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200000007

第7章 杠杆加速器(1)

从2005年开始,万科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杠杆的充分利用,让万科获得了“乘法”速度。

并购杠杆

收购南都:史无前例的房地产收购案

2005年初,一桩房地产收购案震撼着人们的神经——万科斥资40.17亿元,分3个阶段整体收购浙江南都房地产公司。

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收购案之一。南都房地产公司总部位于杭州,是江浙一带颇有影响力的公司,地位仅次于长三角龙头公司绿城。其董事长周庆治2001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排行榜,排名第四十五位。在这次收购之前,从来没有这种量级的收购。

2005年是万科《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万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收购浙江南都房地产公司。在制订《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万科发现美国四大房地产公司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在高速发展阶段都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的跨越,收购也成为了万科战略的一部分。

关于万科收购南都的缘起及经过,业内流传着多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周庆治厌倦了房地产行业诸多行业生态,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以网络资讯和生物基因工程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在这桩交易中,中城联盟发挥了作用。悄悄运作于1999年,并在2001年发起“新住宅运动”而名噪一时的中城联盟,集合了一批重量级的中国地产商。据说万科与南都之间的“郎情妾意”由来已久。

万科对南都地产的收购分三个阶段,总成本为40.17亿,其中一半是用万科合资公司的股权支付的。这意味着万科不需要拿出那么多真金白银,从而使得资本的使用效率提高。此后,万科的大部分收购都是采用这种支付方式。

2005年3月3日,万科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整合。其内容是收购南都地产在上海和江苏两地的项目及土地,涉及总金额18.5785亿元。但其中的50%,即9亿多元,在交易之日起一年和两年后分期支付。万科此举获得了南都地产在上海12万平方米的土地,按照2005年土地招拍挂价格,万科至少要为这一项支付17亿元的土地出让金。

这桩收购在当年就见到成效。2005年,原南都项目对万科贡献的销售回款超过11亿元,而这一年万科所支付的收购款项仅为9亿多元,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收购。万科长三角区域营收占主营收入比例达32%,超过万科的“大本营”珠三角(占27%)。更为关键的是,对南都地产的并购完善了万科的城市区域布局。这次收购,使得万科一次性在长三角区域获得约269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尤其使万科进入了一直无法深入却有着丰厚市场基础的浙江。

2006年8月3日,万科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收购,涉及金额为17.6566亿元。

2007年3月21日,万科以3.93亿元完成对南都地产剩余20%股权的收购。收购南都地产堪称万科收购战略的经典案例,万科在商业上的收益是丰厚的。万科2005年持有土地储备的平均地价是每平方米1500元,而万科从南都地产获得土地平均价格是每平方米784元,只是此前万科买地成本的一半。

收购朝开:打通任督二脉

如果说对南都地产的并购是万科实践《1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购战略的一步猛棋的话,2006年3月以区区3.9亿元的价格吃进北京朝开(北京朝阳区房地产开发公司)60%股份之举,则让同行们瞬间看到了万科“惊变”。

10多年来,万科因秉持“原则”,在北京拿到的地不仅屈指可数,而且全部零星散落在比城乡结合部更远的区位。并购北京朝开,万科不仅获得了50万平方米的项目土地,而且项目区位极具优势。更关键的是,万科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在站稳长三角之后,又构建起环渤海区域的根基,使其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重点发展区域的布局结构更趋完善、合理。

共生文化

收购给万科的文化和管理也带来了一些改变。2005年万科收购南都地产,保留了南都地产的全部团队,二者没有发生冲突。万科在上海原本有7个项目,南都地产在上海有4个项目,相互之间也没有妨碍。万科整合南都地产,最为关键的是:两家公司文化上能否融合?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为了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郁亮亲自过问了每个细节。

万科2005年的主题词是“颠覆、引领、共生”,此处的“共生”是万科收购过程中展现出的姿态——万科在并购中必须关注文化的融合。郁亮说,万科与南都几家子公司的整合,不是“替代性”的,而是“叠加”。“并购就要将两家合并成一家,(如果)导致万科大一统,这样的方式万科并不喜欢。”他说,“我们要将自己放在高处,才能拥有大胸怀和大眼光,我们要将自己放在低处,才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万科对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文化有充分的自信,不搞唯我独尊,而是能够用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向别人学习,这大大降低了收购中可能出现的摩擦。

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司之间的并购案例,成功的很少。主要原因在于,很多企业的并购是一种“替代”性质的,有你就没有我,比如以失败告终的惠普和康柏的合并。但房地产企业的整合最终会落到项目上,这不必然是替代性的,而是可以叠加的。因此,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比较容易进行整合的行业。

百亿并购

从2005年开始,四处并购对于万科而言就像家常便饭。通过对并购规律的研究,万科已经把并购杠杆用到了纯熟的地步。

2005年,万科收购了13家公司;2006年,万科收购了22家公司,以23.8亿元的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为14亿元的净资产。

2007年,万科收购的公司高达27家,以18.7亿元的收购款,获得公允价值21亿元的净资产。在万科2007年新增项目的总规划建筑面积中,41%是通过收购公司或合作方式取得的。

2008年,万科收购了18家公司,合计投资金额近30亿元。最大的一单是以7.1亿元购买了沈阳万科浑南金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0%的股权,取得沈阳金域蓝湾项目土地。

在光景非常好而拿地十分困难的2009年,万科的收购行动进一步升级。这一年万科以近18亿元的代价收购了27家公司,最重量级的是于2009年12月31日,以现金对价人民币5.6775亿元收购了上海庞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65%的股权。

进入2010年,万科的收购步伐进一步加速。在2010年上半年,万科共收购了17家公司,平均每10天就收购一家地产公司。从2010年到2012年,万科一共收购公司73家。

2005年至今,在全国范围内,万科已耗资百亿,完成110多起收购。通过并购、合作来扩大业务,是万科近年的惯用策略,其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并购进入之前没有开展业务的地区;二是补充之前缺乏的某个产品线;三是收购成品项目或成熟土地,节省时间成本,降低拿地的经济成本。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垄断了土地供给,企业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拿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外地房地产企业要拿地就更加困难。于是利用万科的品牌优势,收购土地资源储备较为丰富的本地房地产企业,不失为进入该地市场的一条捷径。

万科的并购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不是以大并大,也不是以大并小,而是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寻找可以优势互补的公司,最大化企业的优势竞争力。这是万科一切并购活动的出发点。

自2004年政府对土地及金融进行宏观调控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两种反差较大的情况:一是手中有土地储备但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企业筹钱无门;二是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大企业却苦于手中没有土地可开发。因此,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收购兼并大潮自然势不可挡。

每一次调控,都是房地产整合的绝佳时机。但是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有整合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要有资金实力;第二,要有优秀的团队;第三,管理上要比别人更优秀;第四,要有品牌。此外,战略整合还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导向,绝不能走机会主义道路。万科早已做好准备,它把这种模式做到了极致。

资本杠杆

万科是资本市场的极致选手

2008年,王石曾反思说,万科卖出这么多的房子,仍然没有钱买地。王石的这句话道出了房地产企业的通病——它们都是资金饥渴症患者,只是程度不同。

从2003年开始,万科就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全面爆发,房价一路飙涨,土地价格也呈几何级上涨,开发商自有资金积累速度已赶不上地价的上涨。

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日益演变成资本实力的竞争。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的利润是2亿,但是下一个项目买地就能吃掉所有的利润。最极端的情况出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2007年至2009年间北京地价翻了四番,任志强曾说“北京没有30亿就拿不到地”,资本竞争使得大量房地产公司出局。

在美国,房地产被划入金融行业,融资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力。在中国也一样,谁能拿到便宜而且多的资金,谁就更有优势。而如果房地产企业没有比较稳固的渠道募集资金,注定只能越做越小。

在所有的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信托等成本比较高,而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的成本就低得多。作为最早涉足资本市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编码为000002的万科来说,它算得上资本市场的极致选手。

从1991年上市,到2008年最后一次融资,万科一共在资本市场融资9次,融资总额250亿元。万科几乎抓住了资本市场所有的机会,用尽了配股、发行可转债、增发等资本市场融资手段。

无论是应付历次调控带来的危机,还是在房地产黄金十年中的迅速扩张,资本市场的融资对万科起到了关键作用。

早期的两次融资,最终促使万科涉足房地产

2011年,60岁的王石决定到美国留学。他和年轻人一起学英语,重新考驾照,还学会了用信用卡。“在国内基本废掉了。”他获得了新生的快乐。

和30多岁创业初期时一样,60岁的王石对新生事物依旧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潮流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灵敏。他也给万科留下了这样的基因: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并积极尝试。

1991年,在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股票为何物时,万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先行者。在改革开放初期,证券市场属于新生事物,在很多人看来风险很大。敢于吃螃蟹的万科,最早尝到了资本市场的甜头。

1988年,万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彼时万科的所有资产不过为三个来料加工厂。不过,这一年的11月18日,万科以2000万元购得一块土地使用权为50年的住宅用地,并在随后的12月再次中标拿下另外一块地。

1991年,万科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获得了000002的代码。万科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1.3亿元人民币。借助这次新股发行所获资金,万科开始在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不断圈地。

1992年年底,政府开始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海南等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1993年,万科原本想争取发行可转债,但最终未果。当时恰逢B股市场刚刚推出,万科再次抢占先机,发行4500万B股,融资4.5亿港元。这笔资金对万科意义重大,海南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哀鸿遍野,但万科的房地产业务仍然获得长足的发展。1993年至1995年,万科主营业务增长率分别为63.91%、13.24%、22.50%。

郁亮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当时的行情是几千万就可以买到一块地,4.5亿港元已是很大的金额。”

万科创业初期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公司,而早期的这两次融资,最终促使其涉足房地产。从1996年开始,万科逐次退出其他行业,确立房地产为主业。

1997年,万科通过配股融资近3亿元。1996年时,万科的经营已经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当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猛降21.68%。不过借助配股募集的3亿元资金,1997年其营业收入增长率猛增至65.37%,扭转了1996年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

1999年,万科再次实施配股方案,募集资金达到近6亿元。其时,整个房地产行业形势并不乐观,一边是国内商品房高库存,另一边是房价持续下降。尽管如此,万科借助募集所得资金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1999年、200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7.9%、31.71%。

同类推荐
  • 商人经商手册

    商人经商手册

    本书主要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商人做生意的“四书五经”,是针对不同性格及性格弱点的中国商人采取不同战术的商战对策,教会你如何掌握不同商人的性格,教会你如何利用各地商人的弱点,还教会你如何在商场上防止受骗上当,如何在竞争中取胜。
  •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体系的力量:从体系看德国经济的成功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求可供参考的发展样本。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德国恰可为中国的下一步发展提供颇具价值的借鉴。
  • 走向卓越:中小企业资本经营实战精要

    走向卓越:中小企业资本经营实战精要

    谈判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对谈判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全面系统的了解谈判的要素、特点、原则、类型等基本常识,对提高谈判水平很有必要。谈判作为一种协调往来关系的沟通交际活动,它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为了完整地认识和把握谈判活动,很有必要较为深入地分析一下谈判的构成要素。一般地说,谈判由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这就是谈判主体、谈判议题、谈判方式和谈判约束条件。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何必情深

    何必情深

    霍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秘密,霍家独子曾娶妻无数。传闻,霍霄娶过四任妻子,但那四任妻子最后行踪成谜。传闻,霍霄白天温文儒雅,黑夜残暴成性。她于众人夹杂着恐惧的羡慕中嫁给霍霄,她从不认为,那样一个温柔的男人会狠心待她。只是……在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是谁……名门权贵的霍家,暗潮汹涌。当她亲手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才幡然觉悟,这是一场人为的骗局。霍霁是霍家多出来的人,是霍霄的影子。大家都说,霍霁有疯病,他整天呆在不见阳光的房间内,像疯子一样大笑。可她觉得,霍霁没病,他不过是不甘心永远当一个影子。……总有那么一种人一见误终身;总有那么一种爱一眼抵万年。“只要你能在我的身边,其他都不重要。”他阴狠,他冷戾,他从不顾念情分。他所做的一切,通通是为了要在霍霄的手中将她抢走。“霍霁,让我带着最后一丝尊严离开你。”后来的后来,她才知道,他和她是寒冷时相互取暖的刺猬,仅此而已。……他是霍家见不得光的影子,却是她孩子的亲生父亲。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浪花淘

    浪花淘

    一段情,半生执念,甘愿赴汤蹈火;一场局,腥风血雨,誓要颠覆武林。天下豪杰争天下,英雄长泪洒英雄。江湖过客行江湖,梦中旧人,留梦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I Hated to Do It

    I Hated to Do It

    For over 40 years, Donald C. Farber was Kurt Vonnegut's attorney, literary agent, and close friend. In this deeply felt memoir, Farber offers a rare portrait of Vonnegut that is both candid and entertaining. A renowned entertainment lawyer with a largely famous clientele and a highly acclaimed author in his own right, Farber provides colorful anecdotes that detail the daily realities of working with Vonneg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erson who knew him best. The millions of fans around the world who mourned Vonnegut's passing will treasure this new and intimate portrait of him, not just as an acclaimed author, but also as a witty, eclectic, and brave personality that contributed greatly to our culture.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剽悍女生

    剽悍女生

    这个故事里,有群女孩才华横溢的陈苍宝,美丽单纯的许嫣然,野心十足的罗安安,自我奋斗的唐王她们如你我一样,也许不够完美不够优雅,但足够理直气壮、足够剽悍,她们不甘寂寞更不甘平庸她们斗志昂扬地追求自尊和幸福,坚定无比地相信,即使是平凡的人,也可以打造不平凡的人生。
  • 君卿不复

    君卿不复

    沐尹:因为喜欢,所以,我的一切都可以为他失去的,哥哥,你看,幺儿是不是很傻。少卿:傻,真的好傻,是哥哥没用。夏晚:都给我远边站,他是我的。子衿:就是你了,过来。............许你的三生三世
  • 林宸浅恋

    林宸浅恋

    穿越的林依乐碰上九王爷霍韩宸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