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00000033

第33章 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大事记(2)

近30年来,我国传染病的发生情况有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传染病由于医学发展迅速,我国加强了公共卫生保健工作的实施,同时加大了对疫苗的研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计划免疫工作,使传染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流行病总发病率不断下降,天花、脊髓灰质炎已经被消灭。但是近10年来,全球范围内新发传染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新发疾病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的传染病形势还是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去已经基本控制了的疾病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另一方面,新发疾病不断发生或流入,已经存在的新疾病还未被认知,没有有效的防治手段等。目前随着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改变,城市化推进及人口流动,全球一体化等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变化,更促进了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和扩散,使新发传染病在全球的不断暴发流行成为可能。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①人畜共患性;②病原体的易变异性;③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④疾病发生的不确定性。

9.3.1中医药防治“非典”

“非典”,全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英文简称SAR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胃肠道症状,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遭遇的第一个致命传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肺炎,临床表现为身体不适、乏力、肌痛、发热,很快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干咳少痰和呼吸急促,部分患者有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少数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肺部影像学显示肺炎改变。

在2003年举世关注的“非典”防治工作中,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更清楚地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中的作用。“‘非典’这种全新的疾病,无论是对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都是一个挑战。而对后者,也可能成为一个突破和发展的重要契机。”87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说。从“非典”暴发初期中药汤剂多用于预防和从向传统中医论著中寻求“非典”的理论解析,到与西医协作正式介入“非典”治疗,中医药发挥出广受认可的独特优势。

2003年4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非典”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但此时,中医药尚未充分参与对非典的治疗。而广东中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尝试和经验,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5月上旬,疫情仍旧严峻,北京“非典”死亡率明显偏高,中医药参与治疗“非典”的呼声越来越高。到5月8日,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召开中医药专家座谈会,要求中医药充分介入。以此为转折点,5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修订了“非典”中医药治疗方案。随后,北京采取措施保障所有定点医院都有中医药的参与。到5月中旬,多半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疫情开始得到控制。

9.3.2中医药防治甲型流感

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肆虐,同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的2009年第8号公告中,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力强,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相似,如发热、咳嗽、喉痛、流涕、头痛、身体疼痛等,有的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等,部分患者病情来势凶猛,体温超过39℃,可发生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

甲型H1N1流感属于中医学“疫疠”“瘟疫”范畴。与西医直接杀死病毒不同,中医更注重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节内环境而起到治疗作用。中药抗流感病毒的基本原理在于祛邪与扶正。由于中药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各组分之间又相互作用,所以中药治病的作用机制更为复杂。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中药抗病毒的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抑制病毒和间接抑制病毒。直接抑制病毒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毒,继而杀灭病毒或抑制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如由金莲花、黄芩、野菊花组成的黄金菊提取物在MDCK细胞(狗肾传代细胞)中可直接作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抑制病毒复制。间接抑制病毒是药物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达到抑制病毒的目的,也可通过诱生、促进诱生干扰素作用等达到抗病毒的目的。

甲型H1N1流感疫情初起时,我国第一时间开始了探索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之路,在全球率先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方面证实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践证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新的病种相继出现,病毒变异、菌株耐药、免疫紊乱等新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医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发现新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中医药在传染病治疗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中医的“药食同源”理论和实践用于预防传染病有良好的效果。我国中医药资源多,中药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病菌、抗病毒、抑制炎症反应和解热,且拥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加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增强各学科相互交融渗透,促进传统中药向现代中药的转变,进一步突出中药特色,强化中药优势。我们相信,中医药必将以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独有的优势在流行病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语中医药理论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药学理论体系。通过书中介绍的中医药基本知识,读者可以了解中医,学习不生病、少生病的方法。书中涉及的中药只是我们日常生活常用的一小部分,从稀有的鹿茸、野山参到厨房里常见的生姜、山药,到果蔬中的大枣、百合、枸杞子,每一样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如果能够合理应用补益药和常见中草药,还有一些食疗方法,将起到意想不到的养生保健效果。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其间星光璀璨,也不乏神奇与趣味结合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与中药的疗效密切相关。我们精心采撷了朵朵异样别致的小浪花,希望让读者了解中医药发展根脉的同时,也能有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闲暇阅读的享受和合理食疗的备选。

中医药学在防病治病、追求健康的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中医药防治流行病大事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前是,今后也将是。时至今日,中医药的优势在现代医学中也逐步得到体现,中医药“辨证论证”与西医“个体化”治疗的理念是一致的;现代预防医学中也渗透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的特点也正是防治现代疾病复杂性、综合性之所需;中医“整体观念”和中药调理的优势在防治亚健康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和康复、在肿瘤的辅助和康复治疗中,中医药呈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医药对周边国家的医疗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药在日本已有上千年应用的历史,并作为临床应用免批之品;《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流传到亚欧国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中医药学不仅是医药学,也是文化,为世界医药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为中医药的弘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宣传和普及中医药,也是增强民众健康意识、主动防范疾病的过程。期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对全民健康有所裨益!

同类推荐
  • 实用基层医生外科诊疗手册

    实用基层医生外科诊疗手册

    本书分为6篇74章,包括外科总论、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
  • 不育不孕良方

    不育不孕良方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为不育,下篇为不孕,系统收集了古今中医治疗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良方400余首,每个方剂均以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予以分项说明。
  • 肝胆病(专家答疑系列)

    肝胆病(专家答疑系列)

    肝胆病一书,由众多专家就肝胆病中基础知识、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肝癌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公开专家咨询电话,方便广大读者零距离与专家沟通,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治疗保健方法。
  •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本书以医学科普读物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子宫疾病的概述、发病情况及危害;生活方式与子宫疾病;子宫疾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调养;子宫疾病伴随疾病的防治;子宫疾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黄帝内经(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黄帝内经(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是一本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融会贯通的奇书。它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时季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正是这《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正是这《中华实用方剂大典丛书-黄帝内经》,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抗拒死亡、抵御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它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作为医学理论之准绳,历久而不衰。
热门推荐
  • 美人谱

    美人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彤彤的姐

    花彤彤的姐

    “土家歌王”田钟乐一生经历了九次死亡,每一次都奇迹般幸存下来,他与覃玉露、向菊香、巴霖等几个女人的生死爱情,以及田郑两个家族的百年恩怨纠葛,荡气回肠,极富传奇色彩。
  • 修仙神令

    修仙神令

    上古时期,共工与颛为争帝,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地失衡导致沉睡、隐匿的一些妖魔、凶兽毁天灭地,修仙少年沧溟以休仙令斩妖除魔,重振天威,晋为神尊。九万年后,沧溟推算出新一轮天地之劫即将到来,能化此劫者是西荒女床山孕育的一只玄鸟。当他来到女床山时,玄鸟已经离去,且下落不明。片段“女侠,”妖孽男媚眼如丝,在我耳边吐气如兰,“真的要见她吗?我可听说你师姐抢了你的大师兄。”我将一副药膏小心翼翼地涂在隔水纸上,对他视而不见。见我仍旧不理他,他更加放肆了:“心心念念的人被人抢了,这感觉是不是很爽?”妖孽男笑得甚是放荡,甚是落井下石。我火了,将手中的膏药往他还有些狰狞的伤口上狠狠一贴,下手之重可想而知。妖孽男顿时疼得青筋暴,冷汗直流。我看着他那因疼痛而变得苍白扭曲的脸,立即就后悔了。
  • 杨绛传:生如驿道,吾本旅人

    杨绛传:生如驿道,吾本旅人

    岁过期颐,一位跨世纪的老人就这样走出了时间。她是举世公认的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是钱锺书身旁的“妻子、情人、朋友”,是被时代所景仰推崇的杨绛先生。杨绛一生,不曾八面玲珑,也不屑滥竽充数;不浪费福分,也不浪掷聪明。若非时事倒逼,绝不会那般壮怀激烈。她始终将自己与世俗拉开来,好腾出一只眼睛,宠辱不惊地看着现实外的天空。淡泊名利,不问世事,落花无言自成文人风骨;才情斐然,笔耕不辍,业精于勤皆是治学态度;身居陋室,心怀天下,求志达道实属社会担当。承得起名门闺秀的出身,耐得住深居简出的晚年,不为浮名虚誉所牵,胸中自有丘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上清洞真九宫紫房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布特哈志略

    布特哈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本图书收随笔、散文、小小说等99篇,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以及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作品构思巧妙,叙述自然,文笔流畅,情感细腻,较好地刻画了各色人物的生存状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层次的思考。
  • 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

    平行宇宙地星史:2018年,人类基因编辑元年……2028年,基因编辑大爆炸……2038年,地星开始升维,新纪元开启……本以为从新纪元元年开始,是一个更美好的新时代,但没想到仅开端便无比艰难。身为一个小人物,王旭在这个巨变的时代中拼尽全力生存,但不得不在升维终极之战中,随着地星毁灭而战死沙场。这一世,重新开始!PS:新书《华夏第一宗》已发布,欢迎来看。
  • 你所看到的

    你所看到的

    在大海深处有一处古墓,墓主人的灵魂被皇帝封印在一个盒子里永不见天日,但她的灵魂在一次偶然的时间上重新转世,在2018年时,她的转世为了找到前去考古失踪的父母,来到了这座古墓,见都了自己,灵魂归位,被送回了原来的朝代,经历了和以前不一样的经历,既收获了爱情,友情还收获了亲情,最后她选择留在这里,不在让自己原来的悲剧重演。