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3800000014

第14章 齐国故地(1)

是在若干年后,我又回到这里。

山水无言。八百年齐国故都的气韵,透着隐约的熟悉。这些安静的山与水,就像风中蓦然回首的女子。她并不华丽。但她丰富,内敛,充满着让人心安的意味。这样的所在,暗含了一个无法言说的期待。

岁月的光影。

历史的残片。

还有阳光。还有雨露。还有风花雪月。还有生死离别。还有作为人的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一步恍若百年。行走在齐国故地的日子,宁静,踏实,连同一波又一波难以自抑的慨叹,共同地支配着我,引导着我。没有太多包装痕迹,也很少给人预想之外的惊奇,置身其中,彼此好像前生就已相识。而我的到来,正是为了赴一场前世的盟约。那些山与水,很懂事地滤去我的心事,让这个在人潮中匆匆赶路的人,心甘情愿地停下了脚步。

一座山,一汪水,甚至一棵草,一片叶子,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它们心里藏着千年往事,陌生而又熟悉,遥远并且亲近。从白天到黑夜,从开始到结束,从历史到现实……它们在守护着这片土地。

那个黄昏,我站在夕阳的余晖中,遥望旷野深处的一片古冢。我看到了它们,看到它们载着曾经的生与死、爱与梦,正在一步步离去。我听到它们撤离时低沉的回音。夜色越来越近越来越浓,终于将这一切湮没。陷身黑暗之中,我能同谁说话?谁愿停下来倾听另一个人的喃喃低语?

车子在固执地颠簸着。透过车窗,我看到轰鸣的挖掘机,飞扬的尘土,到处都是热闹的施工场面。可以想象,这条宽阔公路很快就会被修好,到时我们可在更短时间内抵达想要去的那个地方。

颠簸在齐国故地的这条山路上,我一直在想着与道路相关的事情。在并不遥远的上个世纪,一个诗人曾经先后写下了《中国的道路呼唤着汽车》和《中国的汽车呼唤着高速公路》两首诗。洋溢在诗行间的激情,曾让初学诗歌写作的我长久地激动。多年后,我开始对所有激动的、抒情的东西产生了一种本能抵触。这世上写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有着诗人情怀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他们凭着满腔的所谓豪情,遇山劈山,见河架桥,把道路修到了任何想去的地方。车辆更是亦步亦趋,雨后春笋似的填满路面。距离在缩短,效率在提高,我们离某种真实却越来越远。

“一切的路都朝向城市去。”这是比利时诗人维尔哈伦关于道路的预言。他也是一个诗人。他是在卢昂不幸被火车碾死的。他死在了路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现实应验了他的预言。在通往城市的路上,大家争相拥挤着。这个事实的另一种说法是,城市在迅速地向乡村“辐射”和“扩张”。乡村究竟是处在主动还是被动的境况,这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乡村正在迅速地被改变。

我们去到一个叫作“和尚房”的古村落。在山的深处,房屋和树木稀稀拉拉地存在着,凌乱中透出一种潜在的秩序。那些房子很少有用混凝土的,大多由石头直接堆砌而成,但结实程度容不得丝毫质疑。我们走进院落,拴在木桩上的黑狗慵懒地翕动眼皮,装作未被惊动的样子。墙角堆满了黑杂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漠然地打量着我们。在老人身后,扎着小小红辫的儿童,正在顽皮地蹦跳着。尝一口清冽山泉,然后我们不约而同将瓶中的矿泉水倒掉,用空瓶子盛了那泉水。打听几个当地人,这里缘何命名“和尚房”,一律地摇头,一律地满脸茫然。一个如此冷僻的村落,有着如此怪异的名字,居然无人知晓它的来由,这就更是怪异了。我们这一伙从城里远道赶来的人,年长些的,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慨叹,大约是受了这古村落的触动,心头泛起某些似曾相识的记忆。孩子们则全然地一副懵懂神态,对于城市之外的这些事物,除了新奇和好玩之外,他们就再没有什么别的感觉。至于大人们的那些感慨,看来他们是不能也不愿去理解了。

车子行出老远,我还不时地回头看那村落。它躲在山的皱纹里,一副很古老很安详的样子。它的古老和安详的样子,让我想了很多。我是乡下人,从小在山村长大,后来蜗居到了城里。这么多年来,我无法真正融入城里的生活,但我也清楚,自己是永远也回不到山村了。生活在城乡间隙里的这个人,作为“和尚房”的匆匆游客的这个人,在这里获得了难得的慰藉。在齐国故地,在城市的羽翼之下,居然有着这样一个性情的所在,委实是一件让人心动的事情。

这个叫作“和尚房”的古村落,它的对于等待的耐性,已经远远大于它的行走的速度。这个时代已将它抛在身后。我们是折回来的一群。我们不是为了寻找什么。我们是在缅怀自己。

想到在别处的那些地方。譬如周庄,一个以古典著称的地方,到处弥漫着浓重的现代商业气息;一个原本宁静的小镇,每天却要承接成群结队、纷至沓来的中外游客。甚至,作为水乡的周庄,它的水也不再明澈……这是我亲见的周庄。这是我曾经日夜惦念的周庄。这份存在的悖谬,大抵应是现代文明最有意味的地方。丝丝缕缕残存的古典气息,像在无奈地挣扎着。我端坐摇船上,听两岸叫卖的呐喊,心中的困惑越来越浓。莫名地,居然开始羡慕那个最初“发现”这里的人,他肯定不是像我、像我们这样的游人。

在一些原本山清水秀的地方,开始布满纵横交错的索道,还有花花绿绿的游乐设施,也从城里被搬了过来。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不再需要什么翻越与跋涉。距离在缩短,因距离而存在的美感也随之消散。那天在主人的盛情安排下,我乘坐索道离开那个并不算高的山头。滑行途中,我听到声嘶力竭的流行音乐,听到索道金属相互摩擦时的窃窃私语。低头看浅浅河水,有红色的鱼在轻盈游动。我像一只笨重的鸟,被捆绑了翅膀从河面掠过,心一点点地拧紧,直到拧出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想到愚公移山。山被铲平,树被砍伐,农田被征用……并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弥补。以所谓征服自然的方式彰显人的抱负和力量,结果是亲手将自己一步步逼向无助的境地。当价值建立在一种浑然不觉或自以为是的错误基础之上,对这个价值自身的存在,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价值判断?

想到精卫填海。精卫的执著,不仅仅是可敬,更是可怕。精卫翻飞的羽翼,承载着人的贪婪目光。

想到一匹月光下的马。它迅疾地来,又迅疾地去。我看到了它,却无力挽留它。它载着我的目光飞快消逝。它把我的惦念和忏悔拉得好长好长。

想到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笔下的“最好看的霜”。他在《洞烛世界的艺术》中引用一位画家的话说:“每年冬天,我都要到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里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最好看的霜。这个微凉的意象,分明是让人感到了一丝温馨。一位生活在齐国故地的友人,曾跟我讲述过她是如何地穿过一片闹市,然后去到那个广场看望一株樱花的事情。她说那个广场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在某个角落里有一株樱花。她一直惦记着那樱花是否开了,每天不去看一看就难以入睡。这种惦念持续了好多日子,直到有一天樱花枯萎了。

一朵花从绽放到枯萎,该是一段怎样的路程?

惦念一朵花的绽放,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回忆?

我珍视这样的惦念。但我不知该如何地告诉你,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山水,还有这样的我的犹疑和冲突。

同类推荐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杂文全集(全2册)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
  • 我的银红时代

    我的银红时代

    主要收录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十年生活的文章,包括当时留学热的时代背景、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生活、选择梵文专业的前情后果,并对其倾注近十年的热情和辛劳,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还回顾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的生活状态,着力描写自己在轰炸和饥饿的交相压迫下坚持完成学业,以及遭遇美好的情愫并怀念德国师友等内容。作者认为,这一时期“倘若用了象征派诗人的话,这也算是粉红色的一段了”,他的留德生涯也渗入了这种粉红色的甜蜜。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去顺化的火车上,我刚举起相机,迎面一个黑瘦的老妇走过来问我:“你是中国人吗?”她说的是汉语。她说隔着几排座看到我的样子,就猜到我应该是中国人,因为越南人无疑不会拍这么普通的车厢,她兴奋地说:“太好了,我已经好久没遇到中国人了,都没机会说中国话。”但若不是她开口,我第一眼也吃不准她是哪里人——她的衣着打扮看上去好像和车厢里的某个越南老妇没多大差别;她问我“去寮国怎么走”,以及她那随身带的标着诸如“西贡”、“永珍”之类地名的地图,使我一度还误以为她来自台湾地区,后来才知道那是她在胡志明市跟华侨学的——她甚至不知道“寮国”在国内叫“老挝”。
热门推荐
  • 哈姆雷特的问题

    哈姆雷特的问题

    本书是对西方经典《哈姆雷特》的一个阐释和疏解。在原文细读的基础上,作者尝试以札记和诗话形式,结合中西典籍,于双重文化视域下观照哈姆雷特这一人类永恒镜象所临对的牺牲、自我认识、复仇、生死等生命问题,深入解析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和存在境遇以及二者冲突形成的个体命运。
  • 天女灵凤

    天女灵凤

    天才少女上官灵凤,本是问神大陆的守护神凤凰统神的转世,上一世因亲眼所见心爱之人夜离歌的背叛,伤心绝望之下将自己封闭起来。但事实上,并非她看到的那样。这一切都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一场阴谋。事发之后,夜离歌非常的自责。虽然并没有发生什么,但是因为他的大意,导致他们感情的破裂。后来他发现这是一个阴谋。有人故意想要害问神大陆上的九大统神,从而把问神大陆以及整个问神大陆所在的时空吞并。夜离歌发现了真相,并把真相告诉了其他的统神,然而在他去找灵凤的时候,却亲眼目睹灵凤的遇害,而他因为隔的太远,无能为力。心底的戾气突然间充满了大脑。灵凤弥留之际,让他送她入六道轮回去凡间。她想要忘记一切,重新开始。
  • 我穿越到了假地球

    我穿越到了假地球

    杨云旗从昏迷中醒来,然后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到处都是幻象……喵喵喵?我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假地球!这个地球绝对不简单!一身正气的他决定要矫正这个地球,于是他想方设法,费劲心思,殚精竭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这个地球给玩坏了……唉,明明他想的是造福全人类,可惜他不是明明呀!所以,这能怪他吗?杨云旗:说我是大魔头的人都是居心叵测!文化人的事,那能叫搞事吗?那叫活跃气氛~特殊体质系统:呵呵!****有兴趣的读者大大可以加企鹅群759209725
  •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书中的寓言是浅显的,但是寓言背后所反映的哲理却非常的深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你可以发现,这些寓言有的揭示了某一个经济学原理,有的反映了某一种管理理念,有的会告诉你某一种投资技巧或者励志方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可以学会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我们心里有什么疙瘩解不开的时候,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疙瘩就解开了;当我们钻进了某个死胡同的时候,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就从死胡同里跳出来了;当我们在哪里跌了一跤。爬不起来的时候,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某一篇寓言,也许就顽强地站起来了。
  • 易游记前传

    易游记前传

    几万年过后的世界,人、神、魔三界一直保持着众人不了解的互动,为了开创人界文明的新时代,肩负测试任务的隐世修真一族,代表人界来到万象法则创造的虚拟现实游戏中,开启了奇幻游戏之旅,欢迎来到非想非非想境,这里有美景,美人,美食,还有你想要的一切美好生活!
  • 夫君是朵白莲花

    夫君是朵白莲花

    在遇到空华之前,扶双认为,男子汉当如盘古一样能顶天能立地。后来才知道,顶天立地都是扯淡,能跑能打能反串者是男子汉。且美男腿长颜美会撒娇,可萌可傲好养活。——“其实,我不是人。”“哦,没事,我也不是人。”“我是白莲花。”“滚!”
  • 九天帝落

    九天帝落

    人力有穷时,而世间万物之力则无穷尽!这是一个将武学发展至巅峰的世界,一介废物小子却另辟蹊径,自微末崛起,以一件凡器为基,将玄幻与科技相结合,不断强化,最终打造出了一件史无前例的强大神兵,遂以外物超越一切,威凌天下,败尽天外之敌,成就至尊炼器师!纪风仰头望天,目光睥睨,当我穿上铠甲的哪一刻,就算是九天之上的帝皇,也要在战栗中跌落尘埃!
  • 邪魅总裁的夫人(全本)

    邪魅总裁的夫人(全本)

    坏蛋,混蛋,王八蛋。。。明明都已经分手了,为什么还来找她?明明是偶然遇到为什么说是她精心策划?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真的是欠扁。。居然跑到她家去洗澡,最可气的是还把她关在了门外。。。摆脱,你要是看我不顺眼就揍我一顿吧,不要这样阴魂不散好不好?这个蠢女人还说什么是偶遇,明明就是故意的策划。。才和自己分手几天啊,就勾搭上了别的男人。。**********************************
  • 我的男友,是大佬

    我的男友,是大佬

    他亲手养大了她,人人都尊称他为秦先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临末之际他才知道只想做她一个人的秦晋。
  • 超级逆袭之路

    超级逆袭之路

    被人殴打,不敢还手,一个诡异的梦以后,到以后给我跪下?你错了?看猪脚如何一步一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