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74700000013

第13章 不可能谈论画,只能围绕画说点什么(2)

任何作品的构图结构都是可以分析的,要对单幅画进行认真思考,尤其是对那些不能令人即刻产生共鸣的画作,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往往能帮助我们理解这类作品,使它们真正变得有趣起来。

三、没有故事的艺术品

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故事是我们的认知原型,观看绘画作品时,我们也习惯于看那些能流露出“文学”趣味和多愁善感的作品,如果走进展厅,看见的是几个色块、几根线条,我们就会迷惑,甚至愤怒!艺术家在与我们开什么玩笑?

故事的确是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一个切入口,《格尔尼卡》虽然抽象,但是因其叙事性的引导,我们很容易找到理解作品的门径。而那些没有故事的作品,比如静物画、抽象画,我们又该如何欣赏呢?

蒙德里安作品《红、黑、蓝、黄和灰的构图》,没有故事,也没有具象的东西,我们不能用“这幅画描绘了哪些物体”开始我们的欣赏活动,但是我们还是要由画面入手,仔细揣摩,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画面中的白色被涂成红色,你的反应会有什么不同?

(2)如果横跨整幅画的水平线往上移一点,作品的平衡会受到破坏吗?

(3)如果把画面右侧的两个灰色长方形连成一个长方形,作品的平衡会受到破坏吗?

(4)这幅画如果挂在墙上,需要给它配画框吗?

(5)假如这幅画挂在墙上,但垂直线没有与墙壁平行,你会有把它挂直的冲动吗?

(6)欣赏这幅画需要历史背景知识吗?

显然,视觉上的平衡对这幅画来说极为重要,它与一般的叙事性绘画不同,仿佛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稍许改动,如改动了就破坏了画面的平衡。这有些像小说和诗的区别,小说某一处的改动或败笔不太影响整体,但一首好诗,几乎不可以改动一个词。“僧敲月下门”与“僧推月下门”高下自现,“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吹江南岸”不可同日而语。而我们欣赏小说的方式与欣赏诗歌的方式有多少不同,我们欣赏这两种风格绘画的方式就有多少不同。没人会在唐代的山水诗里找故事、找情节,我们同样也不该在抽象画中找物像。

那么,蒙德里安想要画什么呢?蒙德里安想要画出“纯正的现实”——正方形、长方形、垂直线、水平线、红黑蓝黄和灰几种基本颜色、空间关系,这些所有人都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的特征。他想要使我们对这些普遍特征更加敏感,而不受物和事的外在影响。一辆红色的轿车从你眼前飞驰而过,你看到了什么?一辆红色轿车,还是一片红色从你眼前飞过?

蒙德里安的作品在取材上与其他画作不同,我们给它个名称叫抽象绘画。它是一种纯形式,不表现任何事物,完全诉诸我们的感官。这种纯形式——线条、色彩、质地、光、形状——能够吸引我们,捕捉我们的想象力。抽象画不为认知而为感官创作,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是什么呢?线条、色彩、质地、空间、形状、光、影、体积和色块等。我们给它们一个名称,叫作感觉对象。在具象绘画中,这些感觉对象是要表现具体形象的工具、媒介、载体;而在抽象绘画中,让这些感觉对象自由翱翔,它们描绘的对象是自己本身。想一想:小说里的自然景观——环境描写,是为人物活动、为故事提供场景,而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景观就是让我们欣赏的,当然也可以让我们吊古伤今。抽象绘画揭示感觉对象,将我们从总是把感觉对象和具体事务联系在一起的习惯中解放出来,创造一个情境——让我们集中注意感觉对象,欣赏它们那些熠熠生辉的特征。

蒙德里安的作品的确让人困惑,它不描述任何事或物,也找不到我们常见的故事、形象,我们会说看不懂。但如果换个方向来看,这种类型的作品更容易进入欣赏活动,甚至都不需要前面所说的那些背景知识的准备。想一想孩子对音乐的喜爱,我们自己对某种窗帘的喜爱。这种喜爱,不是因为意义,也不问意义,更不会问这表达了什么,喜爱就是喜爱的理由。想一想,现在的你有这样的经验吗?画家马蒂斯曾告诉我们,“抽象画,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它的纯净和安详是远离令人焦躁和抑郁的主题的,这种艺术对任何脑力工作者——无论他是商人还是作家——都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像一服心灵的镇静剂,一种类似于舒适的扶手椅的东西,让你在疲惫过后可以安心休息。”

现在,请拿起彩色画笔,临摹这幅《红、黑、蓝、黄和灰的构图》,然后挂在墙上,你会越来越喜欢它。

《红、黑、蓝、黄和灰的构图》像不像教堂里的彩色玻璃,光从画面后面莅临,透过画面照在你的身上,那么恬静。

四、把艺术译成文字

欣赏艺术,若想收到最佳效果,应该保有一颗开放、善于接纳的心灵——摆脱偏见的束缚,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并领会艺术。另外写关于艺术作品的文章,也是一条迈入艺术殿堂的近路。

写艺术评论,就是在诠释作品、理解作品。为了写作,你得花费时间对作品进行仔细观察和体会,并弄清你最初的内心反应是怎样形成的,有时你还得查看一些历史资料,尤其是艺术史,知道作品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了解当时同类艺术家的创造情况等。写作不仅能提升你对所写的某一件具体作品的鉴赏体验,还能提高对其他作品的鉴赏力,同时更好地理解以前看过的作品。

那么我们如何把艺术译成文字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有不同的评论方式。不过我坚信我们人人都是评论家,我们时不时地会谈论艺术品。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艺术评论的写作,不妨拿一个录音设备,到某个画展的开幕式或电影结束时的电影院门口去录音,人们自由随意的谈论会给你许多启示,如果运气好,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合适的艺术评论。你还可以向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学习,看看这些优秀的艺术评论家是怎样评论艺术作品的。

还有一种艺术评论的八股文,作为写作入门,可以效仿,但是请记住:仅仅是入门八股文,不可作为写作公式。首先,描述你所见。如果是绘画艺术,就描绘其物理特性,如我们在谈论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一样,描绘画面由什么组成,有哪些人物、动物、植物等,有多大,用了什么样的颜色,形状如何,并且逐一细说所能看到的细节。如果可能,在写作之前,画出作品的结构草图,这样可以更好地安排叙述的结构顺序。其次解释作品的含义或象征意义(如果有的话)。可以从“作品服务于什么目的”这样的问题开始,并弄清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是什么,尝试将这件作品的创作者的表达意图确定下来,如果能确定艺术家的意图,那么就可以考察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意图,表达得是否清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明述作品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为何或者如何它会唤起你的这种感受?可以结合你最初的描述和作品的文化背景来思考,在这一点上,千万不能仅仅停留在“我喜欢它”或“我不喜欢它”的层面上。

下面,让我们欣赏一段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梵高的作品——《农鞋》的评论:

……梵高多次画过鞋具,但鞋具有什么看头呢?人人都知道鞋是什么东西,如果不是木鞋或者树皮鞋的话,我们在鞋上就可以看到用麻线和钉子连在一起的牛皮鞋底和鞋帮。这种器具是用来裹脚的。鞋或用于田间劳动,或用于翩翩起舞,根据不同的有用性,它们的质料和形式也不同。

此类正确的说明只是解说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而已。器具的器具存在就在于它的有用性。可是,这种有用性本身的情形又怎样呢?我们已经用有用性来把握器具之器具因素吗?为了做到这一点,难道我们不必从其用途上查找有用的器具吗?田间农妇穿着鞋子。只有在这里,鞋子成其所是。农妇在劳动时对鞋思量越少,或者观看得越少,或者甚至感觉越少,它们就越是真实地成其所是。农妇穿着鞋站着或者行走。鞋子就这样现实地发挥用途。必定是在这样一种器具使用过程中,我们真正遇到了器具因素。

与此相反,只要我们不仅仅一般地想象一双鞋,或者甚至在图像中观看这双只是摆在那里的空空的无人使用的鞋,那我们将决不会经验到器具的器具存在实际上是什么。根据梵高的画,我们甚至不能确定这双鞋是放在哪里的。这双农鞋可能的用处和归属毫无透露,只是一个不确定的空间而已。上面甚至连田地里或者田野小路上的泥浆也没有粘带一点,后者本来至少可以暗示出这双农鞋的用途的。只是一双农鞋,此外无他。然而——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得以自持。

然而,我们也许只有在这个画出来的鞋具上才能看到所有这一切……

这幅画道出了一切。走近这个作品,我们突然进入了另一个天地,其况味全然不同于我们惯常的存在。

……

梵高的油画揭开了这个器具即一双农鞋实际上是什么。这个存在者进入它的存在之无蔽之中……

在艺术品中,存在者之真理已经自行设置入作品中了。在这里,设置说的是:带向持立。一个存在者,一双农鞋,在作品中走进了它的存在光亮中。存在者存在进入其闪耀的恒定中了。

(摘自《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内容有删减)

达·芬奇对绘画艺术的定义是:绘画艺术教给我们如何“看”。难道我们有眼睛而不会看吗?现代人步履匆匆,忙忙碌碌,对周遭视而不见。我们看见一朵花,我们以为看到了花的边线,这是我们在做预见,我们可能只是看见了颜色、阴影和质地。雾中,伦敦市民匆匆走过街头时,没有人观察街上的雾,谁不知道雾是灰白色的?直到莫奈把伦敦的雾画成了紫红色,伦敦人才吃惊地发现他们周遭的雾是紫红色的。

艺术让我们看得真、看得清、看得丰富。拉斐尔的画,第一眼就会令人赏心悦目。但除了美感,艺术要做的还有很多。一幅画,不仅仅靠线条、色彩、质地来界定,它包含着比只是满足视觉更多的东西,它能创造我们未曾体验的情感,展示我们未曾见过的世界,丰富我们对形式的感觉。一个伟大的画家,会在我们面前展开一个感觉和视觉的新天地。一幅画,也不是随便瞥一眼便能轻易理解和感受的,理解绘画艺术、欣赏绘画需要时间和熟悉。

欣赏活动不是寻找美的活动,而是探索意义、探索自我的活动。

同类推荐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本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

    本书重在对《道德经》文本的译注与解析,同时对老子生平事迹、著作进行评价。全书内容各章独立,又具内在的逻辑联系。先从宏观视角阐述老子生平行迹和对老子其人、老子思想的总体看法。继而分章对译,注释和解析,将老子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注释与解析中,注文严谨,分析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将老子淳厚、和蔼、睿智、大气的形象展示给世人。本书为《道德经》普及读本,内容上对老子生平行迹勾勒清晰,注文严谨独到,解析自然流畅。
  •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与魔鬼作斗争: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

    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三个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毁灭性的激情旋涡中,过早地终结于可怕的精神错乱、致命的感官迷醉以及疯狂或自杀中。他们与时代毫无联系,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如流星般闪耀着短短的光芒迅疾地冲迸了他们的使命的暗夜。他们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几乎从不接触现实世界。某种超乎人性的东西作用于他们内心,这种力量超越了他们自身的力量。他们感觉到自己完全陷入了它的控制中:他们不是听命于自己的意志,而是变成了依附奴隶,成为一种更高之力——魔鬼之力下的中魔之人。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高度浓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们的智慧精华,从中提炼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读者均能找到相应的哲理来指导自己。全书分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热门推荐
  • UFO之谜

    UFO之谜

    本书收集了多年来有关UFO的一些传说,很多见诸当年的报刊,诸如“空中奇遇”,“神秘的失踪”,“天外来客”等等。美国政府两次成立科学家小组,对UFO资料进行研究,民间也成立了许多UFO协会组强。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UFO吸引了全世界所有人们的关注目光。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些有关UFO之谜逐步被人类解开,但仍有许多UFO之谜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书在资料客观翔实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也许其中的观点并不能为读者接受。但如果您能加入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关注和探索UFO之谜,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绝望主妇日记

    绝望主妇日记

    爱情就像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飘再外面,天天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地面……如果受不得咖啡的苦,加再多的糖也是无畏,因为这毕竟是一杯咖啡而不是糖水。一切爱情都是苦尽甘来,后知后觉。
  • 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特效疗法

    本书讲述了针灸、按摩、拔罐、刮痧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物理诊治方法,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优点已被古今中外临床医疗实践所证实,也因此,这些诊治方法深受中外医学界的推崇和喜爱。本书详细准确地介绍了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疗法的系统知识,并配有大量真人实体图片,使读者有所对照,加强了各种诊治方法的可行性。
  • 盲妻有毒:一不小心爱上你

    盲妻有毒:一不小心爱上你

    她是盲人按摩女郎,只卑微的活在黑暗的世界里。那一夜,她遭人算计。那一夜,就在黑暗中她失去了她最宝贵的所有。五年后,当儿子牵着她的手走在林荫小路上时,她与儿子成了他镜头中的猎物女人,我要租你和你的儿子一年,一年后,给你的报酬就是医好你的眼睛。那一刻,她心动了。于是,一纸契约,她惹上了坏总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盗神父(第一部)

    海盗神父(第一部)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加勒比海盗”,世界十大海盗之一巴塞洛缪的传奇故事,作者深入巴塞洛缪的内心世界,为读者展示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 三岁偶像

    三岁偶像

    当红明星小鲜肉×电子竞技职业选手顾宁只是回母校参加了150年校庆而已啊!怎么就带了块儿“狗皮膏药回来”!?萧奕翰他不是偶像吗,他不在意在粉丝面前的形象吗!?“小姐姐,小姐姐,和我恋爱吗?我超好的唉~”别和我说话,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不可以哦,除了我你谁都不能想!”直到最后顾宁才发现,萧奕翰,原来我和你,是命中的注定。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战环宇

    神战环宇

    人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开始的?神仙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未来会是怎样?天堂和仙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疑问。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

    《管理之道》本书分为重视调查研究勤于市场预测、设想多种方案精心选择拍板、全面筹划安排科学编制计划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