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6000000011

第11章 友情已跨国(3)

评论家呀,您为何能耐得住清贫、守得住事业心,总在不间歇地苦熬苦干?您在写评时的出发点是什么?想为哪些作者挥毫泼墨,奉献心力?哪样的作者值得您扶植提携?您在选择作者时率先考虑的是什么?

我提着这串大问号,在电子邮件的鼎力支持下,特地采访了林大哥。

他说:“一、把优秀的华文作家和作品推荐给公众,使其产生更大的影响。华文文学是一项事业,我自己也在其中。这是作为一个评论者应该做的。我除了给著名作家写书评,还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给文学爱好者写评介上。二、帮助过的一批作者,创作水平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作品从表述移民感想的初级水平提升到有了更深层次的人文思考。

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作为读者,我非常愿意把自己的鉴赏经验和体会写下来。这本身也是创作。这种创作可以巧妙地把作者和读者的心灵沟通。我常常在这个角色里陶醉、遐想。读者、特别是作家都喜欢我。我的评论说优点多,说缺点少。我是真心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去体悟他们的灵魂歌吟。我自己力求与作家的心灵同步起伏,一起跳荡。作品没有对错,怎么表述是作家自己的事。我不赞成毛里毛躁地读一遍(或是大概浏览一下),就骂上一通。当然指出缺点是应该的。我会按自己的意愿继续走下去。

至于选择作者,凡自己选写的,必须人品、文品俱佳。写评时,我首选著名作家。因为喜欢。读他们的作品是一次感悟人生的绝好机会。其次,大量评介了文学爱好者的作品。这在我写的《加拿大华文文学概览》中可以印证。此文对后者的激励尤其明显。作者成长了,进步了,我自己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就是评论家的胸襟与情怀,用博大形容,不过分!不图回报,不为名,“痴心”不改,秉笔伏案,但求文心皎如明月!

新浪淘出老邻居

“亮姨您好!我是凤兰,非常想念你”。

留言时间:2013年5月20日。

真是抱歉!北京老街坊在新浪博客里找我,我竟在6月10日才听到她的隔洋“呼唤”,让凤兰苦候20天,这是为什么?

话说从头,2012年乍暖还寒时,我被文友给劝进了新浪网。随即,我用真名实姓,正经简历,真实头像在那注册落户了。我一露头,访客一栏呼啦就涌出了“文坛杀手”、“废墟之花”、“学坏来不及”、“我要飞”等多位博友前来造访。

我似乎一时适应不了这种“文化”,面对那些没个正经头像,没个正经名字,也没个基本简介的诸位陌生们,我怯阵了。可又一想,咱也不能无止境地落后于时代呀!“屋儿里的”也不能老蹲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可着心儿地“把玩”花草树木,冬瓜、西瓜、大南瓜……

我把自己敲醒后,再进新浪,无论其头像所选用的是猫,是狗,还是野兽,我知道他们都是会写字的人。出于礼貌,凡对我小文留言者,必定回复。直到有一天,突然伸出几只“妙手”,争先恐后地要帮我增加好友,增加关注人数,增加点击率,只要按需付款,我想成为哪级博主,大可随心所欲。

观此,我的心灵有被恶浪痛击之感;人格像是被谁侮辱了。我恼了!拿我当什么了,跑这儿来拉“干部”下水,你们敲错门了!我当即关掉博客,拂袖而去。

“大门”深锁近半年。本想永不回头,可在好友的深度开导下,我盛情难却了。不过,尽管“网口撑开”,可不打鱼,光晒网,已成常态。基此,老街坊遭到“冷处理”也就在所难免了。

提起老街坊,心里顿感亲切又温暖。尤其是凤兰一家。在京时,她的父母就是我的娘家人,那份发自心底的依赖和信任,帮我壮胆、助我解忧,令我安全。

那年间,没有北京户口的我,被大时代定为“黑人”。“黑人”是遭受白眼一瞪再瞪的“瘟疫”带菌者。而有觉悟的先进分子,是要跟我划清界限的。他们可尽情侮辱我、欺负我。我,只能,只有做个无言的酐水桶,唾面自干,是我唯一的选择。

就在那个时候,凤兰的父母总把那一缕缕爱惜加赏识的目光送进我的心田,为我驱赶卑微,排解悲楚。特别是丈夫独闯美国后,家里家外的大事琐事,我必须要一肩扛起。怎么扛?连个电灯泡都不敢换的我,将如何面对未来的一天又一天?

爹说:有杆儿倚着,没杆儿立着。立着?不是事事时时都站得住哇!

那是1985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家里的煤气炉突然点不着了。我不敢动,因动错地方会爆炸,据说。我正那儿抓耳挠腮干着急。恰在那时,外甥女婿“从天而降”了。听罢我言,他二话没说,推门朝楼后的手套厂直奔而去。几分钟后,他抓着一瓶黄东西兴冲冲地“凯旋”了。进门后,他边拧瓶盖边胸有成竹地看着我:“抹点凡士林油,一润一滑,就全解决了!”

闻此,我“枯木逢春”了!我满心轻松地闪到一旁,淘米,洗菜,为他准备晚饭。

我什么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点火成熟了。

我侧看一眼,小伙子还在抹油,还是越抹越点不着。

我不好意思在一旁盯看人家孩子,忙给他冲了杯麦乳精,就悄悄躲进里屋,让他没有任何压力地尽情维修。

桌上的闹钟已指向晚8点,我撩开门帘一角,但见身高1米80的大小伙子,因把脑袋垂在胸前而骤然矮了一大块。我缩回身子悄声问小儿:“饿了吧?”儿子把嘴捅进我的耳朵眼里:“还能再忍会儿。”

小伙子坦言了:“舅妈,我好像修不好了。”

我急忙劝慰:“没关系,你快进屋歇会儿。”话毕,我推门出屋,急步冲进凤兰家。

余凤兰与其爹娘正围在桌前吃饺子。我扑了过去,二话没说,伸手夺过余大哥手里的筷子:“我们家的煤气炉点不着了,您还有心思跑这儿吃饺子!”

余大哥嘿嘿地笑:“好,我不吃了,不敢吃了,快去你家!”

返回自家,小伙子已先行离去。我心里不好受,知他饿着肚子。

灯光下,余大哥凑近煤气炉,一看一拧,开始自言自语了:“火眼儿堵了,找个细铁丝捅捅就行了。”说罢,他便目不转睛地开始抠油了……

就在那一刻,凤兰的母亲端来一大盘仍冒着热气的饺子出现在我的眼前:“娘俩甭做饭了,趁热儿快吃!”

我眼含热泪,耍着顽皮,下手就抓,抓起一个饺子,整着就往嘴里塞。大嫂拍我一把:“别烫着,慢点儿吃。”

大嫂所言,像是母亲在提醒孩子。可伸手夺母亲手里的筷子,我却从未尝试过。在母亲面前不曾有过的行为,在老余大哥那儿我竟极其霸道地展示了。

这就是我的老街坊!老街坊对我的呵护与关照,实为纸笔难尽,那一桩桩、一件件,我均珍藏心底。那是一种温暖,那种热量,是生生不肯散去的。

文心结冰花

我在文心社获知冰花是来自马里兰州,那种娘家人的亲切感忽地把给我热烘了。也就是那年的隆冬时节,我曾居住了近10年的大华府地区,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雪。雪中送炭没处买,送个问候并不难。想到此,我扑到电脑前,火速为冰花发去了E-mail……

万没料到,我那几句话,竟让冰花深念不忘了。自此,我俩开始电邮来往,开始在各自的文章里相互留言鼓励。不觉中,从名儿熟到姐妹,感谢缘的撮合。交往中,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知情、惜情、真情、热情,与她携手前行,前路畅通,远景当看好。

果然,物换星移,几番风雨,几度春秋,冰花与我的友谊渐见加深,从通E-mail向通话迈进,也就水到渠成了。有声的冰花,激情饱满、真挚爽快,说她像山东人,我无须特意去启动“哥德巴赫猜想”,因为她的祖母就诞生在孔孟之乡。为这,我俩在电话里常常是她一句“我奶奶说”,我一句“我妈妈说”。时间长了,也弄不清哪句颇具格言意味的大实话是哪位老太太的首创了。

感受得到,在齐鲁文化的熏陶下,奶奶的待人处事对冰花影响至深。尤为突出的是,她对家的奉献。

冰花是位职业妇女,每天8小时的黄金时间,她要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必须要不厌其烦地同那些乏味的数字“眉来眼去”,反反复复。忙完一天,她拖着疲惫的身子,迈出汽车,走进家门,扑到厨房里,系上围裙,卷起袖子,开始与碗盏刀剁交手、过招儿。

丈夫爱中餐,儿子吃洋饭,不能对付,不想糊弄父子任何一方。是啊,都在外面忙活了一整天,都憋着回家吃顿可口的晚饭。在爱的驱使下,冰花总是不辞辛苦地按照他们的口味,炒菜、烧鱼、焖米饭;烤比萨、煎香肠,还要拌上土豆泥……说儿子不喜欢吃中餐,可他偏爱炸春卷,这一要求可让勤劳的母亲再次捕捉到爱的奉献。

电话里,冰花兴奋难掩地跟我说:“我炸的春卷,我儿子一吃就是20条!”我惊讶:“那你得炸多少哇?”她的回答倍儿轻松:“每次都是100条。”100条春卷,从备料到做馅儿,一个一个地包,一个一个地卷、一拨一拨地炸,这其间要消耗她多少精力与时间?对一位上班族来说。

冰花的贤惠还体现在她对丈夫的用心上。若借“不辞冰雪为卿热”作比,半点不夸张。仅举一例:为了陪丈夫一起吃晚饭,她愣把自己给“等”出个胃溃疡。事因她家住在马里兰州,其夫上班必须要穿越华盛顿特区,到弗吉尼亚州去施展才能。由于路途远,来回车程需两小时以上,特别是她丈夫常常加班,冰花不忍心让辛苦一天的他回到家里,一人坐在灯下,独嚼冷饭……

冰花对家对丈夫的爱,是涌动在血液中,渗透在骨髓里。

我曾读过她所写的散文《鲁冰花回国散记(一)临行前》:“……俺满头大汗地把家里打扫得格外干净,把孩子上学要穿的两周衣裤袜洗好放好,把每个房间的床单都换新,再把冰箱装满做好的熟食,里边红烧鱼、红烧虾、青菜和老公爱吃的甜食赤豆桂圆桂花汤等,都有呢。

临睡前,还特意对老公说:“俺要是回不来,你就随你的心意去再找个年轻漂亮温柔的女人结婚。”老公说:“别瞎说,这么多年了,没你还不知道怎么过呢。还等你回来一起变老呢。”

我说:‘两个儿子都很好都很乖,有你照顾俺放心,俺最不放心的倒是你,谁会像俺那样惯着你依着你呢?谁会像俺一样照顾你呢?’”

说冰花的夫家真是娶了个好媳妇,我不是口说空话。电话里,常听她说:“今天我又跟婆婆聊得特开心。一周一次,到时候老人家就在电话旁边等着我,晚一会儿她就着急着忙的。”是啊,年初冰花回国到央视的《华人世界》栏目里去接受采访,她不是特意飞抵沈阳见父母,而是直达上海看公婆。

人心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行动。冰花的行动足以印证她的孝心。用山东话说:这样的好媳妇儿,上哪个场儿去找哇!

赞叹冰花!白天,她事业家务一肩扛;夜晚,她灯下伏案诗千行。到目前为止,冰花已出版两部诗集呢!分别是《溪水边的玫瑰》和《这就是爱》。冰花在北美诗坛的声誉用不着我这个“门外汉”去为之定夺,看看为她写评论的人次竟多到近百,也就门儿清了。

走笔此处,冰花来电话了:“我老公问,常和你来往的宋晓亮,听名字好像是男的?”

闻此,我不禁哈哈大笑:“告诉你老公,宋晓亮正憋着把他的贤妻抢到‘水泊梁山’,给自己当‘压寨夫人’呢!”

荒田不荒

第一次听到名作家刘荒田三字,我这通儿感慨:天哪,荒田还“刘”着,咋不在上面种点儿什么呀?

第一次见到刘荒田,觉得他简直就是我的老街坊、老同学、老朋友。“几老”确定后,那满心的亲切感全涌到了喉咙里。

《水浒传》里有这么一句:“宋江听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说来凑巧,就在宋江诞生的齐鲁大地上,我这个姓宋的竟在自己的老家遇到了“老街坊”。

那是2004年秋高气爽时,应山东大学的邀请,我们同赶赴威海,去参加“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9月22日上午,在金海湾国际学术中心的大厅里,当荒田和我先后报出各自的大名后,彼此在同一时刻,喊出了同样的惊叹:“你就是刘荒田!”“你就是宋晓亮!”确认都没喊错,荒田忙抬手引领:“走,咱们到那边去接着聊。”

那边是哪儿?在大厅的最南端,几扇大玻璃窗下码着一排大沙发,正那儿干净整洁地候客入座。

坐下了,聊上了,我才知道自己的准确身份就是一“电灯泡儿”。我挺在荒田伉俪中间,脑袋跟个拨浪鼓似的,一会儿转向女方,一会儿转向男方,说呀说,聊啊聊。说啥,聊啥,没开头儿,没结尾。想啥说啥,逮啥聊啥,直到远处有人在喊:“走啦,开会啦!”“快过来呀,大会马上就开始了!”三人才忽地明白,咱是干啥来的。

是一曝十寒吗?回到美国,尽管我俩都握有对方的名片,但来往却很少很少。直到2005年8月我加入了文心社,后在我荣任“搬运工”时,因每天要到分管的报社去把文友发表的文章搬到各自的专辑,再释放到主页,这才重新敲响与刘荒田接头的互动键。

我的职责是:在搬运文友的文章时,编辑要认真阅读,以备辨出哪篇文章需要加精,哪篇文章应该导读。身负重任,马虎不得。基此,我便借审阅文友作品的机会,把刘荒田的字字句句也都详读细品了。

荒田着文,前朝今世、四海五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生物进化,乃至“克隆”和转基因等,无所不括。尤其是在述说国事、家事、天下事时,无不起歌、化泪、诱人回味。

不知多少回,我扎进他的亲情篇里,感动着他的孝心,体悟着他对家人的爱和自己的艰辛与快慰。

同类推荐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

    《我行我诉》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杂文、言论逾百篇,其中大多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过。作者称:“我行我诉”是其几十年写作历程的形象写照。“自1977年从事新闻采编开始,我便在人生道路上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不停地用文字来诉说自己的见闻与感受。”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场长跑,但在这长跑的道路上各人的角色却不尽相同。作者以自己的文字,成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景。
  • 七月木槿

    七月木槿

    白云浮动,芦花柔美,河水潺潺,心情平宁。草地上雏菊星星点点,仿佛夏天遗失的纽扣。在季节虔诚的祈祷中,暮然回首,沿岸的粉白色木槿花,纯朴而恬静地开放,装点每一个抒情的夏日。
  • 张晓风散文集

    张晓风散文集

    跟随作者细腻的笔触,感受头顶的云、身边的风、每一件在忙碌生活中被我们遗忘的美好事物,重拾对生活的感知。
  • 夜生活手记

    夜生活手记

    这本散文集收录了王祥夫长篇散文共七篇,均为未出版的新作。从这些散文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散文的美妙之处,尤其是作者擅长白描手法,能于不动声色中令人渐入佳境。散文集中所收的《中年的风景》《书边随笔》《我漫游四方》《夜生活手记》等篇,多为作者从周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一事一物,由小及大,引导读者领悟中华民族文化之美好处,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王祥夫先生还画得一手好画,本文集将作者的文字和绘画融为一体,充分显现出一种中国文人式的“文化散文”的韵味。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孩子是第二位的

    孩子是第二位的

    Addons Wu博士是一位深深为他三个卓越的孩子(分别毕业于剑桥、麻省理工、哈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父亲。跟其他家庭一样,Addons和他的太太也经历了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乐趣、压力。Addons的职业生涯让他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一些基本的原理是跨越国界、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在本书中,Addons和读者分享了他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验、智慧和领悟。
  • 都怪妖孽帝少太迷人

    都怪妖孽帝少太迷人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她从小就是恶魔少女,而他是天才少年……她主动求婚,他无动于衷,最终在父母们的撮合下在一起,某个男人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她喜欢热闹,他喜欢安静,她喜欢吃辣,他喜欢清淡,她喋喋不休,他冷漠寡言,性格南辕北辙他们,在一起后,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他贵为帝少,却隐瞒了所有人,她频频出事,却一直找不到真凶……最终,在生产的那一天,最脆弱之时,她被人毁容抛下悬崖……她重新换了容貌,失去了从前的记忆,在山上苦练武功……五年后,再次相见的他们,他是高高在上的帝少,她是人见人怕的……奇丑无比的……女魔头他要怎么认出这个女人是他深爱的发妻?重新认识的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境遇?真正的凶手是谁?本文是宠中带虐,爆搞笑
  • 幸福冲击波

    幸福冲击波

    是时候来一次“向幸福出发”了,是时候思考“什么是幸福”了。只有看清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厘定未来道路的方向,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能要的,才能够把握幸福的真义。幸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幸福的家庭,幸福的社区,幸福的环境,幸福的企业,幸福的城市,幸福的国家。
  •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心理学称霸世界3(大众篇)

    世界级心理学之父勒庞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揭示心理操纵的真相!勒庞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著称。他认为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群集时有一种思想上的互相统一,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law of the mental unity of crowds),这种统一可以表现为不可容忍、不可抵抗的力量或不负责任。群体行为可能是突然的和极端的;智力过程可能是初步的和机械的。这是当时盛行的几种“群体心理”理论之一。在群集情况下,个体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而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了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 超脱于诸天

    超脱于诸天

    失意少年古恒偶得永恒道盘穿越到元界下界玄武界,行走混沌诸天,国武世界里追寻极限,巩固道基...在魔改三国世界里屠天建神国,成就仙神....穿梭于诸天万界,成道永恒,超脱而去。(可能世界:国武世界,高武三国,修真世界,万古神帝,红尘九世,大主宰,完美,遮天,......(魔改版!)。)
  • 万里长城的故事

    万里长城的故事

    作为龙的传人,你想知道中国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文明古国吗?拿起这本书,走进时空隧道,读读万里长城辉煌的故事,你就有答案了……
  • 陈寅恪的1958年

    陈寅恪的1958年

    在陈寅恪一生中,1958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年代之一。那么,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是如何应对的?这些事情对他的教学、科研与心理有何重大影响?本文勾稽当时的官方文件、报刊文章、档案材料、私人日记和回忆录,试图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195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曾任毛泽东秘书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厚今薄古 边学边干”长篇讲话的摘要,透露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看法。
  • 末世之小冰河

    末世之小冰河

    叶子夏前世很悲催。十六岁生日时,被告知不是亲生的,本来她是开心的,因为她从小喜欢二哥。可是正想告白时,二哥居然订婚了!她伤心欲绝,去了自己亲生父母老家,刚过完种田日常的一年,结果发现二哥根本不喜欢他的未婚妻,真正喜欢的是自己?就说嘛,哪有像二哥那样宠妹妹的,这明明是宠童养媳的节奏啊,刚准备去找二哥,结果末世来了,大雪隔绝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快要见到二哥时,居然被他未婚妻拦在了安全区外,这不是最可怜的,可怜的是,夏夏回头时摔了一跤,结果就这样挂了,做了三年的游魂,就为陪在二哥身边,不想一睁眼尽然回到了十六岁生日的那天,还多了一个随身空间。好吧,这一生一定要不留遗憾。
  • 高门皇后

    高门皇后

    唐意怎么也没想到,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没有嗝屁,却在凯旋时遭遇乱流,坠下数万米高空,光荣穿越了!何其有幸,一朝穿越,竟成西秦国的皇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独享专宠。何其不幸,穿越第一天就遭遇破国之灾!富贵荣华如流水,未过眼已成烟云。更不幸的是,新君继位,第一道圣旨就是将她做为祭礼,嫁入东晋为妃,把她变成史上第一个和亲的皇后!他一身明黄,高高地站在她的身前,俊逸如仙,清雅如风,凝望着她的凤眸中透出的却是嗜骨噬心的寒,刻骨铭心地恨……是谁说的?每一个穿越女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加强排的美男,而每一个穿越女都是打不死的小强,一定会越站越勇,越斗越强的!她走进重重迷雾,层层阴谋,几度生死徘徊,多次命悬一线,只为抚平他眉间的那一点愁,平息他心底的那一缕恨,圆他胸中的那一个梦……然后——看得清的是世情人性,看不透的永远是那颗冰冷的帝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