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000000011

第11章 卫太子的冤案及其他(1)

汉武帝刘彻原是景帝次子,他哥哥刘荣早已立为太子。后来刘荣的母亲栗姬得罪了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长公主跟刘彻的母亲王夫人合谋,把太子废了,栗姬怀恨而死,刘彻这才做了太子。所以史书说“帝之为太子,公主有力焉”。

长公主帮助刘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长公主的女儿阿娇嫁给刘彻,做了太子妃。刘彻登基之后,又将陈妃(阿娇的父亲是堂邑侯陈午)册立为皇后。丈母娘帮女婿的忙,这是天经地义的,何况他们之间还有姑侄关系呢!

陈皇后自认为她家对皇帝有恩,免不了要恃功邀宠。偏偏她生不了孩子,到处求医问药,药费花了九千万钱,却还是没有效果。她又醋劲很大,千方百计阻挡皇帝纳妃,结果跟皇帝的关系越来越糟。

武帝有个姐姐平阳公主下嫁给了平阳侯曹寿。有一天,武帝到霸上去,归来时路过平阳侯府,便去看望姐姐。平阳公主见弟弟来了,十分高兴,摆宴款待,还把府中养的歌姬们唤出来,让她们唱歌为皇帝佐酒。武帝喝得醉醺醺的,见歌姬中有一位穿绿衣的姑娘生得俊美娇秀,格外动人,便问这个人是谁。原来她叫卫子夫,母亲卫媪是陈家的老仆。公主让卫子夫陪酒。皇帝对她显出十分爱慕的样子。第二天,公主便把卫子夫送进宫中。

武帝很喜欢卫子夫,封为夫人,还把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召进朝中,封为太中大夫。卫家姐弟原为奴仆(卫青是骑奴),突然间平步青云,成了皇亲,这是他们在梦中也不曾想到的。不过有个人却恨得牙根发痒,那自然就是陈皇后啰!

陈皇后娇妒惯了,现在见皇帝整天待在卫夫人宫中,更是难以忍受,就找机会跟皇帝吵架。不过这样一来,皇帝对她就越发疏远了。这时有个老宫人介绍一个叫楚服的女巫给陈皇后,楚服说她会厌胜之术,能使女人增加媚力。皇后信了,请楚服在宫中施法,一时闹得乌烟瘴气。这事让武帝知道了,大为震怒,派御史张汤查究这件事。张汤是个酷吏,竟株连了三百多人,有的被诛,有的判刑,女巫楚服也在东市枭首。至于陈皇后,则被收回皇后的玺绶,罢退于长门宫。长门宫在长安城东南,原是长公主家的花园,叫长门园,后来赠给皇帝,武帝改修为长门宫。现在,皇帝把皇后安置到那里,事实上是把她休回了娘家。

皇后做了蠢事,长公主也无法救她,自己还要向皇帝谢罪。武帝倒不怪他这个姑姑,反而安慰她说:

“皇后做的事违背大法,不得不废。公主应该把心放宽,不要为这件事而心生嫌惧。皇后虽然废了,但给她的供奉仍然照旧,长门宫跟上宫没什么两样。”

长公主还能说什么呢?只有谢恩了。

两年后,卫夫人生了个男孩,起名叫刘据。不久,武帝就册立卫夫人为皇后。那年武帝已经二十九岁了,时为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

三十四年过去了,到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武帝的另一个妃子赵婕妤又给六十三岁的老皇帝生了个小儿子。赵婕妤怀孕的时间特别长,竟长达十四个月。武帝很高兴,说当年尧帝就是十四个月生的,这个小钩弋竟跟尧帝一样!“钩弋”算是小王子的代号吧,因为赵婕妤住的是钩弋宫。而小王子的真名叫弗陵。武帝还把钩弋宫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封赵婕妤为钩弋夫人。

武帝另外还有几个儿子,他们是王夫人生的刘闳,李姬生的刘旦、刘胥,李夫人生的刘髆。

武帝公元前140年登基,至此,他已做了四十七年皇帝。在这期间,他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各地王国的势力,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方面也都有相当的成就;军事上则巩固了边防,不断反击匈奴的侵扰。其间,卫皇后的弟弟卫青起了很大的作用,拜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曾七次击退匈奴的进犯,其中一次出塞一千多里,歼灭匈奴主力于漠北阗颜山赵信城。不过,他因病过早去世了。

在他去世之前,皇帝曾经跟他有过一次谈话,是关于他的姐姐卫皇后和外甥太子刘据的。武帝说:

“汉家的事业还处在草创时期,再加上四夷不断侵扰,朕如果不变更制度,后世便无法可依。而朕常常出师征伐也是迫不得已,当然也就不得不劳民了。如果后世的君主也来学我,那就是走亡秦的道路,极不可取了。如今天下太平,而太子又敦重好静,必定能够安定天下,使朕无忧。要想找一个能守成之主,哪有比太子更合适的呢?最近听说皇后和太子听信闲言,心中不安,这是毫无根据的。你可以把朕的这番意思对皇后和太子讲讲。”

常言说:“空穴来风,事出有因。”武帝为什么要跟卫青谈这番话呢?自然有他的蛛丝马迹。原来太子的为人跟父亲不同,史书说他“仁恕温谨”;而武帝则自命为“英主”,严峻峭刻,干什么都雷厉风行,处罚人也毫不留情。那时他年纪大了,有些事情懒得多管,再加上常常外出巡行,有时就把国事交给太子处理。武帝用法严格,他信用的官员也大都是些酷吏。有时这些官员办理的案子,最后到了太子那里就给驳回了。他的这种做法“虽得百姓心,而用法大臣皆不悦”。于是外边就散布些风言风语,说太子不合皇帝的心意。因此,才有武帝告诉卫青的那段话。

武帝自己也对太子说:

“我辛劳一些,把安逸留给你,这不很好吗?”

不过这样一来,朝臣中也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宽厚长者”,他们拥护太子的做法;而那些“深酷用法者”,则成了太子的对立面。这些臭味相投的人更容易结帮成伙,他们又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皇帝,这样一来,太子就毁多誉少了。等到卫青病逝,太子少了个有势力的外家,那些反对太子的人就更没有顾忌了。

皇后常常告诫儿子,有些事情尽可能留着让皇上去裁决吧,不要自己擅作纵舍,免得得罪用法的官员。武帝听说了,还认为皇后的说法不对,让太子照自己的意思做。

这时又发生了一件让卫皇后不安的事。皇后有个姐姐,名叫卫君孺,嫁给了公孙贺。公孙贺也便由于是皇帝连襟的关系而得宠,最后做了宰相。公孙贺的儿子叫公孙敬声,任职太仆(掌舆服车马的官员)。这贵公子出身的官员骄奢淫逸,竟然贪污了公款一千九百万。事情发作之后被捕下狱。当时有个人称“阳陵大侠”的叫朱安世的人,是京畿的大土豪,常做不法的事,连皇帝也惊动了,下诏要有司捕他。这样朱安世便成了钦犯。

丞相公孙贺以前跟朱安世相识,知道朱安世藏匿的地方,公孙贺便去见皇帝,请准许他以捕朱安世的功劳替他儿子公孙敬声赎罪。武帝答应了。公孙贺果然把朱安世捉到了。

朱安世笑着对捉他的人说:

“你们看着吧,公孙丞相的全族都要倒霉了!”

朱安世在狱中给皇帝上疏,揭发公孙敬声跟阳石公主(武帝的女儿,卫皇后所生)私通。又说,皇上将幸甘泉(指长安西北的甘泉山,武帝在山上修了座离宫,称为甘泉宫,是武帝避暑的地方),他们派巫人在驰道上埋木偶人来诅咒皇上,皇上经过时便会中邪。

这是弑君谋逆的大罪呀!武帝十分震怒,下诏将公孙贺下狱,派官审问,又从长安去甘泉的路上挖出了木偶人。至于这木偶人究竟是不是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埋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不过既然人证物证都有了,公孙贺父子就只好死于狱中了,公孙全族都被诛杀。

阳石公主的罪名则是“巫蛊罪”,却又把她姐姐诸邑公主也牵扯进去了,这两位公主都是卫皇后生的女儿;还有一个受冤枉的则是卫青的儿子——卫皇后的娘家侄子长平侯卫伉(卫伉袭父亲卫青的爵位)。卫皇后的这三个亲人都以巫蛊罪被判处死刑。

卫皇后一下子失去三个亲人,悲痛是可想而知的。太子虽然认为这案子可能有问题,但他得避嫌而不敢过问。其实,这时连他也自身难保啦!

武帝为什么对“巫蛊”这样反感,不惜杀了自己的女儿呢?这跟当时汉宫中的环境有关。那年是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宫中兴起了一股风,那就是一些妃嫔们纷纷请方士和女巫进宫,替她们“度厄”。这些女人为了争宠,相互间自然不和。有的人便请巫者把她所恨的人的魂灵拘到木偶的身上,写上姓名埋到地里,进行诅咒。东也埋偶人,西也念邪经,却又互相告发。皇帝火了,让人查究,结果真的挖出来一大堆木偶。皇帝见了又恨又气,下令将宫廷的有关官员、妃嫔、巫者全部斩首,一下子杀了几百人。阳石公主和诸邑公主就赶到了这个当口上,糊里糊涂地送了性命。

夏天到了,武帝到甘泉宫避暑。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木偶人手执棍棒来打他,他东奔西避,最后惊醒了,吓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他把做梦的事告诉随从他的直指绣衣使者江充。那时皇帝身体不好,多梦善忘。江充给皇帝圆梦,说这些梦中的木偶可能还是上次巫蛊作祟的缘故。只有把巫蛊都查出来,它们才不能再作祟,皇帝的病也就好了。武帝便派江充为钦使,让他回长安治巫蛊狱。

江充这样讲有个目的,就是想趁机陷害太子。

难道江充跟太子有仇吗?

是的。让我们先从江充是什么人说起。

江充原是赵王的门客,后来得罪了赵国的太子丹,逃出赵国,来到京师,上疏揭发了赵太子的一些阴事(背地做的事)。武帝让赵王废了太子,却召见江充入见。这江充长得仪表不凡,高高的个子,穿着华丽的衣服,真像个人才。武帝跟他谈论政事,他说来也头头是道。武帝很高兴,便封他为“直指绣衣使者”(又称“绣衣直指”、“绣衣御史”)。给他的任务是专门负责侦察皇亲贵戚和大臣们逾轨的事情,这大概是皇帝认为江充既然能掌握赵太子那么多“阴事”,窥人阴私大概是他的专长吧!

江充果然不负皇帝的委托,他还真的查出了一些官员们的丑事,也不客气地报告给皇帝。武帝认为这是他的“忠直”,对他更加信任。

前年夏天,武帝去甘泉宫避暑的时候,把他也带去了。有一天,太子的家使乘车往甘泉宫送东西,因为正下雨,驿路泥污,只有驰道上还清爽,这家使便把马车赶上驰道。驰道是秦始皇时开始建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种一棵树,这条路专供皇帝使用,如果误入驰道,车马被具全都没收。偏偏这个家使在驰道上行车让江充看见了。太子知道后派人向江充讲:

“太子不是舍不得车马,只是不想让皇上知道,好像太子平时对左右缺少教育似的,希望江君能够宽容一次,不去报告皇帝。”

江充不听,还是跟皇帝讲了。武帝大加夸奖,说:“人臣就应当这样大公无私。”升他为水衡都尉,对他越发加以信用。别人一看连太子他都敢得罪,谁还不得敬重畏惧呀!所以史书说他“威震京师”。可以说,他故意找太子的别扭,也就是为了达到受皇帝重用、威震京师的目的。

那时卫皇后也已老了,想皇帝再像从前那样宠幸她当然不现实,因为老皇帝身边又有了若干年轻的妃嫔。但皇后虽然年老,却仍然是后宫之主,妃嫔们还得受皇后管辖。不过一个人无论处事多么公平,总会有人拥护,有人反对。反对皇后的人就会想出许多诡计来进行中伤。更有人买通了宫中的内侍来窥伺皇后和太子的过错,作为中伤的武器。黄门(即太监)苏文、常融、王弼便是其中的三个。有一次,太子到皇后宫中晋谒母亲,待的时间长了一点,苏文就去告诉皇帝,说太子在皇后宫中戏侮宫女。武帝以为太子宫中的宫女少了,便又分派去几个,凑满二百人。太子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是苏文讲了瞎话。那常融和王弼也常常在皇帝面前造太子的谣。卫皇后很生气,叫太子告诉皇帝把这三个太监杀了。宽宏的太子却说:

“如果儿臣没有过错,何必怕他们呢?父皇聪明,不信邪佞,用不着害怕!”

有一天,武帝偶患小病,让常融去召太子。常融回来却说:“太子听说皇上病了,脸上有喜色。”武帝听了默然不乐。不一会儿太子来了,武帝往太子脸上一看,腮上似有泪痕,却还强作笑语。武帝觉得奇怪,把常融叫来一查问,常融不得不承认是他造谣。武帝便下令把常融杀了。

皇后听说这件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尽量避免嫌疑,还谆谆嘱咐太子,善自防闲,以防不测。

然而不管皇后和太子怎样谨小慎微,祸事还是临头了。那江充奉旨回长安治“巫蛊”,却又去找了些胡巫(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巫人)来做助手,到处“求偶人”、“捕蛊”、“夜祠”,只要胡巫说谁家有蛊,便去把主人捉来,严刑拷打,逼着供认。有些人乘机互相诬陷,竞说对方巫蛊,越牵连越广,从京师到三辅(长安周围地区,划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以至于外郡、藩国,为巫蛊而死的“前后数万人”。

江充这样搞,还只是扫外围,他的目标是太子。因为他看见六十多岁的老皇帝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龙驭宾天”,太子将要做皇帝,自己以前得罪过太子,那时太子还能饶过自己吗?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皇帝还在,先把太子搞掉,别的皇子当皇帝就没关系了,因此他才设计出这样一个阴谋。可怜那无辜的“数万人”,白白送了性命。

同类推荐
  • 圣心盛源

    圣心盛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承载着国家璀璨文明,但璀璨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无数艰辛磨难、刀剑血火让历史车轮一次次偏离轨道,但也让历史又一次次重回正轨。世人观史,偏爱灿烂盛唐,却不愿谈及魏晋南北。战火纷飞,国家沦丧,这段历史被史书轻描淡写般记录、传承。然而记录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神话传说。或许神话只是国家民族根据历史的深加工再创作,稗官野史罢了。或许……真正的历史已被神话,而流传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
  •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凝瞩之下(慕士塔格文丛)

    绵长远去的塔什库尔干河在勾勒整个帕米尔高原的轮廓,碧空如洗,流云逶迤,远山静默……《慕士塔格文丛:凝瞩之下》收入的作品,都是作者潜心数年时间,深入新疆各地走访,参考了大量文史资料写成,力求对新疆地域和人文进行较为全面、准确、通俗的介绍。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慕士塔格文丛》的介绍,引领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
  • 大唐第一奸商

    大唐第一奸商

    很喜欢历史、连带着喜欢古代的每一个朝代,醉心于每一段朝代的风华。从古到今,最让人称道的无疑是大唐盛世,何谓盛世?先后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可见一斑。整个亚洲,万国朝贺;放眼四海,皆受大唐文化影响,文坛更是出现了李杜等大家……这些形容大唐的言辞想必各位不会陌生,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了。这本书,大概想表达的便是如果‘我’活在大唐会如何,如果‘我‘在大唐·,是否就可以挽回大唐的颓败?于是我化身一名最底层的人,开始了我在大唐的妖孽人生。出于对大唐的喜爱,我开始动笔写下了这本书,写给我自己心中的大唐,也写给各位喜爱大唐的你们。
  • 汉末风华路

    汉末风华路

    46岁的中年油腻大叔王粲,在现实中几乎一事无成,坐火车途中被兖州兴隆寺塔佛舍利子遭雷击形成的漩涡拉进历史洪流,穿越到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汉末,不一样的三国,大幕慢慢地拉开,历史的车轮拐弯了,驶向未知。在历史进程中,汉家脊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中华文明一次又一次的被中断,然后一次次涅槃重生,每次浴火都痛不欲生,痛彻心扉。中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崛起,又随风而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看王粲怎么改写历史,走出一条汉末风华路。
热门推荐
  • 守得云开见清明

    守得云开见清明

    在南宫芮雪监护人的葬礼上,他突然出现,对她说:从今天开始,我会承担起抚养你的责任。从那时开始,她就下定决心,要跟着他一生一世。但在她成年之后,她才知道,他有一个美丽的未婚妻,为了他,她卷入了家族利益和财富之争中。
  • 穿越夫妇日常博弈论

    穿越夫妇日常博弈论

    听闻都主喜怒无常,且有断袖之癖?姜醒帘表示,惹不起我躲得起呐!
  • 棠倾月

    棠倾月

    “那位少侠,你好像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能追你吗?”最好不过豆蔻年华遇到一生所爱,司莫邪愿倒追他七年,为他生儿育女,原谅他的一切误会……可他却未感动一点……儿女不喜她,江湖不容她,天地也要灭她……“留你一命,当救赎回报天地吧!”月圆之夜,她生辰。一剑灭邪,他心冷。“尹方天,我恨你……”一剑如心,“我司莫邪不欠任何人。”魔族来犯世人才念司教主的勇猛,一方白棺天地才知尹尊主也会落泪……【本小说采用插叙和倒叙偏多,请注意分清时间。男女主正邪两强,各有各的原则,您不适请原谅。江湖恩怨为主线,牵扯过多剧情,请您耐心等候其他系列。】
  • 罗公子流水账

    罗公子流水账

    罗公子的日记是从抄录名人名言开始的,最初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为了偷懒罗公子每天的日记只写个开头和结尾,中间部分用名人名言代替。偶尔,到了老师要检查日记的日子,罗公子才会摆正姿态认真地记上几笔。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日记成了罗公子在这个世界上的陪伴,罗公子开始从一而终。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 综穿之星洛

    综穿之星洛

    星洛是一个双标,人前是一个高冷女神,人后是一个宅女,死后幸运的重生到了冰镜中,之后拥有了穿越到各种影视剧中的能力,开始了一场漫长的旅行。
  • 一不如二空月篇

    一不如二空月篇

    第一世终究还是比不过第二世的.————————————————第一世。“你爱我吗?仿若结局不是我想要的,那便别说了”“……”许久,她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没有一个答案:结局不是她想要的。————————————————先声明:这篇文只写第一世,第二世是不会写的ovo.大概第一世完结了才会撸第一世。
  • 神王天下

    神王天下

    神王是每个仙神梦寐以求的境界,一场由神王所领导的仙神对立,牵引出强悍部落的出现,胜利究竟属于谁......
  • 你的眸似星河

    你的眸似星河

    烟花再美,也没有你星眸的万般璀璨。__司瑾城玫瑰味再浓,也没你情浓意深。__慕酥白京城司爷结婚了,传闻说司爷家暴老婆,到后来全京城都知道司爷把老婆当宝贝似的,骂不得也凶不得,司爷表示:我的酥酥最温柔了!为什么要凶!众人:先请您从搓衣板下来在说好吗?(本文是宠文,男女双洁1V1,喜欢的支持一下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梅花儿开

    红梅花儿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小家碧玉自小父母宠爱于一身却经历坎坷的命运,挣扎反抗?还是屈服于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