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2200000002

第2章 洋人眼中的清宫秘史

近日友朋之间议论最多的一本“奇书”是《太后与我》,乃英文原作Décadence Mandchoue(直译应为“满清颓废”,原作拟名《秽乱清宫》则更合原意)。我先在报刊上看到消息,继而由一位英国学者也是翻译高手闵福德当面推荐,于是迫不及待地在坊间买到英文版,后又购得中文版,今天才匆匆看完。英文版难读,因为作者巴恪思爵士(Sir Edmund Backhouse,1873—1944)的文笔是维多利亚式的,而且内中用了大量法文、拉丁文、古希腊文、德文和意大利文,所引的西洋经典句子从热门到冷门样样皆备,似乎最多的是出自维吉尔(Virgil)的史诗《埃涅阿斯纪》(Aeneid),其他诸如荷马、莎士比亚、但丁,以及近代英国和法国的名诗人如丁尼生(Tennyson)、波德莱尔(Baudelaire)、魏尔伦(Verlaine)等,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屡屡要读页下注解,不胜其烦(中文版则直译成中文),觉得作者在卖弄他学养,然而又禁不住由衷地钦佩,巴恪思的这种信手拈来的经典知识何尝不也是他那一辈英国贵族教育出身的人的共同特色,如今还有谁及得上?巴恪思究竟系何人?

我第一次读到他的名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哈佛做研究生的时候,偶然看到此公和濮兰德(J.O.P.Bland)合写的一本书,老师费正清(John Fairbank)将之列入参考书单,我随意翻阅一下,觉得是野史,不可信;后来又读到一本他写的晚清某王公的回忆录,觉得更不可信,简直是野史的演义,后来证明是伪作,而盖棺论定的正是牛津大学的著名史学家Hugh Trevor-Roper,他在一本原著《北京隐士》(Hermit of Peking)中,把巴恪思批评得一文不值,认为他根本是一个大骗子。这本《太后与我》,似乎在为他翻案,编者Derek Sandhaus在一篇长序中详述巴恪思的生平和此书的来龙去脉,原来是这位在北京住了四十多年、后来在京师大学堂任教的“中国通”在其垂死之年(1943)撰写的两本自传之一,经他的一位瑞士医生朋友誊写打字后,整理成四份原稿,分送英美四大图书馆,牛津和哈佛各藏一份,所以当年我做研究生时,原稿就藏在咫尺之遥!何况此书真正的主人公(慈禧太后)的一幅放大照片,就挂在哈佛燕京社的休息室墙上,我每天从图书馆地下室出来到此午餐,都免不了看她两眼,觉得这位老太太实在阴冷恐怖,但不失威严。想不到半个世纪后这本书又带我重游(应该说是神游)故地,也一头令我栽进一百多年前晚清宫廷秽事之中。在此辛亥革命百周年看此书,似乎有点“反动”。其实关于清末十年的宫廷野史早已车载斗量,中英文资料皆不少,甚至有电影(最著名的是《清宫秘史》)和话剧(如《德龄与慈禧》)上演,可谓脍炙人口。到底这本书吸引人之处何在?网络上早已有各路英雄好汉津津乐道,连《纽约时报》都发表专文介绍,大家众口一声,谈的都是巴恪思的同性恋和书中对于性的大胆描写,中译本译者王笑歌更将之誉为现代《金瓶梅》,全书把各种“男男、男女性事、受虐、虐待、口部、肛部行事、人兽行事,形式丰富多彩,描写明确而露白,译者估计,全本的《金瓶梅》也不过如此。乍看之下,实在震撼”。我看完第一章描写的是作者和男妓桂花的各种做爱细节,也真的咋舌,然而到了第五章(Eunuch Diversions中译为“众位太监”,原意为“太监嬉戏”),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跳过;后来看到人兽交和一个“吸血鬼”王孙的故事,觉得简直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天下竟有此种怪癖?!看来我虽是现代人,在这方面思想还是太过保守,至少在这类“性事”上,巴恪思已经“颓废”得无以复加,和清廷一样,无可救药。所以,从我的“道德”立场而言,如果此书写的全是这种秽事癖闻,实在不忍卒读。然而我又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越到书的后半部,越有意思,因为它真的把晚清十年(1898—1908)展现出来了,至少是后宫秘史,内中的真正主角就是慈禧太后。在书中这位巴恪思初见时已是六十九岁高龄的“满清”女皇,真是淫乱无匹,据巴恪思自述,曾和她做爱一百五十到两百次,而且几乎每次巴恪思都需要吃足春药,一夜高潮有四次之多,令得这位三十多岁的洋鬼子爵爷精疲力竭!我看得忍不住大笑,难道这都是真事?巴恪思在文中再三信誓旦旦说句句属实,“虽伏天诛亦属所愿”,但当有一夜真的雷电交加,他正和“老佛爷”燕好之际,一声惊雷巨响,竟然把附近的另一对男女劈死了,老佛爷得以幸免。

我看到此处(第九章),直觉这完全是虚构的情节,然而作者描写的不少外在景观和细节,却又栩栩如真,令我半信半疑,拿不定主意。至少有一样是货真价实的,巴恪思在书中所用的大量中文字句,除了引自古书如《论语》外,都是道地的“京片子”,可能更是旗人的常用语,例如把南方汉人叫作“豆皮儿”(第七章),我就没有听过,看来这位洋“巴爷”完全把自己看作满人,情愿做其走狗。他叩见慈禧时当然下跪,又和太监李莲英稔熟,有一次两人竟然跪了两个多钟头!巴恪思在书中所用的各种关于性器和性事的代名词,可能也是当年的北京方言,除了“吹箫”外,我一个也不懂,什么“脱你的塔”、“倒挂腊”、“骑小驴儿”……如果不管其所指何事,只把它用北京话念出来,如果字正腔圆,特别把卷舌音的“儿”声发得恰到好处的话,那种“调调儿”也足以令(老北京)人向往怀旧了。走笔至此,我不禁想到我的老友胡金铨,他在世时曾和我们“大伙儿”大讲清末民初的野史,记得他也提到太监,后来看相关资料,据称仅是由太后指使的就有三百多人!民国成立后不少太监流离失所,也因此把清宫秽事传遍北京城。我猜巴恪思当年一定认识不少太监,也从他们口中听到不少秽闻,于是加油加醋,幻想自己深夜应召进宫和老佛爷缠绵床笫数回合。书中对慈禧本人性器官和性癖的描写,可能都得自宦官之间的谣传。这当然是我的臆测。然而在绘声绘影之际,巴恪思竟然把慈禧的个性也描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看到她人性的一面。巴恪思认为她聪明无比,料事如神,绝对超过维多利亚女王,她甚至还假借名目召他进宫讲授国际法,并屡屡问询,其实是演一场戏,以便活捉深夜行刺的凶手。书中的后几章,则又显露出她迷信的一面,到处求仙拜佛,一位道士说她还有十年寿命,她坚信不疑。第十五章中说她与“巴爷”同坐“红托泥布车”赴道教寺院白云观去见一位老道求问凶吉,竟然引出一大串谶言诗句,四字一句,有二十四句,巴恪思照抄如流,还说这首诗的真迹一直留存身边,得以照实抄录云云,我读到此,又禁不住半信半疑,如果这是假造,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也许全书的价值恰在于此:不论所叙之事是真是假,绝对是出自一位深通宫廷掌故的老北京之手,我们这代人——包括专研清史的学者——就望尘莫及了。此书真正颓废的一面,其实是对于清廷颓败的各种征象的细致描写——包括一个走火入魔的老佛爷。虽然作者是个彻头彻尾崇拜慈禧的“太后党”,甚至还有点近乎法西斯的心态(书中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为伟人),但作者个人的政治立场仍然遮不住全书后半部流露出来的“历史感”:到了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于两天之内突然去世,大清王朝气数已尽的迹象早已跃然纸上,全书的第十七章,才是真正的高潮,巴恪思经过三十多年的沉默后,终于“泄密”,把两人惨死(而非病死)的“真相”暴露出来了。是真是假,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2017中国年度作品·诗歌

    本书由中国诗歌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6年诗歌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

    《爱的常青树》以作者本人的恋爱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在考古队工作和学习的情况为背景,描写了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女考古队员郑心怡与地方上的文物干部“我”相爱的故事。作者以务实的心态描写了那个转型时期新兴的考古和文博事业,青年人冲破世俗与偏见,终于在爱情中成为眷属,在事业上找到归属。他们执著追求理想、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大环境中得以实现。该书是考古爱情书,以俩人的爱情发展为脉络,贯穿考古、人文的线索,对了解历史和文物也有较大裨益。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

    《长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录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这卷基本上可称为“故土亲情”卷,作家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年少往事、乡土亲情,以及求学当兵的种种人生感悟,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从一个乡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运轨迹。
热门推荐
  •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我家师父是个坑

    我家师父是个坑

    傅缨一个将门后代,凭借天赋与努力一战成名,成为燕国开国一来第一位女将军,同时首富、才子、皇帝纷纷为之倾心,可将军心里儿女私情抵不过百姓安居乐业...
  • 吾名至尊

    吾名至尊

    天元大陆,强者为尊。有神秘的修士,更有强大的精灵王。看元始如何风云在起,成为一代天尊。元始天尊。。。。。。
  • 异界最强升级系统

    异界最强升级系统

    带着系统来到异界,只要杀戮就能获得进化点,秒学一切功法,武技。宁忧飞扬跋扈,一路碾压,终成至尊。
  • 河边那块地(中国好小说)

    河边那块地(中国好小说)

    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角度,把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几乎与主人公一样经历了其生命最后几年的生活,其朴素的语言和轻松口吻,越发让人感到其“活着”的沉重:在土地被强行征用后,热爱土地的老农民丁歪歪只剩下偷来的两个工厂之间的两分地,这成了他以及后来残疾儿子的生活和生命的最后希望。为了保住这最后的两分地,丁歪歪使用了中国农民最后的一个办法,死。我们不能简单认为这是丁歪歪的一个策略,而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土地,无疑是农民的根。让人揪心的是,丁歪歪用生命暂时给儿子牯牛保存住的根还能维持多久?喝黄磷自杀的丁歪歪以及被黄磷严重烧伤而丧失了生殖能力的牯牛给我们答案是残酷的。
  •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重生回到二十年前的魔教教主杨恒,为了女儿,原本已生退隐江湖之意!但这嗜血的江湖却逼着他只能重拾魔刀,踏着尸山血海,在三界重掀滔天魔焰……“为何前世与今生,我都只能成魔?!”“那谁才是神?!”“是在这幕后操控一切的天命吗?”PS1:虽然父爱如山,但本书不是奶爸甜文!PS2:有多温馨!就有多血腥!!Q群:733310899
  • 身边的少女特工:邻家小妹不好惹

    身边的少女特工:邻家小妹不好惹

    她,16岁,和一位工作神秘的叔叔住在一起。有天放学归来,家中突然来了一群陌生的黑衣人,同时告诉她叔叔已身亡的消息。她对叔叔的死因产生了怀疑暗地调查真相。孰不知她的每一行动均落在某个神秘组织的严密监控下……她精通五国语言,会游泳攀岩骑马射击赛车,她是叔叔从小刻意培养出的一名少年特工……
  • 我不是合格的捉鬼人

    我不是合格的捉鬼人

    我叫白十一,现在还是一名学生,还有一个身份便是茅山第十八代传人,只不过,自我上任以来,没有见到过一只鬼。
  • 重阳盏

    重阳盏

    梨花千树雪带伤,一人白首孤月旁。阅尽凡间花模样,不如仙子略忧伤。《异帝王》一生戎马驰疆场,满身疾伤为谁,策马奔腾凯旋日,登高览望,万户烛光,风萧萧兮易水寒,君已成,汝在何方,当年城州郊外,为汝一诺痴狂,驰疆场,建勋功,帝业已成,汝在何方,本该佳丽三千!却做异帝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