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000000012

第12章 卫太子的冤案及其他(2)

江充要向太子进攻了。他指使胡巫檀何,说宫中有蛊气,不除蛊,皇帝的病就好不了。江充去告诉皇帝,武帝便授权给他让他到宫中查蛊。江充带着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和黄门苏文等在宫中到处折腾,不论是妃嫔的宫室,还是宫女们的寝所,一律掘地三尺,最后掘到皇后和太子宫中,以至于皇后和太子连卧床都无处放了,到处都是纵横的沟。江充扬言:

“太子宫中的木人最多,还掘出了帛书,上面写着不道的话。我即当禀告皇帝。”

江充扬扬得意,似乎太子的性命已操在自己手中。尽管太子以前说过:“父皇聪明,不信邪佞,用不着害怕!”但江充们的陷阱已经挖好了,那些木人明明是江充们自己带来的,公开地栽赃,但父皇能相信自己是无辜的吗?他忧心忡忡,只好去找师傅少傅石德商量。石德自己也愁得要命,因为如果太子犯法,他的师傅们就会处以教导无方的罪名,照例陪斩。现在太子来问计了。石德想来想去,只有破釜沉舟一个办法,杀了江充再说,反正等着也是死。于是便对太子说:

“以前丞相父子(指公孙贺父子)、两位公主及卫伉将军都是因为巫蛊罪而被处死的。如今江充和胡巫掘地找到木偶,也不知是原有的还是胡巫安置的,殿下也没有办法辨明。看来只有捉住江充等人,查实他们的奸诈,禀明皇上,才是唯一生路。”

“江充持有皇上符节,能捉他们吗?”

“如今皇上病在甘泉宫,皇后和太子派家使去请安都不报,是不是其中有什么蹊跷?”

太子摇摇头说:

“我也在为此不安。”

“事情紧急了,”石德说,“太子可不要忘了秦扶苏的教训(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秦始皇死于巡幸途中,次子胡亥矫诏将扶苏杀死)。”

太子还是不肯,他坚定地说:

“为人子的,怎么能擅杀父皇的使者?我看我还是去甘泉向父皇谢罪吧,也许会得到宽容。”

太子要太仆为他准备车马。太仆说钦使江充有令,不得为太子供应车骑。这边江充等人又在加紧准备诬害太子的证据。太子这下子可真急了,他决定采纳石德的意见,孤注一掷了。

七月壬午这天,皇宫又来了一位使者,带着甲士,说是从甘泉宫来的,带来皇帝的诏书。江充、韩说、章赣等人便到殿前迎接。使者问:

“江充、韩说等人都到了吗?”

韩说看出破绽,因为随皇帝到甘泉宫的官员他都认识,为什么来的这位使者这么面生呢?他不肯受诏。一个甲士走过来,一刀砍掉了韩说的脑袋。其余的甲士围上来,将江充等人捉住。

这时太子从殿里走出来。他大骂江充:

“你这个赵虏,以前坑害赵王父子还不满足,还要害我家父子吗?”他吩咐甲士:“把他斩了!”

一贯害人的江充倒在血泊之中。太子又把帮江充为非作歹的胡巫在上林苑中活活烧死。

太子一面派人去告诉皇后,一面征集了皇宫的车马,从武库中取出兵器,把长乐宫的卫卒都武装起来。一时长安城中纷纷扰扰,传说太子造反了。

江充一伙只有黄门苏文逃脱。他急急忙忙奔向甘泉宫,报告皇帝说太子反了。武帝起初不信。因为“知子莫若父”,他是深深了解太子的性格的。他对大臣们说:

“一定是江充闹得过分,太子害怕了,又气江充不过,才发生变故。”他派一个使者去长安城召太子来见。

那个使者是胆小鬼,不敢进城,却跑回来撒谎说:

“太子已经反了,不肯奉诏,还要斩臣,臣只好逃了回来。”

武帝发火了,查问丞相在哪里。那时代替公孙贺做丞相的是刘屈牦,是武帝的侄子。刘屈牦听说宫中变乱,逃出城,却让长史乘快马向甘泉报信。武帝问长史:

“丞相在干什么?”

“丞相未得陛下指示,未敢公开发兵。”

“事情已到了这一步,还要保密吗?看来,丞相比周公差多了,周公诛杀管、蔡,丞相却只顾兄弟之情(太子和丞相是堂兄弟)!”

皇帝让丞相府长史带玺书给丞相,告诉他:

“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不要多杀伤士众。紧闭城门,不要让反者逃脱。”

接着,武帝离开甘泉宫,来到长安城西的建章宫驻跸,发诏让三辅和附近州县都派兵来,由丞相率领,进城平叛。

太子这边已是骑虎之势,欲罢不能了。他矫诏赦出长安各监狱中的囚徒,又号召长安城中的居民来相助,聚集了几万人。太子亲自率领,跟丞相带领的军队在长乐宫西阙下大战,竟打了五昼夜。双方死伤上万人,路边的阳沟里全是血水。

太子率领的多是临时凑集起来的老百姓,战斗力当然不如军队,最终被打败。太子逃出覆盎门(长安城南第一座门)。司直田仁已把城关了,看到太子跑来,竟把城门打开,放太子逃出。丞相在后边追来,听说田仁放了太子,就要将田仁斩首。御史大夫暴胜之对丞相说,司直是二千石吏,应当请皇上批准再斩。丞相便把田仁放了。武帝听说后,迁怒于暴胜之。暴胜之惶恐自杀。

这边皇帝派人去收卫皇后的玺绶,卫皇后也自杀了。

这时武帝怒极,杀了不少有牵连的官员,像那放太子出城的田仁即被腰斩。于是朝臣们有的虽然同情太子,却也不敢出来讲话。人心惶惶,不知怎么办才好。有个叫令狐茂的壶关三老(掌教化的乡官,地位很低)却来大胆上疏。他说:

“江充不过是一个赵国布衣,陛下重用他,而他却借至尊的命令去胁迫太子。纠集一些邪恶之徒,伪造奸诈的证据,使太子进不得见皇帝,退则困于乱臣。冤结无告,才愤而诛杀江充。子盗父兵,只是为了救难自免罢了。臣以为他绝没有邪心。诗经说,‘营营青蝇,止于藩。恺悌君子,岂信谗言?谗言罔报,交乱四国’。以前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都知道他的为人,陛下却还不深省察,让他迫害太子,还要派三公(指丞相)率大兵征讨,臣实在痛心。希望陛下宽心慰意,召回甲兵,不要使太子长久在外逃亡。臣不胜惓惓,待罪于建章宫下。”

在皇帝的怒火头上,朝中大臣个个钳口,而一个乡官三老竟然敢上疏直言,大臣们不得不感到惭愧敬佩。就是武帝也颇为感动。他明白令狐茂说的是事实,他有心发布诏令,赦免太子的罪过,召太子回国。但却已经晚了一步,因为太子已经自杀了。

原来太子逃出长安后,向东跑到湖县,藏匿在泉鸠里一家农户家里。主人家贫,只能编织草鞋卖了钱来供养太子。太子过意不去,想起有个故人住在湖县,听说他家很富有,就派主人去找他,想让他帮帮忙。却不料被官府发觉。官府派役吏来捕太子。太子忖度无法逃脱,关上门自缢而死。这时役吏已经赶来,小卒张富昌一脚将门踹开,新安县令史李寿将太子解下,和张富昌一起施救。可惜为时已晚,太子终于死了。

这时不少人上疏要求重审巫蛊案。经过复查,结果绝大多数是冤枉的。武帝这才明白太子确实是被江充所逼,并没有反叛父亲的意思。于是下令将江充灭族,把黄门苏文焚于渭桥上。又在湖县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在宫里建了一座“思子宫”,以寄托他对被迫害致死的儿子的哀思。

史书说:“天下闻而悲之。”

这一章的题目是《卫太子的冤案及其他》,现在卫太子的冤案讲完了,下面再讲讲“其他”。

这其他共有两件事。第一件是卫太子死了,武帝还没立太子。武帝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太子刘据和齐王刘闳、昌邑王刘髆已先后死了,膝下还有三个儿子,依次是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和七岁的小儿子刘弗陵。

燕王刘旦聪明博学,如果按长幼顺序,刘旦年长,应立为太子。所以他听说哥哥太子刘据死了,皇帝有病,便派使者上疏请求入宫宿卫(在宫中夜间值宿警卫)。武帝看出他是想趁机谋太子的地位,十分生气,便把他派来的使者斩了。又有人控告他藏匿亡命之徒,武帝下诏削去他辖地的良乡、安次、文安三县。武帝认为这个儿子心地叵测,不喜欢他。

至于广陵王刘胥,长得身高体壮,很有勇力,但他任性胡为,不守法度,不断地惹祸,因此武帝不肯让他当太子。

现在只剩下一个刘弗陵了。前面讲过,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怀孕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武帝封赵婕妤为钩弋夫人,还把钩弋宫门题名为尧母门。刘弗陵也许是在母腹中时间长的缘故,他身躯高大,而且非常聪明,七岁的孩子就像十来岁那样懂事。武帝决定让刘弗陵当太子。又因为他年纪小,需要忠诚干练的大臣辅佐他,便选中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他让人画了一幅周公背着成王接见诸侯的画赐给霍光,自然是希望霍光能像周公那样辅佐幼主。过了几天,武帝又故意找碴,把钩弋夫人杀了。有的大臣问他说:

“陛下想册立她的儿子,又为什么把她杀了呢?”

武帝回答说:

“往古国家之所以乱,不少是由于主少母壮的缘故。壮年的女主控制朝政,有的不免独居骄蹇,甚至淫乱宫闱,谁又能禁止呢?你忘了吕后的教训吗?所以要立弗陵,就不得不把钩弋先去掉啦!”

同类推荐
  • 贞观留学天团

    贞观留学天团

    黄伯玉得到了一件时空披风,可以在大唐与现代来回快穿,于是,程咬金,秦琼,徐茂公他们都来现代留学来了……建立了一个QQ群,群号是743380547,欢迎书友们加入。
  •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异梦计之忆梦三国

    天地之间莽苍苍,一时多少豪强。胜负由来不久长,去如大江水,奔流向远方。书藏万卷胸次广,细数百代兴亡。功成身退早还乡,平淡心中事,无语对斜阳。他,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成绩一直属于垫底,但因为一次空间扭曲,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美丽校花,对历史了如指掌,但因为一次意外,使她同他一起,梦回三国。
  • 蜀汉之庄稼汉

    蜀汉之庄稼汉

    这里讲的是一个平凡的苦逼在乱世三国里苦苦挣扎,努力种田的故事。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 汉世尘

    汉世尘

    重臣之子不学无术为人烦,一朝明悟痛改前非刮目看;入得江湖化虎化豹心难安,风起云涌锋芒毕露绝内患;子承父业镇守皇朝四敌暗,龙城守将傲然天地汉永存!
热门推荐
  • Strictly Business

    Strictly Busin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我神尊

    唯我神尊

    万域一颗星,鸿蒙一片光。九劫和魔神渲染着整个天地的色彩,而那血的红色,始终是最靓丽的存在。血色长剑染红了天际,少年愤怒的吼声在震荡,回音永不断绝。这片天地,因你们而开,却终将因我而存在。
  • 云中旧江山

    云中旧江山

    那一晚,月夜清风,他问:“等报了仇,你欲去往何处?”云间略一沉默,扶着手中冰凉的短剑,道:“天下之大,何处都一样。”他闻言,苦笑一声:“我身边,也不足以留住你吗?”云间一愣,沉默下来,半响,轻笑一声,迎着柔和的月光,将短剑入鞘,道:“若侯爷愿俯身一求,也未偿不可。”他忽的眼中明亮,俯身在她耳畔,带着些许毛头小子面见心上人的局促说:“那……我求你,嫁给我,可好?”云间轻笑,眉目间难得的像入了糖般:“好啊。”这山河坦荡,人间仓皇,总会有一席之地,让你甘愿放下满身的杀戮与戒备。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乔少,您妻子又闯祸啦

    乔少,您妻子又闯祸啦

    她被迫联姻,干脆随便嫁给男人气亲爹、后妈!没想到,这个男人竟然是鼎鼎大名的乔总!她突然变成了最名贵的贵夫人……这不符合计划!离婚!这个婚必须离!“乔总,您夫人砸了古董!”乔总:“恩!”“乔总,您夫人揍了陆家少爷!”乔总:“恩!”“乔总,您夫人把一个小白脸带回家了!”乔总:“恩?”
  • 李白诗歌艺术论

    李白诗歌艺术论

    本书收文章16篇,由分体论、综合论、比较论3部分组成,对李白的诗歌艺术特点进行了探讨,并附录《李诗杂考》等文章6篇。
  • 重生之你长得真好看

    重生之你长得真好看

    这是一个女主抱着系统装逼打脸抱得美女(划掉)美男归的故事。姬泽:“听说你喜欢长得好看的。”苏茗:“是……是啊……”姬泽:【一本正经语气平静眼神淡漠】“我长得好看,所以,你喜欢我。”苏茗:“啊???”
  • 沧水赋之逆流

    沧水赋之逆流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感于大禹治水之精神,蜀中剑门关的剑门建立了圣水门,以护水救人为使命,世代相继。
  • 鸳鸯魂

    鸳鸯魂

    心爱的男子,终于要娶她了。可是,为什么她对镜描妆的时候,她的脸总是会变成另外一个女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