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52000000010

第10章 “七国之乱”的前因后果(3)

梁王听说周亚夫率军来援,十分高兴。但援军却占住下邑不走了。梁王派使者去见周亚夫,请他赶快进兵解围。周亚夫只让使者回去告诉梁王坚守,却仍然按兵不动。梁王急了,派人进京向皇帝告状。景帝下诏催促周亚夫进军。周亚夫仍然不奉诏,牢守下邑不动。

吴王当初起兵的时候,大将军田禄伯献计说:

“此去往长安只有一条大路,还必须经过梁国,难以立功。臣愿分兵五万,循江、淮而上,进攻淮南、长沙,占领武关,便到了长安的侧面。那时与大王会师,再取长安,当能成功。”

这本是条好计,但吴太子刘驹却对吴王说:

“人心隔肚皮,如果把兵借于他人,他却将去求功,岂不是自损了吗?”吴王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就不再分兵。

还有一个年轻的桓将军提出一个建议,北兵多是车骑,利于平地野战;而吴、楚军多是步兵,利于涉险。他建议不必去占领一个一个城池,而是多走山路,直扑洛阳,占据了洛阳武库和敖仓的粟谷,再入关(指潼关)就不难了。

吴王去问那些老将。老将却说这是年轻人的空想,打仗岂能没有远虑,主张还是逐步前进的好。于是这个意见也不被吴王采纳。

等到吴、楚军缺粮的时候,吴王才慌了。后面的军粮运到淮泗口不是被劫便是被烧。而眼前的睢阳却又兀立在那里,怎么攻也攻不下来。吴王发急了,他决定去攻下邑,如果把周亚夫打败,梁王失去支撑,打下睢阳也许有可能。吴王想干就干,他留小部军队监视梁军,亲率大军直奔下邑。到那儿一看,山前修了一座壁垒,垒上遍插汉军的旗帜。“周”字的帅旗在壁楼上迎风飘扬。吴王一咬牙,下令攻壁。

汉军在下邑养精蓄锐,以逸待劳;吴、楚军业已疲惫,尽管壁垒不如城池坚固,但吴、楚军连攻两天,并未攻入一兵一卒。吴王让士卒们在垒外骂阵挑战,汉军就是不出。吴、楚士兵有的饿得扛不住,半夜里逃散了。吴王只好下令退兵。军队刚刚启动,就见汉军壁垒各门大开,战车和骑兵蜂拥而出,汉军反攻了。吴、楚军哪里还有斗志,只好四散逃命。田野里大路上,到处是吴、楚军将士的尸体。

这一仗吴、楚军全部瓦解,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率壮士几千人亡命而逃。他渡过淮水,走丹徒,一路收聚散兵,又凑了一万多人,来到东越。东越王答应出兵助他,却让他去劳军。吴王信以为真,来到东越军营,立即被割下头来。原来东越早已被朝廷收买,要拿吴王的头去请赏。

太子刘驹逃亡到闽越。

这边大获全胜,那边栾布率军来解齐国之围。胶西、胶东、淄川、济南四王见了只好撤兵回国。胶西王自杀,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则被诛。还剩下个等着和匈奴联合的赵王,匈奴一直没来,却把汉军等来了,赵王只得退守邯郸。郦寄引兵攻打,又赶上栾布收军从邯郸经过,两下合兵,又引水灌城,邯郸终被攻破,赵王也自杀了。

至此,这七位造反的王子,自杀的三个,被杀的四个,全都丢了性命。还有“七国”之外的那位齐王。他起初曾参加了造反的同盟,后来退出,惹得四个弟弟一齐来攻。按说他抵挡住四国叛军,还算有功吧。但他又怕追算他当初入盟的罪名,竟也自杀了。

吴、楚等国都废除了,景帝认为齐王无罪,下诏立他的儿子刘寿为懿王。

这就是“七国之乱”的“后果”。

下面再讲讲梁王的故事,算是“七国之乱”的余波。

梁国地处中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辖境有四十几个城,所以窦皇后请文帝把她的小儿子刘武封到这里。文帝死后,窦皇后做了太后,她的大儿子当了皇帝,这位太后就想尽办法让她的小儿子过得舒服些。史书说,太后给梁王的“赏赐不可胜道,府库(王府的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指皇宫)”。梁王自己也能花钱。他筑了个大花园,叫东苑,方圆三百余里,把睢阳城扩充到七十里(也幸亏他这一扩,才抵挡得住吴、楚军的进攻)。他大治宫室,在睢阳东北三十里的一个叫平台的地方建了一座离宫。他为了到离宫方便,竟从城里修了一条复道,直达平台。

梁王虽然年轻,却知道延揽人才,当时一些知名文士如枚乘、严忌、羊胜、公孙诡、司马相如等人都在他的门下。

景帝也喜欢他这个小弟弟。每到朝请的日子,景帝就派使者持节,带着皇帝的乘舆到潼关去接他。到京之后也是亲密无比,两兄弟在宫内同辇,外出则同车,一起观看歌舞,一起到上林苑射猎。终于有一天,景帝酒后答应将来传位于梁王——这件事,前边已经讲过了。

不过玩笑终归是玩笑,景帝还是立他的儿子刘荣做了皇太子。

“七国之乱”,梁王立了大功,景帝赐他“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跸入警(出入的时候,要清道戒严)”。事实上,他已经尝着了当皇帝的滋味。

不过尽管有了天子的排场,有了比皇宫还多的珠玉宝器,但终究还不是皇帝。到景帝前六年,太子被废,梁王就又产生了做皇帝的念头。

这里顺便插叙一下太子被废的事。当初景帝做太子的时候,他的祖母薄太后把她的一个侄孙女给他聘为太子妃,景帝即位后立为皇后。但景帝不喜欢她。薄太后于景帝前二年去世。景帝前六年,景帝以薄后不育为理由,把薄后废了。至于太子刘荣,则是景帝前四年立的。景帝有两个大些的儿子,长子叫刘荣,封为太子。次子叫刘彻,封为胶东王。

太子刘荣的生母姓栗,称为栗姬。栗姬的儿子做了太子,宫中又没有皇后,她自认为这皇后的宝座大概非她莫属了。景帝有个姐姐,名叫刘嫖,封为馆陶公主,按习惯称为长公主。长公主下嫁给堂邑侯陈午,生了一个女儿。长公主想把这女儿再嫁回娘家,就去跟栗姬商量,想给太子为妃。栗姬对长公主有意见,因为长公主曾给景帝找来几个漂亮女人,充作后宫美人。栗姬有点醋劲,对长公主不满,便拒绝了这桩婚事。栗姬就再去找刘彻的母亲王夫人,要刘彻娶她的女儿,王夫人答应了,两个女人成了亲家。

栗姬脾气不好,对皇帝纳美人耿耿于怀;又为皇帝一直不肯立她为后,也心中不满。有一次景帝病了,栗姬在旁边侍疾。景帝便对栗姬说:

“朕如果一旦宾天,荣儿做了皇帝,朕后宫那几个幼子就要托你母子善为照顾了。”

栗姬竟然把头一扭,不理皇帝这个茬,还说了句不逊的话。景帝心中恼怒,当时虽未发作,但对栗姬却不似以前了。

这边长公主为栗姬拒婚的事对栗姬有了意见,便常常在弟弟面前嘀嘀咕咕,既说栗姬的坏话,又赞誉王夫人的贤良。王夫人是个胸有城府的人,她看到栗姬因褊急失宠,就越发显得温柔顺婉,争取皇帝移爱于她。王夫人还使人收买了大行令(掌宾客朝觐等事务的官员),故意让他去向皇帝建议,请立栗姬为皇后。景帝果然火了,斥责大行令说:

“这件事也该你管吗?”竟下令将大行令处死,并趁机把太子废为临江王。太子太傅窦婴力争不得,愤而辞职。而脾气暴躁的栗姬也含恨死了。后来临江王因侵占了宗庙的宫墙,被中尉郅都窘迫,愤而自杀。

景帝前七年四月,景帝下诏立王夫人为皇后,胶东王刘彻为太子——他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在刘荣被废、刘彻还未立为太子的这个期间,窦太后为他的小儿子梁王进行活动,想要景帝立梁王为皇储。有一次太后召景帝饮酒,对景帝说:

“你不须立太子了,就以梁王为皇太弟吧!”

景帝点头答应了。事后,他跟大臣们商量,这么办行不行?大臣们以袁盎为首,纷纷反对。袁盎说:

“这样做不好。昔日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从而发生祸乱,五世不绝(宋宣公舍其子与夷而立穆公,后穆公又舍其子冯而立与夷,其后冯便和与夷争国)。前代的教训,应该汲取。”

由于大臣们的反对,这件事只得作罢。接着梁王又提出要求,请皇帝准他从京师的梁邸与太后居住的长乐宫之间筑一条甬道,以便他回京时可以随时拜见太后。由于袁盎等人的反对,梁王的这个要求也没获准。

梁王恨死了袁盎等大臣。他有几个谋士,其中羊胜、公孙诡最得他的信任。史书说这两个人“多奇邪计”,梁王的许多主意就是他俩出的。这次他俩又出“奇邪计”了,要派刺客把袁盎等人刺死,看还有谁敢来反对!

一个刺客奉命来刺杀袁盎。袁盎这时因患病请假,回到老家安陵养病。刺客到安陵一打听,当地父老都说袁盎的好话。这刺客心想,这样的人怎忍心杀他?不但不杀,反而去见袁盎通风报信,说这次派出的刺客有十几个,我不杀你,别人不一定不杀,劝袁盎躲一躲。袁盎吓得藏到亲戚家中,但到底还是没躲得了,让另一个刺客杀死了。这个期间被刺杀的大臣竟达十几位。

一下子死了十几个大臣,景帝惊疑了,这还了得!再一查,被刺的都是曾反对过立梁王为皇储的官员。景帝怀疑刺客是梁王派遣的,就派田叔和吕季主查办这件暗杀案。田叔和吕季主带领十几个精明的探吏来到睢阳,他们不去见梁王,却找梁相轩丘豹和梁府内史韩安国,向他们索要羊胜和公孙诡。原来田叔已从安陵那儿找到线索,是当时不肯刺杀袁盎的那个刺客泄露的消息。轩丘豹和韩安国派人查找羊胜和公孙诡,却怎么也找不到,只好下令在全国搜查,一个多月也没结果。

原来梁王早已把羊胜和公孙诡藏匿于王宫,轩丘豹和韩安国又上哪里去找呢?

韩安国找不到钦犯,估计是梁王藏起来了,便到王府去,对梁王说:

“这几天为追查刺客的事纷扰大王,累得大王忧心,这都是大王没有良臣的缘故。俗话说,‘主辱者臣死’。如今臣追索公孙诡和羊胜不得,只好向大王请辞,请大王赐臣死罪!”

梁王惊疑地说:

“何至如此呢?”

韩安国流泪说:

“大王自己估量,跟皇上的亲密关系及不及得上临江王?”

临江王便是前太子刘荣,那是景帝的儿子,所以梁王说:

“当然不如他。”

“临江王是嫡长子,就因为一句话的过错(指栗姬的一句话),就把太子废了,改封临江王。又因为占了宫垣的小事,自杀于中尉府。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治理天下不能因私乱公的缘故。如今大王位列诸侯,却偏信一些佞臣的邪说,任凭他们犯法胡为。天子由于太后的关系,不忍心置大王于法。听说太后日夜涕泣,希望大王能够自改。而大王至今不悟,反袒匿羊胜等人。假如太后一旦晏驾,大王还将倚靠谁呢?”

韩安国的话还没说完,梁王就哭了。他对韩安国说:

“我把羊胜、公孙诡交给你吧!”

不过梁王交出的不是活着的羊胜和公孙诡,而是他俩的尸体。原来是梁王逼着他们自杀的,免得他们在受审时讲出实情。

这件暗杀案便这样查清了。

不过韩安国说太后日夜涕泣倒是实情。因为皇帝派田叔和吕季主去梁国查案,使太后为梁王担心。她知道她那个小儿子由于过分娇宠的缘故,很可能干出派人刺杀大臣的事来。史书说:“太后忧梁事不食,日夜泣不止。”又说:“帝亦患之。”那是说皇帝也为太后的哭泣感到不安。

田叔在睢阳办案,捉到几个凶手,录了他们的口供,还有梁国“二千石”有关官员的证词,包括梁相轩丘豹和内史韩安国的证词在内。这些材料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派遣刺客虽是羊胜和公孙诡干的,但梁王却推脱不掉幕后主使的罪责。田叔从睢阳回京,走到霸昌厩(地名,在长安以东),他把所有的有关材料都烧了,空着手来见皇帝。景帝问他:

“公查得如何?梁王有责任吗?”

“有责任,”田叔回答,“应处死罪。”

“你详细讲讲。”

“臣以为,这件事陛下不须问了,因为一切狱词都已被臣烧毁。”

“这是为什么?”景帝惊异地问。

“如果认真查案,梁王必将伏诛,否则汉法不行。但如将梁王伏法,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这不又是使陛下忧心的事吗?狱词烧了,是臣办事不力,请陛下鉴谅。”

景帝十分感动,便让田叔和吕季主去见太后,还对太后说:

“杀袁盎等人的案子是梁王的幸臣羊胜、公孙诡干的,梁王并不知道。现在罪犯已经伏诛,梁王无恙。”

太后听了,立刻从床上起来,让皇帝和田、吕陪她用饭,脸上也有了宽心的笑容。

梁王没受任何责备,便上疏请求入朝,要向哥哥请罪。景帝准了。梁王带着车骑来到潼关。随行的大夫茅兰建议梁王,入京不要张扬,让梁王把车骑留在关下,找一辆布车,随从两骑保护,悄悄地到长安,住到姐姐长公主的花园里。这边景帝知道梁王将入朝,又派出使臣到潼关迎接。到潼关一看,只有梁王随带的车骑,却不见梁王。使臣回来一讲,太后大哭起来,说:

“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景帝也忧恐不安。幸好这时梁王肉袒负荆,由姐姐长公主陪着,到阙下请罪。太后这才破涕为笑。皇帝也乐了。派人下诏让梁王的随从入关,一切又都跟从前一样。不过皇帝有了戒心,再也不跟梁王同乘车辇了——这是景帝中二年发生的事。

景帝中六年,梁王依例来朝。他还想跟从前一样,留在母亲身边多住些日子。他上疏请求,皇帝不许。梁王只好怏快归国。4月,便死于睢阳。噩耗传到京师,太后又哭起来,埋怨皇帝不肯准他留京,是间接把梁王杀了。景帝想了个办法,把梁分为五国,封梁王的儿子刘买为梁王,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梁王的五个女儿也都赏给了汤沐邑。景帝把封王的诏书拿给太后看,太后这才乐了,“为帝加一餐”。

梁王生前生活奢华,花钱无数。等他死后点查梁王府库,光黄金一项就有四十余万斤,其他珍宝的价值也跟黄金差不多。

同类推荐
  • 铁血三国录

    铁血三国录

    现代一个普普通通小子穿越到三国,且看主角如何发展自己的势力,收名臣名将统一三国,复兴华夏。
  • 江湖行

    江湖行

    仗剑天涯。挥不去离愁别恨,斩不段恩怨情仇。鄱阳湖水;长安城泪;化作幽州恨。纵有《六合诀》、龙泉剑,剩下孤独酒一壶。
  • 大明武魁

    大明武魁

    “问世间情为何物,造就渣女蠢蛋无数!”白无常望着从黄泉路上被踹飞的朱纯良,落入核弹轰出的黑洞里,满脸追忆之色地感叹。“你瞎逼逼什么!吓我一哆嗦,手机都掉黑洞里了!”黑无常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我的游戏啊,快满级了,刚刚充值几个月工资啊……”自从穿越得到黑无常的手机,朱纯良的生活全变了,可开硬弓,百步穿杨,可举三百斤大石,可舞一百八十斤大刀,夺殿试魁首,御笔钦点武状元!
  • 楚末枭雄

    楚末枭雄

    楚一百五十八年,九月,仁帝崩,新帝继位。次年,改元开宁。来到记忆中不存在的朝代,彭适身为现代人的优势仿佛已经无用了。但身为县令之子的彭适相信,就算是面对未知的历史,自己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第一步,就从做一个县令开始吧!
  •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卑鄙的圣人:曹操8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萌妃驯夫

    萌妃驯夫

    再次睁眼,她成了冥王府最不受宠的王妃。王爷偏爱青楼女子?没关系,休夫便是!可是这个冥王是怎么回事,不光不同意,还处处和我作对,搞得越来越暧昧?“王爷,您能不能不要这么自作多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神器印

    武神器印

    有一个世界是由龙族,亡灵帝国,兽族,虫族,以及人类五大阵营组成,人类在与妖魔漫长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六大职阶。不过林小染渐渐的发现,自己不但是一名法师,而且能够使用其他职阶的武器!六大职阶汇聚一身的天赋究竟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米奈希尔之力

    米奈希尔之力

    首先,我不是锤子,谢谢。我是艾萨克斯·米奈希尔,洛丹伦的王长子,我的兄弟就在旁边,他的名字你们应该都知道。再过十几年,他会亲手屠掉一座城,然后葬送王国的所有海军,最后亲手杀死我们的父亲,将洛丹伦变为亡灵的乐园。所以我是不是应该现在就掐死他?
  • 冒险小王子14:失落的雪玫瑰

    冒险小王子14:失落的雪玫瑰

    《冒险小王子》系列书是一套优秀的儿童小说读物。故事中的主人公包小龙,天生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他和小伙伴汤诺、于萌萌等人,来到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纳尤古精灵国度,和小精灵们一起对抗力量强大的邪恶精灵师,挫败了邪恶精灵师一个又一个险恶的阴谋。此系列书刻画了一群智慧、勇敢,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优秀儿童人物形象。
  • 网游之桃花朵朵开

    网游之桃花朵朵开

    朵朵的人生是什么,如果说郁末是鲜花,那么易朵朵就一定是牛粪,用言月的话来说那就是天作之合,呸,朵朵不满意了,你才是牛粪,你全家都是牛粪!网游里的奸情……故事围绕妖孽腹黑的校草和脱线双面的校花展开……当脱线峨眉遇上腹黑大神……当双面校花遇上妖孽校草……当温顺小猫咪遇上笑面虎猎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华记事

    浮华记事

    那年,玉兰千干万蕊,不叶而花,当其盛时,李瑾抱着她,对她说,“阿青,此生,我定不负你。”后来,玉兰花败,残花铺地,慕青看着她的母亲,死于李瑾剑下,鲜血染红了一地的玉兰。慕青跪在李瑾面前,只是道:“臣妾自知母亲死不足惜,只求陛下赐母亲全尸,臣妾身为中宫,行为不端,求陛下废黜臣妾。”李瑾只是冷冷地看她一眼,从她身侧淡淡而过,很久,只听他说了一个字,“允”。后来,待到玉兰花尽时,待到慕青知晓了一切的是是非非时,她想要的那个人,早已随着玉兰花开花落,永远地消失在了她的面前。浮华万千,待浮华尽过,慕青望着那一树树灼灼的玉兰,只是笑,李瑾,这一生,终究是我,负了你。
  • 艰难时世(译文名著文库)

    艰难时世(译文名著文库)

    主人公葛擂硬是个退休的五金商人,也是个功利主义的信徒,无论教育自己的子女或举办社会教育,都叫人信奉“事实”,并把人生看作是一种“隔着柜台的现钱交易”。在他的这种教育之下,女儿路易莎被迫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三十岁的资本家庞得贝,婚后精神上备受折磨;儿子汤姆赌博成性,竟沦为窃贼而逃往海外。身为工厂老板兼银行家的庞得贝,捏造身世,吹嘘自己是白手起家,以此来麻痹工人,最后弄到众叛亲离。作者通过对葛擂硬和庞得贝两个典型人物得刻画及其家庭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对资产阶级做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 防晒技巧(下)

    防晒技巧(下)

    防晒不仅是一种爱美的表现,更是一种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提前的预防、晒伤后的补救办法、护肤的小诀窍。只有护肤与防晒措施充分结合,方可起到优化防晒措施的效果。本书将帮助大家从源头上解决皮肤的防晒困扰。通过阅读本书,你会详细地了解到关于紫外线及皮肤防护措施的具体内容。本书将帮助大家从源头上解决皮肤的防晒困扰。
  • 做个亦舒式的现代女子

    做个亦舒式的现代女子

    许秋是个未婚的大龄剩女,迫于家庭的压力,一直游走于各种相亲活动中。她是个独立的现代女性,有不菲的收入,眼光自然高于顶。初中毕业的青烟嫁给了拆迁二代,以为飞上枝头变凤凰。不料查出不孕症,面对丈夫的高额债务以及色心老板的不断诱惑,5年婚姻终于破裂。卢画是个清高的女子,性格孤傲,闪婚后发现婚姻里有太多的无奈。面对丈夫暴力及婆家人的冷漠,卢画的婚姻不知该怎么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