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1400000008

第8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4)

几许流云,几许清波,几许烟柳,这就是梦里的江南,云水勾勒的水墨画卷。或许,还有几朵飞花,轻轻悠悠地飘在水天之间。而伫立在水光前的人们,早已遗忘了尘世风烟,沉沉醉去。这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不愿意流连于江南的湖光山色之间。于是,无论何年何月,在江南彩色的梦幻里,人们总是来的来、去的去。

人间车马喧嚣,尘烟滚滚,而江南总是这副自在模样,几点水光里沉淀着悠然。无论是烟柳浓浓的三月,还是莲叶田田的六月,甚至是飞雪连天的十二月,都在这里缓缓散开,氤氲成诗画。云在水中,人在画中,这般天光云影的恬梦,若你还未走进去,那你定是沾了太多繁华气味。

想起江南,于是想起了扬州,想起了瘦西湖的水光,想起了二十四桥的明月。就像想起上海就想起张爱玲,想起凤凰城就想起沈从文一样,想起扬州也就想起了那个落魄江湖、载酒而行的才子。尽管他说,十年扬州梦,赢得的只是薄幸之名;但是我以为,在扬州的烟水之间沉醉十年,实在不必觉得遗憾。

曾经,杜牧的家庭也是名门望族,其祖父杜佑曾官至宰相,而且是著名的史学家。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后,家道中落,日益贫困。杜牧二十岁时已经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二十三岁时,杜牧写下惊艳唐诗,也有被后人争相传颂的《阿房宫赋》。二十六岁进士及第,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冬天,入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幕,后随其赴宣城观察使任,为幕僚。

大和七年,沈传师上调为吏部侍郎,不知什么原因,杜牧没能够追随而去。这年,三十一岁的杜牧受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邀来到扬州,任掌书记。才华横溢的杜牧,本有着远大抱负,无奈只能做个幕僚。对仕途极度失望的时候,就只能寄情于山水诗酒、流连于烟街柳巷。人生失意,偏偏逢着扬州城的灯火迷离,纵情是在所难免。当然,繁华里必有寥落,畅快中也必有悲凉。那些日子,杜牧虽然总是出入于秦楼楚馆,看尽缱绻缠绵,可是他很清楚,温柔乡到底不是归途。只不过,他确实将满腔的醉意,以及满腹的经纶,倾情交付过。

那时候,他曾经真心地爱过。对于那个青楼女子,天下人都冷眼相对,可是这个落魄才子,却付出了全部热情。人们常说,烟花女子没有真情,我想,那是因为她们遇见的那些男人也从来没有对她们付出真情。流连于烟花之地的人们,有几个不是逢场作戏,有几个不是走马观花?可是杜牧,真的痴情地爱过那个女子。大和九年,他官拜监察御史,将赴长安任职,离开扬州之前,写下了这两首《赠别》。可以看出,在扬州的风月之下、灯火之间,杜牧留下了真情。所以在离别的时候,他才会黯然神伤。

如果相见的时候,不是满心欢喜,离别的时候就不会暗自惆怅;如果相依的时候不是笑语不断,离别的时候就不会泪水沾襟。真心爱过,才会知道爱情不是烟云,不是随风散去便不留痕迹。别离时那些悲伤,分明就是爱情经过生命,留下的印痕。

多年以后,想必杜牧仍会想起那个女子。她就是这样,纤纤袅袅,轻轻柔柔,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步履盈盈,衣袂翩翩,永远是那副楚楚动人的温婉模样。豆蔻的年华,青春的容颜,这样美丽的生命,杜牧为此沉湎,想必从未后悔。这个江南小女子,注定要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那个多情的才子。恐怕,在她生命的所有记忆里,如杜牧这样肯为她付出真情的男子很少。毕竟,青楼之中,月色再朦胧也显得苍白,琴声再清幽也显得凄凉。相信这个女子也非虚情假意,否则离别的时候,杜牧也不会难以割舍。

显然,在那段时间里,这个女子是杜牧心中最美的风景。有了她,便不再需要遇见别的女子;有了她,便不再需要贪恋弱水三千。于是,放眼望去,整个扬州城,万种风情的佳丽们,都黯然失色。旖旎的春风里,这个深情的男子,只愿与他钟情的那个女子,临风对月,饮酒赋诗。当然,那样温婉的女子,定然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那些清淡如风的日子里,想必她也会为他抚琴。琴声里,有高山流水之情,有春花秋月之意。

正因为有那些动人的情节,离别的那个夜晚,才会那样沉默而凄清。同样的推杯换盏,平常笑语连连,离别时分却沉闷抑郁。于是那日,两个人举着酒杯,却总是凄然相对,话语很少。这情景,仿佛两个人真的彼此无情,于是无话可说。可是,从那落寞的表情便可以知晓,原来他们爱得太深,以至于无论说什么话,都不足以表达离愁别绪。

这就是离别的滋味,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最后却总是变作沉默不语。杜牧多想在这个临行前的夜晚,举酒道别,强颜欢笑,让那个美丽而多情的女子少些悲伤。可是,他何尝不是心事黯淡,无限凄凉。还没有离别,两个人仿佛已经跌入了荒原。

那个漫长的夜晚,他们相依着,沉默着。万千心事,终于湮灭在茫茫的夜色里。只有桌上的红烛,暗自垂泪,为这场离别,也为他们真挚的爱情。在这个极度感伤的诗人眼里,那个夜晚,世间所有事物都带着几分悲凉的色彩。那摇曳的烛火,虽然只有微弱的光亮,却能知人心意,所以从黄昏到黎明,它始终在那里,泪流不止。于是,我们相信,蜡烛也是多情之物。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很喜欢张泌这首《寄人》,不仅因为这思念的味道,更因为这多情的月亮。没错,多情的不只是蜡烛,还有窗前的明月。于是,纳兰容若说,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须知,月亮之上,盛放着满世界的相思、满世界的凄凉。

在这里,诗人与恋人分别,山水阻隔,但他从未忘怀。于是,在那些月色如水的夜晚,他总是在梦里,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走过那些曲曲折折的回廊。那里,他们曾经执手相看;那里,他们曾经笑对欢笑;那里,他们曾经流连忘返。可是在梦里,回廊依旧,院落依旧,却独不见所思之人,他的梦魂绕遍回廊,倚尽阑干,失望地徘徊着、追忆着,直到连自己也不知道怎样脱出这种难堪的梦境。

此情此景,让梦里的诗人无边落寞,却又无处言说。此时,他蓦然间发现,天边的月亮还在认真地照看着那些落花。这仍是他熟悉的场景,曾经,他们在月下的花间私语缠绵。可是这时候,心爱之人却不在画面里,仿佛已经淡出了他的世界。只有月亮,仍旧皎洁,仍旧多情,仍旧记得他们曾经深爱过。

倾心爱过的杜牧,在离开扬州之后,也只能在梦里回到曾经的小楼,与心爱的那个女子花前月下。但是,因为相思太深,梦里的情境恐怕也会物是人非。那时候,往日欢情,别后相思,也只能对着多情的明月,独自诉说。

在城市惨淡的光阴里沉默着,恍然间去向远方,那里荷风吹动、竹露轻响,烟雨长廊里走着无数醉意朦胧的行人。江南,她永远是这副烟雨迷离的模样,云天下的这方水土,总在淡云微雨的画面里摇曳着悠然的水乡气质。

看着小桥流水,看着杏花春雨,突然间想起杜牧,于是想起曾经走进他生命的那个女子。她仍旧是那样,清丽脱俗,温婉多情。她举着油纸伞,走过二十四桥,走过仄仄青石板的雨巷,回到月下的小楼。春风十里的扬州,她仍是最美的风景。

同类推荐
  • 卧龙圆梦

    卧龙圆梦

    本书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收入作者创作发表的作品数十篇,内容包括“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游记、随笔”等9个部分。作者从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以简洁精练的语言予以描绘,言志抒情,咏物纪行,文笔清新,质朴率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的美好情怀。
  •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阅读,是通往人类文明的旅程,100位先行者的心得与感悟,洒播了一路的智慧之光,像路标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沿着满径的书香走来,我们一定会收获人生最丰硕的果实……本书精心擷取了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伟人的读书心得,按编年的方式编排,分为上、中、下三卷,力求做到条分缕析,让人读之有轻松之感。
  • 没有秋虫的地方

    没有秋虫的地方

    叶圣陶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甚丰,涉及多种体裁;其中散文创作最受称道。于平淡节制之中,寓有丰富的意韵;文字简约,却如嚼青橄榄一样,余味悠长。同时,他的散文又极为规范,可供文学爱好者学习模仿。本书精选七十篇佳作,分五辑,以飨读者。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收录了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飞蛾扑火”的勇气,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重生一次当然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否则不是白白浪费了这重生的机缘。
  • 春秋战国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春秋战国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步入“成年”之前的一段痛苦、选择的历程,为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然而,由于时间跨度大,头绪众多,这段历史似乎总是以无数碎片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传说之中。本书从“礼崩乐坏”入题,在“英雄辈出”中展开,而以“秦统汉治”作结,由乱而治,相对完整而又逻辑清晰地展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探讨了它对后世中国的深刻影响。使读者能够清晰、整体地把握这段不得不了解的历史。
  • 网游之在线作死

    网游之在线作死

    常音以为自己是个失忆的穿越者,原主因网络暴力死了,而她恰好乘虚而入。她轻而易举解决了网络暴力问题,开始在网游世界大展拳脚。当她在网游里混的风生水起的时候,却发现原主躲藏在体内的灵魂掌握了主动权,而自己的只能作为副人格看她作死……
  • 太上洞真安灶经

    太上洞真安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所爱隔山海

    所爱隔山海

    生来无所依靠的白婠婠以为凌远会是她生命中唯一的依靠,相恋时,她勤工俭学供他吃穿用度,婚后她省吃俭用,孝敬婆母。可到头来却撞见自己的丈夫跟他的女上司在医院做产检。伤心欲绝的她却意外碰到了儿时对她纠缠不休的浪荡子。“白婠婠,这就是你当年拒绝我的理由?”男人凉薄的声音犹如一道索命的绳索,刹那间勒紧了白婠婠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句典3

    中华句典3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全书共分四卷。小说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1726年该书问世以后,立即震动世界文坛。出版后一星期,所有存书就被抢购一空。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这部作品。《格列佛游记》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在世界进步文学行列中绽放出了永恒的光辉。
  • 神仙助我来复仇

    神仙助我来复仇

    “五两买了个小奴,用本王的命换还不够,最后要用江山来换?”某王爷郁闷极了。“你不要,抢着要的人多了去了!”某丫头得意洋洋。且看暖床丫头如何练神功,成神医,训神兽,弄朝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期而至

    无期而至

    相遇便是一种缘分,无论最后我们是否在一起,那都会是我们最难忘的回忆。
  •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契约情深:陆少的替身情人

    她是一个不出名的三流演员,他是在金字塔顶端的风云人物。一场父亲的背叛,她沦为他掌心的玩物。“男人总是有需求的,比起外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女人,我觉得我更干净一些。”女人凑在他的耳边嘶磨,语气暧昧而又诱惑。眸色一暗,男人神情冷漠,英俊脸上却是狂躁:“你若是对别的男人也这么殷勤,我会杀了你。”女人却是冷笑:“你凭什么对于一个情人有这么的多的要求?”“凭你离不开我。”男人低沉压抑的深意的声音带着意乱情迷。她畏惧他的力量,却又需要依靠他的力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