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00000034

第34章 参考文献

[1]许敬生.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河南中医,2009,29(3):245.

[2]王新陆.中医之源[EB/OL][2010-04-07].http://tansuo.cntv.cn/jieduzhongyi/classpage/video/20100310/101386.shtml.

[3]肖娴.从岐黄之术到《黄帝内经》.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3(2):12.

[4]李杨,杨建宇.“杏林”的由来.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152.

[5]李杨,张文娟.悬壶济世.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136.

[6]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7]朱天顺.原始宗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8]李从.《五十二病方》禁咒内容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30.

[9]张振平.一个应当重新认识的问题——巫、巫医及其与医药起源、发展关系探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10(2):57.

[10]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影响.福建中医药,2001,32(2):9.

[11]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87.

[12]刘子志.中医阴阳学说探微.新中医,2011,43(4):131.

[13]吴全兰.阴阳学说的哲学意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55.

[1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15]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16]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7):437.

[17]周强,袁冰,石东平.《黄帝内经》五行配脏探源.中医文献杂志,2002(1):11.

[18]刘宗迪.五行说考源.哲学研究,2004(4):35.

[19]陈吉全,黎敬波.论《内经》应用五行学说的变化.山东中医杂志,2011,30(5):291.

[20]于占林.范进中举与五行学说.中医药学刊,1993,1:25.

[21]高驰,王非,杨阳.中西医差异之思想导源.中医药学报,2007,35(5):48.

参考文献科普通鉴·中医乾坤[22]佚名.希波克拉底文集.赵洪钧,武鹏,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3]段艳蕊,王志祥,李琦.论中西医之互补相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30(4):8.

[24]李艳丽.从《易经》阴阳学说看东西方文化的对立与互补.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43.

[25]张培彤,朴炳奎.应建立中西医互补的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体系.癌症进展,2010,8(3):209.

[26]周晓光,郭飞平.超越困惑:中国传统间接致思方式考察.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7]丹江.中西医结合需要新的哲学.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1,14(4):27.

[28]金莉.论中西医的差异与统一.内蒙古中医药,2010(4):124.

[29]王玉芳.浅析《素问·五脏别论》脏腑藏泻理论.江苏中医药,2010,42(5):8.

[30]王莉,孔蕊,张振风.从古代精气神理论探讨人类生命观.中医药文化,2010(5):17-20.

[31]赵国求.论现代科学中的中医精、气、神.武钢大学学报,1999,11(3):22.

[32]刘寨华,于峥,杨威.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内经》精气理论构建中的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2):87.

[33]乔文彪.神概念的发生及其内涵解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7):485.

[34]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河南中医,2006,26(1):4.

[35]李志超.经络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科技导报,1993(4):29.

[36]李连方,尚品洁,杨金莲.“六淫”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探讨.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4(1):87.

[37]韩振蕴,白文,吕家坤,等.风邪致病的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13.

[38]程士德.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100.

[39]吴昆.医方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16.

[40]戴原礼.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1]解佳伟,焦艳芳,穆俊霞.寒邪理论中医古代文献述要.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2):11.

[42]《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中医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43]李成文.中医发展史.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44]欧阳八四.针灸溯源——九针的起源、运用与发展.针灸临床杂志,2005,21(7):47.

[45]金达洙.针灸在美国的历史现状研究及其前景展望[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46]王雅萍.神秘针灸铜人展示中医魅力.河南科技报,2007-08-28(3).

[47]牟洪林.金针拨障术史略.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2):34.

[48]谭新华.中医药宝库的一枝奇葩——外科丹药.中医药导报,2007,13(10):1.

[49]刘井红.手诊的基本原理及其诊断特色释义.中医药学刊,2005,23(1):81.

[50]蔡景峰.中国藏医药学.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51]庞宗然.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医疗技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52]吉布.唐卡中的藏医养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3]蔡景峰.藏医学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

[54]张淑兰.生命的长调:蒙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5]胡斯力,郑泽民.蒙医志略.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

[56]关详祖.维吾尔族医药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57]赵世望,周兆奎.傣医传统方药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58]杨增明,马志伟,袁玲玲.傣医药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

[59]藤见甲,黄爱辉.苗家整病技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

[60]杜江,张景梅.苗医基础.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61]彭芳胜.土家医方剂学.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

[62]赵敬华.土家族医药学概论.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

[63]岳凤先.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药化辨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6):1-2.

[64]陈仁寿.论《中华本草》的学术研究及价值.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152-155.

[6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66]黄兆胜.中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7]王志强,朱毅.中药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概况.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812.

[68]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

[69]苏永南.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1.

[70]蔡宝昌,赵国平.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同类推荐
  • 农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

    农村常用诊疗护理技术

    本书主要包括问诊、常见症状、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影像学基本知识、心电图、诊断的方法与病历书写和常用诊疗护理技术操作。
  •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共五十六章并十四项附录。第一章介绍外科门急诊常见危重症的急诊处理,附录介绍外科门急诊常用的诊疗技术,其他各章包含了各种外科常见疾病,对一些临床上少见的疾病《外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也略有涉猎。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读古籍不易,读《黄帝内经》尤难。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古典医学术语,再加上理义深奥,文词晦涩。本书作者傅维康大夫为这部宝典萃选精华,详细注释,并概括全书要点,精心写出《概述》一文,以及指导学习方法,给读者以打开大门的钥匙。
  • 天然产物启示录:谈其在新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天然产物启示录:谈其在新药研究中的重要性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自然创造任何东西都有她的目的”。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也说过:“大自然治病,医生只是助手”。现代药物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向大自然生物进化的成果——天然产物寻求成药的灵感。天然产物通常结构复杂多样,独特的三维空间化学结构和人体内的蛋白质及其他功能性分子能够发生奇妙的构效关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悠久的疾病治疗历史。如何深度研究中药,开发其中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分子对我国创新药物研究有深远意义。本讲座试图从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出发,阐述它们在新药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这本书对于“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正式的定义或完整的答案。作者从哲学的批判性和建设性这两个概念着手,将哲学比喻成一条小溪,自己在溪边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条理清晰地漫游,通过对客体本质的讨论,进入因果联系和变化的讨论,接着是目的和道德行为,判断、真理,以及形而上学的最终问题。《哲学九讲》从约翰·洛克、勒内·笛卡尔开始,沿着两位欧洲伟大思想家的足迹,顺着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逐层深入,不仅讨论了哲学本身,更对人性进行了探讨,比如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幸福。《哲学九讲》也高度提炼了学术史上众多知名哲学家的观点,同时提供相关参考原著名称,使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进一步涉猎相关知识。
  • 血脉与回望

    血脉与回望

    回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生长痛”,用尽可能温和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血脉与回望》,收录散文作家王月鹏近年创作的以作家在胶东半岛四十余年间的青少年生活和工作见闻为主题的系列散文作品。
  •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上)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上)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卢布朗的代表作。《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一经出版,很快便在法国家喻户晓,之后更是风靡整个欧洲大陆,至今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亚森·罗宾既是一名心思缜密的盗贼,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一场神秘惊险的探案之旅吧。
  • 万界之祖龙

    万界之祖龙

    宇宙未诞生之初,《万界之树》孕育万族。为各族之祖,出生就有毁天灭地之力。《万界之树》树顶上是万界之树精华所在,为《万界之源》。万族之祖因《万界之源》而斗,因此《万界之树》被打散成无数块,形成如今宇宙。《万界之源》被九大祖龙得到,但因受伤太重,无耐只有合力封印在九彩龙珠之中。九彩龙珠,在宇宙飘荡无数个宇宙纪元。华夏因为信奉神龙为图腾,九彩龙珠受到牵引,跨越时空长河来到水星。看主角龙傲天,如何带领龙、人两族摆脱万族【以人为食,神龙为坐骑】的命运。从而走向宇宙星空,征战万族,站在宇宙之巅。
  • 替身剑神

    替身剑神

    替身,指替代别人的人,对正身而言,常指代人受罪的人,苏景文觉得这个定义用来形容自己再合适不过了。他在穿越之前,是个替身演员,在为主演做一个高难度特技动作时失误摔死。在穿越之后,他是个牛逼轰轰的大人物,号称不败剑神,但遗憾的是,自己并没有继承这位剑神的任何记忆,不过是个占据了别人身躯的背锅侠。好处没见着,倒是这剑神留下的烂屁股债一大堆,但苏景文丝毫不慌。“做替身,我是专业的。”书友群:332838470欢迎入驻
  •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

    《凯迪克图画书经典全集》所有的题材都由凯迪克亲自挑选,古老的经典童谣、18世纪著名作家的作品加上作者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呈现每一部作品里,广受小朋友的喜爱。本书精选凯迪克最经典的10本图画书合为一本。期待您和您的孩子在如诗似画的阅读中,享受到无尽的阅读乐趣,领会到故事中值得深思的道理。
  • 我怎么又被撩了

    我怎么又被撩了

    我不是魔王吗?怎么又被撩了???(简介无力,点进来看看吧)
  •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人类的朋友:生物科学知识1(青少年科普知识必读丛书)

    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
  • 仙儿动天下:绝色女法师

    仙儿动天下:绝色女法师

    【本故事纯属虚构】[已完结]她的乳名叫母暴龙,小名叫无赖,大名叫流氓,而她的理想也是她的外号叫色女!为了看情书,意外穿越来到了异界神降大陆,发现了瘦弱的自己竟然是废材全系魔法师。不过废材也有废材的好处,就是嘿嘿,不告诉你,自己去看……注:本文是穿越异界,不是古代,也不是现代!另外公布虫子读者群:196908658喜欢的可以加进来!
  • 埋诗客

    埋诗客

    因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被迫退役的记者沈格,误入一家“奇怪”的餐厅,只要听客人说故事即可拿走高额报酬。形形色色的客人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故事,《情绪贩卖机》《脑海有条鱼》《人生试用报告》《吸血鬼保姆》等,奇妙荒诞。风格致敬《黑镜》《爱死机》《世奇》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