉的话就来吧!~********************************************************推荐月凉的书:《青楼红颜》《古有此女天下乱》《试婚记》《凰后!》*************
  • 御龙而上

    御龙而上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仙天下无邪。不,我要的只是长生。这是一个起源于两国之间的故事,一个无人注目的小修士,在这群魔乱舞的时代,步步高升,成就法祖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选译的是内蒙古著名民间艺人琶杰演唱的诗体《英雄格斯尔可汗》中的两卷:《镇压十二头魔王之卷》和《北方部落保卫战之卷》。前卷写格斯尔镇压十二头魔王,从魔王手中救出妃子阿尔勒高娃的经过,歌唱了格斯尔的惊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后卷写沙赉河三汗为了抢夺格斯尔的另一妃子若穆高娃,乘格斯尔外出镇压十二头魔王之际,发动侵略战争,侵入格斯尔家乡。由于格斯尔可汗的叔父朝通叛国通敌,致使格斯尔的三十员大将和三百名先锋在保卫战中先后阵亡,国土沦入敌手。格斯尔闻讯后,悲愤填膺,决心赶回,严惩敌人,收复国土。诗歌风格简练明快,粗犷遒劲,歌颂了主人公们所进行的激烈悲壮的正义战争,赞扬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 禁法录

    禁法录

    主角萧羽出生在一个由魔法元素交织的世界,是破落古家族的希望之星,5岁魔力觉醒,觉醒风雷双系元素,修炼十年15岁成就魔导师。本应该风光无限,奈何世道残酷,家族遭到灭门惨剧。萧羽被众人保护逃出,从此踏上了复仇之路。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新世纪手机精灵

    新世纪手机精灵

    高考完的那天晚上,许志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快递,莫名的签了一个协议,激活了手机妖精,从此开启了“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计划。系统流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