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900000022

第22章 简政(2)

南北朝时,南齐明帝倡导节俭朴素。负责膳食的太官给他进献一种名叫裹蒸的食品,他对太官吩咐道:“我一次吃不完一个,把它分成四块,剩下的晚上再吃。”一次,明帝用皂荚洗浴,指着用过的皂荚水对身边近侍说:“这个还可以使用。”太官在正月初一给明帝上寿,温酒时使用银制酒铛,明帝要把它毁掉。卫尉萧颖胄说:朝廷中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正月初一,况且这个银制酒铛是旧东西,谈不上奢侈。明帝听了心里很不舒服。(《资治通鉴》卷140)

南北朝的陈国武帝,作战英勇善谋,治政宽和简朴。他天性节俭,日常膳食只有几样菜,私人宴会用的是瓦器木盘,酒菜足够应付就行了。后宫的妃子、宫女没有披金戴翠的服饰, 也不设女乐。(《资治通鉴》卷167)

南北朝的北周武帝宇文邕,生性节俭,喜欢穿布袍,睡觉时盖布被,后宫不过十几人。行军作战他常常出现在队伍中,与士兵一起在山谷间行走,别人都难以忍受,他却乐此不疲。他对待将士很宽厚,虽然用法严峻,但将士们却乐意为他而死。(《资治通鉴》卷173)

五代时的南唐国主李昪(biàn),性格节俭,常常脚穿草鞋,服饰粗糙简单,洗手洗脸用铁盆,夏天睡在用青葛做的蚊帐里,服侍他的是又老又丑的宫人。他体恤为国家死亡的人,发给俸禄3年。他派人查验民田,根据地力肥瘦核定租税,民众认为公平合理。(《资治通鉴》卷282)

两位帝后

曹操夫人卞氏,在儿子曹丕当上魏国皇帝时,被尊为太后。卞太后每次会见自己的亲属,都有意拉开距离,显得不大亲热。她经常对人说:“生活要节俭,心里不应当装着得到赏赐的念头,也不应当有贪图安逸的想法。我的族人常常怪我对他们太薄情,这是因为我有自己的准则。我侍奉武皇帝(曹操)四五十年,已经过惯了俭朴生活,不可能再去追求奢侈豪华。我要求族人很严,告诫他们,如果违犯法令制度,要比别人罪加一等,别指望我送金钱和粮食给你们,更别指望我宽赦你们。”(《资治通鉴》卷69)

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出身世家大族,性情谦恭,喜欢读书,政见常常与文帝不谋而合,宫中称帝、后为“二圣”。独孤皇后秉性俭约,隋文帝曾经配制止泻药,须用胡粉一两。这种东西宫中不用,多方搜求,最后还是没有得到。隋文帝还想赏赐柱国刘嵩的妻子一件织成的衣领,在宫中也没找到。(《资治通鉴》卷175)

奢侈是敌人的帮手

三国时,魏国明帝曹睿打算铲平洛阳的北芒山顶,在上面建造观景台,以遥望孟津。

少府杨阜上书说:“假使前朝的汉桓帝、汉灵帝不废弛汉高祖的法令制度,不破坏汉文帝、汉景帝的谦恭节俭作风,太祖(曹操)虽然神武,又到哪里去施展?曹氏的魏国又怎能取代刘氏的汉朝?那么陛下您又怎能处在今天这无比尊贵的位置上呢?现在吴、蜀两国还没有平定,军队在外作战,对各项土木之事,请陛下务必遵循节俭的原则。”明帝表示赞许。

杨阜又上书说:“尧帝崇尚简陋的茅屋,万国安居,大禹居住低矮的宫室,天下乐业;到了商朝和周朝,殿堂基础的高度只有三尺,宽度只能容纳九张席子。而夏桀用玉石建造居室,用象牙装饰走廊,商纣王建造倾宫、鹿台,结果二者都葬送了国家;楚灵王修筑章华台而身遭大祸,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传位仅二世即被灭亡。凡是超出民力限度而满足自己欲望享受的帝王,没有不遭灭顶之灾的。陛下应当以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为效仿对象,以夏桀、商纣、楚灵王、秦始皇为鉴戒。抛开了这些,只顾自己娱乐,心思放在宫殿台阁的修饰上,必定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明帝被他的忠言所感动,亲笔写诏给予回答。(《资治通鉴》卷73)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西晋武帝时,攀比之风盛行,竟然出现了谁奢侈谁就受尊重的怪现象。车骑司马傅咸上书武帝说:“从前帝王治理天下,对饭食中用肉,对衣着中用帛,都有严格规定。我认为,奢侈所造成的耗损,远远超过天灾(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古时候人多地少,然而却有积蓄,是由于节俭的缘故。现在地广人稀,却担心物品匮乏,是由于奢侈的缘故。要想让人们崇尚节俭,就应当整治奢侈的习气。奢侈之风不被制止,竞相攀比下去,那就没有尽头了!”(《资治通鉴》卷81)

富贵不能淫

东晋时,殷仲堪前往荆州任刺史。正遇上水灾歉收,他吃饭通常只用带5只小碗的碟子盛一点菜,再也没有别的菜肴了。饭粒掉在桌子上,马上捡起来吃掉。他这样做是想给大家树立个好榜样,但也是他的朴素本性使然。他常常告诫子弟们:“不要因为我当了封疆大吏,就以为我会把以往的志向抛弃了,其实我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清贫乃是读书人的常态(贫者士之常),怎么能当了官就忘本呢?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话。”(《世说新语·德行》)

没有废物

东晋名臣陶侃出身贫寒,节俭成性。他担任荆州刺史时,吩咐负责建造船只的官员把木屑全部收藏起来,多少不限。大家都不明白他的用意。临近正月,连着下了几天雪,大年初一那天,太阳出来了,堂前台阶湿滑不堪,来往贺年的人很不方便。陶侃便让人把木屑铺上。竹子是常用材料,每年官府都消耗不少,陶侃吩咐把砍掉的竹头都收集起来,堆积如山。后来桓温讨伐后蜀,要组装战船,这些竹头派上了用场,当钉子使用。陶侃曾经征调过当地的竹篙,有一个主管官员把竹子连根拔起,利用根部代替竹篙的铁足,陶侃给他连升两级,提拔使用。(《世说新语·政事》)

苏峻叛乱时,太尉庾亮逃到陶侃那里搬救兵。陶侃认为这场叛乱是庾氏家族造成的,曾放言要杀掉当权的庾氏兄弟向天下谢罪。陶侃与庾亮一起吃饭,饭菜很简单,其中有薤头,庾亮顺手留下薤白。陶侃问留这东西做什么?庾亮答仍旧可以种。庾亮的这句话进一步改变了陶侃的看法,认为庾亮确实有治国的实际才能。(《世说新语·俭啬》)

一次陶侃外出,看见有人手持一把未成熟的稻子,便问:你拿它做什么?那人答:走路看见路边稻子,随手就摘了下来。陶侃大怒,道:你自己不种地,却毁坏别人稻子来玩耍!下令抓住这人打了一顿鞭子。在陶侃的带动下,他治理下的百姓都能够辛勤劳作,家庭用度达到自给自足。(《资治通鉴》卷93)

胜利后更加节俭

南北朝时,北周武帝宇文邕统一了北方,诏告天下:现在的宫殿都是晋公宇文护执政时所建,极尽奢华之能事,规模超过了宗庙,可以全部拆毁。雕饰的物件,一并赐给贫困民众。修缮建造之事,务必简单朴素。又说:其他地方的殿堂凡是过于奢华的,均照此办理。武帝还下诏:后宫只设置妃子二人,女官三人,御女三人,此外统统裁撤。

司马光就此评论道:“周武帝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对待胜利了!别人胜利后更加奢侈,周武帝胜利后却更加节俭。”(《资治通鉴》卷173)

刘裕父子不忘本

南北朝时,南朝宋国的开国皇帝叫刘裕。刘裕出身贫贱,曾以打草为生,身上的衣服都是妻子也就是后来的敬皇后亲手缝制的,一件布棉袄缀满了补丁。刘裕当上皇帝后,拿出过去的旧衣服给公主看,叮嘱道:“如果后世子孙中有人骄傲奢侈,不知节俭,你就让他们看看这些衣服。”刘裕清心寡欲,生活简朴,起居有常,严整有度。衣服和住所都很朴素,很少举办游览欢宴,后宫嫔妃也不多。他的财产全部放在国库里,宫内没有私藏。岭南曾经进贡过一种筒装细布,一筒竟能容纳八丈。刘裕嫌它过于精致华丽,耗费人工,命令有关部门弹劾岭南太守,把进贡的细布退回,下令禁止再织造这种细布。公主出嫁,嫁妆不过20万,随嫁物品都很普通。在他的带动下,宫内宫外没有人敢奢侈浪费。

刘裕有个儿子叫刘义隆,是宋国第三任皇帝。一次,他为人送行,出宫前吩咐儿子们不要吃饭,到了饯行宴上再吃。直到太阳西斜,那人还没到,儿子们饿得脸都变青了。刘义隆说:“你们从小生活在富贵安逸的环境中,不知道老百姓生活的艰辛。我今天就是要让你们亲身尝尝饥饿的滋味,让你们从此懂得以节俭的态度对待财物。”刘义隆治国有道,没用几年,疲惫的江南便恢复了元气,被后人赞为“元嘉之治”。

南北朝史学家裴子野评论道:太祖(刘义隆)这番训导真是太对了!奢侈形成于富足的环境中,节俭产生在匮乏的生活里。如若想让人懂得经受困乏而后方可成材的道理,不如使他处于贫贱的境遇。人只有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亲身体验民间的疾苦,才能管理好国家。(《资治通鉴》卷119、卷123、卷124)

不以天下专奉一人

唐朝太宗时,一个叫张蕴古的人写了篇文章,名《大宝箴》,呈献太宗皇帝。其中有句话是:“圣人上承天命,拯黎民于水火之中,救时世于危难之际,因此以一个人来治理天下,但不以天下专奉一人(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又写道:“内廷屋宇重叠,而帝王睡觉的地方只要能摆下一张床就足够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大肆修筑瑶台琼室。席前堆满山珍海味,而帝王吃下的东西只要能够填满肠胃就足够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堆糟成丘,以酒为池。”接着说:“切莫糊里糊涂而陷于昏暗,也不要苛察计较而自以为精明,应该做到虽然有冕前的垂旒挡住眼睛,却能看清事物尚未形成的状态,虽有帽子两侧的黄锦遮住耳朵,却能听到事物尚未发出的声音。”太宗皇帝深为赞许,赏赐他束帛,任命他为大理丞。(《资治通鉴》卷192)

有始无终

唐玄宗即位之初,社会风俗日趋奢侈腐化,引起了他的警觉,决定首先从自身做起,下令有关部门销熔专供皇帝使用的金银器物,所得金银补充军队和国家的财政支出,珠宝玉器、锦绣织物在殿前焚毁,自后妃以下一概不得使用这类东西。接着发布敕命,对官员的腰带、酒器、马匹装饰作出规定,三品以上的可以用玉,四品可以用金;五品可以用银;其余官员不得使用任何饰物。妇女所用饰物随同丈夫或儿子。至于已经使用的锦绣不必销毁,可以染成黑色。敕命强调,全国各地从此一律不得采集珠玉,不得纺织锦绣,违犯这项禁令的官员杖刑100,违犯禁令的工匠减一等治罪。玄宗还下令撤销了设于东西两京的织锦坊。

司马光评论道:“唐玄宗即位之初,为了治理好国家,能如此要求自己厉行节俭;然而却晚节不保,以奢侈导致国家败落。奢侈腐化对于人的侵蚀实在是太厉害了!《诗经》说:‘凡事都有好开头,很少能够到终了。’怎么可以不慎重呢!”(《资治通鉴》卷211)

节俭与安定

唐朝安史之乱后,政局动荡,时常发生军队抗拒朝廷的现象。

德宗时,泽州刺史进献《庆云图》,祝贺吉祥。为此德宗颁发诏书说:“在我看来,时局和平、年年丰收才是吉祥;大臣们推举贤能表现忠心才是好兆头,而那些祥云、灵芝、珍禽、奇兽、怪草、异木,又有什么值得大张宣扬的!现通告天下,今后凡是这类东西,一概不许进献。”

内庄宅使报告说各州有14000多斛官租,德宗下令分给当地充当军粮储备。有国家多次进献驯象,大约有42头,德宗认为,豢养大象花费巨大,并且违背动物本性,下令将驯象放到荆山南麓,豹、斗鸡、猎犬等动物也都一并放掉。德宗又放数百名宫女出宫。

朝廷内外都很高兴。淄青一带不服从朝廷的士兵扔掉兵器,互相看着说:“明君出现了,我们还造反吗!”(《资治通鉴》卷225)

郭威的遗言

五代时,后周太祖皇帝郭威到圜丘祭天,之后赏赐军将。有人嫌赏赐少,口出怨言。郭威听说了,把将领们召到寝殿,责备道:“我自从即位以来,节衣缩食,心里装的只是保证军队供给的念头。国库的积蓄,四方的贡献,除去供应军队之外,很少有剩余,你们难道不知道吗?如今却纵容邪恶之徒随口乱说,全然不顾念君主的勤俭朴素,丝毫不体察国家的贫穷匮乏,又不掂量一下自己有什么功劳而接受赏赐,只知道抱怨,你们于心能安吗!”众将惶恐,告罪退下,回营惩办恶徒,流言蜚语得以平息。

郭威屡屡告诫继承人郭荣(柴荣),说:“从前我西征时,看到唐朝18座皇陵没有不遭到挖掘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于陵墓中埋藏了太多的金银财宝。我死之后,一定给我穿纸糊的衣服,用陶制的棺材收敛;迅速安葬,不要在宫中停留太长时间;墓穴不要用石头建造,用砖即可;工匠和劳役一概由官府出钱雇佣,不要搅扰百姓;安葬完毕,就近招募百姓30户,免除他们的各种徭役,让他们安心照看陵墓;不要修建地下宫室,不要安排守陵宫人,也不要设置石羊、石虎、石人、石马这些东西,只需刻一块石碑立在陵前,上写:‘周天子平生喜好俭约,遗令用纸衣、瓦棺,后继的天子不敢违背。’你要是不听我的话,我就不施福给你。”(《资治通鉴》卷291)

小结

在古人那里,节俭被视为一种天理,糟蹋东西被说成是伤天害理,叫做造孽。表达的不只是对浪费的谴责,还包括了对这种现象背后社会分配不公的愤慨,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么看,节俭是一种教养,一种境界,体现的是大爱。

同类推荐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强党性原则、求真务实作风、朴素公仆情怀、勤奋学习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该书是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
  • 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罗斯的影响

    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罗斯的影响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独联体内的一个次区域组织,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俄、白、哈、塔、吉五国进行区域一体化尝试和实践的结果。俄、白、哈、塔、吉等成员国的一体化动力,除了有来自于俄罗斯的积极主导和撮合,还有各成员国有进行经济一体化的共同诉求。目前,欧亚经济共同体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组织结构框架和相对合理的运作机制。欧亚经济共同体所面对的现实条件可能使其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一体化道路,找到适合各成员国的一体化模式。虽然与其他的一体化组织(主要是欧盟)相比欧亚经济共同体还处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而且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前景基本是乐观的。
  •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台湾“国家认同”问题概论

    本书从台湾“国家认同”问题切入,分析论证了台湾“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特点和现状等问题,进而深入探讨了影响台湾“国家认同”变化的各种因素,着重研究台湾“国家认同”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在理论探讨和实证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和引导泰万民义、“国家认同”朝着“增加一个中国认同”方向变化的路径和要点。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智谋与孙子兵法

    智谋与孙子兵法

    人非智不得以独善其身,无谋不足以兼济天下,君子退则格物致知,修身养性以得人生之理;进则迎风斩浪,奋力拼搏而求志向之逞,这一切都缺不了智谋。中国古代论述智谋的书籍,当以《孙子兵法》为高。孙子所著十三篇兵法虽然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和观点却都古今通用,足以为今人之师。而且,《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学著作,然而难能可贵的是里面却大量涉及道德修养、社会科学、行为学等内容,并且与很多西方哲学思想不谋而合,甚至更胜一筹。自成书以来,孙子兵法任凭两千五百余年的洗礼,历经无数烽烟战火的磨砺,依旧展现出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难怪被称为“镇国之宝”“兵家之祖”。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理财有道 投资有招

    理财有道 投资有招

    财富能带来生活安定、快乐与满足,也是许多人追求成就感的途径之一。适度地创造财富,不要被金钱所役、所累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中庸之道。要认识到:“贫穷并不可耻,有钱亦非罪恶”,不要忽视理财对改善生活、管理生活的作用。
  • 花街十里一城春

    花街十里一城春

    一场缘,一世情琴弦断,泪无尽那年花街十里,春意盎然你微笑着闯进我的世界里转身,回眸无意,泪落那年十里红妆,盛世荣华你就此消失在我的世界里光阴不改,情愫尤在无所适从,转身天涯花街十里一城春
  • 卿九

    卿九

    跌落神坛被迫前往魔界的小九意外撞破了一个阴谋,她不断寻找,却找到个不爱把话说完的闷罐子。“你到底是谁?”小九郁闷地问。“走前面。”那个人拒绝回答。
  • 转角婚姻遇慕白

    转角婚姻遇慕白

    儿子得了罕见的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结婚五年了,沈南希一直冷淡,与丈夫从来没有亲近过,但是为了儿子沈南希怎么着也得想办法再怀上个孩子。但丈夫却说孩子不是他的。
  • 象牙贵族 出版

    象牙贵族 出版

    [出版上市]现实就像手无寸铁对荷枪实弹,她只能默默承受然而,人生的过程中有赢就有输感情的世界里,不会总输不赢谁能说示弱不是一种智慧?示弱是最高的智慧!她……
  •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本书是家庭教育类图书。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应该从儿童抓起。本书便是对南老关于儿童经典教育的诸多真知灼见的总结,书中不仅选录了南老推荐给孩子诵读的经典篇章,而且以生动鲜明的案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让孩子在阅读古代经典著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智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乘造像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司幽传

    司幽传

    什么?你连司幽都没听说过?那你还好意思做妖怪?司幽是一个名字,也是一种责任!司幽是谁?一个没事逗逗神兽,打打小妖怪,偶尔还惹几朵桃花,还喜欢蹭吃蹭喝的小姑娘……在游历人间的过程中,她又会遇到哪些有意思的人和妖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